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智友
2007年3月11~31日,应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的邀请,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组团对该所进行了访问。作为中国大陆民国档案的典藏重镇,二史馆此行缘起于蒋介石日记。
2006年3月31日,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正式宣布向公众开放蒋介石1917—1931年的日记内容。长久以来,蒋介石日记被认为是与公众无缘的密档而束之高阁,因此该消息引起了海内外的广泛关注,成为舆论热点。蒋介石作为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人物,是近代中国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参与者或决策者,其日记的披露无疑将有助世人从一个独特的角度真实了解近代中国风雷激荡的社会变迁及诸多扑朔迷离的历史事件。
中文收藏一直是胡佛研究所最受珍视的部分,而民国档案又是其中的重中之重,蒋介石日记的入藏更使其声名大振。但实际上,胡佛研究所收藏的档案又岂止上述之一类之一种,为容纳这种收藏,研究所并设有专门的档案馆,其视野之广,跨度之大,积累之丰,投入之重,常使我们有眼界大开之感。而它表现在档案开放上的大度与慷慨,更是令人感慨系之。
先从两蒋日记“出走”海外说起
胡佛档案馆的民国档案盈千累万,且容笔者从最热门的说起。
两蒋日记是怎样从台湾“负气出走”,落户胡佛的呢?
蒋经国在1988年1月猝逝后,其遗物由幼子孝勇保管,蒋孝勇在1996年12月病逝后,这批遗物便存于他的遗孀方智怡手中,而遗物中最珍贵的当属蒋介石和蒋经国父子的日记。2004年年底,方智怡代表蒋家宣布将两蒋日记暂存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期限50年,蒋家可以随时取回;胡佛研究所提供研究办公室,供蒋家以及蒋家指派的研究人员入所研究及整理资料。消息一经披露,引起了海内外的极大关注。台湾岛内“非仅舆论哗然,也震惊政坛,更令研究者扼腕浩叹”。
《亚洲周刊》以《两蒋日记负气出走美国内幕》为题报道:胡佛研究所档案馆顾问和荣誉资深研究员马若孟(RamonH.Myers)和该所研究员郭岱君女士,被认为是促成蒋家后人把两蒋日记交给胡佛研究所的两大功臣。马若孟是个精明的人,他看李登辉和陈水扁陆续当权后,台湾政治风气在变,李、陈和绿色政权都希望沐化两蒋的遗泽,蒋家后人更是痛恨台湾的“绿化”,于是和郭岱君开始积极游说,力劝手握宝藏的方智怡把两蒋日记交由胡佛研究所保管。方智怡在厌恶阿扁当局不尊重蒋家,她本人对台湾的感情又越来越淡的冲击下,决定将两蒋日记“乘桴浮于海”,以“暂存”名义入藏胡佛。方智怡表示,胡佛研究所并未取得两蒋日记手稿的所有权,两蒋日记将在时机成熟时“永远保存于中国的土地上”。为此,郭岱君博士盛赞方智怡“了不起,做了一个勇敢和明智的决定”,让蒋介石日记可以在胡佛一流而专业的保存技术支持下,“安全的保存起来,并且客观、公正、公开,供全世界的学者使用。不但对研究中国近代史贡献极大,而且对于世人了解蒋介石的思想、他的决策过程以及他对国事的看法,帮助甚大。”
台湾政界与学界对两蒋日记出走海外感到无比郁闷,但事已至此,也只有徒唤奈何。由于蒋家后人对阿扁当局相当不悦,而台北当局又缺乏完善的文物管理办法,亦未设置两蒋图书馆,因此两蒋日记就变成蒋家的私产,而任由其后人处置,这是台湾政界各方应该检讨的缺失。所幸胡佛研究所乃是第一流的民国史档案收藏中心,对使用者又很友善、方便,两蒋日记存放于此,虽使台湾深感难堪,但史料大家用,天下人同享便利。从这个角度来看,两蒋日记存放哪里都一样,只要能公诸于世就好。
为配合两蒋日记手稿入藏,胡佛研究所于2005年2月16日正式成立“现代中国档案特藏史料中心”。经过将近一年的整理,2006年3月31日,正式宣布向公众开放蒋介石1917—1931年的日记内容。研究所表示:以前出版的各类蒋介石日记,多少因政治上的人为因素,而不能完整、全面地呈现在世人面前。此次公开的蒋介石早年日记,将是目前最原始、最完整的内容,真实记载了1917—1931年期间蒋介石的心路历程,为学术界全面完整研究中国近代政治、军事、社会、经济和历史提供了独特的第一手资料。
直面“蒋介石日记”
