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国历史故事一本通
18845200000009

第9章 春秋图霸(2)

齐桓公即位后,依靠管仲的帮助,争取霸主的地位。但是,在他与鲁国的交战,却遇到了不小的挑战。前684年,刚即位两年的齐桓公派兵进攻鲁国。鲁国的国君庄公决心跟齐国拼一死战。

齐国的主动进攻,激起鲁国臣民的一致愤慨。鲁国人曹刿,准备求见鲁庄公,希望能参加抗齐的战争。

亲朋好友们听说他的想法后,都劝诫他:“国家大事,有当大官的操心,您何必去插手呢?”

曹刿说:“当大官的目光短浅,未必能有什么更好的办法。眼下国家有危难,我哪能不管呢?”说完后,他直接到鲁国的王宫门前求见庄公。庄公正这时候正好在为没有谋士相助而发愁,听说曹刿求见,连忙把他请了进来。

曹刿见了鲁庄公就问道:“请问主公凭什么去抵抗齐军?”

鲁庄公跟他说:“平时有什么好吃好穿的,我从不会一人独占,总是分给大家一起享用。凭这一点,我想大家会支持我。”

曹刿听了直摇头,说:“这种小恩小惠,得到好处的人不多,百姓不会为这个支持您。”

鲁庄公又说:“祭祀的时候,我都是非常虔诚的。”

曹刿还是摇头说道:“这种虔诚也没什么用,神帮不了您的忙。”

鲁庄公思考了一会,说:“百姓遇到官司,就算不能把每一件案件都查得明明白白,但我都有做到尽可能处理得合情合理。”

曹刿才点头说:“这倒是件很得民心的事,光凭这一点王就可以和齐国打仗了。”

曹刿向鲁庄公提出一起上阵的要求。看曹刿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鲁庄公答应了曹刿可以一起随军迎战。等军队出发的时候,曹刿和鲁庄公坐在同一辆兵车上,可见鲁庄公对曹刿的信任和礼遇。

齐鲁两军在长勺(今山东莱芜东北)拉开阵势,准备大战一场。齐军依仗人多,战争刚一开始就擂响了战鼓,发动进攻。鲁庄公也准备下令反击,曹刿连忙阻止,说:“且慢,还不到时候呢!”

当齐军擂响第二通战鼓的时候,曹刿还是叫鲁庄公按兵不动。鲁军将士看到齐军张牙舞爪的样子,气得摩拳擦掌,但是没有主帅的命令,只好憋着气等待。

齐军主帅看鲁军毫无动静,又下令击第三通鼓。齐国的士兵们都以为鲁军不出来迎战是他们胆怯,于是更加耀武扬威地冲着鲁军就杀了过去。

这时候,曹刿对鲁庄公说:“现在可以下令反攻了。”

鲁军阵地上响起了进军鼓,兵士士气高涨,像猛虎下山般扑了过去。齐军兵士没防到这一着,招架不住鲁军的凌厉攻势,败下阵来。

鲁庄公看到齐军败退,忙不迭要下令追击,曹刿又拉住他说:“别着急!”说着,他跳下战车,低下头观察齐军战车留下的车辙;接着,又上车爬到车杆子上,望了望敌方撤退的队形,才说:“请主公下令追击吧!”

鲁军听到追击的命令,个个奋勇当先,乘胜追击,终于把齐军赶出了鲁国。

鲁国取得胜利后,鲁庄公对曹刿战场上镇静自若的指挥智谋,暗暗佩服。回到王宫后,他向曹刿问:“头两回齐军击鼓,你为什么不让我反击?”

曹刿说:“打仗这件事,全凭士气。对方擂第一通鼓的时候,士气最足;第二通鼓,士气就松了一些,到第三通鼓,士气已经泄了。对方泄气的时候,我们的兵士却鼓足士气,哪有打不赢的道理?”

