书城文化阅读西藏
18315900000064

第64章 “西藏文库”纳唐寺

纳唐寺在从日喀则去萨迦的路上,距离日喀则只有20公里。现在它的规模虽不大,历史却比扎什伦布寺长400多年。

据说纳唐寺的地址是高僧阿底峡看中的,认为吉祥无比。所以到1033年,在此建成纳唐寺。有不少著名僧人到这里讲经传法,如八思巴的主师钦木·朗嘎扎曾住在这里,一世达赖喇嘛根敦珠巴也曾在这里受戒,并学佛法长达17年。

纳唐寺的最大作用和贡献,在于这个寺的印经院。过去它印制了大量经书,因此有“西藏文库”之称。

1730年,当时西藏地方政府噶伦兼管后藏事务的颇罗鼐,为了抢救和发扬西藏古籍及经书,主持创建了印经院。这个巨大的印经院修建了二十多年。颇罗鼐调集全藏书法家和刻工、画师,并结集了一批青年,学习刻板技术。经过相当长时期的努力,纳唐寺的印经院刻成和印制出大量藏文巨著,如大藏经中的《甘珠尔》108部、《丹珠尔》215部,都是完整的精刻。又如《释迦百行传》等许多有名巨著,也是出自这个印经院。直到解放后,纳唐寺印经院的经版仍然堆积如山。纳唐印经院比德格和拉萨布达拉宫的印经院规模和贡献都大。在印经实践中,培养了一大批藏族刻印工匠,这对继承和发展西藏的印刷和文化事业,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现在印刷技术先进了,可以用更高的效率印刷藏文古籍经典,因此纳唐寺的经版失去了用武之地,被堆放在库房中。一架架的木刻经版顶天立地,默默地老去。然而,用历史的眼光看,纳唐印经院作为西藏的一个文库,是不能不提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