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鹰舞:美丽川航之路
19090900000026

第26章 开疆拓土(2)

顾相元从军20多年,干得最久的就是航行调度,因为业务熟,能力强,来到川航工作得心应手,跑航线,协调机场,他东跑西奔人到事成。后来任运控中心经理,把八方关系协调得融洽和谐,再后来任重庆分公司副总经理,充分展示了他的能力。昆明基地筹建,他成了最佳人选,从山城调至春城,他成了白纸作画的执笔者和昆明基地创业的创始人。

吃苦,顾相元根本就不怕,操心,也早习以为常,他最大的压力莫过于安全。

每天3架飞机过夜,计划早班出港为7时30分,晚班到达为零点,每天平均18个航班,36个起落。按航班量、时刻和航后工作,起早贪黑自不用说,昆明航线又多为绕边子航线,时常受异地天气影响,延误在所难免。而所有这一切,全靠22人全部保障,他不得不付出更多。

2009年5月21日,川航工程技术分公司顺利完成空客A320/B-6621号飞机机身的喷吐改装,带有“云南号”醒目字样的崭新飞机精彩亮相昆明机场。

2011年4月26日上午,川航在昆明举行盛大的“川航云南分公司成立仪式”。

国家发改委基础产业司吴晓副司长发了贺信,成都军区空军战厚顺副司令员、四川省国资委梁志仓副主任、云南省发改委李文冰副主任、民航西南地区管理局吴小兵总飞行师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贺词。

川航蓝新国董事长致辞,并向云南省领导赠送空客A330飞机模型。李海鹰总经理主持揭牌仪式,张桂龙书记为云南分公司授牌,石祖义副总经理代表川航与昆明市官渡区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川航“十二五”规划做强成都、做大重庆、做实昆明、做宽外围,云南分公司正式挂牌,标志着川航成渝昆战略已实现重大突破,对持续保持和提升川航在“酸枣大三角”的影响力和竞争力有重要意义。

2012年6月27日,昆明新机场——长水机场正式启用,川航云南分公司因首家使用大型工装设备,加之组织严密,成为当日圆满完成转场的唯一主场单位,为后续转场单位提供了宝贵经验,被云南省委、省政府记“昆明新机场建设转场集体一等功”,总经理施祖球荣获二等功。

同时,分公司的基地建设也正在加快进行。至时,川航云南分公司必将依托雄伟壮观的昆明新机场,在坚实的基地上茁壮成长,展翅高飞。

精心制作的川航汉莎食品

云上畅游令人神往,客舱温馨使人难忘,机上餐食总给人神秘的感觉,它似乎来自充满神奇的地方。外盒包装别致新颖,总带着航空出行的独特标志,给人以蓝天白云间的遐想;内中食品美观适量,精美的造型和可口的美味,常常叫人久久难忘。机上是餐食,带回当糕点,于是,享用这小小的机上食品,成为众多旅客乘机时段的期盼。

在过去的很多年,川航客舱的餐食都是采购而来,贴着人家的标签,什么时候才能自己生产机上餐食,让那小小的餐盒内外都融进川航独有的巴蜀特点?经过思考、寻找、探索、构建,川航人终于盼来了令人振奋的那一天。

2000年4月25日,川航汉莎食品公司正式成立,并从5月1日开始,川航的所有出港航班都由自己配餐。

川航汉莎食品公司,是川航与德国汉莎合作成立的中外合资航空配餐企业,6个月完成筹备和开业,是同行业中筹备时间最短、投资最省、见效最快的项目。

公司注册资本236.1万美元,股份比例为川航51%,汉莎49%;占地面积10.69亩,厂房总面积4100平方米,日配餐能力15000份。公司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董事会由5名成员组成,中方3名,外方2名。董事长由川航总经理蓝新国担任,副董事长由德国汉莎方委派。公司高管人员由双方委任,正、副总经理双方轮流派出,运行总监由川航聘任。管理机构精干、高效、简约。

