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正说历代非常女性全集
18664900000036

第36章 大脚皇后:马秀英

我后圣慈,化行家邦;

抚我育我,怀德难忘。

怀德难忘,于万斯年;

毖彼泉下,悠悠苍天。

——明朝宫女

明朝时的一个中秋节,有人在城南的孔庙里设一个谜语,画一大脚妇人怀抱大西瓜,谜语正好被微服私访的皇帝朱元璋看到,问随从如何解释,随从说怀抱大西瓜即“淮西”之意,马皇后正是淮西人,而马皇后的一双大脚也是天下人皆知,朱元璋听后大怒,认为是对马皇后的侮辱,定要惩罚这些百姓,当马皇后本人知道此事后又会怎样呢?

母亡父逃

马皇后是淮西宿州新丰里人,名秀英。马家原本也是富甲一方的大户,母亲郑氏生下她这个独生女儿后不久就病逝了。父亲生性豪爽,仗义疏财,结交了许多生死兄弟。一次为替一位朋友讨回公道,他出手杀死了一个当地的豪绅,自己为了避仇只好逃亡异乡,他临行前,把未满周岁的女儿托付给好友郭子兴抚养。

郭子兴也是一方义士,非常重感情,讲义气,受朋友之托,自然不能怠慢,他与妻子张氏把马姑娘看做亲生女儿一样,处处疼爱,精心抚养。稍大时,郭子兴亲自教马姑娘读书写字,张氏则授以针线女工。马姑娘也聪慧过人,记性特强,无论学什么,稍加指点,便能精通无遗,记住不忘。

长大后,马姑娘出落得面貌端庄,神情秀逸,一举一动都透着一股大家风范,郭子兴夫妇十分钟爱她,而此时的朱元璋还只是郭子兴帐下的一名小卒,但朱元璋计谋多,有决断,作战勇敢,很快便升为亲兵九夫长。

郭子兴也越来越倚重这个和尚出身的九夫长,什么事都和朱元璋商量。为了笼络住朱元璋,他就把自己的义女马姑娘嫁给朱元璋,这时朱元璋25岁,马姑娘20岁。婚后两人很是恩爱,相敬如宾。

马氏温柔贤慧,很受朱元璋的敬重。她知道朱元璋虽然胸怀大志,但和自己一样出身穷苦,识字不多,便时常规劝他征战之余,多多读书。朱元璋很听话,很快就能读书断句,还能写诗。马氏自己也对读书识字十分用心,她在军中见有文书,就叫人教她认字。

救夫烫胸

朱元璋凭着自己的才能,成为郭子兴手下的干将。郭子兴的儿子对朱元璋十分妒忌、怨恨,时常在父亲面前进谗言。一次讨论战事,朱元璋与郭子兴看法不同,朱元璋生性直率,又仗着与郭子兴的翁婿关系,便直陈自己的观点,这不免引起性情刚愎的郭子兴不快。

这时,那些嫉妒朱元璋的人便乘机大进谗言,说朱元璋怀有异心,图谋不轨,郭子兴一怒之下下令将朱元璋幽禁起来思过,而那些别有用心的人就落井下石,瞒着郭子兴暗中下令,让看守人员断绝了朱元璋的饮食供给,想活活地饿死他。

朱元璋想吃没吃的,想出又出不去,就这样在小屋里整整饿了三天,滴水未进,直到第四天的早上,被一个做饭的老兵发现,朱元璋向老兵诉说了原由,并请他去给马氏送信儿。马氏得到消息,急忙来看丈夫,问他犯了什么罪,竟遭到这样的惩罚。

朱元璋虽然明知是人陷害,但又不知道这是不是郭元帅的意思,所以夫妻二人仍然不敢声张,马氏只好每天偷偷地给丈夫送饭。

这一天,马氏又拿着刚刚烙好的大饼去给丈夫送饭,还未走到后院,突然发现张夫人带着一群丫鬟在前面游玩。慌得马氏急忙把热乎乎的大饼塞进了怀里。张夫人看到马氏神色慌张,怀疑出了什么事儿,就来询问。马氏垂头不语,只是默默地流泪。

这时,张夫人发现马氏怀里冒出一股股热气,急忙上前解开她的衣服,发现了大饼,张夫人惊得目瞪口呆。马氏见事情暴露,只好对张夫人诉说了实情。张夫人当即就把郭子兴叫来,说明了情况,替朱元璋说情,并大骂那些陷害朱元璋的人。郭子兴听说自己的部下竟敢背着自己干如此勾当,心中大为恼怒,马上下令放出朱元璋,恢复原职,并把那几个玩弄阴谋的人关进了禁室。

