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不可思议的流行风尚(青少年探索发现丛书)
20280100000013

第13章 特别的帽子:17、18世纪欧洲流行戴假发(2)

有趣的是,当法国的男人们热衷于戴假发时,女人们也不甘落后,纷纷在自己的头上再扣上一顶特别的“帽子”,而各种令人不可思议的现象也随之出现了。例如有些女人的假发,其高度竞超过了75厘米,而为了让戴这种假发的女士顺利通过,房子的大门门口必须被加高才行,就连马车上的座位也因此降到特别低的程度。

在法国的影响下,整个欧洲都流行起了假发时尚,即使远在大洋彼岸的新大陆,也沾染上了这种虚荣病。北美大陆尚未独立前,假发始终属于稀罕之物。虽然当时法国的小乡绅都戴上了假发,但新大陆却只有少数上层人士尝鲜,而在美国独立运动期间,也只有本杰明·富兰克林(Benjamin Franklin)和乔治·华盛顿(George Washington)等个别人戴假发,并且再样式上处处模仿法国。不过在独立之后,为了表示与欧洲大陆的旧势力和习俗划清界限,美国基本上没有人再戴假发了。

2、英国法官的道具

在整个欧洲范围内,英国人对假发的热衷程度也毫不逊色。与法国不同的是,他们的假发主要流行于司法界。

据考证,大约早在12世纪时,英国上层社会人士就兴起了戴假发的时尚。例如鼎鼎大名的伊丽莎白一世女王,就以喜欢戴红色假发而名垂史册。有一种传统的说法认为,由于女王在40岁时因脱发而成了秃子,所以不得不戴上红色假发来遮丑。不过在近些年,有历史学家居然爆料称,伊丽莎白一世戴的根本就不是假发,因为“她”本来就是一个生着满头红发的男人!持此观点者认为,真正的“伊丽莎白一世”降生不久便夭折了,而其母为了保住自己在宫廷中的位置,便找来一名红发男婴冒充死掉的女孩,后来的所谓伊丽莎白一世,其实一直都是男扮女装的!

我们且不管这种不可思议的说法是否属实。可以确定的是,当法国的假发热达到顶峰时,与其相邻的英国也沾染了这一时尚,而其传播者便是查理二世。17世纪中期,在资产阶级革命的狂潮中,英国国王查理一世被送上断头台,他的继承人查理二世被迫流亡法国。1660年,当查理二世(Charles II,1630~1685年),复辟成功,重新回国执政时,就把在法国学会的时尚也带回了英国,后来这一时尚又逐渐蔓延到整个英语世界。例如在1663年11月2日,英国作家塞缪尔·佩皮斯(Samuel Pepys)在得知国王和公爵都将戴假发的传闻后,第二天就急不可耐的将头发剃光,定做了一顶假发,他还心情复杂地写道:“告别自己头发还是有些许伤感,但一切结束了,我就要戴假发了”。1665年,佩皮斯曾这样记录他第一次戴假发时的情形:“1665年9月3日:起床后穿上我的丝质西装,很好,还有买了好一阵子但不敢戴的新假发,因为我是在爆发着瘟疫的西敏寺买它的,我在想瘟疫之后,人们怕假发是从死于疫症的人头上取来的头发制造的,怕被传染就没人敢买假发,假发的时尚会怎样呢?”显然,尽管为了追逐时尚,英国人开始学着戴假发了,但这种新奇玩意儿的弊端也很多。同样是佩皮斯,在戴了两年的假发后曾在日记中抱怨道:“我要去斯旺找我认识很久的假发匠杰瓦斯,他给我一顶假发,却满布虱卵,所以我要送回去让他弄干净。”

令人可怕的是,随着假发时尚在英国的流行,导致最初这个行业使用的原材料——真发极度短缺。于是为来赚钱,一些假发师傅竟开始打死人的主意了。巧合的是,17世纪60年代的英国经常爆发黑死病,这种大瘟疫导致大批人死亡。而为了获取材料,许多假发师傅居然使用病死者的头发冒充真货。由于担心被传染上疾病,许多热衷于时尚的人开始抛弃以往流行的长假发,随后短假发开始流行了。

