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正说官场秘事大全集
18652200000065

第65章 南明史可法与马士英的斗争(1)

一、史可法、马士英其人

史可法(公元1602年—公元1645年),明河南祥符(今开封)人,字宪立,号道,崇祯进士。授西安府推官,户部员外郎、右佥都御史和总督漕运等职。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闻北京失陷。初欲立潞王,马士英、阮大铖合谋欲立福王,送之至仪真,遂立福王于南京。加东阁大学士,入阁参政。受马士英排挤,史可法以兵部尚书大学士督师扬州。清兵至,史可法亲守西门险,宁死不降。人称史阁部,谥忠靖,清乾隆朝追谥忠心。

马士英(约公元1591年—公元1646年),明清之际贵州贵阳人,字瑶草,万历时进士。崇祯五年(公元1632年),马士英任宣府巡抚,因擅取公币行贿,遣戍,流寓南京。崇祯末起为兵部右侍郎,总督卢州、凤阳等处军务。清军入关后,拥立福王监国,进东阁大学士兼兵部尚书,排斥史可法,援引阮大铖,独断专权,大敌当前,仍忙于内部权争,致使扬州失陷,清军逼近南京,遂逃至浙江,往投鲁王、唐王均被拒,乃逃至方国安军中。

二、拥兵自重,军阀操纵话语权

史可法与马士英的争斗开始于拥立福王,这是一场注定史可法要失败的争斗,国破家亡,仅有忠诚是不够的,拥有军队的马士英,岂能听命于一个文臣?

1.不识小人真面目,魄力不够失良机

史可法忠诚有余,但魄力不足,以致循规蹈矩,不能抓住时机振臂一呼而力挽狂澜。结果被马士英钻了空子来了个“先斩后奏”,铸成败局。

同在朝中为官,不是每个人都志同道合。为了自己的前途和利益,必然是各有各的打算。这一点,史可法却不了解马士英。

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三月十七,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大军包围了北京城,城外的守军三大营不战而降。城内的安全,本来由太监负责,但崇祯一向亲信的太监们都是些谄媚无能之辈,这时他们手足无措,有的甚至怀有二心。三月十八,李自成派已经向他投降的宣府镇守太监杜勋去见崇祯,要崇祯让出帝位。当天傍晚,崇祯的亲信、太监曹化淳竟打开了城门,让起义大军长驱直入北京城。

崇祯走出皇宫,登上煤山吊死在山亭的树杈上。

崇祯吊死在煤山的消息,是四月十二传到南京的。在农民军向北京进发的消息传到南京的时候,史可法就与南都的大臣们一起,誓告天地,向全国发出檄文,要求大家“勤王”(派出部队救援皇室)。史可法自己也带了部队,渡江到了浦口,准备北上。但就在浦口,史可法得到了北京被攻陷、皇帝已身死的消息,顿时痛哭流涕,悲痛异常!史可法与大臣们一起,为崇祯发丧致哀。

紧接着,他们又自然地议论起拥立新君的问题。因为这个问题如果不解决,就标志着国家没有了头脑,大明的江山也就到此为止了。

按正统的观念,皇帝死了,该由皇太子即位。但是太子在哪里呢?史可法他们一时无法知晓,于是,大臣们又自然地想到了皇帝的近亲。近亲中,福王朱由崧、潞王朱常芳是比较合适的人选。朱由崧,是神宗朱翊钧的孙子,崇祯的堂弟。朱由崧的父亲就是朱常洵,当年,神宗是很想立他为太子的,他的母亲郑贵妃也极力设法让他继承皇位,只是未能如愿。由朱由崧来接替皇位,似乎是合情合理的。潞王朱常芳,是神宗的侄子,崇祯的堂叔,也有继承皇位的资格。到底该立哪一个?

