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穿帮:民国军史中的以讹传讹
18362500000065

第65章 护国三杰不能没有唐继尧

所谓护国三杰,系指护国战争爆发时组建的三个军的总司令腾继尧、蔡铐、李烈钧三人。这是近百年来从无争议的,但最近有说法是三杰中有蔡有李而无唐,第三者是另有其人,这就十分的荒谬了,就不能不对三杰说道说道了。

蔡、唐、李三人是留日士宫同学,按留学先后,则蔡为二期,唐、李为六期;按兵科,则唐习步兵,蔡习骑兵,李习炮兵:按年龄,则蔡、李同庚,唐小一岁;按革命生涯,则蔡曾领导云南重九起义,李曾首启二次革命战端,唐革命经历不如蔡、李,但亦曾随蔡参加革命,并继蔡为第二任滇督。

护国战争爆发时,三人各掌一军,唐继尧以都督兼长第3军坐镇云南,蔡愕领第军北伐川黔,李烈钧率第2军东征粤桂,护国战争大幕由此拉开,三杰之说也由此奠定。

关于二杰排位,李烈钧居唐、蔡之后,这似乎从始至终没有不同说法。所不妥者,是唐、蔡二人谁应居首的问题。

按说这个话题是至少七八十年前的老话题了,而且早已在当时便已经说清楚了但不幸的是,由于那个特别能振奋人们谈欲的小凤仙的影响,又由于靠绊闻成名点也不亚于小凤仙的刘大妈主演的那部《逃之恋》的歪曲。让许多观众-说到护国战争就只联想到蔡镑,久而久之就在普通观众心中形成以蔡愕为主发动并领导护国战争的错觉,这是极不公平的。

首先,蔡铐不是护国战争的主要发动者。蔡是坚决反对帝制的,但由于其身在北京袁之幕府,与远在西南边隘的云南军方没能够取得及时的有效的联系,从而也就谈不上什么主要的发动者了。为什么昵?从蔡的角度看,他虽然曾经受到袁的重视,但袁是有如曹操般机警的一代奸雄,对于南方籍的蔡铐仍然存在着戒心,使他时时处处受袁的监视,并无通信自由,也就无法与掌有兵符的云南军方取得便利的联系。

滨督唐继尧层与蔡是旧日袍泽,但由于唐在隶的称帝行为中也是故作姿态表示劝进,让己离开云南三年之久的蔡铐也摸不清唐的真实想法,也就更不敢贸然联系,即使偶尔遣人传信,也难能推心置腹。从云南军方的角度看呢,蔡固然是滇军的缔造者,在广大滇军将士中有着极其深远的威信,但有几点原因却让滇军的中上层与蔡的联系受到限制。一个是也如蔡不知唐的底细一样,云南军方对于这个整天出入于八大胡同非嫖即赔并在哀称帝的劝进书上率先签名的老长宫也是一样的不摸底细。

再一个,是蔡在民国二年(1913)后,思想上行动都有了令人心寒的倒退。他先是借口倡导军队国家化反对党争而极力反对国民党,后又自食其军人不入党的声言加入进步党与国民党相抗。特别是在国民党用武力反抗袁世凯的二次革命中,蔡坚定地站在袁世凯一边,对二次革命不仅口诛笔伐,并在对南用兵上帮助袁军出谋划策。所有这一切,使差不多都是国民党员的滇军将领与蔡在政治上已经形成了对立。

还有第三个,即在蔡离滇赴京并推唐继尧继任滇督后,唐为了消除蔡的影响巩固自己的威信,己将原来全由蔡一手提拔的中高级将领尽数调换。到护国战争爆发之前,所有执掌重兵的将领己全是由唐一手栽培。这些人,虽然对蔡仍存怀念,但碍于唐的猜忌,也不敢与蔡表示亲密,何况与蔡也联系不上。所有这一切主观的客观的原因加起来,使得云南军民秘密酝酿的反袁护国战争在最初最关键的前兰次会议进行中,蔡不仅未参与,也根本不知情,也就谈不上主要的发动者了。

