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100位中国名人改变命运的故事
18436600000028

第28章 李时珍 立志修医典

身如逆流船,心比铁石坚。望父全儿志,至死不怕难。(明·李时珍)

李时珍的父亲李言闻,是蕲(qí)州一带的名医,不仅医术高明,还很有学识。李时珍在父亲的影响下也走上了从医的道路,他的医术深得父亲的真传,在很年轻的时候就成了一名很有名望的医生。

李时珍二十岁那年,蕲州发生了一场严重的水灾。滔滔洪水冲毁了江堤,蕲河两岸的千顷良田顿时化作一片汪洋。洪水一过,瘟疫就开始蔓延,病魔无情地吞噬着无辜的生命。李时珍目睹惨景,心如刀绞,和父兄一道,没日没夜地救护着病人,不知把多少濒临死亡的人从死神手中抢了回来。

这天,李时珍正在诊病,突然一帮人闹闹嚷嚷地拉着一个江湖郎中拥进诊所。为首的年轻人愤愤地叫道:“李大夫,你给评评理!我爹吃了这家伙开的药,病没见好,反倒重了。我去找他算账,他硬说药方没错。我们信得过你,你给看看。”说着就把给父亲煎药的药罐递了过来,“喏,这就是药渣。”李时珍抓起药渣,一一仔细闻过,又放在嘴里嚼嚼,自言自语道:“这是虎掌啊!”那江湖郎中一听“虎掌”,慌忙分辩说:“我绝对没开过这味药!”“那肯定是药铺弄错了!”年轻人说着,就要往药铺评理去。李时珍忙拉住他,说道:“别去了,这是古医书上的错误。以《日华本草》的记载来说,就把漏篮子和虎掌混为一谈了。”“对,我开的是漏篮子!”江湖郎中急急地插了一句。“是啊,药铺有医书为据,打官司也没用。”众人慨叹了一阵,只得把江湖郎中给放了。

不久,又有一位医生给一名精神病人开药,用了一味叫防葵的药,病人服药后很快就死了。还有一个身体虚弱的人,吃了医生开的一味叫黄精的补药,也莫名其妙地送了性命。原来,几种古药书上都把防葵和狼毒、黄精和钩吻混为一谈了,而狼毒、钩吻毒性都很大,人吃了怎能不送命呢?

这一桩桩一件件药物误人的事,在李时珍心中激起巨大的波澜。毫无疑问,古医药书籍蕴含着丰富的知识和宝贵的经验,但也确实存在着一些漏误。若不及早订正,医药界以它们为凭,以讹传讹,轻者会耽误治病,重者会害人性命。

李时珍把自己想要修订医书的想法告诉了父亲,父亲听后对他说:“想法不错,可是难啊,这需要大量的人力和财力,恐怕只有朝廷才有这么大的力量。何况,医书浩繁,你虽然读了一些,可研究得还很不够,还是先在读书上狠下一番功夫吧。”

于是在以后的十年中,李时珍读了很多医书以及历代名家关于花草树木的书籍。

1551年,李时珍受到朝廷征召,进入太医院就职。李时珍在太医院一共工作了六年,这期间他非常积极地从事药物研究工作,经常出入太医院的药房及御药库,认真仔细地比较、鉴别全国各地的药材,搜集了大量的资料,而皇家珍藏的丰富典籍也让李时珍大开眼界。经过长期的准备之后,李时珍开始了《本草纲目》的写作。

微阅读

李时珍(1518—1593),明朝医药学家。字东璧,号濒湖,蕲州(今湖北蕲春)人。历时二十七年写成《本草纲目》一书,总结了中国历代药物学知识和经验,纠正和澄清了许多前人的错误或含混的地方,为中医药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