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文化探秘
20113800000030

第30章 神话传说(6)

一是隋将韩擒虎。韩擒虎是隋初大将,据称他在13岁时打过猛虎,所以取名叫擒虎。在隋王朝统一中国的灭南陈战争中,首先渡江进入建业(南京),由此立下了大功。李世民(唐太宗)主持的《隋书》记述他病重临死前夕,“其邻母见擒(擒虎,唐人讳虎字,故省略“虎”字)门下仪卫甚盛,有同王者,母异而问之。其中人曰:‘我来迎王’。忽然不见。又有人疾笃,忽惊走至擒家曰:‘我欲谒王。’左右问曰:‘何王也’?答曰:‘阎罗王’,擒子弟欲挞之,擒止之曰:‘生为上柱国,死做阎罗王,斯亦足矣。’因寝疾,数日竟卒。”《二十四史》多讳鬼神,很少记有阴阳界故事,而韩擒虎死做阎罗王的传说,竟被写入本传,可见在初唐时,这条传说是颇见风行的。所以在晚唐敦煌变文《韩擒虎话本》,更是惟妙惟肖描述了韩擒虎在灭陈后,五道将军持天符请他出任阴司之主,韩应允,请假三天。隋文帝杨坚举行了告别宴会。第三日,有一紫衣人、一绯衣人乘乌云前来迎接,自称“原是天曹地府,来取大王”上任。于是,他辞别朝廷君臣和家小,赴阴间当阎罗王去了。显然,仍是循《隋书》嬗变而来。

二是北宋名相寇准。寇准以秉直见闻于民间。唯刚正者,常能令人长相思,这大概是他得以从诸多文武大臣行列间选拔的一个原因。传说他的爱妾茜桃临死前说:“吾向不言,恐泄阴理;今欲去,言亦无害。公当为世主者阎浮提王也。”(《涌幢小品》)“寇准卒,有王克勤者,见公于曹州境上,向从者,曰:‘阎罗处政。’”(《翰苑名谈》)可见他生前已知自己要出任阎罗王,而死后果然当了阎罗王了的。大概在他生前已经流传此说,所以当时就有人在驿舍侧,挂起寇准图像,上面写有“今作阎罗王”字样(《通俗编》)。

三是北宋名相范仲淹。范仲淹也以清廉、正直著名,生前就以官声好誉为民间称道,因而在他死后,就有传说他“在冥间”“见司生杀之权”,“人死五七则见阎罗,岂非文正为此官耶”(《中吴纪闻》)。

四是北宋龙图阁直学士包拯。包拯死后出任阎王,在当时就有传说。

“俗传包拯为阴司阎罗王,其说在宋时已盛,《宋史·包拯传》云:童稚妇女,亦知其名,呼曰包侍制。京师为之语曰: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范烟桥《茶烟歇》)由此元明杂剧、平话多有包拯下阴司审案故事。石玉昆《三侠五义》还出现包拯扮阎罗审郭槐“狸猫换太子”故事。我在儿时就常听乡间父老谈包拯死后是阎罗王。包拯的刚正直言、执法严峻,自然是人们理想意境的阎罗王最佳人选。东方传说文化是讲现世报的,阳世之冤,阴司必报,所以必须要有包拯做阎罗王,才能了结冤报也。

五是南宋江丞相。江丞相即江万里。为人刚直,因触犯权奸贾似道,回乡,后来元兵攻陷江西都昌,他投水自杀。

一个阎罗王职位,传说却有五家轮回,而是很紧凑,当然还不止这些。

此中韩擒虎是武人,其他都是文质彬彬的书生,是被奉为正直、刚毅的好官,可见阎罗王并非通常画图常见的那副狰狞凶相。

中国阎罗王不过是传说“十殿阎罗”的第五殿,他们组成的整个”地府建构乃是参照人间官衙,所别致的乃是要十殿按序审判,以防舞弊行私,这种层层审判,很有点集体决狱味。这种文化现象正是农耕社会的思维定式。

世道无常,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人们在现实世界里,是很难按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意向如愿的。由此寄希望于阎王的正直、公正,由此就出现了各种文化环境下产生的阎王造像。

财神爷的形象

在中国人创造的华夏诸神里,有一位响当当的尊神,那就是财神。财神,俗称财神菩萨,是掌管天下钱财的。

旧俗年初五是迎财神,这天早晨,雄鸡报晓的时候,鞭炮声就响彻云霄,黎明即起的人们相互作躬,说上几句“恭喜发财”、“大吉大利”的话。据说,在旧银钱行业,更为隆重,他们每逢旧历正月初四深夜,就有迎财神仪式,商店全体人员都要向中堂张贴的财神像顶礼膜拜,祝祷新的一年利市。

