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心刚马上把自己的想法向厂里作了汇报,刚刚担任八一厂一把手的陈亚丁也想早出成绩,自然没有意见。于是,八一厂决定重拍《南海长城》,由李俊导演,并将方案上报国务院文化部以及江青审批。这时,江青在中央的地位比起“文化大革命”初期已经有了极大的提升,《南海长城》又是她当初“样板电影”的“试验田”,她也不甘心自己的一片“苦心”就这么不了了之。但她又看不上八一厂的导演,这件事情一直就拖了下来。直到《闪闪的红星》获得成功,她才把眼睛盯上了该片的李俊导演。江青这时虽然在文艺界充满霸气,但部队文艺界仍是她难以插手的领地,她再次需要从《南海长城》的拍摄中给自己找到突破口。在江青的支持下,八一厂重拍《南海长城》的请示报告很快批复下来。
八一厂对《南海长城》的重拍高度重视,为了提升新电影剧本的政治性,还特别邀请写过《红色娘子军》的编剧梁信和董晓华负责剧本修改。为了加强摄制组的力量,任命郝光为第二导演。郝光出道比较早,此前已经拍摄过《鄂尔多斯风暴》、《秘密图纸》等影片。摄影也由厂党委委员张冬凉担任,他因拍摄《红灯记》、《平原作战》等“样板戏”而得到过江青表扬。张冬凉自己也有个心愿,本来八一厂第一部故事片《闪闪的红星》由他任摄影,由于他抽调去拍摄“样板戏”而错失了机会,这次他想大显身手。
男主角仍然由王心刚担任,他为了打好这个翻身仗,吃了很大苦。《南海长城》中的区英才应该是30岁左右的小伙子,长期漂泊海上,皮肤古铜色,肌肉发达,精干结实。这时王心刚已40多岁,形象上已不再具备“英俊小生”的气质,身体也有些发福。王心刚为了“翻身”,整天拼命地训练,每天严格控制饮食,举哑铃练俯卧撑。功夫不负有心人,几个月下来,王心刚的肌肉块起来了,皮肤也黑得像地道的南海渔民了。为了更加突出英雄人物的“高大全”,摄影、化妆还专门在灯光、化妆、拍摄等技术环节上下大工夫,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弥补王心刚的不足。经过一番苦心经营,王心刚终于使自己的形象和角色尽可能地拉近了距离。当他底气十足地站在镜头前,一个英俊干练的区英才赫然而立。
1975年10月,新《南海长城》摄制组再次成立。李俊导演到组后,面临两个大问题,一是导演台本,二是女主角的选定。李俊向来有一个创作习惯,拍摄前一定先搞好导演台本。但是“文化大革命”时期,电影界有一句很流行的口号,叫“上不上是个立场问题,拍得好不好是水平问题”。也就是说水平低、功夫不到家可以谅解。加上陈亚丁不断催促,“你先带摄制组出去,一边选外景,一边改剧本。有什么问题可以随时找我。”李俊没有办法,只能先出发。
刘晓庆纵身一跳,跳出一个“女一号”
摄制组出发前,《南海长城》大部分演员已经敲定下来。党组织化身的江书记是新《南海长城》中一个戏分比较重的角色,由当年曾经几上几下的赵汝平担任。区英才从小的患难兄弟、被暗藏敌人麻痹而不求上进的靓仔,由八一厂演员霍德集扮演,他曾在《狼牙山五壮士》中扮演英雄胡福才,在《激战无名川》中扮演为抢修铁路英勇牺牲的老班长。扮演敌特头子王中王的则是八一厂反派演员王效忠,“文化大革命”前他就曾在《突破乌江》中扮演敌结巴营长,在《东进序曲》中扮演了被新四军俘虏的石中柱,在《永不消逝的电波》中扮演日本特务头子。而“文化大革命”前悬而未决的女主角阿螺则“退居二线”,由陈祖荣扮演,她演电影不多,“文化大革命”后在影片《乳燕飞》中扮演女教练。此外,八一厂还聘请了一些原广州军区战士话剧团的演员,像扮演阿婆的石韧,饰演赤卫伯的李廷秀等。其中石韧在“文化大革命”以后的话剧舞台上依然非常活跃,除继续扮演话剧《南海长城》中的阿婆外,还在话剧《十月的胜利》中扮演过江青,得到观众的高度好评。剧本修改以后,阿螺已经不是女主角,而她的妹妹、女民兵排长甜女则成了女一号。李俊导演在选择这个演员时遇到了困难,因为他面临着多重选择。一个是陈亚丁推荐的女演员,气质不错,演技也不一般。陈亚丁在拍摄《闪闪的红星》时就向李俊推荐过演员,李俊曾经委婉回绝过。作为八一厂一把手第二次推荐的演员,李俊总得谨慎处理。再一个就是张勇手推荐的演员刘晓庆,她原来是成都话剧团的话剧演员。当年著名演员张勇手介绍刘晓庆参加一部影片的拍摄,后来没拍成。张勇手总觉得对不起她,就让她留在北京等待机会。《南海长城》重修剧本后,张勇手觉得甜女这个人物气质跟刘晓庆比较接近,就极力推荐她。另外,还有别人推荐的几位女演员,她们都是素质过硬,有表演实力的演员。李俊选用演员历来态度鲜明,“看戏不看人”,李俊让她们一一试戏,最后把目光锁定在刘晓庆和陈亚丁推荐的女演员身上。李俊发现她们各有所长,一时难以确定。李俊导演最后选择了一条折中的方案:让两个角色候选人都去海南岛渔村体验生活一个月。与此同时,北京再继续选演员。
