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好妈妈要懂读心术
19539400000019

第19章 教育孩子从认识生命开始(4)

情绪是我们进行心理活动的核心,对我们的身心健康有很重大的影响。对于青春期的孩子来说,自觉地调节和学会控制自我的情绪,是进行心理保健的关键。

作为一个社会人,甚至可以说是作为一个人,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几乎都是带着情感色彩的。

比如孩子考试取得了好成绩,我们感到喜悦;当失恋或者失去珍贵的东西时候,我们会感到难受和惋惜;到一个陌生环境时候,会感到很没有安全感或者是彷徨不安。这些情绪对我们的身体都是会有影响的,比如说如果我们能长时期的处于比较稳定、愉悦的环境中,那么我们自身就会很明显地感觉到整个人神清气爽,仿佛人也焕然一新。反之,如果长期处于抑郁、恐怖等反面情绪中,那我们的气色就会变得很差,生活状态也一团糟,别人一眼就能看出他处于长期的压力之中,生活得并不是很愉快。那么相对的,他所表现出来的气质也是不那么正面的,让人并不是那么想要接近他们。

一个人其实好不好看是其次的,但一个积极乐观又时时充满快乐的人,我想是人人都喜欢的。调节自己的情绪是不是就是要时时保持开心的状态,将不好的情绪全都隐藏起来就好了呢?当然不是这样的,这样只会适得其反。

我们应该告诉自己的孩子,一种时时乐观的心态是非常重要的,适时地发泄自己不好的情绪也是必须的。

在自己的心中始终要有信念和希望,相信明天会更好。真的遇到自己无法化解的事情,也要及时地将其倾吐,使自己的心情尽快地平和。避免不好的情绪一直困扰着自己。适当的紧张和放松才是对自己身体最好的。

妈妈心得:

◆不好的情绪应该及时得到转移!善于控制情绪并非只想别人表达自己欢愉的情绪,同时不好的情绪也应该得到及时转移和化解。才能让孩子真正由内而外的身心健康。

TIPS:读心术第五十二讲

这个阶段的孩子很多方面的情绪表达在大人看来可能都比较冲动,家长要善于引导孩子的情绪,让他们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做一个有气质的人。

同时要让孩子明白:控制情绪,锻炼的是涵养和耐力。而不是要让自己变得虚伪。比如说,首要需要做到的时让自己有包容心,涵养,练习的是将愤怒和烦恼克制住,转化成轻微的生气和不快,而不是将负面情绪描绘成愉快。

其次:家长可以选择一个明显的例子让孩子明白涵养的重要性,比如,在街上见到骂骂咧咧的人,回避开之后,可以问下孩子对这个人的意见,如果孩子也表示厌烦,那么正好可以告诉他以后不要做这样的人。如果孩子表示这样很酷,看着不错,家长应该以后让孩子多和高雅的人来往,改变孩子的生活环境。

11.和孩子的兴趣爱好共同成长

有一项关于孩子对于成年人的影响的调查显示:孩子对于成人世界有大约十余种积极影响,其中包括“孩子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强”、“积极的休闲态度”、“兴趣爱好广泛”等等,这些孩子的优势能够反过来作用于大人,帮助他的家长修正自己的人生观。因为孩子是世界上最单纯最容易向善的存在,如果教育得到,孩子也会对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力。

不仅仅是要孩子学习我们,我们也应该积极向孩子学习好的方面,和孩子一起共同成长。甚至还有的教育学家指出,能否自觉地向孩子学习,是一位优秀教师真正成熟的标志。其实母亲和教师一样,要做一名成熟的母亲也是需要向孩子学习的。

孩子在面对自己喜爱的食物和兴趣爱好时,通常能表现出异于成年人的惊人的意志力和耐心,他们面对自己的兴趣爱好不会带半点多的功利态度甚至那种不计后果的拼劲都很让我们这些大人兴叹呢。

即使是已经渐渐在成熟长大的霍飞桐,他还是保存了很多那些童年的美好品质,像是对于钻研数学题的执着,对一本有趣的书籍的热爱,对于事实和爸爸的争论,这些我都认为是很好的方面,在他成长的过程中,我都会有意地让他不要把这些美好的品质丢掉。好的就应该保持,好的就值得别人学习,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子。

在我周围很多妈妈都是陪着孩子一起成长的,孩子要是在学的东西,即使不懂起码也要一知半解的。在我看来只要一个人肯学,再怎样都是能学会的。共同成长的方法就在于,面对孩子,我们也可以有人生的二次成才的机会。将孩子的兴趣爱好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让它也成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同样,也是帮助孩子融入自己的生活中,向孩子学习,和孩子一起进步,比比看谁能做得更好,最终成为做孩子心目中的好朋友、好妈妈。

在学习的过程中,和孩子不仅仅是母子的关系,更多的应该是互为师表的一种关系,我们是在共同学习,共同成长、共同玩耍,在他长大的路上,时刻都有妈妈的陪伴,而不是让那个和蔼可亲的妈妈只生活在他童年的记忆力,虽然在孩子一天天长大的同时,我们在一天天老去,但这都是人生的必经之路,并不用感到迷惘和遗憾,重要的是每一个阶段都走得不后悔。不会在孩子长大后还说,要是那个时候怎么样,现在就怎么样。世界上没有后悔药可以买,与其后面才来叹息,不如和孩子一起,再成长一次,再经历一次人生从稚嫩到成熟,从年幼到年长的岁月吧。

