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好妈妈要懂读心术
19539400000008

第8章 形成孩子基本的社会观(3)

其次,答应孩子的事情,一定要做到,这样不仅可以言传身教地培养孩子“言必信行必果”的责任感,也可以增强孩子的自尊心。家长的无视,会令孩子逐渐关闭心扉。别认为现在孩子缠着你说话很烦,当有一天他什么都不和你分享了,到时候做妈妈的可是很着急的呢。

8、守护好孩子的自尊心

自尊心是人的心灵里最敏感的角落,而孩子则拥有最敏感的自尊心。如果一个人的自尊心没有得到很好的尊重,那么他必定也很缺乏自信心。

因此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特别注意尊重孩子的自尊心。那个敏感的角落,可能很多时候不小心就触碰到,要重新培养就更加困难。与其破坏后再来培养,不如一开始就尊重,让孩子正常健康发展。

孩子做错事是难免的,当他做错了事,有的时候我很生气,但面对宝宝再生气我都有原则:不当着很多人的面训斥宝宝、不大声训斥宝宝、不在很生气的时候训斥宝宝。

这个原则也是要爸爸坚决贯彻的,目前为止,爸爸在这方面也做得很好,他还总开玩笑的说,要是当年老妈也这样对他,他说不定就成为一个了不起的演说家了!爸爸小时候的梦想就是成为一名出色的演说家,就是因为妈妈的一句话:“儿子,你这嗓子也能站在台上讲话,那母鸡都能上树啦!”说完,还和大家一起哈哈大笑起来,大家可能觉得只是和眼前这个小少年开了一个小小的玩笑,但对当时只有十二岁的爸爸可是个不小的伤害,从此以后爸爸就悲伤地与讲台绝缘了。

孩子年龄较小,往往容易被我们忽略他的自尊心和人格。大人们往往都以小孩子不懂为理由来欺骗自己说并没有伤害到小孩子。但每个人都是从小孩子过来的,往往小时候被伤害的事情反而记得更清楚。对成年以后的影响也是巨大的。

孩子现在才上幼儿园不久,刚进入一个陌生的新环境,本来就有些慌张,妈妈一定要让他觉得无论什么时候妈妈都是那个温柔的妈妈,什么事都可以和爸爸妈妈商量。爸爸妈妈永远在背后支持你!这样他会有安全感,会勇敢地去表达自己的想法、说出自己的意见,成为一个自信的人。我经常在很多人面前夸奖宝宝,哪怕他不在,我也会这样做。阿姨们看到他的时候就会因为我的经常夸奖而形成好印象,也会不断地夸奖他,这样会提升他的自信。

如果他做了错事,要批评他,我就会只有单独和他在一起的时候才这样做,并且一定会做到语气平和,我会尽量采用商量的口气,用引导的方式让他知道自己错了,并且以后也不再这样做了。比如在他故意把家里的植物拔掉后,你可以说,植物也是有生命的,你知道把他拔起来有多疼吗?根就是他脚,如果有人把你的脚不断地向外拉,会不会非常疼呢?植物又不会说话,多可怜啊。

孩子不但很认真地听取了妈妈的批评教育,从此以后也变得更有爱心,对家里的植物也更加爱护。往往我们在孩子心里埋下一粒种子,他可以用他童真的脑袋为我们开出出乎意料的更多更美的花朵。

妈妈心得:

◆表扬批评都只是手段,并不是目的!不管是大声表扬,还是小声批评,这都只是手段。培养孩子我们知道更重要的是这样做会造成什么后果,会对孩子有好还是有坏的影响。这是我们更应该关注的,因此我们在做一切表扬批评以前都应该有自己的思量,这是应该表扬的吗?这是应该批评的吗?随意的表扬对孩子来说并不好,随意的批评就更是有害了。

TIPS:读心术第二十讲

孩子的自尊和人格像绒毛一样柔软,每一个成人都应该用自己强大的心灵去呵护孩子那份稚弱又干净的内心。不要让孩子快乐的童年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染上淡淡的忧伤,因此你需要倍加呵护,你需要更加细致入微。

首先要注意的是:不要随意贬损宝宝的自尊心,孩子的记忆力非常之好,很多话你觉得宝宝过一会儿就会忘记,而实际上,孩子可能会记住很久。被贬损的幼年经历往往会导致孩子产生一定的性格扭曲。所以不要对孩子说:“你什么也做不好”,“你不如XX家的孩子”“你这孩子真没用”等诸如此类的话。

其次:不要盲目和人攀比孩子。大部分家长不能正视自己的孩子,一旦发现旁人的孩子表现得更贴近于自己对孩子的期盼,就会转而向自己的孩子迁怒。比如家长一心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一个芭蕾舞蹈家,但孩子却不愿学,家长看见别人的孩子高高兴兴地练习跳舞,就会痛斥自己的孩子不上进。但是,假如你的宝宝是个数学天才,那么他会不会跳舞,又有什么妨碍呢?