1975年12月中旬,《南海长城》摄制组全体人马浩浩荡荡奔赴海南岛外景地。到达海南岛以后,全体演员深入渔民生活,与他们同吃同住同劳动。两个女主角候选人都非常出色,她们都性格开朗、生性活泼,和当地渔民打得火热。两个人和摄制组其他人关系处得也不错,各有各的人缘。刘晓庆还经常写人物体会,请李俊导演给她指点,请其他演员给她讲解表演经验。有时,刘晓庆也经常帮助其他摄制组人员干些杂活,非常勤快。李俊感觉两个人都与甜女的性格相吻合,都有一股“不爱红妆爱武装”的女民兵气质。两个人越是都优秀,李俊就越是犯难。摄制组已经来到海南岛快一个月了,李俊还是没有定下女主角来。
有一天,广州军区邀请摄制组参观军舰。那天气温很高,天海相接,海鸥盘旋,大海深处影影绰绰晃动着白帆,岸边大片椰林随风拂动,映衬着绿色的岛屿,亚热带的冬日依然令人陶醉。一条巨大的兵舰停泊在深海区,大家乘小艇上了舰。有名海军在前面一路引导,给大家介绍军舰设备和作战历史。
李俊导演却无心欣赏这些美景,他心里还在琢磨着女主角的人选,因为一个月的期限马上就到。李俊低头沉思着,不觉已经到了船头。只见舰头离海面高达近十米,海浪冲击着舰首一起一伏,涛声阵阵,很有气势。被海风一吹,李俊感到心情好了些。李俊从舰头向海面望了望,随意问了那名海军,“同志,从这里到海面有多高?有人从这里跳下去过吗?”海军战士回答:“大约10米。我们训练时可以跳下去。”李俊朝着摄制组开了一句玩笑,“谁敢从这里跳下去?”人们纷纷向海里张望,不觉有些头晕。大家都笑了笑说:“李导,别开玩笑了。太高了,谁敢跳啊?要是我们能跳,我们早来当海军了。”
突然,一直站在舰头的刘晓庆大声说:“李导,我敢!”话音未落,她纵身越过护栏,噌的一声跳入海中。船上的人都惊呆了,海军战士也喊道:“厉害!你们摄制组中真有女中豪杰。”一句话提醒了李俊,“对啊,这就是我们需要的‘甜女’——女中豪杰。”刹那间,李俊多日来的犹豫被刘晓庆的一跳给解决了。李俊已经暗暗定下,甜女就由川妹子刘晓庆扮演。
初登银幕就担当女一号的刘晓庆也不甘示弱,更是玩了命地工作。她几乎天天和南海女民兵生活在一起,一起出海,一起站岗。因为影片中甜女要光着脚跑上满是刺棵的山头,刘晓庆也打起赤脚,锻炼在滚烫的沙滩上面奔跑。刘晓庆眼睛怕光,她见光见风就流泪,睁不开眼,这样不但影响表演,而且拍出来形象也不好。为了克服这个毛病,刘晓庆每天在鼻子和额头贴上两块胶布,因为这两个地方容易晒得比其他地方黑,然后就专挑中午正点看太阳,以强化眼睛的适应力。往往一站就是个把钟头,刘晓庆实在坚持不住再闭眼,眼泪哗哗直流。几个月下来,刘晓庆俨然一个女民兵了。
耿飙两个字救了影片
1976年春夏之交,《南海长城》已经开拍半年多。这时,南方进入梅雨季节,我国政治风云也进入最变幻莫测的一年。周总理逝世的消息传到三亚,摄制组非常悲痛。当时有些部门不让戴黑纱,不许做花圈,不许开追悼会,摄制组还是顶住压力为总理设了一个灵堂。“天安门事件”之后,“四人帮”发动的“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升级到了顶峰。《南海长城》摄制组全体人员也时刻绷紧了神经,政治学习占用了大部分时间,会上大家常常争论得不可开交。碰巧,谢晋执导的《磐石湾》在全国上映,这是江青钦定的第二批“样板戏”,也是张春桥高度关注的影片。既然该片与《南海长城》情节、人物都相同,有人提出“向样板戏学习”的口号,甚至出现了“按样板戏的套路重拍影片”的想法。李俊导演针对“向样板戏学习”的意见,谈了自己的想法:“我们要学习《磐石湾》,但不能抄人家。《磐石湾》是刀出鞘、鞘对刀,风格样式属于惊险片,样板戏有它的长处。我们也有自己的特点,各是各的,绝不能拿它来硬塞!”