当欧洲大陆戴假发的时尚逐渐淡出历史舞台后,英国的情形却截然相反。虽然大多数人已不再热衷于这种浮华而别扭的“帽子”,然而在英国的司法界,戴假发却作为一种特殊的惯例保留了下来。据说,英国司法界所用的假发与普通假发是有区别的。例如在材料上,司法人员的假发通常用马鬃制成。即便如此,制作一顶假发也要花费巨大成本,因为假发的制作是个精细活,无办进行批量生产。 据粗略估计,生产一个假发需要一位熟练工匠花费大约44个工时,一般一个法官的假发售价要超过1500英磅。有趣的是,在英国司法界竟流行这样一种说法:如若一个人假发戴得越久,越老越脏,颜色越深,就说明其资格老。结果导致许多人宁愿忍受生虱子的烦恼,也不会经常换假发。

虽然英国人自己对于法官头上的假发习以为常,并将其视为法律的象征,不过在外人看来,这种装扮实在有点怪异。据说有一次在法庭上,一名出庭作证的少女一看到戴着假发的法官,竟立即被吓得大哭不止。这次尴尬的事件之后,英国政府专门规定审理涉及青少年案件的时必须取消假发。正是对英国人的这种风尚感到别扭,美国第三任总统的托玛斯·杰斐逊曾讽刺英国法官就“像躲在棉絮下面向外窥视的老鼠”。

3、被革命“割”掉的浮华

总之,到18世纪末,欧洲的假发风尚发展到了近乎疯狂的地步。每当出席重大场合时,为了使假发显得好看,当时的人们常常在里面洒上大量假发粉,使其呈白色或斑白的样子。假发粉以加入橙花、薰衣草或鸢尾花根香味的淀粉制成,有时还会加上紫蓝、蓝、粉红、黄等颜色。由于加粉的假发容易掉粉且难以打理,于是又出现了一些以白色或斑白马毛制成的假发,作为日常之用。1780年代,一些年轻男性甚至流行往自己生长出来的头发上加粉。由于这种时尚是如此盛行,英国政府甚至开始向假发粉征税,这也是一笔可观的收入。

在这股风尚流行期间,由于市场需求的存在,欧洲有不少穷人卖头发去做假发。例如贫穷落后的巴尔干地区的农村少女就往往把头发剪下来卖钱,而法国南部的农村少女也专门培植并销售头发。值得一提的是,当时欧洲有些制造假发的人发是来自美国,例如美国内战时有名女子就曾给媒体写信,敦促所有12岁以上的属于南部联邦的女性支持者把长发卖给欧洲,以还清南部联邦的债务。

当然,假发最流行的还要算是法国。在18世纪中后期,法国凡尔赛宫中的女性兴起佩戴大而精巧、受人注目的假发。这些假发非常重,包含发蜡、发粉、以及其他装饰品。这种华丽的假发在18世纪末成为法国贵族阶层颓废堕落的象征,最终居然促使了法国大革命的发生。而到法国大革命爆发后,这种极端的时尚潮流终于被遏制住了。大革命期间,无数剥削阶级、王公贵族被送上断头台。因此在大革命结束之后,戴假发的风气再也无力回到它的全盛时期了。进入19世纪之后,假发变得较小而庄重,也不再代表社会地位,而且只有英国司法界保留了戴假发的习俗。

如今数百年过去了,曾经的假发时尚已成为了历史记忆,然而在英联邦国家的司法界仍保持着这种习俗。虽然人们都知道假发不卫生、太热、扎人、甚至有些滑稽可笑,但是要彻底取消它却又很难。2003年,英国曾进行了一次是否取消假发的调查,结果多数资深法官和事务律师希望取消假发,而下级法官和出庭大律师则坚持传统,更有68%的公众希望法官佩戴假发。对此,或许一位著名评论家的话更值得深思:“既然假发至少过时一个世纪了,那也不用急着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