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阅读西藏
18315900000082

第82章 交通要道桑桑

昂仁县桑桑乡是新藏线上的交通要道,海拔4600米。每天来往这里的车辆很多,因此小镇上旅馆、饭馆、商店、邮局齐全,生活比较方便,很多人在此停车住宿。

距小镇20公里有座尼姑寺,寺庙不大,奇特的是它附近的山顶上树立着经幡,经幡周围堆满了“擦擦”。其数量之多,令人叹为观止。这里的“擦擦”都经过烧制,呈红褐色。无数的“擦擦”使人难以插脚,山头成了一大片红褐色。

“擦擦”是藏传佛教艺术中的一个特殊雕塑种类,就是脱模泥塑——用模子压制而成的各种小型泥佛像和小佛塔等。它的大小不等,多数像小孩手掌大,一般在玛尼石、经幡周围,在佛塔、洞窟、山口处也常见。“擦擦”是僧人和信教群众制作的,他们将此作为一种方便的修行法门,就如同念经一样。制作的“擦擦”越多,等于念经越多,功德越大。

由于信徒的文化、艺术修养不同,因此“擦擦”制作的水准也不同,有的“擦擦”制作非常精美,像艺术品,有的就比较粗放。各地制作的工艺也不一样,有的脱坯后晾干即可,有的要经过烧制。共同的一点是,制作完成后必须要请喇嘛诵经加持,举行开光仪式,否则不能体现善业功德。

小山脚下的玛尼堆上也有擦擦,还有一大批石刻造像,艺术水平很高。人物造型有典型的印度、尼泊尔宗教艺术风格,丰乳细腰,身躯扭成s状,体态优美。这批石刻为什么出现在这里,是什么时代制作的,都是个谜。一般的说法是11世纪,因为那时阿底峡大师从印度来西藏弘法,路过桑桑这个必经之地,大概在大师的影响下,出现了这批石刻。想想看,它们在这里默默地经历了千年风霜洗礼,真令人肃然起敬。

从桑桑西行122公里是22道班,这里也是个交通要道。出去不远有两条路,一条继续向西到阿里,习惯上称为“南线”;另一条向北,称为“北线”,要穿越浩瀚的藏北“无人区”,经措勤、改则、革吉到狮泉河。

南线沿雅鲁藏布江而上,经萨嘎、仲巴到圣湖玛旁雍错,再南下到边镇普兰,由此向西北到札达县,最后到狮泉河。因为南线在雨季路况很差,大多数车不走这条路。但是要去朝拜神山圣湖,别无它路,只有这一条路可选择。

从22道班往西,就到萨嘎县城。这里是三岔路口,往西到阿里,往南到吉隆,往东到日喀则。后两条路我们都介绍过了,所以就继续往西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