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不仅喜欢自己唱戏、看戏,而且还经常把戏里的人物、情节和演员介绍给身边的工作人员,一方面增加他们的文化素养,另一方面对他们晓之以理,起到说服教育的作用。这不仅体现了毛泽东治国的雄才大略,也体现了一代领袖对新中国艺术家的关心和鼓舞。
如果说毛泽东在延安、西柏坡等处看戏主要是为休息、艺术欣赏或娱乐的话,那么,对于成为执政党领袖的毛泽东来说,建国后的看戏已远远超出了艺术欣赏的范围,这其中包含了更多的政治因素。
“今后这些人都是新中国的戏剧家”
1949年上半年,中共中央迁来北平,暂居北京西山。为了欢迎毛泽东及中共中央迁来北平,北平戏剧界专门组织了一场文娱晚会,晚会特意邀请了一些长期闭门不出的名流大师,其中就有观众久仰的京剧大师梅兰芳。毛泽东得知这一消息后,就问卫士长:“几点钟出发?”
“路不好走,估计需要一个半小时,我们六点半出发,就可以按时到达。”卫士长答道。
这时,便见毛泽东慢慢地跟着步子,若有所思地说:“看戏也是工作呵!梅兰芳这位戏剧界的名人可不简单呀,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以后,他就留须隐居,再也不演戏了。他不顾日本侵略者和国民党反动派的威逼利诱,罢歌歇舞。这位艺术家的这种民族气节是多么可贵呵!我们今天去看梅兰芳的演出,就是要提倡这种民族感、正义感,号召人们向他学习。”
对于那些生在远离北平的农村警卫员来说,毛泽东这番通俗易懂的话对他们不只是一种政治觉悟上得到启发,而且也得到了文化上的熏陶。因为他们对梅兰芳一无所知,竟为“梅兰芳是男是女”进行了一场争论,而且结果谁也没有说服谁。
汽车是按计划出发的。在车上,卫士长把卫士们在临来前的争论情况告诉了毛泽东。
毛泽东没有笑,倒是觉得可以理解。他说,过去,大家都生活在农村,不要说看不到梅兰芳的戏,就是能看到梅兰芳演戏,如果没有知情人的介绍,认为梅兰芳是女的也不奇怪。因为在舞台上,他就是男扮女装的女角戏。如今我们已经进城了,今天咱们就要看他的演出了,再说他是女的,那就是大笑话了。
想了想,毛泽东又正面解释说:“梅兰芳是男的,唱的是旦角戏。男的演女的,比女的唱得还好,才出名的呀!”
演出地点在长安大戏院。刘少奇、周恩来、朱德、任弼时等中央领导人也都来了,毛泽东被安排在二楼正中间的一个包厢里。
翘首以待的由梅兰芳主演的《霸王别姬》终于出台了,观众们全神贯注地盯着舞台,每一个人都希望一睹这位轰动海内外的戏剧大师的风采。梅兰芳一出场,全场便报以热烈的掌声。
当时已经54岁的梅兰芳先生演的是虞姬,刘连荣先生演霸王项羽。两人都是京剧界名流,唱作俱佳。在演出过程中,不断赢得观众的阵阵掌声。
演出结束时,梅兰芳和全体演员出来谢幕,全场响起暴风雨般的掌声,毛泽东也使劲地鼓掌,他显得很激动。
“是啊,这真是一次高水平的艺术表演!今后,这些人都是新中国的戏剧家,在政治上将要有地位了,将要受人尊敬了。”毛泽东满怀信心地说:“新中国成立后,肯定我国的戏剧能很好地发展起来,能够在新中国的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由此可见,毛泽东对新中国戏剧家是多么关心!他对他们寄予了极大的希望,中国的传统文化艺术将在他们的辛勤劳动中得到新的升华。
为了发展京剧艺术
当天回到双清别墅大院后,毛泽东对卫士们说,我再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明天晚上还在长安戏院,看程砚秋先生演戏。
接着,毛泽东又把程砚秋介绍了一番:他和梅兰芳先生一样都是京剧界名流,他也是在抗日战争中隐居农村,不给敌人演出。像这样有名望的艺人,我们看的不仅是艺术表演,更重要的是尊重他的民族气节和正义感,号召人们向他们学习。
