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轿车的高品质高定位,一直为世人仰慕不已。那么在现今市场环境下,红旗轿车是如何定位和参与竞争的呢?在过去的年代里,红旗轿车陆续开发了数十个品种,很多车型填补了我国轿车工业的空白。但是,由于定位在政府部门和官员用车,其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是一些车型不计成本、不出效益、不上规模,这在计划经济条件下也许是必然的、可行的,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企业来说,无疑是致命的。所以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不能不面向市场,走向民众,为效益而战。不过对红旗轿车走向民众,也有人持不同意见,主张要维护和尊重红旗轿车至高无上的品位,否则就贬低了它的身份和地位。公司认为,红旗应该是一个系列产品,应该形成不同的档次和品种供用户选择。奔驰轿车是世界级品牌,但它除了顶级车型以外,在发达国家也广泛用于出租轿车。所以说红旗车应向下发展,看作是品牌的发展、战略性的发展,而不是品牌的降低。
产品与市场是紧密相连的,特别是中国加入WTO以后,红旗轿车受到的压力是客观存在的。面对轿车市场的严酷竞争,近年来公司发挥自己的资本优势,认真制定红旗轿车的竞争战略,积极调整产品结构,对产品定位作出了重大调整和延伸,已经实现了从“官车”到“民车”的转化,从高级型到普及型再到变型车和特种车,涵盖了公务、商务、出租、私人用车的所有层次。去年,公司按照市场需要,利用社会募集资金,有针对性地开发新产品,新投放了三个系列十种车型,不仅使主导产品的技术含量又提高了一个档次,而且体现了向盈利品种和低成本车型要效益的原则,其中CA7180系列产品和红旗V6产品,都成为很具竞争优势的产品。
近年来公司对红旗轿车动力总成的开发研制一直在卓有成效地进行,经过德国保时捷公司提供技术咨询开发的4GE发动机,从1998年开始,已经成为红旗轿车新的动力总成,一年多来受到用户的普遍好评,新的品牌信誉已经稳定地确定起来;在此基础上新开发的体现降低油耗成果的4G22E、4G25发动机,也已陆续推出并实现销售。
至于高级红旗轿车,这是一汽的轿车“起家”产品,至今它的雍容华贵及其非凡的政治影响力,仍然是国内产品无可替代的。在国庆50周年大庆首都阅兵式上,在香港回归和澳门回归的历史性时刻,大红旗都代表着国家形象出现在世界面前。大红旗40年形成的这个特殊优势,是公司的宝贵财富,具有无可比拟的品牌价值。近两年,公司在巩固C级车市场的基础上,又实现了大红旗的换型工作,与福特公司联合设计开发了CA7460新一代大红旗,填补了国内汽车市场上D级车的空白,成为国产轿车的顶级车型。尽管高级轿车在中国市场上还形不成规模,但我们追求的是它的最佳品牌效应,保证国家最高级公务活动用车需求,保证国内高等级礼仪用车和一部分最富有阶层用车的需求。
对社会上普遍关注的新型小红旗的换型和问世,已经为时不远,今年适当的时候即可实现新车的投产和销售。经济型家庭轿车,正在根据中国条件、适合中国市场需求来搞定位和开发,目标就是为中国百姓和家庭提供舒适、安全、便宜、便捷、高质量的轿车,让民用轿车享有红旗的品位和尊荣,让红旗家轿具有大众化的价格。
对红旗品牌的技术进步和产品发展,公司认为,一个企业一定要有一个在世界上知名的品牌,一个具有生命力的品牌,因此,公司始终把保护和发展红旗品牌,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事实上,40年来红旗轿车一直走的是一条中国的品牌、开放的技术这样一条发展战略。从老一代大红旗到新一代大红旗,再到小红旗系列轿车,都不是在自我封闭地造车,一汽能把红旗轿车产品发展到今天,就是不断地把国际上的先进技术应用于红旗轿车的过程,更是开拓进取、不断创新的过程。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产品,足以证明一汽开发能力的进步和制造水平的提高。从去年开始,国内轿车生产厂家一批批新车型开始上市,国产车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中国的红旗轿车实际上已经是在与国际汽车进行较量。要想缩小红旗轿车与国外轿车的差距,就必须实施名牌产品升级的系统工程,把中国轿车品牌快速地融入到世界经济大循环体系中去,共享人类先进的技术,使产品不断获得新的生命力,在后续产品的开发循环中,保持强有力的发展和竞争态势。公司在“十五”期间,要结合一汽集团公司轿车领域的发展方向,发挥自己的独特优势,把红旗产品的发展和创新这件大事做好。
(本案例引自科技日报)
案例4 借外力推进技术创新成果转化
