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鹰舞:美丽川航之路
19090900000055

第55章 时尚“变身”(2)

“七十二变”是川航一次由内而外的自我修炼,它催生了川航优化的团队,细化了各项变革举措,唤起了员工的“变身意识”。“细节为王”,蓝新国画龙点睛地指出“变”的关键所在。短短半年,全公司从细处着眼,从细节入手,从细微做起,转变思想观念,改变资源配置,创新服务项目,改革管理手段……从方方面面打造精品时尚的“美丽川航”,激发出巨大的生产潜力。

变革管理中的“一○八招”

近年来,航空市场竞争十分激烈,促使航空公司从管理上下功夫。川航从“三十六计”到“七十二变”,再到一○八招,数字成倍增长,反映出管理上的加倍努力。2008年10月11日,川航召开中心组学习暨“百日论坛”启动会,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迎接挑战“战略转型期”是会议的两大主题。至此,川航战略转型、华丽转身书写了更加振奋人心的篇章。

对川航来说,运力是资源、员工是资源、航线航权时刻是资源、基础设施保障也是资源。拥有资源,没有充分有效利用就是浪费,于是“一○八招,绩效论英雄”的管理模式应运而生。

“一○八招”共分6大板块,分别是:资源整合、市场营销、航班运行、维修工程、财务管理、后勤支援与行政管理。“一○八招”强调的是高起点、可操作、能量化、论业绩,为川航全年经营效益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如:进一步拓展银行承兑汇票融资业务,是企业重要的融资方式。这种方式需要申请方、接受方、银行三方协议,因此需要提供的材料多,手续复杂,且使用起来有一定限制,但是使用银行承兑汇票的平均成本比传统贷款成本低25%至30%,因此,川航财务尽可能地多使用承兑汇票。承兑汇票的使用范围限制多,川航又积极说服银行和接受方,不断争取支持,扩大使用范围,使川航成为全民航唯一使用承兑汇票交纳民航基金的企业。

旺季减少无边际贡献航班,淡季无边际贡献航班总量要控制在10%以内,确保航线资源利用效益的最大化。加强网络营销,网络贡献率争取达到10%,等等。

“一○八招”,每一招都是一个目标,既能有效推进,又能量化实施。川航将这“一○八招”分解到各个部门,实行责任制。仅半年时间,“一○八招”就为川航节约成本近两千万元,创收百万以上。

以对讲机为例。对讲机是否通畅与服务质量的好坏密切相关。之前,川航的无线通信系统以800兆集群通信系统为主。随着运力增长、航班量增加,对讲机的使用数量也大幅度增加至150余台,对讲机通信信道拥挤,航班高峰通波窜扰现象严重,部门间各保障岗位之间信息传递滞后、衰减,甚至错传、漏传。同时,800兆集群通信系统使用费用昂贵,每台高达6000多元,此外,每台对讲机每月还需支付150元使用费。信息中心通过实地调研和到兄弟单位考察,得出结论:要解决无线电信息通信系统效果差成本高的问题,需要通过清理现场对讲机和改变管理模式来实现。

改变管理模式,须在内部下功夫。他们建议各生产部门设立调度岗位,部门间收发信息都通过该岗位,使得信息传递过程清晰有序,最大限度地减少错发漏发,有效避免了通波窜扰现象。同时,他们积极开发新频率资源,打破800兆一统天下的局面。他们发现150兆频率对讲机通信效果良好,维修成本低,购买1台仅需1000多元,且无须每月交纳使用费。他们通过设置差转台,加装亚音频等手段,有效增强了150兆对讲机的通信效果,并选点实施150兆无线对讲系统测试,测试结果表明150兆频率完全能满足需要。仅此一项,就节约费用20余万元,还提高了通信质量。

川航还通过严格规范起降、航路、特种车等的审核程序,节约费用84万元,通过对航材、发动机购修发票审核、索赔、控制等工作,节约经费80余万美金。

航材部总经理陈斌说:“在维修小时费谈判时,我们以美分为单位,分分争取,使有些几乎不可能的事情变成现实。APU维修小时费优惠2.65美分看起来不起眼,其含量却远远超过了它的经济价值,反映出的是川航成本控制能力的强化。数字并不能完全代表成绩,绩效也不单单是财务报表上一个个冷冰冰的数字,还包括企业品牌、企业文化、企业信用度、客户认知度、市场份额……”