鲁庄公接着又问为什么不立刻追击。曹刿说:“齐军虽然败退,但它是个大国,兵力强大,说不定他们假装败退,在什么地方设下埋伏,我们不能不防着点儿。后来我看到他们的旗帜东倒西歪,车辙也乱七八糟,才相信他们阵势全乱了,所以才请您下令追击。”鲁庄公这才恍然大悟,称赞曹刿足智多谋。

孔子周游列国

孔子名叫孔丘,是鲁国陬(zōu)邑人。孔子的父亲是个地位不高的武官,在孔子3岁时就去世了。靠他母亲带着他搬到曲阜住下来,把他抚养成人。孔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学习礼节,还经常会在家摆上碗盘,模仿大人祭天祭祖的样子学习祭拜。

长大后,孔子致力于读书学习,精通“六艺”——礼节、音乐、射箭、驾车、书写、计算。不管做什么,他都会认认真真去做。出任管理仓库的小吏,仓库的物资从来不会缺少;出任管理牧业的小吏,牧场的牛羊繁殖得越来越多。

不到30岁,孔子的声望就已经远播。很多慕名而来的人希望孔子收他们做学生。之后,学生越来越多,孔子就办了私塾授课。鲁国的大夫孟僖子临死时,嘱咐他的两个儿子孟懿子和南宫敬叔到孔子那儿去学礼。靠南宫敬叔的推荐,鲁昭公还让孔子到周朝的都城洛邑去考察周朝的礼乐。

孔子35岁那年,鲁昭公被鲁国掌权的三家大夫——季孙氏、孟孙氏、叔孙氏轰走了。孔子就到齐国去,求见齐景公,跟齐景公谈了他的政治主张。齐景公对孔子礼遇有加,打算重用他。但是,相国晏婴认为孔子的主张不切实际,结果齐景公没用他。孔子回到鲁国,仍旧以教学授课为业。

前501年,鲁定公派孔子做中都(今山东汶上县)宰。第二年,他又做了管理工程的司空。后来,孔子又做了掌管司法的司寇。

吴王阖闾大败楚国后,国力猛增,中原地区首当其冲受到了极大威胁,这当中受威胁最严重的是齐国。齐桓公死后,齐国国力开始走下坡路。齐景公即位后,用了一位有才能的大臣晏婴当相国,国家朝政得以焕然一新。前500年,齐景公约鲁定公于齐鲁交界的夹谷开会。齐景公打算借此拉拢鲁国和中原诸侯结成联盟,重现桓公当年的国力。

那时候,诸侯间开会,会有大臣做会晤的“相礼”。这次鲁国的“相礼”是由掌管鲁国司法的孔子来担任的。

这一回,鲁定公把准备到夹谷跟齐国会盟的事告诉了孔子,孔子说:“齐国屡次侵犯我边境,这次约我们会盟,我们也得有兵马防备着。希望陛下您能把左右司马都带去。”

鲁定公同意孔子的主张,又派了两员大将带了一些人马,随同他到夹谷去。

在夹谷会议上,由于孔子的相礼,鲁国取得了外交上的胜利。会后,齐景公决定把从鲁国侵占过来的汶阳的三处土地还给鲁国。

齐国的大夫黎(鉏)认为孔子留在鲁国做官对齐国不利,劝齐景公给鲁定公送一班女乐去。齐景公同意了,就挑选了80名歌女送到鲁国去。

鲁定公接受了这班女乐,天天吃喝玩乐,不管国家政事。孔子想劝说他,他躲着孔子。这件事令孔子感到失望。就连孔子的学生也说:“鲁君不办正事,咱们走吧!”

不久之后,孔子离开鲁国,带着一批学生周游列国,希望能找到明君一展自己的政治理想。可惜,大国都在忙于战争,小国都面临着被并吞的危险。时局动荡不安,孔子宣传的那一套恢复周朝初年礼乐制度的主张,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国君采纳。

孔子先后到过卫、曹、宋、郑、陈、蔡和楚七个国家。中间遇到的苦楚一言难尽。有一次,孔子到了陈、蔡一带,楚昭王派人请他到楚国。陈、蔡的大夫怕孔子到了楚国后,会对陈蔡两国不利,就发兵在半路上截住了孔子。孔子被围困在那里,粮水用尽,几天吃不上饭。后来,楚国派了兵来,才给他解了围。

在列国间奔走的七八年,孔子碰到了数不清的钉子。年纪越来越大,最后孔子回到了鲁国,将自己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整理古代文化典籍和教育学生上面。

