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鹰舞:美丽川航之路
19090900000079

第79章 美丽文化(1)

川航的美丽文化日益受到社会的赞美,受到行业内外的肯定。2004年10月30日,在第三届全国企业文化年会暨优秀奖颁奖大会上,川航被授予“全国企业文化优秀奖”。2008年7月25日,川航在喜庆开航营运20周年之时,再获“全国企业文化示范基地”称号,成为当时全国民航和中国西部地区唯一获此殊荣的单位。

怎样在高起点上继续提升?川航人在不断思考,不断梳理,也在苦苦的探索中不断地整理提升。正是不断探索、融炼、创新、提升的独具特色的美丽文化,逐步成为川航发展的核心动力资源。

把企业文化定位为“美丽”

2002年6月,川航成立企业文化部,至今已完成3个《企业文化建设三年规划》,并制定了《十二五企业文化建设规划》,初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美丽文化,塑造了“美丽川航”的品牌形象。

川航1986年6月成立以来,走过了创业、成长和发展的艰难之路,其文化形成与创业发展大体同步,经历了四个阶段:一是创业时期的文化激励阶段;二是成长时期的根植探索阶段;三是发展时期的倡导推广阶段;四是“美丽文化”的形成发展阶段。2002年8月,川航股份制改造圆满完成。挖掘整理,融合提升,成为新川航开展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而结合新川航实际,确立企业文化定位,则是建设新川航独具特色文化的关键环节。

川航的服务,历来以热情、周到、细致、富有特色而受到广大旅客的广泛赞扬。“心对心的承诺,门对门的服务”、“优质服务+特色服务+超常服务”使川航声名鹊起,在中国民航服务评比中一直名列前茅。2003年8月,川航以233万元成功竞拍中国电信8个“8”特别号码后,迅速推出以8名空姐、8名飞行员为主题的形象宣传,使“美丽”成为川航的代名词。而“美丽川航”,正是川航长期形成的突出个性特色的凝聚和结晶。因此,川航把企业文化定位为“美丽文化”。

胡锦涛同志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是有机统一的。”在构建美丽文化中,川航把“真诚、善良、美丽、爱心”作为核心理念,对每个字规定出操作性强的具体内容,以此促进职工综合素质的提高。《中国民航报》在“走进美丽川航”的整版文章中称:“说川航,言必称‘美’,这无疑是一种独具匠心的品牌创意。” 人不是因为美丽而可爱,而是因为可爱而美丽。这里所说的“美丽”,并不只是外表,而是有着深刻丰富的内涵。在川航“美丽文化”的构成中,他们把安全、服务、管理、效益、改革等融入其中,使之既有外在美和内在美,空中美和地面美,也有形式美和内容美,形象美和心灵美。他们把文化特色定位为“美丽”二字,就是要把这些美好化为一流高效的工作,化为“安全、正点、优质、和谐”的完美服务。

企业文化,贵在特色。建设美丽文化,川航既倡导尊重创造、鼓励创业的社会价值取向,建立友爱互助、谅解宽容的新型人际关系,树立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的良好道德风尚,也注重围绕运营中心,突出川航特色。他们在加强对外宣传的同时,认真办好《四川航空报》、制作宣传画册和《员工手册》,先后编印了《翼振长风》、《翼映群星》、《天轴》和《彩笺》等书,印制《美丽川航文化读本》发至人手一册,使“美丽川航”广为人知,深入人心。他们根据岗位特点建立主题层次文化,先后打造了“美丽川航安全至上”的“安全文化”,“天之骄子美丽心灵”的“飞行文化”,“精修心铸蓝天之梯”的“机务文化”,“美丽空姐温馨客舱”的“客舱文化”,“快捷温馨全程服务”的“营销文化”等。这些重点突出、特色鲜明的文化,丰富着美丽文化的内容,体现着美丽文化的主题,塑造着川航的美丽形象。与此同时,他们努力丰富各项服务特色,将贯穿着“把客舱当作家,把旅客当亲人”,“从他家到你家,请通过我们家”等浸透着浓郁亲情的文化理念融入服务的每一个细节,强调“用手做只能达到合格,用心做才能达到优秀”,提倡“真情”服务。《中国民航报》曾以“川航服务吹进文化风”为题作了长篇报道。

2008年年初,川航在获得“全国企业文化优秀奖”三年之后,准备申报“全国企业文化示范基地”。申报材料规定字数不少于1万,如要授权代写,稿酬10万元。企业文化部的同志舍不得,他们积极查找资料,研究提纲,斟酌内容,加班加点,仅十多天就拉出初稿。然后集中群智,调整修改,逐字磨砺,精练提升,很快就形成了1.2万字的申报报告。报告内容丰富,结构严谨,文字精练,表述清晰。

蓝新国总经理审阅后欣然批示:企业文化部首先应该做到“有文化”,这个材料就是写照。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脊梁,必须坚定不移地自始至终做好,企业才能做优做强。《报告》报送到中企联企业文化研究会后,很快得到答复:报告质量很高,要素齐全,无需修改。具体经办人在电话里告诉川航,专家们对川航报告评价很高,还要求作为今后撰写申报报告的范本呢!

