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让淘气的孩子服气
20347900000003

第3章 淘气宝贝之生理探究

每到寒暑假,我们总会发现小区里突然多了那么多小姑娘、小小子儿,成群结队、拉帮结伙,一个个衣着肮脏、邋里邋遢,扛着棍儿的、拿着玩具枪的、怀里抱着布娃娃的……小姑娘们在墙角里摆弄着瓶瓶罐罐玩儿着过家家、小小子们在平整的地方玩儿滑轮,飞般掠过、总是上蹿下跳、总是有那么多鬼点子、总是没有安静的时候。父母们看着自己一天到晚都闲不住的孩子,虽然很不情愿,但还是不禁怀疑自己的孩子到底是不是得了“多动症”。多动与“多动症”之间是不是有着血亲关系呢……

1.精力过剩的淘气宝贝儿

威威妈下班回家,刚走进小区,就远远地看见一群孩子围在楼前小花园的那棵槐树下,一个个扬着小脑袋拼命的向上瞅。威威妈也随着孩子们的视线往树上看去,这一看不要紧,可把威威妈吓了个半死,只见繁茂的枝叶当中,一个男孩正拿着长长的木棍,一下一下的捅着挂在树梢上的风筝,踮着的一只脚踩在树干一头,另一只脚悬在空中飘飘荡荡,小小的身影随着树干的摆动时隐时现。这个正在进行“马戏杂耍”的孩子不是别人,正是自己8岁的儿子李威!

威威妈是又急又气,大声喊道:“你给我……”话没喊完,威威妈就下意识地噤了声:千万别把孩子惊得掉下来……这个又惊又怕的母亲站在那些孩子身后,攥紧了拳头,紧张地看着儿子在上面的一举一动。终于,风筝忽忽悠悠从树上飘了下来,那些孩子们欢呼着,捡起风筝继续玩耍了。威威妈擦擦头上的冷汗,轻声喊道:“李威,快下来!”威威转过头来,看着老妈黑着一张脸站在树下,先是一愣,接着轻快的应了声“好”,然后就“嗵”的一声从树上跳了下来,跳得很猛,一落地就歪倒了。

“祖宗哎!”威威妈边喊边往儿子身边跑去,还没等过去,就见威威迅速爬起来,拍了拍身上的土冲着惊慌失措的老妈“嘿嘿”笑着。威威妈气不打一处来,冲过去揪着威威的脖领子边骂边向家走去:“上回摔断胳膊你不疼是不是,看晚上你爸回来不打死你!”

这个就是李威,一个从来没让父母省心过的孩子。威威爸总说威威妈怀孕的时候吃多了桃子,生出了威威这样一个猴子般上蹿下跳闲不住的孩子,威威妈总是反驳说:“别当我不知道,还不是跟你小时候一个德行!”让他安静五分钟,或是在五分钟之内干同一件事情,比看见彗星撞地球还难。威威似乎总是有用不完的精力,一张小嘴两条小腿就没闲着的时候,从小就被幼儿园的老师怀疑得了多动症,可上医院检查了半天,医生给出的结论都是:“你家孩子很健康,多动的原因可能就是精力过剩。”精力过剩?威威爸妈守着这个说法,为这个淘气孩子操心了一年又一年。

精力过剩,是淘气孩子身上经常出现的一种现象。美国儿童教育专家玛莉·科尔辛卡博士多年来从事有关儿童精力过剩专题研究,她在研究中发现,10%的学龄前儿童都精力过剩,而孩子精力过剩的具体表现因人而异,但大多表现为聪明好动、反应灵敏、感情丰富、好奇心强,但同时却比一般同龄的孩子更为顽皮,很多精力过剩的孩子还因此被列入“差生”的范畴之内。根据科尔辛卡博士的研究,孩子精力过剩的原因主要是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他们体内的一种内分泌腺素——肾上腺素的成分,明显高于普通孩子。

精力过剩的宝宝们,不仅在生理上与普通孩子有所区别,专家们经过多年的研究,还惊奇地发现精力过剩的孩子在精神上要比普通的孩子承受更大的心理压力,一方面,他们很有主见,对于身边事物的探索要比普通孩子早得多,也深入得多;另一方面,他们的好动、好问、淘气和某些探索行为往往会被大人们视作“不听话”、“没教养”和“没规矩”。就精力过剩宝宝的心理健康而言,如果孩子过剩的精力找不到足够、正当的渠道进行发泄,他们还有可能会处于一种类似青春期少年才有的烦躁、焦虑和不平衡的心态之中。因此,父母在了解了孩子淘气的原因之后,应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对孩子的淘气行为进行正面的教育诱导就变得非常重要了。

