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端中
大约3000年前的周朝时,我们的祖先就发现了石油,《易经》一书中有火油的记载。至少在公元三世纪末叶就发现了今玉门石油河一带的油气苗,逐步认识到石油和天然气的一般性质、状态,并且进行了比较广泛的利用。
公元290年左右,晋朝人张华撰的《博物志》一书记载:“酒泉延寿县南山,名火泉,火出如炬”。这里说的延寿县,即玉门市地区;南山即祁连山;火泉是天然气苗露头;火出如炬,也就是天然气燃烧的现象。《后汉书·郡国志》酒泉延寿条下注引:“博物记曰县南有山,石出泉水,大如筥(圆形的筐子),注地为沟,其水有肥,如煮肉泊,漾漾永永,如不凝膏,然(燃)之极明,不可食,县人谓之石漆”。“石漆”是我国古代对石油的一称谓。
我们的祖先在发现了玉门和认识石油的一般性质的基础上开始了对石油的利用。
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公元472-527年)在其名著《水经注》一书中引述:“《博物志》称:酒泉延寿县南山出泉水,大如筥,注地为沟,水有肥,如肉汁,取著器中,始黄后黑,如凝膏,然(燃)极明,与膏无异,膏车及水碓缸甚佳。彼方人谓之石漆。”这段引文说明古代酒泉玉门一带劳动人民用石油润滑车毂及水磨的轴承。南朝刘宋范晔所著《后汉书》中也有类似记载,称其为“石油脑”。人们除用它点灯照明外还用于漆木桶、擦拭刀剑以及用作车辆的润滑油。
唐朝时,李吉甫(公元758—814年)在他所著的《元和郡县志》一书中记载:玉门县“石脂水在县东南180里,泉有苔,如肥肉,燃之极旺,水上有黑脂,人以草筥取用,涂鸱夷酒囊及膏车。
周武帝宣政中(公元578年)突厥围酒泉,取此脂燃火,焚其攻具,酒泉赖以获济。”石油已用于军事,而且首先是酒泉人用来保卫酒泉城。这里记着这样的一段故事,六世纪中叶,西北边疆的突厥大举南侵,包围了酒泉城,并架设云梯准备登城,情况紧迫,酒泉人急中生智,把干柴扎成捆,涂上石油,点燃后扔下去,顿时熊熊大火,滚滚浓烟,直冲云霄,突厥军队以为神火,惊慌失措,大败而逃,酒泉城则安然无恙。北宋人乐史(公元930—1007年)编写的《太平寰宇记》也有关于玉门石油的类似记载。石油开始成为军事进攻的重要武器。当时,我国已经发明了原始火箭,即在箭头后面绑上一个油包,点燃后射出去,用以燃烧敌方的营帐和其他军事设施。
据《昨梦录》记载:石油注于水,立刻“鱼鳌皆死”;石油在燃烧时有个特性,只要“入水数滴”,就会“烈焰迸发”,故称“猛火油”,酒泉人至今把点灯用的煤油称为“火油”大概始于此。由于石油的用途日益广泛,北宋政府专门成立了一个加工石油的官方作坊,称“猛火油作坊”,隶属于军器监。
公元900年前北宋科学家沈括在他的《梦溪笔谈》一书中,首先使用“石油”这个名称。并且对石油的生成和资源进行了一番调查。他指出“石油生于水际,沙石与泉水相杂,汩汩而出”,认为“石油至多,生于地中无穷”,通过对石油的性能、用途的研究,沈括从科学发展的观点预言:“此物后必大行于世。”这在世界科技史上确实了不起。而以后的记载就有明显的不同。《大明一统志》载:“石油肃州南山出”;《甘肃新通志》载:“石脂水,即石油河,出肃州南山”;《乾隆新编肃州志》载:“嘉峪关西有石漆,今按赤金东南150里有石油泉,土人取之燃灯”;又《玉门县志》载:“土产,石脂水”。可见明朝以后石油已经作为一种特产记载于史书中了。
在新中国,玉门终于成为闻名世界的油都。
(《甘肃文史》2007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