当时,都御史张慎言、詹事姜日广等起草了一份文书,分发给同僚们,主张立潞王。的确,潞王父子两代都有轻财和以公事为重的美名,这是人所共知的。福王的缺点,是大臣们有目共睹的。张慎言、姜日广这样做法,并不是凭个人的好恶,而是为了明王朝的利益。

文书送到了史可法的手中,史可法完全同意他们的意见。这时,手中掌握兵权的凤阳总督马士英也在让他的亲信到同僚那里去传话,他认为,立君要以贤明作为标准,不能固执地拘泥于人选的辈分顺序。

马士英的话传到了史可法那里,史可法就给马士英写了封信,把福王“七不可立”的意见坦率地告诉他。史可法还以为马士英也主张立潞王,但他哪里知道,马士英心目中的理想人选,不是潞王,而是福王!

马士英生于万历十九年(公元1591年),贵阳人,平民出身,在27岁上中了进士,被任命为南京户部主事。天启五年(公元1625年),马士英被提拔为右佥都御史,巡抚宣化,而刚就任一个月,就私自动用府库巨款贿赂朝中权贵,不料被人告发,丢了乌纱帽,只得灰溜溜到了南京。在南京混了几年,马士英与阮大铖勾搭在一起了。阮大铖,字集之,号圆海,又号石巢,安徽怀宁人,是个无耻文士。与马士英是同年进士,为了升官发财,投靠了魏忠贤。阮太铖还为魏忠贤写了一本《点将录》,模仿《水浒》故事,开了一份有100个东林党人的“黑名单”,致使100个东林党人被杀被捕。崇祯即位后,把魏忠贤一伙列入“逆案”,阮大铖的名字也在其中;按照皇帝的诏令,阮大铖“终身不得录用”。这样,阮太铖只能回到家,不久,因躲避农民起义军而流离南京,在这里与马士英成了“患难之交”。

阮大铖是以“有官万事足”作为自己的人生信条的,他又怎能受得了落寞呢?崇祯十四年(公元1641年)二月,有个奸诈贪婪、两面三刀的宜兴人周廷儒,得到了崇祯的信任,曾被任命为内阁的首辅。阮大铖与周廷儒臭味相投,在少年时代就是密友,一见周廷儒“东山再起”,赶忙给他送上礼物表示祝贺,并希望他举荐。周廷儒收了厚礼,但因阮大铖是“逆案”中人,不敢举荐,便提示阮大铖,如果他有什么知己,倒可以举荐的,一旦成功,他也就不愁没有前程了。结果,阮大铖就把马士英介绍给周廷儒,周廷儒就将马士英推荐给崇祯,使马士英成了兵部左侍郎兼右佥都御史,总督卢、凤等处军务。

由马士英的上述经历,可见其与阉党人物具有很深的关系。而朱由崧的父亲朱常洵,祖母郑贵妃,当年又都是魏忠贤、阮大铖之流竭力加以“保护”的。如果能立福王,马士英、阮大铖不就可以获得更大的权柄,爬上更高的位置了吗?

出于自身的私利,马士英与阮大铖沆瀣一气,当然要拥立福王而不愿让潞王上台了!但是,史可法却蒙在鼓里。

事情一旦做了,对方再反对也没有用。马士英的高妙之处就在于在对方知情之前,把事情定格,使之无力回天。

史可法从外地回到南京之后正与张慎言等一起筹划拥立潞王的大事,忽然,从长江北岸传来了消息:凤阳总督马士英主张拥立福王,反对拥立潞王!

的确,马士英等一边假惺惺地放出风,说什么“立君以贤”,一边却采取种种手段,要把福王推上台来。马士英一方面与南京的勋臣刘孔昭等相勾结,一方面又拉拢驻守江北的武将黄得功、高杰、刘泽清和刘良佐等,把福王捧上了天。在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之后,马士英就给南京的大臣们发出了书信,说道:“以序以贤,无如福王。”意思是:无论从辈次顺序还是贤明说来,没有谁比得上福王,拥立福王,天经地义。还没有等到南京的答复,马士英已派了部队,护送福王到达了江北的仪真(今江苏仪征,在长江岸边),这样做,福王所感激、依赖的当然只有马土英一个人了。

