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鹰舞:美丽川航之路
19090900000031

第31章 蓝天窗口(2)

这次火灾,在川航历史上绝无仅有。在财产全部被烧毁的70多名乘务员中,有40多人当天在蓝天飞行。她们为南来北往的旅客提供着优质服务,归来后看到自己的宿舍却是惨不忍睹的废墟一片,心爱的服装和宝贵的照片全部都化为乌有,珍爱的日记和情侣的定情物转眼间踪影不见。尤其是家在外地的单身姑娘,顿时成了除了身上穿的其他一无所有的人,不由自主地伤心落泪。可是,当她们看到各级领导期望的目光,感受着全体川航人无限的关爱,她们的心渐渐地平静下来,把伤痛藏在心里,英姿飒爽地潇洒出行,把微笑送上蓝天。杨茜是位新乘务长,她和家在外地的同志一样,“除了身上穿的别无他物”。她代表乘务员们郑重表示:坚决以实际行动克服困难,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工作,以更优质的服务为川航增光。

有一位旅客热情地写来慰问信:“从新闻报道中得知你们遭受很大不幸,可是你们丝毫没有因个人伤痛影响服务质量,这需要多么坚强的心理素质和职业素养啊!我深深地敬佩你们。在此,特别向你们说一声谢谢!”

这次灭火被《成都晚报》称为“漂亮的灭火歼灭战”。社会知情人士认为,这更是一场生动的川航精神的集中展示,是一首感人肺腑的爱的颂歌。

空防卫士显神威

安全重于泰山。民航空防安全关乎国家政治安全和国际形象。

多年来,川航坚持“地面防、空中反、内部纯”的工作方针,锻造了一支团结精干、协作高效、英勇善战的青年空防队伍,确保了川航连续多年空防安全,先后被四川省评为“法制宣传先进单位”,连续五年被评为“四五普法教育先进单位”,“依法治企先进单位”,被民航西南地区管理局誉为“综合治理先进单位”等。

川航保卫处有一个与民航诸多单位不同的突出特点,那就是“一套人马,两块牌子”,第二块牌子是“四川省公安厅直属公安局第三分局”。这块牌子,表明川航保卫机构已经直接列入省公安系列,拥有地方公安分局所拥有的侦查权、执法权、行政处罚权等权利,保卫处人员已列入省公安系统编制,这就使川航保卫处的工作范围、监管手段、执法力度与以往相比有了天壤之别,使保障空防有了更为坚实的基础。

2004年2月12日,川航空警大队即中国民航空中警察总队第12大队成立,部分空中安全员从此将以人民警察的身份担负航班的安全保卫工作。2005年7月19日,中国民航空警总队第12大队警衔首授仪式在川航大厦5楼多功能厅隆重举行,第一批28名空警分别被国家公安部、民航总局公安局授予警督、警司、警官警衔。民航西南管理局公安局戴荣富局长到会祝贺并讲话。

蓝新国董事长在讲话中说,人民警察是一个光荣的称号,人民武警是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民空中警察是天之骄子,无上光荣!空防工作事关国家大局,反劫机、防炸机,保护航空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是空中警察的天职。“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空保队伍中曾涌现过众多优秀战士。他希望每一名空警战士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忠于党,热爱祖国和人民,业务娴熟,技术精湛,心明眼亮,作风端正,体魄健壮,关键时刻能过得硬。

2006年5月,川航空警大队获公安部、共青团中央联合授予的“全国青年文明号”称号,这是自国家空中警察部队组建以来被公安部授予的第一个国家级光荣称号。2007年11月,中国民航举行首届空警岗位技能大赛,川航9名队员力挫群雄勇夺大赛唯一的“团体优胜奖”;黎琛获“决赛个人综合奖第一名”和“技术及客舱制敌术第三名”,还被授予“全国民航杰出青年岗位能手”的称号;张薇等8名女子安全员获大赛“优秀表演奖”。川航空警以坚定的信念、过硬的技能、严谨的作风和俊美的形象,不仅在全国民航获得诸多荣誉,而且在公司也多次被评为先进单位,不少个人还分别获得全国和省市级荣誉。