财神在农耕社会尤为见红,他是各阶层人们最普遍的崇拜偶像。但是,中华历史悠久,鉴于不同时代对于财神认知的区别,因而,财神却成为多元的组合体,出现了不少财神形象。

赵公明和五路财神说。通常财神是指赵公明。毛泽东《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也提到“赵公元帅”。传说赵公明原是瘟神,后来替龙虎山张天师看守丹炉。现在所见他的图像,全是《封神》塑造的,他手持神鞭,身骑黑虎,在封神台前受封为“正一龙虎坛真君”;他和所辖的同时受封的招宝天尊肖升、纳珍天尊曹宝、招财使者姚少司、利市仙官陈九公,民间通称为“五路财神”。所以有的财神庙,并不专祀赵公明。1980年,台湾地区北港新建武德宫(财神庙),主神祀赵公明,称中路财神,另有东西、南北四路财神为配祀,虽未列名,当系肖升等。

民间正月到五日迎财神就是迎赵公明等五路。“俗传赵公明因畏寒,故又称为寒丹爷,是于上元夜游巡境内,民众燃鞭炮,系为其暖身”(《台湾庙神传》)。

也有称五路财神为元代人何五路,“因御寇死,民间因而祀之。一说取出门五路皆得财之义。后来,他的名号又与五显、五通相淆,因而世间又有所谓‘五路财神’之说。”(金良年《民间诸神》上海三联书店1991年6月)关羽说。关羽在传统文化崇拜中是多功能的神。据说旧典当业即供奉“三财”(赵公元帅、关羽、增福财神)。在过去,关羽和赵公明都是被称为武财神的。现在他逐渐替代赵公明的第一号财神位置,尤其在香港、台湾,商界多有供奉关羽为主财神的。这里大概是关羽的“忠义气”、兄弟义、朋友情,更易于招财进宝吧!

文财神比干和范蠡说。比干是殷纣王庶兄,官居少师,忠耿正直,因为得罪了纣王,被剖心而死。《封神》对此更作有惟妙的叙述。比干是什么时候被封为人们崇拜的财神的,谁也说不清。但现今春节通常张贴一种财神像,头戴天官双翅纱帽,身着大红锦袍,五绺长髯,满脸慈祥,传说就是比干真相。春秋末期的越臣范蠡,在辅佐勾践灭吴称霸后,离开了他;驾着小船到山东齐地经商。他化名陶朱公,发了大财,成为当时有名的大富翁。范蠡做财神出于何典,不详。如按民间传说,比干摘心后,“来到民间,广散财宝。他虽然没了心,但因吃了姜子牙送给他的灵丹妙药,并不曾死去。因为没了心,也就无偏无向,办事公道,所以深受人们爱戴、称赞”(《华夏诸神》),是符合财神规格的;则“范蠡能发家致富又能散财,在人们心目中是位难得的偶像,故其成为文财神,也就名正言顺,理所当然了”。

财帛星君说。其全称是“都天致富财帛星君”,即太白金星,俗名李长庚者。好事者以为他带有“金”字,即视为“金神”,由此推演为财神,尊奉为财帛星君,并以阴历七月二十二日为他的诞辰。

此外也有把太上老君当作财神的。据《新年神像》说,金银兑换商店奉老君为祖师,因金银与熔铸、炉火有关,而太上老君拥有八卦炉也。凡此等等,可见在行业崇拜的财神,有共同信仰神(如赵公明、关羽),也有出自行业的特色而独树一帜的。

在多神崇拜的旧中国,财神究竟有多少个形象,他们为什么各有各的信徒,那只有凭自己理解和认知了。

孟姜女哭长城是真的吗

孟姜女哭长城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民间传说之一。据说,在秦始皇的时候,有一对新婚夫妇,男的叫范喜良,女的叫孟姜女。结婚刚三天,范喜良就被征去修筑长城,不久因饥寒和劳累而死去。孟姜女历尽艰辛,万里寻夫到长城,得知丈夫已死,便放声大哭,哗啦一下就哭倒了长城八百里。从此,山海关被指定为“孟姜女哭长城”之地,在那里盖起了“孟姜女庙”。这个故事流传至今已有两千多年了。

有人认为,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纯属虚构。因为山海关所存的长城是秦朝以后才筑起的,而秦始皇所筑长城距山海关北去数百里。历史上有过哭倒城墙的记载,但故事发生的时间比秦统一六国要早得多,因此和秦始皇根本风马牛不相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