科尔辛卡博士通过一项试验,总结出一套对付精力过剩孩子的办法:

1.要和孩子建立亲密的关系。即淘孩子并非人见人厌的坏孩子。对于孩子的多动、多问不要一味打击和指责,对淘孩子进行的那些有助于自身发展的行为和活动,要予以鼓励,对于他们提出的问题也要认真回答,即使问题很荒诞,也要向孩子申明,很欣赏他这种勤于思考和观察的品质,这样的鼓励和赞扬能够大大帮助他们减轻心理压力。

2.对孩子因材施教。精力过剩的孩子思维往往比普通孩子活跃,也就显得比一般孩子聪明。那么对他们的教育,一方面要考虑到对孩子智力的进一步开发,一方面还要考虑到孩子情绪心态的把握,所以不论在家里还是在幼儿园里,都可以让他们解决比较难的问题,也可以让他们参与比同龄人更需要体力和智慧的活动或是游戏。这样做,一方面疏导了这种淘孩子过剩的精力,另一方面,也避免了他们因为自己“高人一等”的思考力而盲目自大。

3.保护他们的独立性。要知道,精力过剩的孩子往往比普通孩子成熟得早,在别的孩子还玩儿得暗无天日的时候,这类孩子往往已经在潜意识里有了“自我”的意识,他们要求着“独立”,注重对于自己身份的塑造。对于这样的孩子,家长们可以给他们一定的空间,因为他们已经意识到关注和尊重的重要性了,所以对他们事无巨细的包办就没有必要了,可以给他们提供自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

4.鼓励他们与大孩子为伴。正因为他们的“精力过剩”,因此,当他们与比自己大两三岁的大孩子相处时,会比和同龄人相处更觉得融洽和自在,而且大孩子的思维与体力,也更能够与“精力过剩”宝宝的思维与体力相契合。

5.注意克服他们的自满情绪。“精力过剩”的孩子如果引导得法,在学校和同龄孩子中,他们往往是出类拔萃的,因此自满情绪在这类孩子中并不少见。他们总觉得自己是救世主,总是貌似勇敢地担当起很多重任,有时候勇敢得甚至有些鲁莽,像威威拯救风筝一样。所以父母对这类孩子的教导就要从培养他们的谦逊品格开始,要让他们知道,成才靠的是勤奋加天赋,单靠脑子快,那只是没出息的小聪明而已。

总之,对这类“精力过剩”的淘气宝贝的培养,还要有足够的耐心。因为他们比普通孩子更有主见,对大人的劝导往往不屑一顾,或是阳奉阴违——表面一套背后一套。因此,父母对这类孩子的教育过程,要更为耐心和绵长,有时甚至需要耍一些小伎俩。比如对自满情绪的克服,你可以经常带他们去参观博物馆、体育馆、图书馆,多让他们关注那些少年有成的故事,在帮助他们发泄过剩精力同时,也让他们自己感受到了“山外有山,人外有人”。这既是种警示,同时也是对这些聪明宝贝的激励。相信他们,他们能知道父母想说什么。

2.被“染黑”了的淘气宝宝

有句话是这样说的:只要看看一个人内衣的颜色,就能够知道他的品味;只要看看一个人朋友的品格,就知道这个人是个什么样的人。人从出生的那一天起,就注定了他的社会性。环境、交往,无一不影响和决定着一个人的精神状态和生活轨道。

4岁的奕奕在一个阳光灿烂的星期一,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地被妈妈“扔”在了幼儿园,用“扔”这个词一点儿都不为过,别看壮壮的奕奕比同龄孩子高出将近一个脑袋,可奕奕却是个胆小的小家伙,在妈妈要走的那一刻,他死死抓住妈妈的衣襟,哭嚎着不让妈妈离去,还是老师把奕奕紧紧拉住后,妈妈才得以脱身。于是奕奕就这样被留到了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里,没有爷爷奶奶和爸爸妈妈,只有一个笑脸盈盈的老师和一群闹哄哄的小伙伴。接下来的日子里,每天清晨,奕奕就要和妈妈进行一场抗争,每次都是以妈妈脱身、奕奕痛哭作为故事的终结。

