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申大使先生:
我很高兴地接受贵大使所呈递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最高苏维埃主席团的国书,并衷心地感谢贵大使的祝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伊始,即承苏联政府首先响应愿与我国建立外交关系。我相信,中苏之间的友谊,将因贵国政府的这一决定,日益发展和巩固起来。我热烈地欢迎贵大使出任苏联驻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任特命全权大使。我相信,经过贵大使的努力,贵我两国的合作,将日趋密切,同时将有利于共同争取世界的持久和平。
我在此,谨祝贵国国家繁荣,人民兴旺,并祝贵国元首健康!
毛泽东致辞之后,与罗申热烈握手。罗申随后向毛泽东介绍了参加仪式的其他苏联外交官。毛泽东同大家一一握手,并在挂有五星红旗的屏风前合影。
接下来,毛泽东请罗申及其主要外交官到一旁的会客室里进行了短暂的交谈,然后与客人告别。
呈递国书仪式圆满结束。
新中国第一位大使
苏联大使已经抵达北京,因此,中央决定中国驻苏联大使也要尽快赴任。此前,中央已经任命外交部副部长王稼祥为驻苏大使。
1949年10月20日晚上10点钟,深秋的北京已沉浸在夜幕的寂静当中。随着一阵嘹亮的汽笛声,一列国际列车轻轻启动,驶离了北京前门火车站。
站台上,政务院总理兼外长周恩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秘书长林伯渠、政务院副总理郭沫若、苏联驻华大使罗申等面带微笑,向缓缓而去的列车挥手致意,目送它消失在夜幕之中。
列车沿着解放了的土地,向广袤的西伯利亚大平原奔驰而去。车厢里,中国首任驻苏联特命全权大使王稼祥时而同随行人员交谈,时而独自沉思。
王稼祥此行也是非常仓促,因为罗申已经抵京,我们中国的大使应当尽快前往莫斯科。时间实在是太紧了,以至王稼祥等来不及办理护照。经同苏方协商,最后决定由我外交部出具一个证明书,证明王稼祥一行的外交人员身份,由苏方通知其各个相关口岸和检查站,给予通行便利,这在外交史上也是比较罕见的。
10月31日清晨,列车驶入莫斯科。
初冬的莫斯科已是凛凛寒意,然而在莫斯科雅罗斯拉夫斯基火车站里却是一片春意盎然。
站台上站满了欢迎中国大使的人们。他们当中有苏联副外长葛罗米柯、莫斯科市苏维埃主席波波夫、莫斯科军区司令阿尔杰米耶夫上将、莫斯科卫戍区司令辛尼格夫中将等苏联党政军官员,以及朝鲜、蒙古、匈牙利、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亚等国的驻苏使节,中国大使馆代办戈宝权等。
“对等”是外交上的一个基本原则,礼宾安排也是如此。
苏联对王稼祥大使的欢迎场面跟中国欢迎罗申的规格比起来,多少还是有所差别。
中方是总理兼外长亲自出面,而苏联方面只是副外长牵头,规格没有中方的高,不过,苏方安排欢迎的隆重程度还是令不少到场的外交官十分羡慕。
当时捷克斯洛伐克驻苏联使馆一位参赞非常感慨地对戈宝权参赞说,他已经在莫斯科工作了四年,还是头一次见到这样隆重热烈的欢迎仪式。7点30分,伴随着一阵欢快的汽笛声,王稼祥大使的专列缓缓驶进了车站。
列车停稳后,戈宝权代办登上车厢,引导王稼祥同葛罗米柯等一一相见,宾主热烈握手、拥抱。
寒暄过后,王稼祥大使发表了演讲。
王大使的演说赢得了一片热烈的掌声。
欢迎仪式后,王稼祥同葛罗米柯等话别,在戈宝权参赞及苏联外交部礼宾司官员的陪同下,乘车前往中国大使馆。
王稼祥的座车徐徐驶进位于莫斯科克鲁泡特金巷13号中国大使馆的大门,受到使馆工作人员列队欢迎。
这是一幢两层西洋楼房,是原国民党驻苏“大使馆”的馆舍,自从戈宝权代办奉命将其接收之后,已经根据需要进行了重新布置。