2003年1月24日,川航B-3043号飞机停靠在重庆江北机场。舷梯旁,一米八二的东北帅哥、空中安全员孙国臣密切关注着登机旅客。虽然只有11名旅客,但空警职责使他不放过每个可疑现象。

飞机起飞、爬高、平飞……孙国臣协助乘务长方倩分发食品和征求服务意见表。飞机穿云下滑,孙国臣坐回原位,方倩收拾物品等待降落。

突然“砰”的一声巨响,机舱中部顿时烟雾弥漫,伸手不见五指。

不好,飞机发生故障!从事警务工作多年的孙国臣条件反射地从座椅上弹起,顺手接过方倩递来的灭火瓶,猫着腰向后舱走去。“嗯?烟味不对,怎么是火药味!莫非有人带鞭炮登机?还是……”职业常识告诉孙国臣:不正常。他迅速搜索。这时,一位旅客大叫:“啷个搞起的,飞机上还放火炮嗦!”

驾驶舱的仪表板上,烟雾报警灯告警。机长紧急放下氧气面罩,方倩迅速帮助旅客戴面罩并发放湿毛巾。冒着刺鼻的浓烟,被熏得满眼是泪的孙国臣搜索到第六排时,看到地板和C座旅客身上有火苗,便立刻灭火。烟雾中,他依稀看见C座旅客的双手还在身上不停地摸索着,鼻孔出血,也不呼救。他伸手试探,忽然,对方一记冷拳砸向他的面门,职业的本能使他快速偏头闪开,迅速判定有“炸机歹徒!”

说时迟,那时快,他抡起手中的灭火瓶劈头盖脸地砸向歹徒……几声沉闷的打击后,歹徒瘫软在座椅上。孙国臣拿出手铐,“咔嚓”锁定歹徒。

为防歹徒二次引爆,机长肖厚林下令:“把他看住!如果乱动,就地正法。”

在地面指挥的引导下,飞机平稳降落后在指定地点停稳,机组迅速疏散旅客,歹徒被押走。当人们再次回到飞机上时,刺激性的烟雾已经散尽。现场触目惊心:座椅扶手被炸飞,机舱装饰板及隔音层被炸开,裸露的飞机蒙皮鼓出一个碗大的包,双层舷窗玻璃已震裂,如稍加外力后果不堪设想。孙国臣临危不惧果敢制服歹徒,全体机组人员处理险情沉着冷静受到民航局方的高度评价,也获得川航的奖励和表彰。

客舱里有个党员乘务组

乘坐川航航班的旅客,常常会看见客舱里悬挂着一面鲜艳的党旗,当班的每个乘务员胸前都佩戴着一枚党徽。

当旅客坐下后,广播里传来甜美亲切的话语:“各位旅客:你们好!欢迎乘坐四川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的航班,我们党员乘务组的全体成员将会全心为您提供安全、舒适的服务!”

党员乘务组有成员7人,年龄最大的31岁,最小的只有20岁。作为乘务部的一面旗帜,她们深知责任重大,为此,每个同志都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事事处处起模范带头作用,在提高服务质量,为旅客排忧解难上动脑筋、想办法。她们准备了便民袋,里面有自己花钱买来的针线、老花镜、纸笔、信封及鞋油等物品,方便了众多旅客。她们还在客舱里准备了党建书刊和地图册,供旅客阅读,开展空中导游,介绍途中经过的祖国大好河山和秀丽风光,介绍出租车、宾馆酒店、旅游景区价格和所到城市的最佳乘车路线,让旅客心中有数,不跑冤枉路,少花冤枉钱。针对下午和晚间有的航线距离较长、旅客容易疲劳的特点,她们带领大家做机上保健操……每年“七一”那天,党员乘务组都会在飞机上开展“我为党旗增光彩——万米高空与党旗同行”主题活动,用党的知识小问答来进行抽奖活动,并请党员在党旗上签名,为党员旅客佩戴一枚崭新的党徽,使他们在飞机上度过一个有意义的“七一”,让其他旅客也受到一次生动的党课教育。