德国汉莎航空配餐,在全世界居领先地位,拥有210家航空膳食公司,占有全球三分之一的航餐市场份额。川航汉莎拥有全球最先进的航空配餐设备和管理技术,按照满负荷运作的原则,配有精干高效的人才队伍。公司从成立之始,就把“川航精神”和汉莎的优秀品质融合为优秀的团队文化、良好的安全素质、出色的职业道德和业务技能。他们团结奋进、和谐合作,树立了“更好、更新、更精”的企业理念,促进安全、健康、效率、良性发展,实现当年成立当年盈利,受到双方股东的好评。德国汉莎亚太区执行总裁评价说:“该公司的管理和盈利能力以及员工队伍,是在中国区所有的配餐公司中最好的。”

金德新这位昔日的军人是川航委派到该公司的最高领导。从开始筹建那天起,他就在蓝新国的指导下精心操办,沉稳的性格使他做事认真,军人的秉性使他在任何情况下都冷静坚定,川航的丰富经历造就他善思勤奋,新公司的未来告知他肩上的重担。在公司筹划的日子里,他千方百计地寻找理想合作伙伴,费尽周折探索合作的新路。垫资、干股、条款、谈判……他不知跑过多少地方,记不清熬过多少个通宵达旦,终于使川航汉莎公司开工建设,并在奇迹般的4个月里建成投产。他严格落实运行规范和操作流程,实行操作检查单方式,将质量要求用制度形式予以固化,并在实践中切实贯彻、严格考核、责任到人。公司先后获得食品生产企业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管理体系认证和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他特别注重安全控制,完善安全管理运行手册,建立层层航空安全小组,设置24小时红外线监控系统,强化人员安全培训,顺利通过中国民航总局的保安审计。在确保航空餐食品质的前提下,他和同伴们精打细算,努力降低运行、生产成本,提高运行效率,取得了良好的经营业绩,成为同等规模配餐企业中的优秀企业之一。

公司良好的品牌和服务得到了国内外客户的认同,客户数不断增加,从开业时的独家客户,发展到目前的中外12家航空公司,连年荣获“双流县重点优势企业”、“优秀管理企业”称号,被中国东方航空公司誉为“优秀供应商”,多次被成都市双流县评为“先进企业”和统计工作先进单位。工会被四川省外企工会授予特等奖,被省总工会评为“模范职工小家”。

2007年,川航重庆食品厂神速建成。仿佛一夜之间竖起的新厂房,在重庆江北机场,格外耀眼。

没有星级的“五星宾馆”

2004年7月1日,川航重庆宾馆正式落成。

重庆宾馆没有星级酒店的华丽装饰,员工也非英俊潇洒,但他们有着一颗火热的心和美丽的微笑。正是他们,用自己的赤诚之心支持着翱翔蓝天的机组同志,为塑造美丽川航而全心奉献着自己的宝贵青春!

七月的山城重庆热如“火炉”。宾馆初建,万事待兴。近40度的高温,空调尚未使用,厨具正在安装,饮水机没有到位,12人的筹备组吃喝全靠外送……王能春总经理带领大家从不说累。午餐没地方,大伙就把满是装饰材料的大厅清出一块地方,搬来施工用的“木马”当“餐桌”,铺上报纸围成一堆,以笑料作菜,以白水为汤,吃得简单实在却情趣盎然。事情多,大家每天从上午8时开始,脚踢后脑勺地一直忙到晚上8时。王能春更是天天早上6时到现场,查情况,验质量,配任务,细心地安排着一切,就连洗衣台的尺寸都亲手去量高定宽。天热汗多,不少同志身上长满了痱子,奇痒难忍,衣服也常被汗水浸透,大家从无怨言,有的还苦中取乐:“我们的腰带都用汗水消过毒——咸的!”