第二天晚饭后,车又是六点半从香山出发。坐在车上,毛泽东又高兴地说了一句:“看戏也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呀!”然后又紧接着说:“他们专门为我们演出,如果我们因工作忙不能去,他们就不会理解,就可能误解我们对他们不重视。如果我们去看了,他们不仅感到光荣,而且还会更加努力。为发展京剧艺术,做出更大的成绩。”
这是在一种新的政治环境中的一种新的政治境界、新的政治眼光和新的处事原则,作为一代政治领袖,他必须向他的助手们提示,使他们能够理解其中的政治意蕴,而不是仅仅为了艺术欣赏和娱乐。
这天晚上,毛泽东仍然坐在二楼正中的那个包厢里。第一出演的是《法门寺》,程砚秋主演的《荒山泪》,作为压轴戏放在晚会的最后。整个演出过程中,毛泽东一直特别高兴,甚至显得有些兴奋,他和观众一起,经常鼓掌,看到高兴处,也突出声来。
程砚秋演出时,他还不时地夸赞着。
“你们看,今天晚上演得怎么样?”在返回香山的路途中,毛泽东又挑起话题。
“我看演得很好。”卫士长回答说。
毛泽东说,这些都是名角,演得好这是肯定的。这几出戏的内容与现实结合得也都很好。特别是《荒山泪》,程砚秋演出很成功,内容和唱腔都很好。
寓教于“戏”
毛泽东的个性极具魅力,周身洋溢着无法抗拒的吸引力,农民特有的质朴和直爽又使他的一切极具说服力。他经常以自己的所作所为和日常生活中的琐事去感染和影响身边的工作人员,他可以通过轻松幽默的语言和自然欢快的玩笑让人获得丰富的知识,明确做人的道理。即使是在正规的场合,他也可以通过具体的事物使周围的同志明辨事理,受到教益。
在毛泽东身边工作过的同志至今还铭记着毛泽东利用古典戏剧《古城会》的内容,来向民盟的同志阐明我党的方针政策。这个故事至今仍具有极大的教育意义。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1949年12月初,一个大雪盖地的深夜,毛泽东在中南海怀仁堂接见了出席民盟中央四中扩大会议的全体人员。会上,他精辟地阐明了具体事物要作具体分析这一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教导人们对人对事,要经过分析,增加了解,互相信赖,共同一致地参加新中国的建设工作。他说:“大家都是来自五湖四海,团结起来,力量大。”接着他又风趣地问在座的同志:“大家都看过《古城会》吧?看看这个戏是很有益处的。”
《古城会》的剧情是这样的:刘备、关羽、张飞三结义兄弟,在徐州因被曹操打败而失散。刘备暂投袁绍,关羽佯降曹操,张飞则独据古城为营,的确是“当时手足似瓜分,信断音稀杳不闻”。到了关张在古城相会之时,张飞怀疑关羽真的投降了曹操,就以三通鼓为号,指挥关羽斩杀曹将蔡阳后释疑。实现了三兄弟“今日君臣重聚义,正如龙虎会风云”的大团圆的局面。而其中甘、糜二夫人为关羽经历做的解释和张飞的自悔,亦体现了结义兄弟间赤胆忠心、坦诚相待的风度。
解放初期,由于不少人多年处于分散状态,在对敌斗争中各自为战,经历有所不同,思想认识也有差异,难免存在一些矛盾。因此,毛泽东在一些场合中,为了调解人民内部矛盾,统一思想认识,加强朋友、同志间的团结合作,便常用《古城会》这出戏来教育大家消除误会,和好如初,团结奋斗。
毛泽东在讲了《古城会》的同时,还鼓励大家用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方法,来巩固和加强内部的团结和合作,真是古今并用,语重心长。这个故事长时间地使民盟在政协《共同纲领》的旗帜下,进入一个新的大团结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