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乡子·落花
柳如是
拂断垂垂雨,伤心荡尽春风语。况是樱桃薇院也,堪悲。又有个人儿似你。莫道无归处,点点香魂清梦里。做杀多情留不得,飞去。愿他少识相思路。
明朝灭亡时,她敢以死来抗清,当自己的老夫君不幸入狱,她奔波官差间,愿以妾身换夫君救出自己的丈夫,她死后,大学问家陈寅格教授花十年的时间给她写传记,然而,她自小却是一个隐入青楼做烟花的女性。
辗转为妓
柳如是(1618-1664年),本名杨爱,后改名柳如是,号河东君、闻居士,被其钱谦益戏称“柳儒士”,祖籍吴江,也有说是嘉兴,十岁就被卖入娼家。
年幼时的柳如是被盛泽归家院名妓徐佛收为养女。徐佛对琴棋书画颇有修养,受徐佛教养,柳如是也学诗作画,极擅长写近体七言、分题步韵诗文,她的书法有虞世南、褚遂良的笔法。
在盛泽镇,柳如是以绝世才貌闻名,与复社、东林党人相交往,常着儒服男装,与诸文人纵谈时势,诗歌唱和。在与这些文人的交往中,柳如是开始不满这种非人非鬼的皮肉卖俏生活,希望有忠爱自己的人能赎身从良。
她认识了当地名士陈子龙、李存我、李雯、宋征璧等,几年来,这些人都在历史舞台上扮演了轰轰烈烈的角色,有正面的,有反面的,有悲也有喜,有悲壮激烈,也有苟且偷生……而他们对柳如是都表示了好感。
据野史说柳如是对陈子龙极为倾心,而陈子龙也很爱慕柳如是的才貌。二人常常饮酒作诗,情意绵绵,然而由于陈子龙夫人的竭力反对,不让陈子龙娶她进门。与知己情人相爱而不能相守,柳如是深深地陷进了情感的泥淖。在当时社会里,士子们都是把仕途功名摆在第一位,柳如是一类的风尘佳丽色艺出众,又善解风情,是他们最好的心灵鸡汤,但是她们身份卑贱,世俗的偏见又往往不允许士子们去忘情迎娶,所以这些女子大都只能咽尽苦水,饮尽孤独。
老夫少妻
柳如是26岁时,与花甲老翁、诗坛盟主东林领袖钱谦益相识。此时的钱谦益57岁,个头矮小,皮肤黝黑,实在是一个其貌不扬的老头子。然而,注视他那深邃的眼睛,聆听他那深刻的谈话,柳如是深深地为之倾倒。
白发红颜,诗文搭桥,名流艺伎,灵犀相通,交往多了,柳如是说:“天下惟虞山钱学士始可言才,我非才如学士者不嫁。”钱谦益听了,大喜道:“天下有怜才如此女子者乎?我亦非如柳者不娶。”
于是二人皆抛开世俗,于明崇祯十四年(1641年),结为秦晋之好。婚后,老夫少妻相携出游名山秀水,杭州、苏州、扬州、南京、黄山,处处留下他们相偎相依的身影。
1664年5月,清兵攻占北京。南明弘光小朝廷在南京成立。62岁的钱谦益受命于危难之间,出任南明礼部尚书。柳如是也不禁热血沸腾,鼓动丈夫说:“夫君从国死,妾从夫君亡!”