9、给孩子制定一个生活时间表

我自己一直有一张生活时间作息表,宝宝的生活几乎就占了我这张表的大部分,以前太小,他没办法自理自己的生活,因为他的整个生活就是和我在一起,但随着宝宝的自我意识越来越强烈,这就意味着他应该有自己的生活了。

习惯是一种看不见的力量,我记得一位成功人士说过,对于成功,他早已习惯。很多人成功并不是因为别的原因,就只是因为习惯,他习惯成功,不会让自己失败,即使失败了也会很快恢复过来,让自己走向成功。良好的行为习惯将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反过来讲,坏的行为习惯也一定会给孩子一生带来不好的影响。

在宝宝上了幼儿园后,我觉得有必要和孩子一起为他制定一张生活时间表了。,让他从小就养成好的生活习惯,到慢慢长大将那些良好的生活习惯自然而然地放进自己的生活里,这不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吗?

当然既然是宝宝的生活时间表,就一定要和宝宝一起商量着来制定,不管宝宝的意愿就擅自制定了他的时间表,和家中的纳粹有什么区别呢?但即使是和宝宝一起来决定时间表,有几点是很重要的,是妈妈必须要宝宝坚持的,哪怕现在的他可能不愿意:

做任何事情都要专心致志,该好好学习的时候就一定要好好学习,该好好玩的时候就好好玩,就算是临时有事也要先问问自己,这个时候我应该做别的事情吗?这件事情是必须做的吗?

如果确实有和时间表上不一致但又必须去做的事情,那么现在可以去做,但相应的时间表上的内容就要顺延,而不能将这件事情就此跳过去。跳过去很容易就会让孩子觉得这次这件事情都没有做,那么下次也可以不做了。

幼儿园里老师布置了家庭作业,如果是要求自己完成的,就尽量到自己的小屋里独自完成,实在不会做可以找妈妈帮忙,但不能一开始就说自己不会要和妈妈一起做。而且做作业一定要在自己的小屋,就像睡觉应该在床上,吃饭应该在客厅,那么做作业应该在自己的小天地里。

管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即自己的小天地。很多孩子都有丢三落四的习惯,并不是因为记忆力不好,而是因为丢三落四变成一种习惯了。做完作业笔一丢,就觉得这件事情完成了,就不管接下来的任何事情了。

在时间表里,我们不但制定了大的事件,比如说整点做什么做什么,也会安排相关的事宜,用括号括起来写在后面,让他从小就养成关注细节的好习惯。第一份时间表可以制定得详细些,当孩子真正养成习惯后,时间表就可以制定得简单一些,因为很多细节已经成为宝宝生活的一种习惯,即使你不说、时间表上没有,我相信他也会做得很好的。

时间表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如果一份事件表用很久,那就很死板了。我们家的时间表一般是两个礼拜更换一次,上面不仅有宝宝每天的作息时间,还有每天我给宝宝规定的额外任务,如果宝宝能主动完成爸爸和我就会有相应的奖励。奖励不只针对宝宝,比如今天的任务是做一件好事,如果是爸爸或者我做了,回到家里,我们也会告诉全家人,然后拿到自己应有的那份奖励,全家人总是在其乐融融的氛围中共同进步。当然我们的奖励会分很多种,有小到一根棒棒糖,也有爸爸妈妈陪伴去一次博物馆。即使是奖励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让我们的生活时刻充满新鲜感。

妈妈心得:

◆要以尊重孩子为前提!既然是制定孩子的作息时间表,那么应该整个时间表的制作过程都应该有孩子的全程参与,而不是家长一起定下来就好了。如果时间表制定起来对孩子来说只是一个死框,那么对孩子的成长不但不会有好处,相反是很有害的。只会让他更厌恶你为他制定的一切,每天都生活在不快乐中的孩子各方面都会变得不好,这只会成为一个恶性循环。

TIPS:读心术第二十一讲

良好的习惯是让孩子终身受益的,有一句话说得好:给孩子金山、银山,不如教给孩子好习惯。

第一点:如果你的孩子有丢三落四的习惯,你不能指望他一蹴而就地改变这个恶习,首先,你可以先督促他整理好自己的小书包,不要忘记第二天应该带的东西,然后,当他已经习惯整理自己的书包的时候,你应该督促他收拾自己的小屋子,或者他自己的小空间,当这些都做好的时候,就可以鼓励他帮你收拾餐桌,把脏衣服分类装筐。在塑造孩子的好习惯时,家长要有持续的耐心。良好的习惯需要循序渐进。

第二点:制定时间表的时候要注意宝宝的承受能力,有些家长一味地希望孩子能够专心致志,或者希望孩子一心读书,在时间表上连续几小时都是读书学习,这对一个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的幼儿来说,是难以做到的,这样的生活也容易让孩子厌倦,让孩子对有规律的生活产生厌恶,反而会向往一种杂乱无章的生活。

10、一定!一定要常常鼓励你的孩子

每一个孩子在家长的眼中都是聪明又可爱的,那我们何不经常让孩子们知道他们自己是多么可爱、多么聪明呢?给予孩子鼓励是很有必要也是很有益的,你的每一个鼓励都能成为孩子成长的动力和契机。往往你表扬、鼓励越多,他就会努力朝这个方向发展,后来就真成为你鼓励他成为的那种人。

