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鹰舞:美丽川航之路
19090900000050

第50章 助力东北(1)

“要义、要信、要利、要谦、要和、要灵;不要乘人之危,不要咄咄逼人,不要惧强凌弱,不要盛气凌人,不要心怀鬼胎,不要糊里糊涂”,川航对外合作的“六要六不要”原则,在东北航从成立到重组的全过程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棋盘山助力“东北虎”

我国东密西疏的机场,加之开发西部和振兴东北计划,给支线运营提供了巨大市场。据相关部门预测,20年后,我国需要110座以下支线飞机590架,市场份额达180亿美元。这一巨大的市场空间,有力地推动着支线航空的发展。

川航继入股鹰联航之后,又以5360万元获得东北航33.5%股权,成为该公司第二大股东。在和众股东合作过程中,如何血肉相连和睦相处?川航制定的“六要六不要”原则得到各股东赞同,成为各自的自觉行动和密切相处的黏合剂。

为了尽快实现东北航的腾飞,川航派遣70多名“行家里手”前往沈阳,与东北航同仁团结奋战,神速实现东北航顺利开航。安全高起点,服务高品质,不仅为东北航长远发展打实基础,也为川航的美丽文化增光添彩。川航的“美丽行动”,成为“东北虎”腾飞的健美双翼。

川航代理副总隋明光被委派东北航任常务副总。这位英俊潇洒的汉子不仅飞行经验丰富,而且到川航不久就帮助引进了一批年富力强的飞行机长,还引进了瑞典公务机合作伙伴,创造了与货运航、东北航合作的机会。

2007年11月1日,东北航飞机机身完成喷图,11月8日正式首航。为确保“时间表”准确无误,隋副总带队提前进驻。

棋盘山是沈阳风光秀丽的著名景点。隋副总和他所带的精兵强将没有想到,首进沈阳竟会在此度过炼狱般的8天。

成立航空公司,运行合格审计是必过之关。东北航的审计,民航东北管理局定于7月16日在棋盘山封闭进行。翻开前期准备的手册,川航人个个瞪大了眼睛:手册以某家航空公司为蓝本,根本不符合东北航的实际情况,不可能在审计中通过。

事关正式开航大局,怎么办?

“所有手册必须立即重新编写!”隋副总一声令下,随行人员就像启动的马达,即刻开始高速运转。一个个电话直拨川航各相关部门,各种手册的电子版迅速汇拢。他们分工合作,连夜修改,将大量的川航字样改为东北航。由于手册是PDF格式,在电脑上无法一次性全部替换,他们就逐页检查,逐个修改,然后打印装订呈局方审定。呈上新修改的手册后,他们认真记录局方审定中要求修改的部分,连夜修改打印。饿了就泡一碗方便面,困了就揉揉眼继续干,直到眼皮实在“撑”不住了才靠在沙发上打个盹儿。冬天的东北夜,室内温度陡降,衣衫单薄的他们就裹上浴巾修改文件,打印。整整8天,其中5个通宵,他们修改了49本共计1000多页的手册。由于连轴转,两台打印机不堪重负均告“罢工”。

审计终于通过,为东北航开航走出了坚实一步。2007年11月初,川航1架空客A319和2架巴西ERJ145飞机顺利从成都调机沈阳。

全力助东北航成功首航

2007年11月5日,东北航获得经营许可证。

按照程序,只有取得经营许可证后才能申请航权、航线及时刻。昔日的鲲鹏航空,从调机到开航用了1个月,而此时距东北航首航仅剩3天。3天之内能申请下来吗?开航仪式的请柬已经发出,刻不容缓,时间逼人!