其次,唐继尧在护国战争中的作用与地位应在蔡得之上。

多年以来,一说到护国战争,要么就只说蔡不说庸,要么就先说察后说庭,反正很少看到先说唐后说蔡的,更少见只说唐不说蔡的。这是不公正的。

从蔡、唐二人对于发动战争所起的作用上看,唐比蔡更关键当时,蔡己离开云南三年,滇军垦俱是蔡之旧部,但此时云南的决策者却是唐继尧,而且在蔡离滨后,唐己将统兵将领全换成了自己的人,经过了三年的经营,唐在云南的统治根基已经穷实,举足轻重。没有庸的表态,发动这样场全由滇军做主力的战争,是不可想象的。这么说吧,只要唐想打,即使蔡不南来,战争仍然会按照既定的方针打响,只是缺少了蔡愕这名能战之将,在军事打击上可能未必能够像后来蔡挥军北指时那般顺利;但如果唐不愿意打,不管谁再怎么想打,那对战争的发动造成的影响就会相当严重当然以彼时云南乃至整个南方民众的革命情绪来看,战争迟早是要爆发的,但爆发的时间可能就会推迟,滇军内部可能就会出现掣肘甚至出现流血,战争的进程可能就会受阻,战争的结果可能就会出现许多今天无法预测的情况,所以说,以当时蔡、唐工人的地位来看,虽然说缺了谁讨袁战争也同样要爆发,但缺了唐比缺了蔡显然会带来更大的麻烦。

从二人在护国军中的地位上看,唐也高于蔡,当时唐任都督兼军总司令,而蔡则专任军总司令,那么都督大呢,还是军司令大呢?无疑是都督比军司令大,因为护国各军都得受都督节制的。在确定谁出征谁坐镇时,蔡、唐二人相互谦让,唐初意是要蔡坐镇而由他率军出征,但蔡则坚意要杳坐镇自己出征。就为这事,蔡、唐二人争执了三天时间,留下传诵至今的一段佳话,从此也可看出哪个大哪个小了。当然也许宵太官小并不是衡量贡献大小的唯标准,但对比蔡、唐工人当时的情况来说,这又是一个无法忽略的标准。

如果说蔡的贡献最大,最大之处就在于第1军的战绩了。在北伐征川的主战场上,第军仅以6000余兵力,竟然让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几倍于己的北洋军连连败北,这故然有民心对士气的影响,但蔡愕卓越的军事指挥天才在战争中淋漓尽致的发挥,也是无论如何不能否认的。但一场战争并不等于一次或儿次战役,综合而论,在整个护国战争中,唐继尧的排名断断不应在蔡愕之后。

第三,李列钩的功绩不应被忽视。护国战争爆发前,李比蔡稍早来、滨。战争爆发后,李率第2军东征,首战广南,击溃入侵附袁之龙瓢光主力,再战饭朝,逼降龙军,打开进桂门户,进而长驱直入,会师百色,挺进南宁,直下广东,迫使龙济光不敢乱动,使广东反袁基地得以巩固,然后挥军北指,二炮破韶关,占领进攻湘赣出发阵地,至袁取消帝制,完成护国大业。

看民国时期有关护国战争的纪念文章,还是经常将三杰并提的,但新中国成立后则很少再有二杰之谈,特别是近些年,一般观众谈起护国战争,似乎已经完全忘记了还有第2军还有东战场还有李烈钧这么一位杰出的将领了。我想这大概是因为李留日回国后,辛亥樊丑两次革命都在江西,只是在护国战争打响前不久才潜入云南,只是困护国战争是由国民党居主要领导地位(并非梁启超自我吹嘘的那样是由进步党主要领导),李以国民党中之讨袁大将而得以出长第2军,与云南护国的主力滇军并无瓜葛,并无蔡、唐二人有前后滨督之错综因缘可资谈论,也无让督那样的佳话在世间流传,东战场也不似北战场那般旷日持久艰苦的战斗,更缺少小凤仙那样的风尘女子作调味剂让人百般回味千般遐想,故而也就不那么强烈地赚得人们的眼球了。

李烈钧被忽视是有如上原因,那几十年来人们总是明显暗里地抑唐而扬蔡又是因为什么呢?