一次,重庆飞往深圳的航班出现机械故障,短时间不能排除,川航决定成都飞深圳的航班加降重庆,使重庆的旅客也能尽快成行。从成都登机的部分旅客不理解,有一名旅客甚至指着乘务长大发雷霆。乘务长耐心面对,等那位旅客脾气发得差不多了,便送上一杯水,尔后轻声解释并表示歉意。那位旅客不好意思地说:“我也知道不怨你,但心里有气,就想找地方出,错把你当成出气筒了,还请你谅解。”飞机抵达深圳后,一位老同志在走下飞机前对乘务长说:“不愧是党员乘务组,我作为一名有41年党龄的老同志,为你们感到骄傲!”

党员乘务组的同志有一个共同心愿,就是把客舱作为传播精神文明的窗口,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播撒文明之花。一次,乘务员刘天蓉在上海站送旅客下飞机时,发现一位60多岁的大娘一边走一边回头东瞅西看。她凭着多年的经验,感到大娘有心事,便马上迎了过去:“大娘,您有什么事需要我们帮助吗!”大娘说:“我这是第一次坐飞机,恐怕是最后一次了,想再看两眼。”小刘便热情地向她介绍飞机上的一些设备,当她察觉出大娘仍有些遗憾时,便回到飞机上拿来一架小飞机模型送给她。大娘手捧飞机模型激动地说:“孩子,我就是想能有点留作纪念的东西,你看出了大娘的心思,也遂了大娘的心愿,太谢谢你了!”

这个飞机模型是一名外籍教员送给刘天蓉的,好几个朋友要她都没舍得给,后来有同伴问小刘:“我们要你不给,给那位大娘,你为什么又舍得了?”小刘说:“我也不知道,当时想都没想,这可能是平时大家对我的影响吧!”

党员乘务组成立还不到半年,就受到广大旅客的赞誉和喜爱,一个月里就收到各种表扬信280多封,被旅客誉为“蓝天上的一面旗帜”。

其实在川航的客舱里,有很多乘务员虽然不是党员,但是她们都会向党员学习,以独具特色的服务为美丽川航增光添彩。

心连心乘务组在每一个节日里,都会为旅途寂寞的旅客准备相思亲情卡。她们在卡上先写上全体乘务员对旅客亲人和朋友的美好祝福,再由旅客自己填写祝福和地址,然后下飞机后由乘务员将亲情卡寄给旅客的亲人。

苗苗乘务组则为无人陪伴的幼儿准备了“宝宝成长卡”。她们在自制的卡片上,镶进孩子在机上和乘务员的合影照片,记录他们在短暂旅途中的言行和表现,并附上真诚的祝福,到站后及时寄给宝宝的父母,作为他们不同寻常的航空纪念。

民族之花乘务组是川航的精品乘务组之一,以乘务员身着民族服装为服务特色,寓意中华民族的团结友爱。执行台北首航航班的乘务员分别身着藏族、羌族、彝族、维吾尔族、傣族、蒙古族、高山族服装和四川蜀绣旗袍。

有时候,你还会看到非常独特的情景:客舱里全体旅客兴趣盎然地唱起“康定情歌”,一位空姐身着藏族服装翩翩起舞;机上知识竞赛所发的奖品,是印有康定情歌歌词和八宝吉祥图腾的哈达;在所赠送的《康定情歌故乡》画册上,旅客看到的是西藏之外最大的藏族聚居区——四川甘孜州的风土人情介绍。这些是川航根据航线特点设计的旅游航班,导游则是被四川省甘孜州政府授予“康巴之花”形象大使的民族之花乘务组的姑娘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