身材高大、性格内向的龚力自1988年10月进入川航后,就一直在市场营销战场上奋战,炼就得眼光敏锐,悟性超前。这次奉命前往东北航主管营销,他深知担子沉重,不巧的是他母亲心脏病突发,他匆忙安排好后毅然前往。当天,他在北京拿到许可证后,立即飞往成都,第二天上班就赶到西南地区管理局和空管局,随后又飞往上海华东地区管理局。每到一处,他都提前约见相关负责人,申请待批。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终于在7日前拿到沈阳—天津—成都等航线及时刻回到沈阳,确保了首航无误。“那几天,他真成了空中飞人!”隋明光副总如此夸他。

飞机要腾空,“天梯”须架实。机务部派遣精兵强将前往帮助。筹备之初,工作量大:内部手册制定、维修场地、工装设备等,还要面临总局的多项审计,办理外站保障协议签订等。东北航由民航东北管理局所辖,飞机由川航维护,这就使维修机构面临民航西南和东北管理局双重审计。维修场地难定,汪良平带领同伴到处寻找,三次易址。场地有了,网线如何接连、话线怎样布局,他广集意见,亲自过问,仅仅一个多月就完成。“选择东北航空,体验川航服务”,成为众多东北旅客的共识。

安全水平决定企业生存与发展,这对刚刚起步的东北航尤为重要。川航飞行员们克服地域、气候等困难,圆满完成岗前、RVSM等培训;对高寒天气飞行进行专题研究,制定相关措施和驻站规定;虚心向当地飞行员、机务人员讨教,在实践中认真总结,记录体会,有针对性地破难解疑。

在机务工作室,常备有多个从几百米外的宾馆提来的暖水瓶。开水不为饮用,而是给飞机“解寒”。冬天的东北,一夜雪深冰厚,飞机诸多部件都被冻成“冰坨”,起飞前必须用热水浇融并随时擦干,否则热水很快就会冷却又冰冻。夜间机坪温度低至零下,呆上一会儿手脚就被冻得没了知觉。飞机冷,人更冷,再厚的防寒服也显单薄。因为手指容易冻僵,所以连扭开轮胎充气门的活儿往往都需要几个人轮番上阵。一切为了安全,这是川航人的职业道德!

11月8日,是东北航意义非凡的生日。为了飞好正式开航的首个航班,川航派去的乘务员们精心策划:安排东北籍乘务员林红玉担任乘务长,带有东北口音的机上广播让旅客倍感亲切;所有乘务员身着红花小棉袄,使客航里充满极具东北风情的喜庆气氛;特意订购了一块三层大蛋糕,一条供全体旅客签名的红横幅。

望着眼前身着东北装、俊美的空姐,登机的旅客个个由衷赞叹。

飞机升空后平飞了,客舱的灯光突然关闭,乘务长康萍推着点燃蜡烛的蛋糕车从后舱款款而出,犹如朦胧亮色中飘然而至的仙女。顿时,整个客舱鸦雀无声,所有旅客惊讶异常,眼光不由自主地随着康萍优美的身影移动。片刻,旅客们似乎醒悟过来,久久不息的掌声为一场别开生面的高空派对拉开了帷幕。有旅客感慨地说,那一刻,真像进入了一个空灵而动人的境界。

东北航从成立到腾飞,虽然有民航东北局等诸多领导的全力支持,但飞得却异常艰难。

开航没多久,因管理经验不足、专业人才缺乏、人事关系复杂等原因严重亏损而举步维艰,致使公司命运也危在旦夕。作为参股单位,川航客观冷静地面对实际困难,以东北航发展大局为重,不遗余力地为其开路铺道。2008年3月,川航蓝新国、李海鹰、石祖义多次飞赴沈阳,调研把脉,沟通协调,和股东单位紧急商讨对策。之后,建议由川航“财务副总”石祖义出任其总经理。