妈妈心得:

◆和孩子互为师表!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他肯定是有很多不明白的需要向我们请教的,但妈妈们往往忽略了其实在孩子身上也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只要你和他共同成长,你就会发现其实自己的孩子往往出乎自己的意料,他永远比你想象的更为优秀。

TIPS:读心术第五十三讲

孩子现在喜欢的东西可能会和小时候不一样,家长要随时关注,并且也要学着与时俱进,因为孩子的眼界在一天天打开,不可能还像小时候那样家长说什么就是什么。

如何面对孩子兴趣上的转变?有些家长为了锻炼孩子的意志力,在孩子对一项课外科目已经没有是兴趣的时候,仍旧强迫孩子去学习。但是要注意,此时未必能像小时候那样取得明显的效果。孩子这个时候已经比较大了,他知道什么是自己想要的,而且性格和耐心上已经趋近成熟,用这样的方式来锻炼的孩子的意志力,可以说是事倍功半。家长应该同意孩子尝试其他,和孩子一起领略一下更广阔的世界。

12.让孩子爱上枯燥的学习

循环往复的东西会让人觉得枯燥乏味,而知识的学习和巩固恰恰就是这样的一个过程。但事实上这就是一个如何看待的过程,有的人就觉得那一个个独立的阿拉伯数字十分有趣,有的人觉得五线谱上的那一个个音符十分有趣,有的人觉得一个个方块汉字十分有趣,这里面肯定有先天的因素,当然也有后天的培养和接受的教育。

如果一开始我们就不断给孩子灌输学习是一门苦差事,耳濡目染多了,孩子自然会觉得学习真的很痛苦了。我们不是经常听到一句话“不经一番苦寒来,哪得梅花扑鼻香”,以前我的母亲就在客厅里贴着这一副字,目的是要激励我努力学习,但在我看来,起的反作用倒比较多。为什么不让孩子主动在学习中去寻找乐趣,而是要一味地告诉他,读书很苦,读书很可怕呢?

要知道读书只是孩子生活的一部分,而且只是在短时期内比较重要,但并不能完全占据孩子的生活。孩子的生活应该是多姿多彩的,他不应该只属于学校和家庭,更不应该只属于那些家庭作业和没有穷尽的考试,孩子是属于欢乐和成长的。在一个孩子本该天真烂漫、对未来充满憧憬的时间里,你一直给他灌输未来有多苦的想法,其实对于他来说无异于一种摧残。

我们在正式学习之前,就应该明确让孩子知道你学习是为了什么。在霍飞桐小的时候,我告诉他当小学过去,你就能顺利地读懂妈妈架子上的第一排书了,当然前提是你在整个小学六年要非常用功地学习才行。

这就给了孩子一个具体的目标,会比在他还不未长大的时候就给他树立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远大理想来得实际,当然远大的目标也是需要定下的,但是我们也可以发现,孩子的那些远大的理想往往是在不断变化中的,可能在小的时候他会说自己想成为一名科学家,大一点他想成为一名画家,再大一个他想成为一名作家,这些都是孩子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自己真实的爱好不断做出调整的。

尽量不要做强迫孩子的事情,很多孩子都有偏科的现象,孩子每门功课都好那当然是非常好的,但我们绝对不能忽视另外一个事实,有的小孩他在某一门上面非常有天分,就把所有的天分放在这一门上面,以至于忽视了其他的课程,导致其他的功课不是很好。

作为妈妈们就应该抓住这样一个原则,天分一定要重点培养,但不要让孩子觉得其他的事情无所谓,这会形成孩子不合群的情况。不要去参照那些特别的天才的案例,也不要以为真的天才都是情商低的人,毕竟这个世界上大部分过得开心的人,都是平平稳稳长大的。

妈妈心得:

◆巩固孩子的优势!学习为什么枯燥,当然是因为没有兴趣,如果有兴趣那么再枯燥的事情做起来也会津津有味。做自己擅长的事情得心应手,肯定孩子也会更感兴趣,妈妈要明白这个道理,硬逼着孩子去做他不擅长的事情,往往是得不偿失的。

TIPS:读心术第五十四讲

多姿多彩的课外活动固然很有趣,但枯燥的学习也是孩子必须要接受的,要让孩子愉快的接受。

首先,家长可以考虑一下学与用的结合和拓展。比如孩子在学习文科类的功课,如家长可以帮助孩子查找相关的资料,把文章事件的相关背景和作者轶闻告诉他。孩子会发现,很多很零碎很无趣的东西,原来之间会跨科目互相关联。这样既加深印象,也方便孩子理解。如果是理工科类的课程,可以在常见的现象中分析其中的原委,用各种实验引起孩子的兴趣。

其次:家长为孩子辅导功课的时候,要注意语言的趣味性。这样也会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易中天和当年明月之所以火爆,一方面是他们传播一定量的信息,更重要的原因是因为他们传递的形式喜闻乐见。假如他们满口旁人听不懂的专业术语,枯燥乏味,那么没有多少人会感兴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