然而,令柳如是万分诧异和羞愧的是,学养深厚的丈夫却是一个“软骨症患者”,他先是投靠阉党余孽马士英、阮大铖,与他们沆瀣一气,然后在第二年五月大开城门向清兵投降。献城前夕,柳如是劝他一起投水殉国,他嗫嚅着说:“池水太冷。”柳如是朝他冷笑一声,纵身跳入池中。
但柳如是被救起来了,活过来后,她要求独居乡野,终日生活在丈夫失节的阴影中。她一方面力劝丈夫不事新朝,弃官回乡。钱谦益到京城后官做得并不理想,他一心想着宰相的高位,最终却只是得了个礼部侍郎的闲职,不免有些心灰意冷。而远在西湖畔独居的柳如是接二连三地写来书信,一面倾诉相思之苦,一面劝他急流勇退,回去与她同享纵情山水之间的隐居生活。慢慢地,钱谦益动了心,于是向朝廷托病辞官,很快便获得了应允,脱下官袍,再度回乡。
西湖边,钱谦益与柳如是又开始了那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顺治五年,柳如是生下了她惟一的女儿。女儿虽未满周岁,却已经能咿咿呀呀学语了。钱谦益很高兴,在《己丑元日试笔二首》之二写道“渊明弱女咿嗄喉,孺仲贤妻涕泪余”,用陶渊明的典故委婉地表达了自己的喜悦之情。
零落成泥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就在这一年,一件飞来的横祸落在了钱谦益的头上。他的门生黄毓琪因写诗讽刺清廷而受责,事情竟连蔓带枝地牵连到钱谦益身上,他被总督衙门捕入了大牢。丈夫的性命危在旦夕,产后卧病在床的柳如是挣扎着起来,冒死上书总督府,要求代夫受刑。总督府感其诚心苦意,又查证钱谦益确无乱上之举,便将他放了出来。经历了40天牢狱之苦的钱谦益无惊无险地度过了劫难,更加看破了尘世,对柳如是也更加敬重了。
宁静的生活又过了十余年,1664年,与柳如是携手走过23个春秋的83岁的钱谦益病逝。
丈夫死后,47岁的柳如是受到钱氏家族的排斥,心存不轨的钱氏族人加紧了对她的围攻,百般羞辱她,说她一个风尘女子还想进钱氏宗谱,说她当初嫁过来是看中了钱谦益的财产,总之是千方百计逼迫她离开这个家,他们从而一举霸占遗产。
丈夫去了,柳如是失去了依靠,也失去了生活的希望,就在这一年,她用三尺白绫,结束了自己风风雨雨的一生,追随钱谦益于九泉之下。留下的传世之作有《戊寅草》、《柳如是诗》、《尺续》等。
品读:名姝女侠
柳如是是活跃于明清更替之际的著名歌伎才女,她书画双绝,美艳绝伦,她个性坚强,心怀天下,多情重义,魄力奇伟,非一般青楼女子可比。她的一生中有过多次角色转换,丫鬟、侍妾、风尘女子——“秦淮八艳”之一、尚书夫人,在她同时代的一辈人中,除了陈圆圆、顾横波外,她可算得声势煊赫了。
无论容貌,还是才情,柳如是都是这辈人中的佼佼者,为历代文人所青睐,陈寅恪写《柳如是别传》更使她在文人心目中有了空前绝后的地位。在书中陈寅恪先生称柳如是为“女侠名姝”,以景仰地态度说:“披寻钱柳之篇什于残阔毁禁之余,往往窥见其孤怀遗恨,有可以令人感泣不能自已者焉。夫三户亡秦之志,九章哀评之辞,即发自当日之士大夫,犹应珍惜引申,以表彰我民族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何况出于婉姿倚门之少女,绸缨鼓瑟之小妇,而又为当时迂腐者所深低,后世轻薄者所厚诬之人哉!”
正如陈寅恪先生所言,柳如是真正的灵魂之处不在于她的美艳和文采,而是她以死殉国的精神。一个出身娼家女子,容貌和文采只不过是为了供男人玩乐,本是处在一个被侮辱、损害的最下层,但是,柳如是并不想一辈子过卖俏生涯,勇敢地纵身跳出火海,为自己挑选夫家,做旧时女子不能做之事,进入封建士大夫阶层后,却仍然独立自己的思想,面对明朝的灭亡,她敢于以死来表示自己的忠义,与那些奴颜媚骨的士大夫截然不同,这是一股民族独立的正义之气,让“婉姿倚门之少女”的柳如是做出,让后人汗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