这有着多重的原因。第一个,是唐在护国战争前在公众丽前的表现令人失望甚至唾弃,而蔡自打逃出北京,表现给世人的,就只有惊喜过望,而将其以往的所有不足全部给掩盖了。今天许多人都说唐参加护国战争是被迫,这话说对了一半。的确应该承认,唐是有自己私欲的考虑的,这谁都会有。但也必须看到,此时的唐继尧,也是充满了爱国情怀的,反对帝制也是其一贯的思想,再加上袁对国民党的打击和对身列国民党籍的唐的猜疑与刁难,也促成了唐必反袁的客观态度但唐毕竟是一个军人政治家,是一省的军政首脑,在面对兰海军民澎湃的反袁怒潮和滇军将领摩拳擦掌必与袁党决一死战的求战面前,他始终保持了不动声色的冷静态度。

不仅如此,唐在接待袁授予他侯爵的专使来滇时,其欢迎场面经过精心策划,极其隆重,他本人表现的又极其谦卑,给世人一种受宠若惊奴颜姆膝的感觉。所有这一切,必然遭到恨袁切齿的云南民众的不满和唾骂。但殊不知,就在唐前台隆重接待衷的授勋专使太造声势的同时,反袁战争的秘密会议却在其亲信的召集下紧锣密鼓地进行着,为了讨袁而调动的军队也在以剿匪为名的掩护下悄悄地展开于川滇边界,占领进攻出发阵地,而这些则却是包括一般中级军官在内的全省军民所并不知情的。

蔡却不同了。由于蔡到云南,护国战争便立即打响,就容易造成这战争要是没有蔡就打不响,而有了蔡抵滇后的振臂一呼,战争才得以爆发的误解。于是在广大的民众中便极正常地会产生扬蔡而抑唐的情结。

第二个原因,是蔡出征在外,护国第1军以绝对弱势屡破强敌,在民众中赢得了极高的声誉。而唐坐镇后方,妥征粮征饷,主甚征兵征夫,妥扩大军需,就让云南当时的赋税成几倍几十倍地增加。而且为了前线急需,唐又不得不向省内各机关提借存款,裁并闲冗机关,停办中学以上学校,将其所有款项移作军费。所有这一切,无疑增加了云南百姓的负担,使唐在民众中怨声载道,又远不如前任蔡督厚道的说词辞也就十分正常了。

第兰个原因,是蔡在其功勋达到顶点时以二十四岁壮年突然病逝,就犹如一颗流星,在它发出最耀眼的光芒时疾速地陨落,给人留下了永久的美好的哀恩:而唐后来走到了他自己的反面,成为一个祸国殃民的军阀,盖棺定论,自然不会有多大的好评了。

还有一个原因,是政治的原因。在当时,由于梁启超的如橡大笔,给身列进步党又是他学生的蔡铐极尽拔高,而在反袁护国中做了大量贡献的与进步党对立的国民党的功绩,则在梁的笔下大大地压缩而成为配角,这便让身为国民党籍的唐继尧只能居于蔡之名后了。梁的身份地位文章都具有极大影响,故而成为蔡扬而腾抑的大原因,不过这原因在今天的影响并不很大了。

最后一个原因,也是影响今日观众最大的原因,是那个小凤仙的作用。青楼之事历米为文人墨客所钟情,而这女子又与民国史上一位著名的军事家有戏,又与护国战争这样的大题材相关,各等小说家影视编导岂能放过,于是妙笔生花,戏说不断,英雄美人,相得益彰,蔡将军便也!了小凤仙的光而在银幕和荧屏上永放异彩。因为不曾听说唐继尧李烈钧有过这样出名的风流事,或者也曾有却没有被娱记们及时发现而加以渲染,后来的人们便少了许多的谈兴,所以这护国三杰中的唐李三位便也很少让观众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