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100位中国名人改变命运的故事
18436600000031

第31章 林则徐 虎门销烟

苟利国家生死与,岂因祸福避趋之。(清·林则徐)

林则徐出身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林宾日是一位教书先生,母亲贤惠能干,家中兄妹众多,林则徐排行老二。

小的时候,家里经济困难,母亲和姐妹们常常做些手工活贴补家用。林则徐每天去私塾时,都要先将做好的手工活送到店铺寄卖,再去私塾上学。放学后,先到店铺收钱,回到家如数交给母亲。父母非常疼爱林则徐,姐妹们也很喜欢林则徐。为了帮助家里早日摆脱困境,林则徐发奋读书,盼望着早日考取功名。

十四岁,林则徐考中秀才。二十岁,考中举人。可惜家境越加困难,林则徐无法再安心读书了。他开始外出做事,当过教书先生和别人的幕僚。1806年,福建巡抚张师诚听说林则徐才识过人,便把他招入自己府中。张师诚多年来身居高位,颇有建树,被誉为“能臣”。林则徐在张师诚身边待了五年,学到很多为人处世的道理和做官的本事,为一生的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嘉庆十六年(1811),林则徐进京参加会试,高中进士,从此踏上为官之路。

19世纪二三十年代,清政府采取闭关锁国的政策,严重影响了以英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于是,英国人用鸦片撬开了中国国门,大肆掠夺中国的黄金白银。鸦片泛滥,不仅令清政府国库空虚,更为严重的是,全国上下,官兵百姓,十之八九吸食鸦片,民族危在旦夕。道光十八年(1838),道光皇帝召林则徐进京商谈禁烟事宜。鉴于林则徐之前在湖广一带已成功禁烟,道光皇帝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负责全国禁烟。

1839年3月,林则徐抵达广州。他发布命令,限定所有烟商三日内交出全部鸦片。只有少数烟商服从,大部分烟商持观望态度,不为所动,林则徐便宣告:“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他会同禁烟派两广总督邓廷桢封锁广州海岸,围困外商,迫使英国驻华商务监督义律降服,同意交出全部鸦片。

6月3日开始,林则徐亲自到虎门主持销烟。广东高级官员全部到场,不少外国人也来参观,当地民众更是围了个里三层外三层。

连续二十日,共销毁鸦片二百三十七万多斤。现场的外国观察员都心悦诚服,纷纷向林则徐脱帽致意。

林则徐主持的虎门销烟,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抗击外来侵略的决心和力量,唤起了爱国志士的觉醒,成为中国近代史上光辉的一页。史学界称林则徐为近代中国第一人臣。

微阅读

林则徐(1785—1850),清末政治家、诗人,是中华民族抵御外辱过程中伟大的民族英雄。字元抚,又字少穆,晚号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等,福建侯官(今福建福州)人。为禁烟派代表人物,在湖广总督任内,严厉禁烟,卓有成就。1839年,林则徐在广东虎门销烟,有力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气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