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我的名字叫中国
20109400000047

第47章 波澜壮阔的重大事件(13)

1937年7月7日夜,日本中国驻屯军借口一个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北平西南的宛平县城搜查,中国守军拒绝了这个无理要求。日本军队遂开炮猛轰北平卢沟桥,向城内的中国守军进攻。驻防北平的中国官兵进行了有理有节的斗争。事变后,全国各界一致声讨日军的侵略行径。中国共产党积极进行全面抗战宣传,呼吁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9月23日,蒋介石发表庐山谈话,表示抗战的决心,承认中共的合法地位,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后形成。

抗日战争分为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三个阶段。抗日战场分为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国民党军队负责正面战场的作战任务,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改编的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南方八省活动的红军游击队改编的新四军则主要担负敌后战场作战任务。

战略防御阶段从1937年7月到1938年10月。战争刚开始,日本侵略者把国民党作为主要作战对象,正面战场是抗击日军的主战场。国民党表现了抗日积极性,先后进行了平津会战、淞沪会战、忻口会战、徐州会战、太原会战、武汉会战等重要战役,并取得了台儿庄战役的胜利,粉碎了日军3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企图。特别是李宗仁指挥的台儿庄大捷,极大地增强了全国军民抗战必胜的信心。如在武汉三镇,当地军民不分男女老幼,都沉浸在节日般的兴奋中,到处是欢呼雀跃的人群,鞭炮声把全城都吵翻了天;街道上到处是横的竖的大幅标语: “庆祝台儿庄大捷”、“中国必胜”;报馆的人用汽车装了大捆大捆的号外,在街上铺天盖地地播撒。

尽管国民党军队的许多官兵进行了英勇抵抗,但因国民党实行单纯依靠政府和军队的片面抗战路线,正面战场的战局频频失利,先后丢失了华北、华中的大片领土,国民政府也不得不迁都重庆。而中国共产党则依靠人民群众的全面抗战,积极配合国民党军作战,敌后抗日根据地不断壮大。

1938年10月,广州、武汉相继沦陷,全国抗日战争开始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相持阶段。这一阶段从1938年10月至1943年12月。经过一年多的战争,日本战线很长,兵力、财力、物力不足,于是停止大规模进攻正面战场。而抗日根据地的发展和壮大,严重威胁着敌人的后方。因此,日本改变侵华方针,对国民党以政治诱降为主,军事进攻为辅,集中兵力进攻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国民党内开始积极反共,消极抗日。1939年1月,国民党召开了五届五中全会,确定了“防共、限共、溶共、反共”的方针,并制造诸如皖南事变等一系列反共摩擦事件。共产党提出“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三大口号,以反击国民党的行为。1940年3月,国民政府内亲日派头子汪精卫公开投降,成立伪国民政府,协同日本侵略军进攻抗日根据地。中国共产党坚持领导解放区军民一面抗击日伪军的“大扫荡”,一面打退了国民党的三次反共高潮,巩固和发展了抗日根据地。

战略反攻阶段从1944年1月至1945~]Z8月。1944年,在国民党正面战场出现大溃败局面的同时,共产党领导的敌后军民在华北、华中、华南地区,对日伪军发起局部反攻。1945年,八路军、新四军向日军发动了大规模的春、夏季攻势,扩大了解放区,打通了许多解放区之间的联系。

随着欧洲战场上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盟军向日本本土发起猛烈进攻。苏联政府也对日宣战,出兵中国东北。美国向日本投掷两颗原子弹,加速了日本的投降进程。1945年8月15日,日本裕仁天皇以广播“终战诏书”的形式,正式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结束。

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一次民族解放战争,也是鸦片战争以后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在中国抗日战争中,中华民族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付出了巨大的牺牲,终于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也极大地鼓舞了世界各族人民奋起抵抗侵略的斗志,大大提高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

三大战役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失败,内战爆发。国民党在美帝国主义的支持下,悍然对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从1946年6月至1947年6月,人民解放军主要进行军事防御。从1947年7月起,人民解放军开始进入进攻阶段,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先后进行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从根本上动摇了国民党反动统治的基础,奠定了中国人民革命战争在全国胜利的局面。