石祖义是财务专家,未接触过航空公司整体管理。4月5日晚,蓝新国、李海鹰与石祖义进行谈话后,要求第二天前往赴任。他们一行在赴沈阳参加东北航股东会途中,因飞机机械故障在天津延误3个多小时后,改道乘车,到北京已是中午,在简单的包子、矿泉水午餐后,又立即乘机到沈阳,下了飞机便直奔会议室。经过艰难的斡旋商谈,他们终以无私胸怀和顾全大局的言行,化解了相互的隔阂和误解,赢得各方信任。会议开到半夜,股东们一致同意蓝新国任东北航董事长,李海鹰任副董事长,石祖义任总经理。精诚所至,股东们满怀信心地将东北航“交”给了川航人。

此时,石祖义虽说对当好总经理仍感心中无数,但他坚信,只要有领导的支持,有驻地局方和股东的关心,有坚强领导团队和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就没有越不过的难关。上任第一天,李海鹰陪着他拜访局方,走访机场和相关单位。之后,他从协调周边关系、强健领导团队入手,坚持班子和业务建设一起抓。为了营造和谐的内部环境,他积极参加基层各类活动,开创每周“总经理接待日”,主动解疑释难,帮助干部员工解决实际困难。蓝新国、李海鹰对东北航的发展高度关注,陆续调去精兵强将充实领导团队:党锋任飞行副总(后接任石祖义为总经理),帅志勇任机务副总,胡继平为营销副总,吕俊昌为总工程师等。石祖义因同时担任川航财务副总,只好半个月在成都,半个月到沈阳,每次到东北航都是加班加点,惜时如金。他和党锋等同志的敬业精神和高效率工作广受赞扬。

北机南调进驻广西桂林

蓝新国曾用8个字评价东北航:“应运而生,生不逢时。”川航坚持从东北航利益出发谋求新生之路。他们终于等到一个机会:广西省想组建广西航空。机遇难得。由广西电信赵强总经理牵线搭桥,蓝新国率人迅速南下。

广西领导问:“注资东北航,15亿够不够?”

蓝新国微笑回答:“用不了那么多,5个亿足矣。”

广西领导对蓝新国的坦率很赞赏,会后对身边人员说:“川航就是实在!这样的人才能办成事。有关部门要抓紧与川航合作的进程。”

2009年9月9日,为了表示诚信和办事效率,川航首先安排一架空客A320飞机首开广西北海航线,再由北海飞往三亚、重庆和昆明。一架飞机一天之内飞4个省区,使北海客流量迅速上升。

首航北海当天,川渝两地的企业家成立“川渝商会”,在机场挂起标语:“感谢川航!”商会当天决定,把会费全部换成川航机票。

9月18日,东北航朱林董事长召开股东会,为北机南调做准备。为争取股东和局方同意,他先向民航东北管理局报告,局方表示:支持东北航运营。高宗禄局长从东北航成立到飞机异地运行、公司迁址,自始至终都予以大力支持。于是,夜间神速调机离开沈阳,迅速摆渡驻扎广西桂林,随后召开股东会达成一致意见。

11月,东北航以3架飞机运营严重亏损、广西政府给予补贴为由,将3架飞机顺利转场。12月7日,广西机场与东北航联合举行“东北航进驻桂林运行庆典暨首航新闻发布会”,宣布东北航正式进驻桂林。12月8日,东北航成功首航百色、北海航线。

合作进展看似顺利,最终却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实现。在朱林、王刘幸等领导专程赴广西沟通的同时,蓝新国也给对方写了一封言语诚恳真挚的信,通报了将与河北省合作的情况,得到对方理解。他们还回信表示:“合作不成,友谊长存”。

在此之前,辽宁省政府也曾发出“挽救东北航”的倡议。在2010年初省人大会上,部分代表就提案政府出资保住东北航。

为拿下绝对话语权和利于东北航增资还债并走上健康之路,川航决定增资3亿元参与其重组,股权由33.5%增至76%。为稳妥起见,朱林先后与民航东北管理局和股东沈阳中瑞投资有限公司、辽宁寰江实业有限公司、沈阳市国资委沟通协调,达成一致意见并得到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