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好妈妈要懂读心术
19539400000018

第18章 教育孩子从认识生命开始(3)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最了解他们的应该就是自己的妈妈,因此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我们也应该根据孩子的个性和他自己的意愿进行培养。可见,要教育孩子首先要做的应该是了解自己的孩子,而了解的前提就应该是尊重。很多母亲总有这样的想法,我没有得到的一定要让自己的孩子得到,我没有享受到的应该让自己的孩子享受到,那么我没有达成的愿望也应该让自己的孩子来达成。

但是妈妈永远不要忘了,孩子离开了自己的身体,他就是一个独立的人了,他从此以后只属于他自己。

独立的孩子他有自己的性格、自己的兴趣、自己的爱好,因此不要轻易将自己的意愿强加到孩子的身上,应该用最适合孩子的方式来教育和培养他们。

像霍飞桐小的时候,我尊重他的意愿让他学习围棋和书法,但到后面他不愿意再去上书法的特长班,他的字已经写得非常好,也经常参加比赛和得奖,但他并不想成为一名书法家。所以尊重他的意见和多方考虑下我觉得的确可以不用再上书法特长班了。这样既尊重了孩子,又节省了出来的时间可以让孩子做他更愿意做、也更有益的事,是一举数得的事情。

妈妈心得:

◆时刻提醒自己孩子属于他自己!从孩子诞生那个起,他就一直在自己努力成长直到成长为一个独立的人,你过多的期望对他来说是压力,过多的溺爱会是灾难,妈妈要把握好自己的度,给孩子充分的尊重和独立的空间。

TIPS:读心术第四十九讲

孩子的独立意识越来越强,一方面家长不能完全放手,另一方面也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让孩子独立处理自己遇到的事情。

有些家长可能会觉得,孩子的生活范围所限,不会遇见什么需要独当一面的事情。而比较大的事情,也不敢放给孩子去做决断。那么,从最简单的来说,衣物呢?很多家长连孩子选择自己喜欢服饰的权力都不肯给,衣帽鞋袜全部凭借自己的喜好为孩子选择好。还要整天抱怨孩子不够独立。其实家长真的肯把孩子当做一个独立的个体,是不会烦恼“可以让孩子做什么”的。但凡属于孩子自己的事情,都应该让孩子自己去负责。

8.成绩不应该是家庭的重心——请关注孩子本身

对于一个有孩子的家庭来说,孩子自然是家庭的第一位,而对于家长来说,孩子最重要的当然是孩子的成绩。我见过许多同事甚至是邻居,都喜欢总是把孩子的成绩随时挂在口中,俨然成了家庭的重心,仿佛除了孩子的成绩以外,家里的一切都变得不重要。

吃饭也说,睡觉前也说,在家里边儿说,出了门对着其他人说。但是这对于孩子来说,其实是会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

现在一个家庭都是一个孩子,不仅自己的爸爸妈妈围着他转,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也围着他转,很多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的毛病就是这样养成的。一个孩子在一个家庭的确占据了很大的分量,很多家长喜欢辩解说自己每天忙忙碌碌为了什么呢?还不是为了孩子。其实真的是这样吗?结婚生小孩,到最后就是忙忙碌碌为了自己一个孩子吗?难道你以为这样想就是伟大的母爱的表现吗?

我们家爸爸主要操劳外面的事情,而家里面就主要是我,所以在家里要是我首先这样想,就难免会影响到爸爸的想法了。我是从一开始就认为一个家庭不能只是为孩子存在的。

有一些妈妈因为自己本身就比较缺乏安全感,一旦与老公发生什么问题,就把更多的关注放在孩子身上,想着即使没有了丈夫好歹还是有孩子留在身边,并且不断给孩子强化这种观点。久而久之在孩子身上也会出现对父亲的对抗情绪。一个家庭的存在肯定不可能是单单为了孩子的,那是非常狭隘的想法和做法,一个家里面每个人都是非常重要,都是独一无二的,缺了任何一个人都是不能称之为家庭。

像我认识的很多妈妈,她们在结婚后不但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反而因为有了稳定的家庭而更加安心地追求自己的理想,做更多自己想做的事情。这才是理性的母亲,才更应该是孩子心中的理想的母亲。让孩子明白追求自己的理想是任何时候都可以做的事,也是任何时候都应该做的事。

妈妈心得:

◆你的生活不仅是围绕着孩子转的!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那么各位妈妈们,你们更是,时刻不要忘记自己的人生应该由自己来掌握,人总是应该对自己好一些。

TIPS:读心术第五十讲

初中是一个打基础的重要阶段,孩子的成绩很关键,但千万不要把孩子的成绩作为一个家庭的重心,这会让孩子产生很大的心理压力。

首先:不要本末倒置。家长希望孩子成绩好,未必是希望培养出来一个学术专家,很大原因只是为了孩子以后有个靠谱的前途,过上幸福的生活。所以最终目的应该是如何得到“美好的生活”。观察一下你的孩子,如果去掉“分数”这层掩盖之后,他为人粗暴挑剔,冷漠自私,不善与人交际,身体虚弱,你确定这样的人能够生活得很好?