晚年,孔子还整理了《诗经》《尚书》《春秋》等重要文化典籍。《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收集西周、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其中有不少是反映古代社会生活的民间歌谣,它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尚书》是一部我国上古历史文献的汇编。《春秋》是根据鲁国史料编成的一部历史书,它记载着前722年到前481年的大事。

前479年,孔子去世。他死后,他的学生们继续传授他的学说,一代代的传承成就了儒家学派,孔子也成了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也被公认为是我国古代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

卧薪尝胆

前496年,吴王阖闾派兵攻打越国,但被越国击败,阖闾伤重身亡,夫差即位。此后,勾践闻吴国要建一水军,不顾范蠡等人的反对,出兵要灭此水军,结果被夫差奇兵包围,大败。但夫差不听伍子胥等人的劝告,留下了勾践的性命。

越王勾践夫妇在吴国为奴仆,对夫差恭恭敬敬,饱受屈辱。勾践为他驾车养马,勾践的夫人为他打扫宫室。夫妻两人住在潮湿的囚室里,极尽屈辱。伍子胥多次建议吴王夫差将勾践杀掉。勾践靠着伯嚭的保护,才免于被杀,终于在三年后得到夫差的赦免归国。

勾践归国后,决心报仇。他暗中训练精兵,每日晚上睡觉只铺些柴草(古时叫薪),又在屋里挂了一只苦胆,他不时会尝尝苦胆的味道,为的就是不忘过去的耻辱。勾践为鼓励民众就和王后与人民一起参与劳动,他自己耕田而食,夫人织布而衣,以此节省开支。

勾践返回越国后,还采用“十年生聚,十年教养”的策略,大力发展生产,繁息人口。他下令十年不收赋税,让百姓“居有三年之食”。奖励生育,以繁衍人口。禁止壮男娶老妇为妻,老男娶壮女为妻。女子17岁不嫁,男子20岁不娶,父母有罪。妇女快分娩时,须报告官府,官府派医生守护接生。生男孩,奖励两壶酒、一只犬;生女孩,奖励两壶酒,一只小猪。若一胎生两个,官府供给衣食,若一胎生三个,官府给请奶妈喂养。对鳏寡孤独者也有相应的照顾。缓刑薄罚,以安定民心。整饬内政,招贤纳士。重用文种、范蠡、计然等人。选国内“达士”,给以上等住宅,供给上等的衣食,使他们为国效忠出力。招募贤才,有从诸侯国来越的游士,勾践一定在宗庙中举行隆重的接待礼,并根据他们各自的特长任用。

与此同时,勾践听从大夫扶同“亲于齐,深结于晋,阴固于楚,而厚事于吴”的外交策略。在“厚事于吴”的方针里,主要实行文种的计策:经常送些玉帛珍玩给吴国的君臣,使他们高兴;假报国中受灾,向吴国借粮1万石。第二年,越国选上好的粮食,经过蒸熟后还给吴国。吴国见越国的粮种颗粒饱满,于是用来作种子,致使吴国粮食无收;越国向吴献上美女西施、郑旦,引得夫差将政事荒于一边;勾践派3000名木工到山中砍伐大树,并将所伐木材雕刻上花纹,然后献给吴国。夫差用这些木材,大兴工程,修造宫殿,耗费民力和国力;还暗中动作,加深夫差、伯嚭与伍子胥之间的矛盾,最终伍子胥被逼自杀。总之,在越人同心协力之下,越国的国力逐渐强大起来。

越国一方面积极支持夫差北上同齐、晋争霸的方针,一面暗中同齐、晋、楚等国联络通好。为了麻痹吴人,越国还对楚佯攻一次,楚国也派兵追击越军。吴、楚是世仇,吴人见越攻楚,对越更加放心。

越国经过多年的准备,兵强马壮,只等有利时机向吴发起攻击。一次夫差带领全国大部分兵力去赴会,要求勾践也带兵助威。勾践见时机已到,假装赴会,领三千精兵,拿下了吴国主城,杀了吴国太子,后又擒了夫差。勾践终于一雪国耻,灭了吴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