7月23日,参加外培的员工和实习生学成归来,“家人”早已安排好宿舍,备好床铺。为加快进度和节省开支,他们科学分工,筹备组的同志当起了师傅,姑娘们当上了货物验收员和房间、环境“美容师”,小伙儿们成了搬运工。昔日在家的小宝贝、乖乖女,如今整天顶着烈日,忙前忙后,连续奋战,个个都成了新“家”

的顶梁柱。一件件家具被搬进客房,一扇扇窗户被擦得透亮,一张张桌椅摆放有序,床单被褥铺得平平展展……80多间客房和办公室,十几天就焕然一新迎客了。

看到入住客人惊喜的表情,大家会心一笑,辛劳全消。

细节决定成败。宾馆从细节入手,努力培养员工的“细节观念”,打造“细节服务”文化。宾馆客人多,而大多又是空勤人员,如何为他们提供细致入微的服务,让他们吃得愉快,住得放心,成了全员的努力方向。2004年7月的一天,一位客人在宾馆房间打电话,说她丢了一枚她丈夫送的昂贵戒指,但找遍了所有能找的地方都不见踪影,希望宾馆帮助。总台服务员接到电话后,立即通知楼层领班张梅。

张梅和保安员秦亮、楼层服务员李文平简要分析情况,排除多个疑点后,一起来到客人房间。虽然客人说床上床下、桌上地面、洗漱间、垃圾桶都找了,但他们仍抖开床上卧具,扫出床下灰尘,挪开所有家具,清出全部废塑料袋,展开脏湿的纸团,只要能藏东西的地方全不放过,可那戒指就像空气一样蒸发掉了。无奈,她们把最后的希望放在已翻查多次的垃圾桶。他们倒出桶里全部食物残渣和废弃物品,一点一点地扒开寻找,就连用脏的卫生纸都一一捏过。终于,她们在一堆烤鸭骨头里找到了那枚戒指,而那枚戒指还穿在一根鸭骨头上。服务员的敬业和细心,让客人十分感动。

个性化服务是重庆宾馆全体员工的工作目标,是细微服务的延续。通过对客人眼神、表情、举止的细致观察,发现客人的某种特别或最感兴趣的需求,适时准确地提供服务,做在客人开口之前。有一次,飞行部蒋云清机长入住4018房间,晚上飞行回来,服务员王春及时送上一条浴巾,他感到非常吃惊却又格外惊喜,因为他患有肩周炎,习惯睡觉时用两条浴巾垫颈减轻疼痛。他两个月前曾驻站重庆,这个细节被细心的服务员发现并记录在客人档案上,事隔两月再来,宾馆的同志居然仍然记着。他很感动,回成都把这件事说给了家人和同事们听。其实,类似的服务有很多。为了使公司驻站人员住得称心,洗衣房免费为他们清洗所有工装,并对衣物上的污迹单独处理,衣物破了、扣子掉了都主动给缝上,还把洗好的衣服送回房间挂进衣柜。有一次,一位东航的机长送洗一条裤子,唐玉茹检查口袋时发现有40元钱。衣服洗好后,她把钱放回原处并告诉了机长。机长很吃惊,转而感慨不已:“川航宾馆的员工真棒!”

川航在发展,重庆宾馆也在不断地成长,客人的满意度更日渐提高。目前,宾馆每天的开房率是111%以上,最高达到118%,楼层7个服务员每天要打扫90多间客房,还包括所有馆内的环境卫生。洗衣房每天要清洗100多件衣服,300多件布罩、250多张毛巾。客房部的姑娘们把优质的亲情服务化为“五个一”,即通过“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件小事、一种行为、一个态度”发现客人需要,提供精心的服务,努力让川航的美丽与来客贴心相伴。

2008年6月上旬,川航蓝新国、朱林前去看望川航在重庆的同志们,为重庆分公司和宾馆总结出简朴而经典的两个字:上心。回成都后,他在各种场合反复宣传,要求各单位结合实际学习,并要求企业文化部前去总结推广。

“上心”两字看似平淡无奇,思则奥妙无穷,多少重大业绩由此而来,多少突出荣誉由此而得。一线的工作要由此抓起,机关的作用要由此发挥……尤其在当前竞争残酷之时,“上心”更应该成为全员的行动。

重庆宾馆没有华丽的装饰,也从未评过什么星级;但他们用自己的热情和微笑,用“心”支持着川航的美丽。正是他们,用青春创造着平凡中的伟大;正是他们,用生命铸造着没有星级的“五星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