但从此以后,马氏的胸前就留下了一块马掌大小的伤疤,这就是被烙饼烫伤留下的,这伤疤也成了他们夫妻之间恩爱的象征。

视宝如土

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定都南京,建元“洪武”。马氏被册立为皇后。

无论是做贫民百姓,还是当了至高无上的皇后,马皇后都以节俭为美。攻下元都北京后,朱元璋的部下搜罗了元宫中大批的珍宝玩物,献给朱元璋。朱元璋自然是非常高兴,并急忙叫来马皇后一同欣赏,谁知马皇后见了这些宝贝,却视为粪土,不屑一顾地说:“这宝物是凶物,元朝就是因为有了这些宝物而不能保住国家的,陛下不是自有很多‘宝物’吗,要这些做什么呢?”

原来,朱元璋和马皇后曾讲过一个贤才为“宝物”的故事,朱元璋一听就明白了,说:“朕知皇后说的是以贤士为宝物啊!”马皇后忙拜贺说:“陛下有此‘宝物’可得天下,臣妾恭贺陛下!妾与陛下起于贫贱,今贵为帝后,最怕生出骄纵奢侈,危亡起于细微,愿陛下继续以贤士为宝物!”

以珠宝为粪土,以人才为宝物,夫妻二人这样的思想为安定明朝的江山起了重要的作用。

同时,马皇后以“贤、德、勤”治后宫,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倡导后宫形成节俭仁慈的风尚。马皇后认为宋代多贤后,因此她命女史官摘录宋宫嫔妃的言行,用来教育明朝后宫众嫔妃。有人说:“宋代的皇后也太过于仁厚了!”马皇后严厉地告诉这些人:“过于仁厚,不比刻薄好吗?”

朱元璋衣食住行,马皇后都亲自料理,使朱元璋吃得舒服,穿得体面,住得安适,而她自己则布衣淡食,极其俭朴,衣服穿破了也舍不得丢弃,常要补了再穿,穿了再补。虽然位居极贵,但不忘记贫贱时和战争年代养成的好习惯。

对妃嫔宫人的子女,她却一点也不吝啬,都分配给了丰厚的生活待遇;对宫中下人她也关怀备致,常送些衣物食品及生活用品,以示体恤;最难能可贵的是,每逢文武官员夫人入朝,她都不忘送礼品,并与她们亲切交谈,就像对待自己的家人。

朱元璋为了报答马皇后,数次提议赐予皇后族人以高官厚禄,马皇后不应,总是坚决谢绝,她说:“外戚干政,易乱朝纲,官职恩赐外家,实非遵法!”因此,明代外戚虽然也享受高爵厚赐,但一般不被授以高职,严禁干预政事,这规矩就是马皇后订下来的。

马皇后还吸取历代宦官乱政的教训,给朱元璋出主意,明朝于是严格规定,内臣不得兼任外臣文武官职,不得穿着外臣冠服,不得与外廷诸司有文书往来,并名言“内臣不得干预政事,犯者斩!”如此一来,杜绝了宦官乱政之弊。

马皇后也是细心的皇后,一次明朝廷早朝议事,议事多就拖到了晌午,按惯例奏事官吏就在殿堂上用餐。马皇后命人取来午餐菜肴品尝,觉得味道欠佳,随即向朱元璋建议:“人主奉宜薄,而养贤宜厚,否则怎能笼络贤德之士?”朱元璋于是下令改善午餐的质量。这虽是一桩小事,却使官员们十分感激,当然也就更加尽力于朝廷。

马皇后不但有贤德,而且有才能,她既当皇后,又当“秘书”。朱元璋所有的札记,都由她亲自执笔记下。每当朱元璋有所感慨和言论,她都仔细地记录下来,无论事情多么繁多,她均能排布得条理分明,字句清楚,毫无疏漏之处。