对史可法来说,他意识到马士英把他骗了、卖了。怎么办?如果再坚持拥立潞王,那末,江南江北,势必引起纷争,这显然于国事不利;而国家不可一日无君,如果僵持下去,同样对国事不利。

经过反复的思考,史可法不得不以大局为重同意了马士英的提议,四月三日,南京的大臣到江边迎接福王。

2.顺手推舟,变被动为主动

福王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能够来到南京。

到了南京,福王住进了内守备府,并去拜谒了孝陵(明太祖陵墓)和奉先殿(明太祖时的宫殿)。五月初,按照礼仪,南京群臣都到内守备府朝见福王。福王从来没有经历过这种场面,不知道应当如何接见大臣们。福王手足无措,满脸羞愧地只想早点离开大厅。

在史可法的心中,福王是不够格的,但事情已到了这样的地步,史可法不得不为福王撑腰,叫他应当理直气壮地接受群臣的朝拜,而不应当避开。否则,已经岌岌可危的半壁江山,就更难以支撑了,将来的复国大业,更难展开。

朝见仪式结束后,大臣们对当前的战守策略进行了议论。因为崇祯刚死,北京被陷,所以,史可法认为福王应当穿上丧服住在城外,而且派出部队北征,来向全国表示要为崇祯复仇的决心。福王听了,也讲不出个所以然,只是“喏喏”地点头答应。

在史可法的支撑下,南明政权就这样建立了。

君臣朝见福王之后,有的大臣提出了请福王直接登上“大位”(即当皇帝)的主张。史可法想:太子存亡不明,万一没有殉难,来到了南方,事情将变得复杂。因为按正统的观点太子应当是皇帝合法的继承人。

于是,在五月初二群臣第二次朝见福王的时候,史可法又当众表明了自己的看法。其中勋臣刘孔昭是极力主张福王马上称帝的,因为他早就与马士英、阮大铖等商量好了,只要福王一称帝,他们一伙不就成了拥戴新皇帝的赫赫元勋了吗?但是,史可法坚持自己的主张。他事实上是对福王的能力表示怀疑,感到担忧,他不同意马上让福王称帝。

史可法在大臣中有很高的威望。他们觉得史可法的主张有理,纷纷表示同意。经过反复的讨论,大家同意福王可以暂以“监国”的身份,行使皇帝的权力。

福王虽是马士英所立,但第一个掌大权的还是史可法。其实监国也好,皇帝也好,不过是名称的不同,事实上同样开始执掌军政大权。

这年五月初三,福王便召集大臣议论组阁大事。组阁,也就是推举大臣组织行使朝廷权力的内阁。在明代,废除了丞相制,由内阁大学士数人参要政务,草拟皇上诏令。内阁的第一名大学士称为首辅,事实上相当于丞相。

大臣们推举史可法、高弘图、姜日广入阁。

不料,刘孔昭这时竟举起手臂叫嚷着自己应该入阁。其实,孙孔昭只是凭着福王的荫功,才出入于大臣之列,并没有真才实学。

史可法见刘孔昭气势汹汹的样子,当即站出来反对,并以朝中没有勋臣入阁为由拒绝。刘孔昭一听,勃然大怒,但无法置辩,于是,急忙说代替马士英入阁。马士英当时不在南京,由于他是凤阳总督,在拥立福王中又有特殊作用,大家不便反对,也就同意了。

内阁就这样定了下来,福王封史可法为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并仍掌兵部事务;马士英则被命令继续督师凤阳。

史可法上任之后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建议福王在江北设立四镇,分别由高杰、黄得功、刘泽清、刘良佐统帅,并在扬州设督师,节制四镇。史可法还建议福王把北京原有的锦衣卫一套体制加以改革,以杜绝告密、陷害等特务行为,节省开支,安定民心,有助于提高新政权的威望。