慢慢地,奕奕开始习惯于幼儿园的生活,在学校里也有了叫大东的好伙伴。清晨的幼儿园里,也不会再上演母子大战;晚上的饭桌上,奕奕那张小嘴吧啦吧啦地跟爸爸妈妈讲述着学校的趣事,讲述着他好朋友大东的故事。奕奕爸妈都感到非常欣慰,可事情的发展好像又开始有了那么点不对劲。

一天早上,妈妈进奕奕卧室叫他出门时,突然发现他正慌慌张张地往书包里塞什么东西,妈妈让她拿出来,发现是一个小纸盒,打开来看,却发现里面放着两只还在蠕蠕爬动的毛毛虫。妈妈严厉地问他上学带这个干什么,奕奕怯怯地回答说:“昨天我和大东上课说话,姚晨晨给老师告状,大东说要带毛毛虫去吓唬她!”奕奕妈瞠目结舌,自己的孩子什么时候学会了搞恶作剧,还学会了报复;一个星期天,全家人都到了奶奶家,奕奕和小表姐玩着玩着就打了起来,奕奕揪着姐姐的小辫儿,有节奏的说着:“李辰(李辰是奕奕表姐的名字)你好,李辰你坏,李辰你上课谈恋爱!”奕奕爸惊呆了,拉开两个孩子,揪住奕奕问这样的话是跟谁学的,奕奕自豪地说:“大东啊,每次大东这样骂女生,女生就哭了!”

很显然,奕奕是在模仿他的朋友大东。孩子从出生那天起,就开始了模仿。首先是对父母的模仿,模仿父母的面部表情和发音;然后模仿身体的运动和话语;长大后,孩子就开始模仿成年人怎么使用物品;模仿身边人的一些言行和思想,可以说,模仿表明了孩子和周围人的一种关联。

孩子对身边事物的模仿,最初是没有任何意识的,只是一种本能的反应。因而,孩子对于模仿对象的好坏以及模仿行为的优劣是没有任何选择的,他们只是根据自己的本能关注着周边的人和物,同时被他们的行为和思想潜移默化着。学龄前的儿童,特别是现在的独生子女,他们从出生开始,就处于一种相对“孤独”的状态,在走出家门之前,唯一算得上是自己朋友的人应该只有父母了,因此,当他们走出家门,融入那么多和他有着同样思想的“志同道合”的小朋友中间时,他们会很快对小伙伴们产生信赖感,有时甚至是依赖感。因此,他们彼此间会相互模仿,互相浸染,对于其他小朋友那些自己没有尝试过的行为,就特别雀跃地去尝试。

人们对“孟母三迁”的推崇,并不是无端夸饰。孟母先后带着年少的孟子“居住之所近于墓”、“舍市,近于屠”,却总发现当地孩子的一些不良行为影响着少年孟子,于是两次感慨说:“此非所以居子也”。最后带着孟子“迁于学宫之旁”,发现“每月朔望,官员儒文庙,行礼跪拜,揖让进退,孟子见了,习记。”孟母终于释然:“此真可以居子也”。孟母敏锐地觉察到了环境及玩伴对孩子行为和思想的影响,对这些影响源进行了及时地纠正,也对孩子的发展轨迹进行了规整。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曾做过一项调查,发现虽然72.6%的父母“希望孩子和他喜欢的人交朋友”,但实际上,多数父母对孩子选择朋友有着自己严格的要求,81.6%的父母将“学习好”作为孩子交友的标准,45.3%的父母会“为了学习,要求孩子减少与朋友的交往。”当父母发现孩子和自己眼里的“坏孩子”成为了朋友,作为家长,不应该急着去干涉,首先应该反思一下自己的家庭情况,考虑一下一向乖巧的孩子为什么会和与自己性格相反、有着截然不同价值观的人成为朋友,如果是自己某些行为对孩子产生了影响,就要及时做出调整,为孩子树立良好榜样。其次是要对孩子进行正面引导,父母发现孩子的交友出现问题时,应避免粗暴干涉,单纯的禁止、指责和责罚,只会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因为孩子难理解父母口中所说的“好”“坏”的概念。因此,父母要让孩子理解自己的心思,引导孩子开展良好的交友行为。同时,还要帮助孩子扩大交友圈,安排孩子和其他孩子进行交往,邀请有良好行为的孩子来家里玩,这样,就可以“净化”孩子的交友圈。但更为主要,就是要对孩子进行教导,要让孩子明确什么才是健康的、积极的社交行为,比如分享、合作、遵守游戏规则、游戏中的公平、互助等等,而那些诸如攻击、霸道、说脏话、恶作剧、嘲笑等消极社交行为,是要绝对摒弃的。只有提高在孩子社交过程中的主动性,才能使孩子的社交行为更加有益于他自身的发展。