朱元璋盛赞她“可与当年唐太宗的长孙皇后相比,毫不逊色”。

助帝为贤

朱元璋起于贫贱,生世坎坷,因而,表面上虽然睿智英明,从容纳谏,但骨子里却藏着猜忌和苛刻。朱元璋后来杀戮渐重,无人敢劝,马皇后常常劝谏,因此很多人得以保全。

有人传言参军郭景祥的儿子想要杀父,朱元璋要杀掉他。马皇后劝说道:“景祥只一子,人言或不实,杀之恐绝其后。”这样朱元璋才没有下旨,后来经过调查,果然是冤枉了他。

赦免大学士宋廉又是一个典型。宋廉是元末明初的著名文人学士,明代开国时的许多典章制度、礼乐刑政文典都是出自他的手笔,被朱元璋尊称为“开国文臣之首”,他曾经辅佐朱元璋19年,在他68岁时告老还乡。几年后,朝中大臣胡惟庸因图谋不轨被诛,宋廉的孙子与之关系密切而受株连被杀,宋廉因曾经教授过胡惟庸经书,也遭到朱元璋的怀疑,72岁高龄的宋廉被逮捕押到京城,生死未卜,命在旦夕。马皇后闻讯后,向朱元璋求情,说:“宋廉为明朝贡献很大,如今年逾古稀,不会再有反意。即使有,年老多病,还能发挥什么作用,念其贡献颇大,饶恕为好。”于是朱元璋赦令宋廉不死。

马皇后的仁慈不但保护了重臣,同时也保护了平民百姓。传说在一个元宵灯节之夜,朱元璋与谋士刘伯温微服私访灯会,在一家大商号门前,彩灯高悬,灯上面贴着一个女人图。朱元璋凑过去看热闹,只见图上画着一个妇人,引人注目的是一双天然大足,怀抱一个大西瓜,眉开眼笑,模样十分滑稽。朱元璋就问身边博学多才的刘伯温:“这是什么意思?”刘伯温沉吟片刻,微笑着答道:“此为淮西大脚妇人也!”朱元璋不明白,刘伯温让朱元璋回宫问皇后娘娘。

当晚回宫后,朱元璋迫不及待地向马皇后提起此事,马皇后淡然一笑,说:“妾乃淮西人氏,而且是为大足,此图想必就是说妾了。”朱元璋一听大怒,认为这简直是侮辱皇后,立即要传旨捕拿制图者,马皇后见状,大度地劝解道:“佳节吉日,与民同乐,又有何妨?何况妾本是大足,说又何错?不必小题大做,贻笑大方!”此事方才作罢。区区一件小事,足以见马皇后的仁慈与大度。

马皇后51岁去世。朱元璋对于马皇后的去世,非常悲痛,久久不能释怀,从此再也没有立后。

品读:我后圣慈

“我后圣慈,化行家邦;抚我育我,怀德难忘。”这是马皇后死后,后宫宫女给马皇后写的一首挽歌,以“慈”和“德”赞扬这位明朝第一后,真实的马皇后的确不虚于此誉。

“慈”从某种程度上说是一个人的亲和力最高指数体现,亲和力不是一次大度,也不是一次施舍,一次节俭,一次明理,一次言笑等,它是一个人这些善行的长期行为的结果,从而给他(她)身边的人造成的这种良好的印象,马皇后能让她的宫女给她如此高的评价,作为一个位居高位的一国之母,非常值得后人敬佩,大圣人孔子说:“志于道,据于德。”(《论语·述而》)指明“道”是理想的人格或社会图景,“德”是立身根据和行为准则,“德”也正是马皇后一生行事的行为标准。

马皇后之于朱元璋,如同吕雉之于刘邦,刘邦在前方打仗,吕雉就在后方给自己的丈夫造势和管理后勤,朱元璋从一个雇农的儿子变成万人之上的帝王,马皇后既是爱妻也是老师,朱元璋在郭子兴的军中成为“总制诸将”时,知书达礼的马皇后却认为这不过是“草寇之材”,而非帝王之资。鼓励朱元璋成就大事,并教朱元璋识文字。据说朱元璋在马皇后的蒙读训练下,朱元璋也写过一首诗《咏菊花》:“百花发时我不发,我若发时齐吓煞。要与西风战一场,满身披上黄金甲。”所以有人说,若无马皇后就无龙袍加身的朱元璋,也不会有明初较为开明的政治。就连朱元璋也把马皇后比作唐时的长孙皇后。

马皇后对待自己的丈夫,贫困时不弃,不仅不弃,还忍痛救夫;富贵了不骄奢淫逸,不仅不奢淫,还以身作则,自奉节俭,穿布衣吃便饭,对待自己的亲人和外人一视同仁,不以自己的权限荫及,而面对关系到社稷的大臣时她能清醒地想到“夫妻相保易,君臣相保难”来劝谏自己有金口玉言之权的丈夫,在她明理明事以德行事的标准下,她自然能获得人们的爱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