首先爆发的是辽沈战役,1948年9月开始,11月结束。这是因为东北的解放军在数量上超过蒋军,决战首先从东北黑土地上发动胜利把握比较大,有利于全国解放。毛泽东深谋远虑,以一个伟大的战略家的睿智,深刻地指出,锦州是东北敌人通向关内的咽喉,拿下锦州,关门打狗,是胜利的关键。林彪、罗荣桓指挥东北野战军在锦州地区打响了辽沈决战的第一枪。经过激战,解放军顺利拿下锦州,随后和平解放长春。接着,东北野战军主力全歼廖耀湘兵团,活捉廖耀湘。在全歼廖耀湘兵团的同时,攻占了沈阳,解放了东北全境。在辽沈战役中,人民解放军以伤亡6.9万人的代价,歼灭国民党精锐部队47.2万余人。

辽沈战役接近尾声时,以徐州为中心的广大中原地区进行淮海战役的方案已跃然纸上。这次战役从1948年11月开始,华东野战军、中原野战军以及部分地方武装参加了这场战争。其中华东野战军在碾庄地区歼灭黄百韬兵团;中原野战军及华东野战军一部,包围并歼灭黄维兵团;华东野战军发起对杜聿明部的总攻。正巧当时碰上天气骤变,雨雪交加,国民党军队粮弹两缺。蒋介石派飞机空投的少量给养,根本无济于事。人民解放军则就地休整,后方民工源源不断送来粮食弹药等,使解放军得到充分的物资供应。1949年1月6日下午。人民解放军发起总攻,国民党军队全部被歼,杜聿明被生俘,淮海战役胜利结柬。毛泽东形象地把淮海战役比作一锅夹生饭,被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等领导的人民解放军给一口一口地吃下去了。淮海战役中,人民解放军经过66天紧张艰苦的战斗,以伤亡1 1万余人的代价,歼灭国民党军55.5万人,使长江以北的华东、中原地区基本上获得解放。

淮海战役的同时,东北、华北解放军进行了平津战役。1948年11月,人民解放军首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下天津,直逼北平。当时据守北平的,是傅作义率领的60万大军。考虑到北平曾经作为元、明、清首都,保存了大量文物古迹,当时解放军采取隔而不围或围而不打的方针,分别分割、包围傅作义部。在傅作义军队被分割包围,欲跑不成,欲战不能,俨然笼中之鸟时,经过共产党的耐心说服工作和多次谈判,傅作义最终接受毛泽东提出的八项和平条件,平津战役胜利结束。1949年1月31日,人民解放军进驻北平城内。北平的和平解放,使这个文化古都得到了完整的保存,同时大大加速了全国解放的进程。平津战役历时64天,人民解放军以3.9万人的伤亡为代价,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52万余人,使华北地区除少数据点外,全部获得解放。

三大战役的胜利,给蒋介石反动统治以毁灭性的打击,国民党军队主力被消灭,奠定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胜利的基础。毛泽东指挥了这场规模最大的革命战争,显示了卓越的领导艺术和军事才能。人民解放军的英勇奋战,使得这场气势磅礴的大决战最终取得胜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中国人民经过了一百多年的英勇奋斗,终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了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人民革命的胜利。1949年秋,国民党的军事力量已经土崩瓦解,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获得全国性胜利。革命胜利后将要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如何把革命胜利的成果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并且规定新中国成立后的大政方针,以便团结全国各族人民把革命和建设事业继续推向前进,这就迫切需要制定—部具有根本法性质的文件。但当时的条件还不能立即召开由普选产生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并且制定一部完善的正式宪法。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共产党邀请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人民解放军、各地区、各民族以及国外华侨等各方面的代表,于1949年9月21日下午,在中南海怀仁堂召开了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会议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以北平为首都并改名为北京,采用公元纪年;在天安门广场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选举朱德、刘少奇、宋庆龄等人为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政协对于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巩固人民民主政权,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实行社会改革,发展统一战线,发挥了重要作用。

1949年10月1日下午2时,毛泽东主持的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在首都北京举行。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委员全体出席会议,并宣布就职。会议一致决议: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接受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政府施政纲领。选举林伯渠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秘书长;任命周恩来为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朱德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沈钧儒为中央人民政府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罗荣桓为中央人民政府最高人民检察署检察长,并责成他们迅速组成政府机关,推行各项工作。