一个企业的文化建设,不是单靠哪一个部门,而是靠各部门的密切协作和全员的共同努力。为此,川航成立了企业文化建设领导小组,各单位建立推广小组,并围绕飞行机务、市场销售、效益管理、服务质量、人才资源、职工文化等方面,明确各自职责,分工开展工作,构建起自上而下、平行交错、党政工团妇协同的企业文化建设网络。他们把文化推广入心作为提高执行力的重要环节,从多方面营造和谐的文化氛围,使“美丽文化,和谐川航”成为众多人发自内心的赞美。

美丽文化的美丽真谛

川航人最喜欢一首诗,是清朝郑板桥的《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这首诗被印在川航美丽文化手册的扉页上,成为川航全体员工心中的铭言。

1996年6月,蓝新国临危受命任川航总经理。他上任后的第一个号召就是高举“川航精神”旗帜,并科学分析川航精神的形成背景,深刻透视其中的文化内因,并不断总结归纳、融炼提升,进而形成川航的美丽文化。他准确地指出:“美丽川航”企业文化的内涵正因“梅花香自苦寒来”。

“美丽川航”文化凝结着“真善美爱”的精华,是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和传统美德在川航的综合反映和表现。其“真善美爱、礼义智信”的核心内涵,则是把我国传统美德和川航人行为理念完美结合的文化结晶。企业家的人格魅力,是企业凝聚力、向心力的源泉,是企业文化存在、发展的灵魂。蓝新国的人格特征,已成为川航文化模式的个性化和人性化标志,成为决定川航“美丽文化”的关键因素。

在蓝新国的身上,有着十分优秀的个人文化和魅力。他外形潇洒,心地善良;知识渊博,胸怀宽广;热爱生活,有勇有谋;亲近员工,关心下属;充满着令人感动的爱心,在行业内外有着很高的威望,是连续两届的全国人大代表,曾两次荣获年度“四川十大财经风云人物”殊荣。他十分重视企业文化建设,积极倡导“川航精神”,以他独具特色的人格魅力深深地影响和带动着川航人,用无限爱心铸就着川航真善美爱的“美丽文化”,成为“美丽川航”文化的原创。

在川航美丽文化中,有着非常明确的各项标识,即:核心内涵是“真善美爱、礼义智信”;构建路径是“精品服务”;文化特色是“乡音、乡情、亲情”;传播口号是“心对心的承诺、门对门的服务”;建设目标是“西部一流,旅客首选”

等。

所谓真,即真诚。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更是企业最大的无形资产。对旅客真诚履行契约,以“安全正点、精品服务”维护其诚信形象;公平公正,以诚实经营和优质服务取信旅客;对股东,摆正位置,维护股东利益,保证其最佳的投资回报;对员工真诚,尊重职工意愿,维护职工权益,关心职工疾苦,听取职工呼声;而员工的真诚之心,则体现在对同事真心,对旅客诚心,对企业忠心。

所谓善,即善良。善待员工,善待旅客,善待他人。改善职工工作条件,关心员工生活。

所谓美,即美丽。美在形象,美在行为,美在心灵,美在环境。

所谓爱,即爱心。爱是人类永恒的主题。爱心融入川航,爱心服务旅客,爱心回报社会。

企业文化贵在特色。川航在形成“四种理念”、“八大模块”的同时,也坚持使美丽川航安全至上,天之骄子美丽心灵,护航卫士蓝色天梯,美丽空姐温馨客舱,快捷温馨全程服务等深入人心,并因地制宜地创造了被各界普遍称道的独具特色的干部文化。

“员工利益为首,客户利益为上,股东利益为大,国家利益为本。”这独家创新的“四为”理念,被著名的专家学者称为:新时期最科学最准确的“四家”定位。

“发展是硬道理,安全是硬指标,管理是硬功夫,效益是硬任务,形象是硬牌子,文化是硬根基。”这“六个硬”被誉为行业要素最精辟的融炼提升。

“领导多关心员工的生活琐事,员工多关心公司的发展大事。”这普普通通的“两句话”,却蕴含着新时期最深刻丰富的辩证法。

“想一想自己的成长和动因,想一想个人的贡献和待遇,想一想公司的前景和责任。”这“三个想一想”,让多少干部得到了启示,焕发了青春活力。

“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这“四个特别”的鼓励,给了广大干部员工诸多勉励和鼓舞。

川航还有对领导班子的“新三讲”原则:讲默契,讲规则,讲政绩。对领导干部的“五大”要求:大气、大度、大方、大悟、大势。要求全员遵守的“川航原则”:真心实意,为国为民,和谐共赢,以我为主,抑制私欲,忠诚川航。要求全体干部认真思考的“四句话”是:党的建设不是空的,思想政治工作不是虚的,企业文化建设不是看的,福利待遇不是说的。

川航还把新时期艰苦奋斗精神归纳整理出新的内涵:要在政治上有坚定执着的信仰和理想;思想上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的高尚情操追求和品格;工作上有严谨高效、开拓务实的姿态;作风上有昂扬锐气、顽强毅力、朴实无华的风格;生活上有简朴高洁、情趣高雅的境界。