在李俊导演的坚持下,《南海长城》最终没有按照“样板戏”的路子走。影片除了时不时强调一些“阶级斗争”等时代特点鲜明的词句,还有片中到处可见的“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的标语外,总体上来看,并没有太多的“样板戏”翻版。而且李俊还刻意表现了区英才的家庭生活,尤其是他们夫妻吵架一场戏非常真实,极其细腻、自然。在家庭已经国家化,银幕难见夫妻情的“文化大革命”岁月,这已经是非常罕见了。
在拍摄后期,李俊还请作曲家傅庚辰为《南海长城》作曲。不久,傅庚辰根据导演要求,为影片创作主题歌曲《招之即来》,那是一首战歌风格的大合唱。主题歌内容主要是将毛泽东的语录“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谱成了曲。李俊感觉这首主题歌直奔主题,过于直白,缺乏含蓄性。因此,他主张不宜使用主题歌《招之即来》。傅庚辰听后没有意见,同意导演主张。李俊导演在《南海长城》中仅仅使用了插曲《永远不能忘》,并由李谷一演唱。这首歌使李谷一一举成名,从此红遍大江南北。
9月中旬,前后折腾了12年的彩色故事影片《南海长城》终于完工。但是影片能否通过审批?毕竟这是江青苦心经营了十多年的一部“样板电影”。她会不会又要鸡蛋里挑骨头,剧组上下为此忐忑不安。然而,让大家感到意外的是,无论是江青,还是时任总政治部主任的张春桥,以及文化部负责人于会咏、刘庆棠,都没对影片提出任何意见,《南海长城》顺利地通过了审查。这主要由于当时正赶上毛主席刚逝世,特别是中央上层的政治斗争正进入到一个生死攸关的关头,没人有那份闲心再去顾及一部电影了。国庆节,《南海长城》正式在全国公映。八一厂为答谢广州军区的鼎力协助,组织了一班人马去广州、海南慰问演出。10月6日,“四人帮”被隔离审查。由于广州方面得到“四人帮”被抓的消息比较晚,因此,制片主任带领放映组刚到广州时,还受到当地的热烈欢迎和盛情款待。但没多久,“四人帮”被抓的消息也传到广州,放映组突然受到了冷落。后来,放映组提出要去海南岛几个外景地作酬答放映,主人找个借口出面劝阻:“你们已经很辛苦了,到海南岛还要过海,太辛苦了,就不要去了。就这样,我们已经很满意了。”放映组情况不明,以为是客气话,坚持要按计划走。主人那点心事摆不上台面,只得派员同往,影片只在三亚放过一场。余下的行程大多都被地方上拒绝了,这简直让放映组一夜之间便充分体验到了世态的炎凉。
10月下旬,放映组回到北京,揭批“四人帮”的运动已经全面展开。《南海长城》由于受到江青的“关照”,被勒令停演,导演李俊、演员王心刚等人也被停职检查,“坦白交待”与“四人帮”的所谓“关系”。后来,还有一些人抱着政治清算的态度,准备把《南海长城》作为“四人帮”的余毒大加批判。多亏在粉碎“四人帮”行动中立下大功的耿飙看了影片后,说了金口玉言的两个字“不错”,才使这部影片避免了不白之冤。没过多久,影片主创人员也因为查无任何问题,得以解脱。但是,《南海长城》公映不足半个月,从此再未放映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