下午3时,北京30万军民在天安门广场举行集会,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林伯渠宣布典礼开始,主席、副主席和委员们在天安门城楼上就位。

毛泽东主席用带着湖南口音的洪亮声音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在国歌声中,毛泽东亲自按动电钮,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54门礼炮齐鸣28响。54门礼炮代表参加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会议代表中的54个民族;28响象征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英勇奋斗的28年!毛泽东又宣读了政府公告,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人民从此昂首挺胸站起来了!

接着,举行盛大的阅兵式,朱德总司令检阅了陆海空三军,并宣读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命令,命令人民解放军迅速肃清国民党反动军队的残余、土匪和其他一切反革命匪徒,解放一切尚未解放的国土。接下来是群众游行,一队队游行群众高举红旗和红灯,纵情欢呼: “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毛主席万岁!”天安门城楼上,毛主席探身栏杆外,不停地向广场上的群众挥手致意,情不自禁地在扩音机前大声高呼:“同志们万岁!”“人民万岁!”广场上,人们热情洋溢,载歌载舞,万众欢腾,尽情地欢度新中国的第一个夜晚,节日的首都沉浸在幸福、喜悦和欢乐的海洋中。

新中国一成立,就迎来第一次建交高潮,先后与苏联及欧亚十多个人民民主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但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拒绝承认并竭力阻挠其他国家承认新中国,对新中国实行政治孤立、经济封锁和军事包围的政策。新中国以后的道路还很艰难,但她的意义重大。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中国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事件,也是二十世纪世界最伟大的事件之一;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取得伟大胜利,中国人民受奴役受压迫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已经过去;中国人民从此成为国家的主人,中华民族的发展开启了新的历史纪元!

文化大革命

文化大革命是1966到1976年中共领袖毛泽东为防止资本主义复辟,维护:觉的纯洁而发动的一场深刻影响中国社会历史进程的运动。毛泽东怀疑中央出了修正主义,党和国家面临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因此要全面发动群众,揭露这些阴暗面,揪出隐藏在社会主义国家中的大蛀虫,重新把权力夺回无产阶级手中。当时阶级斗争叫得很响,某些党和国家领导人的疑心很重,干部不敢讲真话,稍有风吹草动,就会被居心不良者利用。

针对大家不敢讲话,毛泽东提倡学习海瑞“刚正不阿,直言敢谏”的精神。北京副市长、史学家吴晗撰写了《海瑞罢官》等文章和剧本。但在江青的策划下,姚文元写《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捕风捉影地把海瑞“退田”、“平冤狱”同“单干风”、“翻案风”联系起来,妄图制造文字狱。《人民日报》、《红旗》杂志等报刊更是发表文章,把嘉靖皇帝罢了海瑞的官,比作1959年庐山会议上撤消彭德怀职务一事。这件事情一旦涂上政治色彩,便一发不可收拾,“文化大革命”由此引发。

1966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8月八届十一中全会的召开,是“:文:化大革命”全面发动的标志。会议成立“中央文革小组”,被林彪、江青、康生、张春桥利用,并窃取中央权力。他们乘机煽动“打倒一切,全面内战”。1967年2月前后,谭震林、陈毅、叶剑英等政治局委员和军委领导人对“文化大革命”提出强烈批评,但被诬为“二月逆流”,受到压制和打击。各部门各地方的党政领导机构,几乎都被夺权或改组。

“文革”伊始,在极左思想和江青等人的煽动下,大、中学的学生首先起来造反,学校停课“闹革命”,红卫兵“大串联”。 “大串联”即打破对学生的地方界限,互相参观。在此期间,来京学生免费乘火车;国家给予生活补助;伙食、住宿由北京市安排。大串联使地方各级党政机构逐渐陷入瘫痪状态,严重扰乱了社会秩序,妨碍了正常的生产和交通运输。1967年,大量初高中毕业生根据毛主席的指示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于是全国掀起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高潮。但这造成了国家人才的断层,浪费了人力资源,使国家发展更加缓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