3.淘气宝贝儿与“多动症”

“晨晨又逃学了……”晨晨爸接到老师电话后,便急忙请假赶回到家里,不出所料,他在家。爸爸进门的时候,他正像一头小困兽一样,趴在客厅的地毯上,拿着遥控器漫无目的地不断更换电视频道。爸爸长吁口气,轻声问儿子:“晨晨,怎么又不上课啊?”晨晨气鼓鼓地说:“彤彤把我的铅笔盒弄坏了,我不想看见他。”爸爸说:“和小朋友发生矛盾了,就该找老师解决啊,怎么能从幼儿园跑出来呢,你自己在马路上走多危险啊。”晨晨便不再说话。

7岁的晨晨在幼儿园里上学前班。在班级里,他比别的孩子都大,按理说应该懂事得多,可他却是全班孩子中最让老师头疼的。晨晨从小就是个调皮捣蛋的孩子,除了睡觉,手脚就没有闲着的时候,小动作特别多。开始的时候,爸爸妈妈对他的行为并没有太在意,觉得孩子就是皮点。可逐渐地,父母观察到晨晨很难集中注意力,即使是在看他最喜欢的动画片《迪迦奥特曼》的时候,也是看几眼,就要去倒腾玩具,不一会儿,就又坐回到了电视前。晨晨爸妈联想到孩子平时的种种行为,怀疑孩子是患有多动症,于是就带着他去医院检查,检查结果果然是在意料之中。在对晨晨进行着药物和心理治疗的时候,也到了晨晨该上幼儿园的年龄,父母考虑到集体生活可能会对孩子的治疗有所帮助,便将晨晨送进了附近的一家幼儿园。可没过多久,老师就频频向晨晨父母反映孩子的种种不良行为:上课不注意听讲,爱搞恶作剧,因为一点小事就和小朋友发生冲突,动不动就出手打人,每次老师说他的时候他就大哭大闹……晨晨爸妈耳朵上都快磨起茧子来了,只好一边向老师说着好话,一边跟老师解释着孩子的病症。

上个月,晨晨和小伙伴在外边玩耍的时候还把小伙伴给打伤了,晨晨爸妈给人家赔钱陪笑脸不说,晨晨的小伙伴们都因为他的不友好不愿意跟他玩儿了,现在晨晨在幼儿园里变得孤独起来,渐渐地还产生了厌学的情绪,稍有不满就从幼儿园里跑出来,眼看着晨晨就该上小学了,父母不免为他的状况更加头疼起来。

早在1845年,儿童活动过度第一次被德国医生霍夫曼视作病症。此后,许多精神病学家、儿科专家、心理学专家以及教育专家就从不同角度,对此类儿童问题进行过研究。经过多年的研究探索与分析,1980年,美国公布的《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DSM——II)中,将儿童这种注意障碍、活动过度、情绪行为障碍、社会适应障碍等综合不良行为的病症命名为“注意缺失障碍”(Attentional Deficit Disorder),简称ADD。目前,各国对儿童多动症的诊断标准不一,因此各国多动症发病率的统计结果也相差较大,美国报道的儿童发病率是20%,而中国的统计结果是患病率不超出10%,其中男孩患病率大大高于女孩,两者比例约为9:1。

根据多年研究的结果,儿童患有多动症的临床表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注意障碍——患者难以集中注意力,做事总是半途而废,即使是自己喜欢的游戏也是如此。患儿在进入学校后,在课堂上则表现得更为明显,集中注意力听讲的时间很短,总是心不在焉,东张西望;无论是看书还是看电视,总是安宁片刻,就要站起来活动;

活动过度——患有多动症的孩子,从胎儿时期就往往特别好动,出生后,随着身体机能的发展就变得越来越不安分,学会了爬就不喜欢坐,能走了就绝不站着。在进入学校以后,由于对活动限制的增多,多动症患儿的过度活动行为就更为明显,上课时永不停歇的小动作、随意在课堂上走动。在学校里永远都是蹦蹦跳跳,回到家里也不安分,总是翻箱倒柜忙乎不停,即使睡着了,也会不停地翻动身子、磨牙、说梦话。而且,一半患有多动症的儿童会出现动作不协调的状况,不会用剪刀,不会进行诸如系纽扣、系鞋带等精细动作;