常熟市是一个百万人口的县级市,地处苏南,经济基础较好,但中小企业多,科技力量薄弱,几乎没有科研院所。为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新技术,提升经济竞争力,该市充分利用紧靠上海的地理优势,营造环境,以企业为主体,积极主动寻求与上海科研院所的科技合作,借外力推进技术创新,取得了显着成效。至现在,全市经省科委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22家,列入国家级星火、火炬计划25项,省级计划54项,项目的投入产出比平均达到1∶5左右;列入国家级新产品计划36项,获国家专利1200多项,江苏省命名的名牌产品17个,每年有科技成果100项,获奖50项;全市高新技术产品占工业总产值比例达到12%,工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45%,农业科技贡献率达55%,跻身“全国科技实力百强县(市)”第四名。
一、抓机遇,高新技术合作为重点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浦东已成为长江流域乃至全国经济、科技发展的龙头。常熟市紧靠上海,接受上海辐射有天然优势,常熟市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上海的合作和支持。面对大上海以科技为先导的新一轮发展机遇,常熟市委、市政府提出了与上海“科技联姻、信息联网、港口联运、产业联动、企业联营、旅游联通”的思路,全面掀起与上海开展新一轮横向联系的热潮。科技战线以全新姿态加大与上海科技合作力度,建立开放式创新体系。
常熟市经济、科技发展经过乡镇企业的崛起、外向型经济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起步、几次大的发展,都与上海的科技合作密不可分。初步统计,在22家省高新技术企业中有11家企业与上海科研院所、企业有合作联系,其中紧密合作的(有合资关系)有2家。在130多家开发生产高新技术产品或承担科技项目的企业中,有70多家企业不同程度地与上海有技术合作关系。在1998年全市工业百强企业中,有33家承担过各级科技计划项目,其中17家与上海有合作关系。上海科技实力强,工业基础好,中科院系统研究所、国家部属研究院、名牌大学、大中型企业数量众多,力量强大。常熟市地处上海最近的辐射区内,同上海的科技合作与其他地区相比成效最好,为全市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企业科技进步起到了强大的推动作用。
二、科技合作成为企业发展的强大依托
常熟市的科技发展离不开外力支持,其中与上海的科技合作最广泛。20世纪80年代起就与上海锅炉厂联营办厂的梅李锅炉钢管联营厂借助上海的技术与设备,如今已发展成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现在以联营厂为核心的江苏旋力集团已跻身本市工业百强第4名。又如与上海有机氟研究所有长期合作关系的市制冷剂厂,从技术合作发展到以资产为纽带的紧密经济合作,使制冷剂厂成为全国有名的氟化工生产基地,为法国阿托公司、日本大金公司投资落户常熟福山镇打下了坚实基础。近年来,该厂规模不断扩大,科技开发能力不断提高,氟利昂替代产品“一氟二氯乙烷”列入了国家工业试验项目和国家科技部重点新产品计划。
市属企业与上海的科技合作在机电行业比较集中,重点在科研项目、产品开发上,由于合作基础好,见效明显。常熟开关厂与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合作开发CW型智能型断路器,使产品开发、定型、投产周期大大缩短,该产品将成为开关厂新的增长点,去年该项目列入省工业科技攻关计划,今年又列入了国家火炬计划,项目总投资2500多万元,完成后新增产值超亿元,被国家科技部火炬中心确认为1999年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常熟电缆厂与中科院上海原子核研究所、上海电缆研究所等合作建成了电子加速辐射设施,能力大、适用性广,使企业的科技开发基础产生了质的飞跃,在电缆行业竞争白热化的情况下,站住脚跟,稳步发展,“交联聚乙烯绝缘控制电缆”、“125摄氏度阻燃辐照交联聚烯烃绝缘电缆”列入国家科技部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并多次承担了省火炬计划项目。
三、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营造合作环境
在与上海科技合作过程中,企业科技进步意识不断增强,同时有关方面都给予了方便与支持。一是企业领导尊重知识和人才,舍得投入,让上海科研单位获得应有的知识和科技价值回报,与上海方真诚合作。二是政府有关方面支持横向联合,在经贸洽谈会、高新产品技术交易会、招商引资恳谈会等市内外、省内外各种形式的活动中重视科技合作方面的内容,为企业搭台唱戏牵线搭桥、加强服务。市政府与中科院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市科委不断加强技术市场、专利服务、科技信息等服务体系建设,在组织申报和实施各级各类科技计划项目时,突出强调技术依托单位的地位和作用,在申报和评审科技进步成果时,对本地与外地科技人员一视同仁。在去年江苏省与中科院开展院省合作方案出台后,市科委大力开展项目对接活动。市经委建立了产学研基金,积极实施产学研项目,鼓励企业大力开展科技合作。各地各部门对科技合作都采取优惠政策。
(本案例引自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