福王当上了监国,心里喜滋滋的,心想的是,当年在洛阳所过的奢华生活,现在又可以照旧维持下去了,而且地位比过去还要高得多。至于国家大事嘛,反正有大臣在那里操劳,不管史可法的建议到底好在哪里,都一一采纳。

三、为所欲为,强行控制朝政

马士英本以为拥戴福王有功,福王一定会感恩戴德将他大加提拔。结果,马士英虽然成了内阁大学士,却仍旧只是在凤阳督师,京中的大事都要听史可法安排。马士英不能接受这样的格局,他要自己控制朝政。

1.挑拨离间,调虎离山

既然自己要登场,那场上的主角当然就必须出局,马士英挑拨离间,硬是让史可法和自己来了个内外对调。史可法无力抗衡,不得不从。

马士英为了离间福王与史可法的的关系,并表明他对福王的“忠诚”,给福王献上了一封密呈。

福王收到马士英的密呈,打开一看,原来是当初史可法写给马士英的书信,上面有福王“七不可立”的意见。福王看后,心里当然不是滋味。后来,马士英又率领几万人马,来到江边,要求朝觐福王,并劝福王马上称帝,福王答应了他的要求,宣诏马士英入京晋谒。接着,马士英就具体开始了要把史可法排挤出朝廷的活动。

马士英装出一副谦逊的样子,假惺惺地自责自己对于管理军队缺少办法,以至士卒纪律松弛,百姓受到不少骚扰;而史可法在这方面能力非凡,几年来,统领军队纪律严明、威名卓著,江淮一带,人人钦佩。举荐史可法去做督军。这其实是排挤史可法的第一步。

对于马士英的为人,史可法已有察觉。听马士英这么一说,他心里非常气愤。但江淮一带是南京的门户,如果不严加防范,南京就会吃紧。另外也想到马士英此次来南京,不会轻易离开,其对朝中大权是志在必得,倘不对他让步,就会发生严重内讧,对新建的政权不利。

史可法对马士英说:“无论在内在外,都是为了国家的防守大计,既然您有这样的看法,我也不会为了爱惜自己的生命而有所犹豫的,我不愿长敌人的志气而灭自己的威风,就照您所说的办吧!”

于是,福王正式即帝位,并确定年号为弘光元年(公元1645年)。

次日,马士英正式入阁办事。

马士英入阁办事,史可法离京督师的消息,一下子在南京传了开来。南京广大百姓和大学生纷纷起来反对。

苏州吴县有个人叫卢渭的人,听到史可法要外出督师的消息之后,愤愤指责淮扬是门户,京师是内堂,门户有人而内堂无人。如果定要这样做,那就会重蹈南宋灭亡的覆辙。南宋灭亡也正是由于秦桧在内,李纲在外的缘故。

“秦桧在内,李纲在外”,人们把马士英比作投降派的奸佞秦桧,把史可法比作抗敌派的忠良李纲,反映了民间自有定论。一时之间,这句话传遍了京城。

但是,昏庸的福王无论如何也不会听得进众人的意见。在史可法离京之日,他在朝廷接受了史可法的陛辞,加封史可法为太子太保,改兵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给饷银二十万两,命百官到郊外饯行。不久,福王还命史可法打听崇祯太子的下落,并到凤阳、泗州祭告明皇室的祖陵。

史可法请求派总兵刘肇基、李栖凤、于永绶、卜从善、全声桓随征,推荐李蘧为主事、何刚为军前监纪,又请求发给铜甲、铜锅、倭刀、团牌、红夷和色绢、白布等军需物资,福王都一一同意。

史可法只带了三千兵卒,离开了南京城。南京城的实权,落入了马士英手中。

2.忍气吞声,不落圈套

好汉不吃眼前亏,史可法身陷是非之地,处处是马士英给他设的爪牙和圈套,稍有不慎便会落入魔掌。史可法忍气吞声,为了江山社稷忍辱负重。

马士英掌权以后,想整治史可法。马士英与手下“四镇”战将联合,为史可法出难题。其实是个圈套,想借机除掉史可法,然而史可法早已识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