其次:家长和孩子都要明白读书是提高生活质量的一种方法,但不是生活的全部。对于那些认为成绩高于其他一切的那些家长,你要明白,即使是爱因斯坦这样的了不起的科学神人,他日常也喜爱拉小提琴,并且能画不错的素描。当一个孩子除了成绩以外,什么乐趣都一无所有的时候,他的人生注定要变得十分苍白单薄。

9.指导孩子如何和异性正常交往

我一直觉得儿子在和异性交往这方面算是比较晚熟的了,还曾经做出让爸爸和我哭笑不得的事情。初一的时候班里有女孩子给他写情书,他竟然拿回家给我们看,不过首先我要承认的是那个女孩子的字很漂亮,看得出来文采非常好。

当时看见霍飞桐完全没有任何顾忌地就把情书交给我,我有些吃惊,我问他把别人的信给妈妈看,合适吗?其实我心里当然非常想看。但像这样的事还是要完全征求孩子的同意比较好。霍飞桐边啃一只鸡腿,边说:“没关系,你看吧,反正我就是看不懂所以才让你帮我看看的,我都不知道怎么回。”

我怀着复杂的心情打开了那封信,看来完全是我这个大人想多了,小孩子就算再怎样早熟也只是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她所想到的关于恋爱的事情和大人想的是完全不一样的。通篇看下来,我反而对这个女孩形成了非常好的印象,她一直强调的是觉得霍飞桐是个非常优秀的男孩子(有人赞美我的儿子我当然更开心啊),想和他共同进步、一起讨论学习什么的。我不禁自嘲一番,我呀,在想什么呢,呵呵。

看完后,我问霍飞桐,“你怎么想的呢?你觉得自己喜欢这个女孩吗?”

霍飞桐头也不抬,“喜欢啊。”

“喜欢人家什么呢?”

“她长得很好看,成绩也很好,性格也很好,对我也挺好。”

确实对于一个青春期的男孩子来说,这就已经构成了喜欢一个女孩子的理由。但我非常明白,儿子所说的喜欢并不是就一定要谈恋爱的那种喜欢,这是一种太单纯太单纯的喜欢,单纯到他甚至都不觉得这样有什么不合理。

而且他对我如此信任,能够把这样的信给我看,当然也不能辜负他对我的信任。

我告诉他要先给人家女孩子回信,女孩子的脸皮是很薄的。你可以按着她信里写的回她,写明大家是同学,是应该共同进步一起学习的。但不要让这个女孩误会霍飞桐是答应要和她进一步发展,避免要是真的发展出感情,而霍飞桐其实没有这方面的意思的话,她是很容易受伤的。所以霍飞桐在信里把态度表示得很明确,同时表示以后仍然愿意做朋友,至少给这个女孩子留下了后路。

其实我家霍飞桐在这方面的表现并不典型,大多数孩子在面对异性的情信时候,往往会觉得不知所措,特别是一开始完全没有这方面意思的孩子,他往往会把情书藏起来不让别人看见,或是烧掉。觉得自己忽然长大了,知道了一些以前本来不该知道的事情,忽然间有了心事。但我想告诉每个妈妈的是,孩子在不断长大,他所遇到的每件事都是必然,不用大惊小怪孩子怎么开始改变了?怎么好多事都不告诉我了?如果不想自己的孩子以后抱着奇怪的异性观,那么现在就应该以平常心去对待那些饱含深情的情信,也让自己的孩子明白尊重一个对自己爱慕的人是多么重要。

妈妈心得:

◆尊重是交往的第一步!不要抓着一点蛛丝马迹就觉得自己孩子变坏了,或是对对方不留情面,要知道尊重才是人与人交往的第一步,不管是对同性还是异性。

TIPS:读心术第五十一讲

小的时候男孩子可能会欺负女孩子,随着年龄一天天大起来,他们会对异性有不一样的感觉,家长要帮助孩子度过这个过渡期。

首先:首先家长之间的心态要摆正,如之前章节所说,孩子在这个年轻的年龄段,他们的思维是很干净的,即使对异性有好感,也未必有家长所想象的那么庞杂混乱。纵观很多社会新闻,很多少年就是在家长的无端猜忌之下,本着“你把我想那么坏,我就坏到底给你看看”,一赌气做了很多出格的事情。

其次:很多男孩子不善于表达自己的好感,故意去欺侮自己喜欢的女生,以吸引注意力。很多家长由于担心孩子恋爱,反而对这样的事情喜闻乐见,认为孩子讨人嫌,异性交往的可能就减少了。不加以纠正,这样会造成孩子的错误印象,以为肆意骚扰是一种正常的现象甚至是自己交往中的权力。如果你不像让自己的孩子像个流氓一样,就要教导他尊重异性。

10.控制情绪,做一个有气质的人

在孩子小的时候,我允许甚至是鼓励他要勇敢表达自己的情绪,或者说是尽量展示自己真实的一面,不开心或是生气的时候要尽量说出来,而高兴欢喜的时候就更可以尽情展示自己最真实的一面。因为我一直觉得让一个孩子要控制自己的情绪其实是很困难,对他的身体也是一个很不好的习惯。

但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我就不再赞成想到什么就是什么了,孩子成熟起来的标志就是他开始有意控制自己的情绪了,想要生气的时候他却能控制住,本来很开心,却因为环境的原因他能够很好地不表现出来,这些都是成熟起来的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