感知觉障碍——表现为走路不稳当的运动障碍、不能辨别左右的空间位置直觉障碍、听觉综合困难以及影响孩子阅读的视听转换困难等;

情绪行为障碍——表现为情绪不稳,好冲动,对自己欲望和情绪的控制力弱。喜怒瞬间展现在脸上,高兴了就手舞足蹈,生气了就大发脾气,哭闹不止。在学校会经常因为冲动打架,且从不计后果。有些冲动行为会导致一些灾难性的行为结果;

社会适应不良——表现为个性倔强,不愿受到制约,排斥同伴,所以很难与同龄儿童相处,不得不找比自己年龄小的儿童玩耍;

学习困难——由于多动儿在学习过程中不能集中注意力,且情绪容易波动,因此他们虽然在智力上正常或接近正常,可学习成绩却普遍较差。

导致孩子患上多动症的原因很多,一方面是生理原因,母亲在孕期患病、分娩过程异常或孩子在出生后的1~2年内中枢神经系统受到感染等原因而引起的脑组织器质性损害,都可以导致孩子患上多动症。另外,遗传也是孩子患上多动症的重要原因。另一方面,很多独生子女家长由于教育方法不当或“望子成龙”心切,对孩子早期智力开发过量,给孩子的压力超过了孩子的可承受度,也是造成儿童多动症的原因之一。

根据国际标准,患有多动症的儿童必须具有注意涣散、冲动任性和活动过多的三个特征,父母可从以下列举的行为进行初步参照,做出是否要陪孩子去医院就诊的决定:

具有下列之中的三项则可认定为注意涣散:

1.做事情往往有始无终;

2.上课常常不听讲;

3.注意力容易随境转移;

4.很难集中思想做功课和从事其他需要长时间集中注意的事情;

5.很难坚持做某一种游戏或玩耍。

冲动任性表现为:;

1.往往想到什么就做什么;

2.过于频繁地从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种活动;

3.不能有条不紊地做事情;

4.需要他人予以督促照料;

5.常在教室里突然大声叫喊;

6.在游戏或集体活动中不能耐心地等待轮换。

具有下列之中的两项表现为活动过多:

1.坐立不安;

2.经常奔跑;

3.难于呆在教室座位上;

4.躺在床上还常常扭动翻身;

5.终日忙忙碌碌,没完没了;

6.7岁以前开始出现多动迹象;

7.至少持续六个月以上。

运用以上诊断时,需要注意以下两点:

第一,在允许活动的场合,无论孩子活动得多么厉害,都不能认定为多动症,只有在不该活动的场合,如课堂、看书时,如果孩子仍然无法约束自己的行为,动个不停,才有诊断意义。

第二,如果孩子只是活动过度,而没有精力涣散,不能诊断为多动症;如果精力涣散,而没有活动过度,才应考虑具有多动症的可能。

儿童多动症的治疗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需要患儿、家长、教师和医师四方面的协调配合。在对孩子实施药物治疗和专门的心理训练之外,父母还应该明确孩子疾病的性质,有计划、有耐心地对孩子进行教育,不能对他们提出太高的要求。时常指导孩子开展一些有益于身体健康的体育活动,给孩子提供精力宣泄的机会。同时,家长和教师还应该注意孩子的生长环境,让孩子在一个相对安静平和的气氛中学会对自己注意力的控制。

4.吃报纸的淘气宝贝儿

“天啊,你怎么又在吃报纸?快吐出来……吐出来……”

小小爸一进门,就看见2岁的女儿坐在地板上,手里撕扯着报纸往嘴里塞,边塞还边津津有味地咀嚼着。正在厨房的小小妈闻声赶来,与丈夫一起手忙脚乱地从女儿的嘴里掏出一堆已经嚼烂的报纸。沙发上放的是当天的晚报,有一页的半个版是完全没有了,看来小小已经吃了不少。

“你在家也不注意着孩子,又往嘴里塞报纸,吃坏了怎么办!”小小爸怪怨着妻子。

“她天天那么淘,我能无时无刻都看着她啊!你吃它干吗?祖宗呀,跟你说了多少遍了报纸不能吃!”小小妈边申辩,边呵斥着在一旁哇哇大哭的女儿。

2岁的小女孩儿小小,从她来到这个家庭开始,就是个给父母添了很多麻烦的淘气宝宝,说得通俗点儿,她从小就是个“缠手”的孩子。从出生开始,小小就小病不断,经常腹泻,还动不动就咳嗽,半夜跑医院成了小小父母的家常便饭。医生诊断孩子身体不好是因为免疫力差,于是小小妈给孩子是这个那个补了一大堆,小小就这样坎坎坷坷地成长着。