到胡佛查阅蒋介石日记并不需要什么烦琐的手续,只要凭有效证件登记并在《蒋介石日记使用同意书》上签字后都可以看,非常简单方便。工作人员介绍说,除了中国大陆和台湾的学者外,日本、欧美等国来此阅读日记的学者亦不乏其人。查阅者不得使用任何工具对日记进行翻拍,包括相机、带拍摄功能的手提电话、扫描仪等。进入档案馆阅览室,所有个人物品需存放在室外的储藏柜中。任何人对日记的引用均需遵循美国版权法规定。我们看到的蒋介石日记并非原件,而是从缩微胶片还原的复印件,绿底黑字,按月成册,置于浅黄色的文件夹中。蒋介石的日记起于1917年,一直到1972年为止,长达56年,都是由蒋用毛笔亲笔工整地在日记簿上书写,称得上卷帙浩繁。蒋介石一生戎马倥偬,而居然能够天天执笔,一天不辍,在他1928年4月3日的日记里有“至十二时方得了事,而日记迟至明晨也”的记载,说明哪怕再忙,他也要将日记补上,可见他非常律己。若不是因阳明山车祸受伤导致手肌肉萎缩,恐怕真要“生命不息,日记不止”了。这次对外公开的蒋介石日记只是所有日记中的一部分,即1917—1931年的日记(缺1924年)。这十几年的日记内容除个人情绪、生活杂事以外,还涉及许多和蒋介石有关的重大事件。第一件大事是五四运动;第二件大事是1922年陈炯明叛变,蒋介石赴粤追随孙中山;第三件大事是1923年蒋介石作为“孙逸仙博士代表团”团长访问苏联;第四件大事是蒋介石东征、北伐;第五件大事是国共的合作和分裂。在这一过程中,蒋介石均扮演了重要角色。此外还有创办黄埔军校、中山舰事件、“宁粤分裂”事件、“九一八”事变等。其中1917年的日记言简意赅,其标题为“民国六年前事略”,只是一些大事纪要,主要是蒋介石对于往事的回忆。文字虽少,但对研究蒋介石的思想却颇有价值。而从1918—1931年的日记基本上是每年一本,日记每天一篇,篇幅虽不长(多的五六百字,少的寥寥数语),却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有助于我们深入挖掘蒋介石其人的思想、性情和内心世界。政治人物也和普通人一样,既有七情六欲,也有喜怒哀乐,从日记这个真实而独特的视角进行考察,可以还原当事人的本来面目,这对推进中国近代史的研究,无疑具有重要作用。
据技术人员介绍说,蒋档入藏后,近百本以毛笔书写的日记因年代久远,纸张早已陈旧发黄。同时由于饱受霉菌、虫蚀、水渍的侵害,日记的损毁程度正在继续加深。尽管这些日记曾经在20世纪80年代被拍摄成16毫米的缩微胶片,但当初并未以档案存放的标准保存,致使胶片有明显的损害痕迹。技术人员首先对日记本除潮、除霉,存放在恒温、恒湿、无酸的档案库中。同时,使用高质量的35毫米胶片,依据美国“学者专用图书馆”对档案文件的保存标准,采用目前保存档案最先进、最安全的方式,对每篇日记逐一拍摄,并将缩微胶片以A4大小的纸张复制并影印出来,以保证对公众开放的复制件与原件别无二致。据介绍,目前两蒋日记的真本均保存在防腐档案夹中,被锁放在特制的档案库内,两把钥匙分别保存在档案馆的馆长和另一位馆内的研究员手中,只有当两把钥匙同时出现,才能开启。哪怕是负责整理日记的蒋家后人、郭岱君和马若孟,也不能接触到原件,只能提取复制件进行工作。目前公开的蒋介石日记年度跨越15年(缺少1924年),分装在八个档案盒中,每个盒子中装有按年代排序编号的文件夹,夹子内存放的是A4大小的日记复制件。与以往需要借用机器阅读缩微胶片相比,复制件的提供将大大方便使用者阅读。蒋介石日记中,1917年的分量最少,只有一个文件夹。1924年遗缺,其余年份月份齐全,均存放在10余个至20余个不等的文件夹中。胡佛研究所的档案保护技术非常先进,最大限度地保存了日记的原始状态,但技术人员不懂中文,以致在装裱时造成一些竖排的上下文“串行”现象。在处理蒋介石日记时,胡佛研究所基于蒋家人的要求,以及西方处理私人日记的一贯做法,暂不公开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涉及其个人或家属的隐私、健康及财务;涉及对在世人士的批评等。不过30年后,蒋介石日记的全部内容将公诸于众。
除了一些必要的交流和参观外,其余时间我们都分秒必争,在档案馆阅览室内进行了紧张的工作,只恨时间不够,因长时间阅览绿色的复印件,以至“眼睛都要变绿了”。在查阅蒋档的同时还将其与本馆的“蒋介石日记类原本”进行了认真比对,收获良多。胡佛研究所公布的蒋介石日记,其最大特点在于“全”。迄今为止,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都没有如此完整的保存。此外,该日记是翻拍本,最大程度地再现了档案原貌,这也是目前中国大陆、台湾分别保存的原本所无法比拟的。相信随着蒋介石日记的进一步披露,这部“非常重要的近代史资料”会告诉世人更多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