破解航班不正点难题

随着民航运输业的快速发展,航班正点问题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航空公司和旅客的关系也由此变得更加敏感微妙。一旦发生航班延误,无论何种原因,旅客和航空公司之间的关系就会立刻紧张起来,甚至接二连三地出现部分旅客拒绝登机、占据飞机、闹事、谩骂殴打等事件。不论最后的处理结果如何,双方似乎都有难消的委屈和怨气。

追求和谐的消费关系,为旅客出行创造安全愉悦、畅快温馨的空中行程,是航空公司一直努力的方向,而广大旅客也希望行程安全正点、和谐顺畅。因此,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保证航班正点成为评价航空公司服务质量的重要标准。

“美丽川航的精品服务,首先是做到航班正点”。川航像抓安全一样抓航班正点,并推出航班正点工程,以运行控制中心为核心,将各部门作为工程环节串联起来,整体联动,形成顺畅的航班正点保障链。

作为运转航班正点系统的中枢——运行控制中心,认真从航班延误的源头抓起,化被动为主动,把保障航班正点的工作做在航班出发之前,努力把“关口前移”。他们认为,了解气象要素不仅有利于安全保证,也有利于成本控制和效益提高。由签派员组成气象小组,专门搜集资料研究高原机场的气候,针对高原机场航班受天气影响经常取消、延误、返航的特点,对九黄、攀枝花、丽江、西昌、万州、铜仁等机场进行实地监控和调研,对其运行情况、气象特点、特例天气等进行详细分析。以前,川航航班调度是跟着计划转,计划跟着市场走,运控中心往往只能在航班延误后被动调整飞机。现在有了气象分析这个“风向标”,他们就能主动向市场部建议航班安排的最佳季节、最佳时段、最佳时刻;市场部根据市场需求和运控中心的建议编制计划,使航班编排更加符合实际需要。

九黄机场冬季多雪,机场清扫往往导致早上航班无法运行。气象小组建议市场部将最早的航班由7时40分推迟到中午;夏季则根据下午航班常因顺风超标而无法起落的情况,建议航班尽量安排在上午。与此同时,气象小组还形成季、月、周、日四级天气预报制度,在每天例会上通报天气分析情况,遇到不正常情况就提前通知各相关部门,同时启动不正常航班保障预案。此外,气象小组还逐月对上月天气预报分析点评,不断积累气象资料,定期编绘《特殊机场气象资料汇编》。

运控中心的“气象行动”,证明了天之风云可测。只要掌握了事物规律的普遍性,认识其特殊性,坚持按规律办事,就一定能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

为了争取时间处置好不正常航班,运行控制中心以“秒”为单位将航班正点工程各个环节进行分解,制定出9张《航班过站作业进程图》,据此把航班过站作业进程分成9类,采用正推法,每张图表对应每个航班机务准备、下客、清洁、供应、舱单、货运等过站环节,并标明每项工作所需时间。监察部每天派出检察员手持《航班过站作业进程图》和《航班正常奖惩通知单》,详细登记航班每项工作耗费时间和发生航班延误的具体环节,并作为奖惩的依据。

相对于基地出港航班正点率工作,外站的控制难度更大。运控中心将回程航班正常率的指标分解,明确到外站市场、飞行、乘务等各个单位,以基地航班正常率为基准,制定航班考核奖惩规定。

严谨、创新,不仅保证了“正点”,也营造了“和谐”。在中国民航局公布的月份航班正常率中,川航航班正常率曾连续达到85.98%和82.79%,位居全民航第一。民航西南地区管理局“三率统计”显示,川航也曾以航班正常率83%为地区最好。

川航美丽文化的一个基础理念,就是“美丽和谐,航空为民”。他们在保证安全、做精服务的同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打造航班正点中充分展示了服务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