王大使下车后顾不上休息,立即主持举行升国旗仪式。
这是个庄严的时刻。
在瑟瑟晨风中,鲜艳的五星红旗首次在异国他乡冉冉升起。这旗帜向世界表明了新中国已经走上国际外交舞台,新中国的外交官已迈向了世界。
11月1日下午,王稼祥前往苏联外交部,拜会苏联副外长葛罗米柯。王大使向葛罗米柯递交了国书及颂词的副本,以及将参加递交国书仪式的人员名单。
双方商定,于11月3日递交国书。
11月3日中午12点半,苏联外交部交际司官员乘最高苏维埃主席的汽车驶抵中国大使馆,恭迎王稼祥大使前往克里姆林宫。
王大使身穿笔挺的黑色中山装礼服,面带微笑,在苏联外交部交际司副司长布舒耶夫的陪同下,乘上苏维埃主席的汽车向克里姆林宫驶去。中国大使馆公使衔参赞曾涌泉、参赞戈宝权、武官边章武等其他中国外交官乘大使馆的汽车紧随其后。
当汽车驶到克里姆林宫的鲍罗维兹基门时,克里姆林宫卫戍司令来到王稼祥大使车前行军礼致敬,并随即乘车在前面引导礼车驶向宫内苏联政府大厦。
在大厦前,大厦卫戍司令向王稼祥大使行礼,并同交际司长一起陪同王稼祥乘电梯来到大厦三楼。
礼宾官先引导王稼祥大使来到苏维埃主席办公室同苏方有关官员认识、寒暄之后,再由宫内礼宾官员引导至典礼大厅。
王稼祥大使在大厅中央站定,曾涌泉、戈宝权参赞,边章武武官等按职衔高低同苏联外交部官员交错着站立在他的身后。
这时,大厅一侧一扇高大的房门打开,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什维尔尼克迈着沉稳的步子走进来。
紧随其后的是最高苏维埃主席团秘书高尔金、副外长拉甫伦杰耶夫,以及外交部远东司的官员。
按照礼宾程序,什维尔尼克在距王稼祥大使四步之遥的地方站下,由交际司副司长布舒耶夫上前将王稼祥大使介绍给什维尔尼克主席。
随即,王稼祥大使宣读颂词。
王稼祥大使宣读完颂词,再由苏联外交部官员宣读了俄文译文。然后,王稼祥大使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签署、周恩来外长副署的国书呈递给什维尔尼克主席。
什维尔尼克郑重地接过国书,再把它转递给礼宾官,然后致答词。
答词完毕,什维尔尼克介绍王稼祥大使同在场的其他苏方官员相见,然后请王大使到他的办公室进行交谈。
谈话结束后,大家回到典礼大厅。宾主合影留念后,什维尔尼克同王稼祥大使握手告别。
历时35分钟的递交国书仪式结束。
从这一刻起,新中国第一位驻外使节开始正式履行他的职责。
毛泽东定下的建交原则
在最初给我外交部发来的回函中,大多数国家一般只是做出个比较含混的姿态,表示一下愿与新政权保持非正式的接触,静观局势的进一步发展变化。而有的则想借此机会求得新政权对其原外交人员地位的承认。10月6日,澳大利亚政府致函周恩来外长,内称:澳大利亚联邦的英皇政府正在仔细考虑北京中央人民政府的通知。当此研究尚未完成之际,由于一向存在于澳大利亚及中国之间的商务和政治上的友好与互利关系,澳大利亚政府建议:为了两国政府的更大的便利及为了促进两国间的商业,南京澳大利亚大使馆与上海澳大利亚总领事馆与中国方面适当当局须保有非正式的联系。
10月9日,葡萄牙前驻上海领事致周恩来外长的信函中转达其政府的态度:
葡萄牙政府对阁下来函已作最慎重之考虑,并愿表示,葡萄牙政府诚恳愿意在将来维持并发展经常存在于葡萄牙与中国两国人民间之友好关系。在此种情况中,葡萄牙政府希望在研究阁下来函及所述及之情况期间,建立与葡萄牙领事馆之非正式关系。
10月26日,原加拿大驻南京大使馆代办向黄华转来其政府口信,表示加拿大政府正在认真研究毛泽东主席的公告和周恩来外长的公函,在此期间,希望中国中央人民政府能按国际通常对待领事的办法,准许加拿大在华领事行使正常职权。
随着新中国政权的巩固,一些原来持观望态度的国家也开始调整它们的策略,宣布承认新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