鼓励也是需要技巧的,很多时候一个看似随意的鼓励都是包含着妈妈们的苦心的。不能因为期待孩子成为你想他成为的样子,就把鼓励变成一种孩子们害怕听到的话。我们要明白孩子从生下那一刻开始,就是和我们有着不一样的人生的,做怎样的选择应该由他自己来决定,而不是由我们帮他做决定。

孩子很小的时候我就经常给予他正面的、积极的鼓励,当然会根据场景的不同而变化,不会总是一成不变。当你用一成不变的方式去鼓励孩子,久而久之,孩子会觉得你是在敷衍他、在骗他,而你的鼓励就会起到反效果,他会对自己产生怀疑,为什么妈妈总是这样说,是不是我做的不够好?

爸爸下班回来,宝宝有时会主动给爸爸端水,我总是告诉爸爸,一定要及时说“谢谢”,这句谢谢是一种鼓励,同时更是一种礼貌的行为,是对孩子行为的认可——你这样做,爸爸很开心,非常感谢你。物质鼓励是需要的,但往往孩子需要的更多是心灵上的交流、情感的交流,这对他来说更珍贵,也更能起到激励的作用。

宝宝现在还比较小,我经常会采取赞许的方式来鼓励他,当他在幼儿园里画了一幅画拿回来,无论画得如何,我首先做的都是认真欣赏宝宝的画,并不急于发表意见;然后仔细寻找画中可取的地方,比方说把爸爸画得很传神、太阳的颜色用得很好,做一个整体的赞许表扬,再用委婉的方式,但是如果能把爸爸的脸再画得稍微白一点,是不是更像爸爸呢?虽然你画得已经很像爸爸了。这个时候孩子会很乐意接受你的意见,往往下次见到他的画,爸爸就不再那么“黑”了。

当然当他渐渐长大后,鼓励的方式也应该跟着孩子的成长变更。但是虽然外界的鼓励非常重要,更重要的是让孩子学会自我激励。培养自信心就是很好的一种方式,不用总是由妈妈来说,你可以做得更好。让孩子也学会和自己说“我可以做得更好”。因此给孩子做成长规划可以尽量做得远一点,让他成为一个有梦想、并且追逐梦想的人。当有了更高更远的目标,往往鼓励才能不化作空话。

还有的妈妈喜欢用家务和学习来对孩子进行奖励或惩罚,比如对孩子来说你如果帮妈妈扫地妈妈就奖励五元钱,这样长久下去,孩子就会把做家务与得钱联系到一起,一开始我们就应该做好范围的划分,哪些是应该孩子做的,哪些是应该我们做的,如果孩子做完他自己该做的时期,再来帮助我们,那么这样的情形可以适当地的表扬,但我都不赞成直接奖励钱的物质方面的奖励。

学习不好的孩子妈妈总是想着如何惩罚,可是很多时候学习不好我们往往是以孩子的考试成绩来评定的。我们要关注的应该是宝宝究竟学到了什么,学习本该就是个快乐的过程,如果结果总是会受到训斥,那么孩子在学习的时候就总是担心受到惩罚,总是担心自己的学习成果不让妈妈满意。这对孩子的学习是很不利的。

我们鼓励孩子也可以在他已经做得很好的时候,告诉他其实你可以做得更好。表扬并不是只是赞许孩子做了正确的事,或是做了值得表扬的事。孩子成长的关键时期就那样几年,妈妈应该抓住每一次机会让孩子更好地成长、更快地成长!

妈妈心得:

◆你的鼓励不要一成不变!爱的鼓励是会让孩子终身受益的,但不要一成不变,你的敷衍和随意孩子是一定能够感受得到的。如果他做对了一件事,我们可以说,做得很好!做好了一件事,我们可以换个说法,宝宝,你真是妈妈的骄傲。做错了一件事,可以说,没关系,你平时都做得很好,这个小小的错误不算什么的,加油!是不是一下就感觉用心多了呢?

TIPS:读心术第二十二讲

宝宝需要你明确的鼓励。在孩子天真的心里,要求善恶分明,立竿见影。所以家长需要对宝宝有个明确的引导。

首先,鼓励要明确,杜绝敷衍。越来越多的家长已经明白了鼓励的重要性,也会刻意地去鼓励孩子,可能随口就会夸赞孩子两句。但是会出现这样的状况:只是为了鼓励而鼓励,却不让孩子明白自己什么事情做对了。这样的鼓励,会让孩子一时觉得高兴,但是却无法激励他朝更好的方向走。因为孩子根本没有明白,那个方向是更好的方向。

其次,奖罚要分明,如果你用日常随时就可以得到的东西,作为鼓励孩子的礼物,那么孩子并不会珍惜你的鼓励,所以,在对孩子进行鼓励时,要把奖品或者待遇稍微提高一点,符合孩子的长久期盼。这样的鼓励效果会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