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100位中国名人改变命运的故事
18436600000078

第78章 胡雪岩 人生第一次机会

说话要言行一致,行为要表里如一。做人要前后一致,做事要大小如一。(清·胡雪岩)

胡雪岩小时候家里很穷,作为长子的他为了帮着父母养家,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帮人放牛。

十三岁那年,一天下午,胡雪岩像往常一样到坡上放牛。他把牛赶到草地上吃草,自己便去路边的一个凉亭里休息。走进亭子,他发现亭子里没有人,地上却有一个挺大的蓝布包袱。他走上前伸手摸了摸包袱,硬邦邦的,又掂了掂,分量很重。他不禁好奇,想看一看里面到底是什么东西,于是打开了包袱。这一看不要紧,却着实把胡雪岩吓了一跳:包袱里面全是银子。

赠人玫瑰 手留余香胡雪岩愣了一会儿才定下神来,他想到失主丢了这么多钱,现在一定是着急得要命,肯定在四处找寻这个包袱,便决定原地等待失主。

为防止别人冒领,聪明的胡雪岩先把包袱藏到草丛里面,然后好像没事儿一样,坐在亭子里等待失主。一直等到太阳快下山了,终于,有个人神色慌张地跑了过来,开口就问:“小哥,你有没有看到我丢的东西?”胡雪岩并未直接回答,而是很沉稳地反问:

“您丢了什么?”那人说:“丢了一个蓝色的包袱。”胡雪岩听他这么说,才继续问他:“里面都有些什么东西?”

那人忙把里面的东西一一说来。胡雪岩见他说得分毫不差,确认他就是失主,将包袱取出交给了他。

失主找到了包袱,非常感激胡雪岩,就从包袱中拿出两锭银子,对胡雪岩说:“这个给你,算是对你的酬谢。”胡雪岩连忙拒绝说:“这是您的,我可不能要。”

失主听后大为感动,于是告诉胡雪岩说:“我姓蒋,在大阜开有一家杂粮店。你这么好的小孩子在这里放牛可惜了,如果你愿意跟我出去,我收你当徒弟。”

胡雪岩并没有当场答应,他说:“我得回去问问母亲。如果母亲同意,我当然乐意跟您去。”

蒋老板一听,更是觉得这个小孩不仅诚实,还十分孝顺,这个徒弟他收定了,就说:“好好好,我把地址留给你,如果你跟母亲谈妥了,就来找我。”

胡雪岩回家以后,把整个经过告诉了母亲。母亲听后十分高兴,儿子有这么好的机会当然要去,这是求之不得的好事情。于是胡雪岩独自一人离开故乡,到大阜找到蒋老板,开始了学徒生涯。

此后,胡雪岩在几十年里,凭着不懈的努力和非凡的才能,成为一代豪商。他精心创下的国药老店胡庆余堂,至今仍以其“戒欺”和“真不二价”的优良传统矗立在杭州河坊街上。

微阅读

胡光墉(1823—1885),字雪岩,安徽绩溪人,一说浙江仁和(今杭州)人。著名徽商,被誉为“红顶商人”。最初在杭州开设银号,经理官库银务。后为湘军办理后勤,以精通洋务著称。1866年协助左宗棠创办福州船政局,主持上海采运局局务,在各省设立阜康银号二十余处,并经营中药、丝茶业务,操纵江浙商业,资金最高达二千万两以上,人称“为官须看《曾国藩》,为商必读《胡雪岩》”。中法战争爆发后,受洋商倾轧破产,1885年客死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