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阅读西藏
18315900000083

第83章 圣湖玛旁雍错

经过长途跋涉到了霍尔,就快看到圣湖玛旁雍错了。沿湖向西到巴噶,然后转向南,全程大约60公里。巴噶草原平坦开阔,即使徒步走起来也不困难。玛旁雍错西北角的吉乌寺是朝湖者的主要中转地。一般旅客到了这里,会以寺边的一个小村庄为落脚点。

吉乌寺是建在湖边山上的一座小寺,据说莲花生曾在寺内的洞穴中打坐。它规模比较小,只是在山坡上有几间藏式佛舍。不转湖的话,可爬到吉乌寺的山坡上,俯瞰整个圣湖。

蓝天白云下的圣湖美若仙境,这座高原湖泊状如满月,幽蓝的湖面碧波轻荡,湖周远山隐约可见。西北30公里就是神山冈仁波钦,圣湖静静地依偎在岗仁波钦和那木纳尼雪山之间。湖边蠕动着一群群转湖人的身影,那是一道虔诚的风景。

玛旁雍错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淡水湖之一,海拔4588米,面积412平方公里,湖水最深可达70米。当然,若论其大、深、高、美,玛旁雍措都难称高原湖泊之最,唯有其神、其名,使它成为圣湖。

玛旁雍错是世界上多个宗教认定的圣湖,被藏族原始苯教、佛教、印度教、耆那教四大教派誉为世界中心。在许多古经书中,它都被称为“圣湖”之王。11世纪在湖畔进行过一场宗教大战,藏传佛教噶举派在与苯教的争斗中获胜后,便把此湖命名为“玛旁雍错”,即“永远不败之碧玉湖”。沿湖建了很多佛寺,岁月流转,现在仅存8座。吉乌寺就是其中比较有名的一座。

许多宗教典籍和传说中都记载描述过玛旁雍错。印度传说中称这里是湿婆大神和他的妻子沐浴的地方,而西藏的古代传说认为这里是广财龙神居住的地方。唐朝高僧玄奘在其所著《大唐西域记》中对玛旁雍措也有描写,将这里称为“西天瑶池”。因此,历来的朝圣者都把到此转经洗浴看作是人生最大的幸事。佛教徒认为:用此湖净身,可清除心中各种烦恼、妄念及罪孽。饮此湖水,可祛除百病,强身健体。朝圣者如绕湖转经,可得功德无量。所以每年来圣湖转经洗浴的人摩肩接踵,除了藏族人,还有不少印度人和尼泊尔人。

圣湖有四大浴门:东为莲花浴门,南为香甜浴门,西为去污浴门,北为信仰浴门。圣湖四面还有四水之源:东面是马泉河,北面是狮泉河,西面是象泉河,南面是孔雀河。以天国中的马、狮、象、孔雀四种神物命名的这四条河,分别又是南亚著名的恒河、印度河、萨特累季河和雅鲁藏布江的源头。所谓“世界江河之母”的美誉大概就是因此而来。

虽然在最温暖的时候湖水也很冷,而且湖边的风很大,但还是有很多人下水洗浴。印度教徒通常都在转湖途中到湖中洗浴,而藏民一般只是步行或磕长头,并不下水。至于旅行者,就没有一定之规了,经常可以看见一些赤条条的家伙以飞快的速度奔向湖水,然后以更快的速度奔将回来。不过,大多数人是脱下衣服,用毛巾蘸着湖水擦拭身上,这样既不太冷,也完成了沐浴的心愿。沐浴后,还要捧着湖水喝,然后拿来所有能盛水的容器一一装满。他们要将圣湖的水千里迢迢带回家去,当作珍贵的礼品馈赠亲友。亲友们喝了圣湖的水,就等于也来过圣湖了。

为尊重和保护西藏各地和邻国教徒的宗教信仰,中国政府从20世纪50年代就制定了相关规定,同印度、尼泊尔等邻国签定了允许信教群众入境朝圣的有关条文及事项。1997年国务院就西藏阿里地区对外开放朝圣事宜进一步作出了明确规定,更加方便了来自世界各地教徒的朝圣活动。

对一般旅行观光的游客来说,玛旁雍错也是一个不容错过的好地方。且不说那些流传千古的神话传说,单是它超凡脱俗的秀丽景色,就足以令每个经过长途跋涉之苦的人心醉神迷了。

吉乌寺村旁有一个天然温泉,当地人把它加工成一个露天小浴室,供人洗浴,因此河谷里总是散发着阵阵硫磺味道。去朝拜神山的人一定要在这里洗洗,因为神山一带住宿条件简陋,不具备洗澡的条件,但在这里花10元钱便可洗个痛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