川航独具特色的文化内容还有很多很多……

成绩需要持续的锤炼,荣誉需要漫长的铸造,美丽是长期培育的结晶。他们踏着时代的节拍,准确把握市场的脉搏,始终将目光投向未来,在波澜壮阔的改革大潮中,随时教育全员:保持清醒头脑,稳步开拓前进。

2006年1月18日,川航召开工作会暨职工大会。蓝新国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题目是:《以精品文化创新,以人才为本竞飞》。讲话中的一系列新论令人耳目一新,犹如清脆的春雷划开了亮丽川航的天空,是川航文化的新归纳和新方向,更成为川航发展的目标和动力。

他指出,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第一年,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国家、民族及川航发展既处于“黄金发展期”,也到了“矛盾凸现期”,是一个“发展转型关键期”。面对这一时期,我们耽误不得、疏忽不得,怠慢不得,更失误不得。我们必须有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强烈的忧患意识,宽广的战略眼光和睿智的韬略。川航20年走过怎样的路?对今后发展有什么启示?川航未来的路怎么走?靠什么去面对更加激烈的竞争?靠什么立于不败之地且百战百胜?靠什么做优做强做富?我们在思考,在探索,在寻找,现在答案有了,这就是“以精品文化创新,以人才为本竞飞”!

蓝新国回顾川航成立20年的历史,对各个发展阶段作了客观分析和新的划分:

1986年至1990年,第7个五年规划,称之为“起飞阶段”。专家学者称:“世界上没有一家航空公司的发展起步,像川航这样令人不可思议和寒酸……”这就是“先天不良”,但川航硬是逆风起飞了。这5年的企业文化精神叫“艰苦奋斗”。数据:运营4架运七飞机,座位数200个,运输总周转量0.09亿吨公里,运送旅客28万人次,货邮运输0.11万吨,收入0.26亿元,总资产0.9亿元。

1991年至1995年,第8个五年规划,称之为“展翅阶段”。从支线到干线,从省内到省外,从起步到跑步,川航展翅了。但是机型落后,负债严重,使刚起飞的川航有着沉重的翅膀,并由此带来一系列结构上的恶性循环,这就是“后天不足”,但是川航毕竟“展翅”了。这五年的企业文化精神叫“敢为人先”。数据:运营9架飞机,座位966个,运输总周转量3.17亿吨公里,运送旅客315万人次,货邮运输4.77万吨,收入13.86亿元,总资产9.6亿元。

1996年至2000年,第9个五年规划,称之为“奋飞阶段”。从1996年开始弘扬“川航精神”,进行八大结构性调整,期间尽管遭遇“亚洲金融危机”和“运力过剩”的挑战,但却夯实了基础,激发了创造力和战斗力,使公司走出了困境甚至是绝境,川航真的是“奋飞”了。这五年的企业文化精神叫“百折不挠,众志成城”。数据:运营11架飞机,座位1408个,运输总周转量8.45亿吨公里,运送旅客623万人次,货邮运输16.83万吨,收入52.83亿元,总资产35.4亿元。

2001年至2005年,第10个五年规划,称之为“腾飞阶段”。尽管有“非典肆虐”、“9.11恐怖事件”,“中美冲突”、“海湾战争”,特别是航油价格飞涨,人力资源严重不足,民航大重组等影响,但川航美丽文化赢得人心和市场,实现“快速、健康、和谐、突破”发展,五年共赢利近2.55亿元,各项指标翻了一番,川航真的是“腾飞”了。这五年的企业文化精神叫“改革开拓,美丽和谐”。数据:运营27架飞机,座位3610个,运输总周转量20.56亿吨公里,运送旅客1408万人次,货邮运输31.47万吨,收入107.92亿元,总资产68亿元。

4个五年规划近20年,川航精神演绎成“美丽川航”文化,这是一个巨大的转变,巨大的财富,巨大的核心竞争能力。川航是成功的,业绩是辉煌的。从“七五”至“十五”,川航飞机增加5.75倍,座位增加17倍,运输总周转量增加229倍,旅客运输增加49倍,货邮运输量增加285倍,收入增加411倍,总资产增加75倍。

总结20年,我们提炼出的企业文化核心内涵是:“咬定青山,自强不息,真善美爱,做优做强。”川航如何在今后五年再创辉煌?这是一个重大课题。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我们把“十一五”叫做“竞飞阶段”,企业文化目标是“铸造精品文化质量型航空公司,以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取胜”。

“时尚”成为川航追求的更高目标

2006年2月8日,川航成立企业文化建设战略管理委员会,下设领导班子干部文化、安全管理文化、营销管理文化、空勤人员管理文化、工程支援保障文化、客户服务经济文化、效益成本控制文化、行为规范道德文化8个专项领导小组,旨在对川航文化进行深入调研,完善“模块文化”,寻求提升新路。

2007年,川航将“美丽”再次升华,响亮地提出“时尚川航”新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