身体不好的孩子自然金贵,娇宠纵容在所难免。再大一点的小小,闹人劲儿是自不必说,这边刚跟爸爸吵着说要“看”故事书,爸爸讲了没几分钟,就摆动着两只小手使劲推爸爸的嘴,嚷着不看书了,要搭积木。爸爸只好扔开故事书去拿积木,积木刚拿来,小小又不干了,说要看《海绵宝宝》,爸爸无奈,给小小打开电视,放上碟片,小小就笑嘻嘻地瞅着电视,可消停了没两分钟,又要出去玩儿,爸爸实在被她烦得不行了,对着她低吼一句,小小就不干了,小脾气发的是一套一套,哭闹不止,直到爸爸表示带他出去玩儿才收住了哭嚎。

孩子是有点儿淘气闹人,不过小小爸妈并不在意,想着只是辛苦了自己,便不再去深想什么。可最近夫妻俩老发现孩子吃报纸,训了好几回还是没有成效,小小妈甚至怀疑孩子是不是肚子里面长了什么东西,才会吃这些奇怪的东西。夫妻俩着急了,领着小小去了儿童医院,医生给孩子做了全方位的检查,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孩子包括吃报纸在内的一系列淘气行为,源于孩子患了中度缺铁性贫血。贫血?夫妻二人懵了,孩子怎么会贫血?贫血吃报纸?因为贫血淘气!

对,这一切的确都是真的。今天,当营养过剩困扰着很多孩子患有肥胖症的父母时,缺铁性贫血却悄然成为了威胁孩子健康的主要营养缺乏症。目前,在全国各大儿科门诊的病例中,贫血的孩子比例仍然很高,根据全国的调查,小儿缺铁性贫血的患病率高达6.31%,而6个月到6岁的小儿患病率则高达43.03%,因此,缺铁性贫血成了影响儿童健康的一个很主要的病症。

患有铁缺乏症的孩子大多发病缓慢,因此很容易被家长忽视。婴幼儿时期是孩子生长发育最为旺盛的时期,身体对铁的需求比较大,而孩子在这段时间又处于饮食结构变化最大的阶段,如果营养摄入不足,孩子的大脑就会慢性缺氧,使与脑功能有密切关系的各种神经介质的代谢过程受到严重干扰,这样,中枢神经的活动就会出现紊乱现象,诸如身体免疫力下降、烦躁不安、多动、注意力不集中、逻辑思维能力下降、对周围环境不感兴趣、精神不振、食欲降低、皮肤黏膜变白等等,都可能成为孩子缺铁的表现,甚至有的孩子还会出现小小那种吃报纸、吃树皮、吃沙土、吃生大米等的“异食癖”。铁缺乏会影响孩子的智力发育,如果长期缺铁,还会引起孩子的缺铁性贫血,使得神经对铁的反应变得微弱,从而影响到对补充铁质的吸收,使孩子的学习能力很难改善。

孩子患上缺铁性贫血,一方面有可能是在孩子饮食结构变化过程中,没有给孩子及时补充铁质。如果母婴喂养的婴儿于6个月后没有及时添加辅食,就可能发生贫血;另一方面有可能是父母对孩子拒食、挑食、偏食的纵容使得孩子营养供给较差,从而导致贫血的发生。

缺铁性贫血的诊断、治疗并不难,而且治疗效果也很好,短期治疗就可以痊愈。但针对这一病症,预防是很重要的,因为铁在孩子的身体发育和智力发育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一旦发生偏差,就会给孩子的健康发育和顺利成长带来难以预计的后果。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应该对孩子的营养均衡给予充分的重视。在饮食上,不要一味地放任孩子的喜好,对孩子展开积极的心理诱导,更换和扩大食谱,饮食的多样化就可以满足孩子对铁的需求。教育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偏食、不挑食,对于孩子不良的饮食习惯要及时予以纠正,要鼓励孩子多吃菠菜、豆制品、海洋鱼类、动物血类等富含铁质的食物,同时应让孩子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对于已经患上了铁缺乏症的宝宝,补铁也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不能自作主张地大剂量补充,以免物极必反,导致铁中毒。

5.关注淘气孩子的安全

面对即将到来的暑假,11岁的小筑只能拖着一条打着厚重石膏的腿感慨颇多,上个月,他学滑轮时摔断了腿骨,已经在家休学一个月,而这个即将到来的暑假,对他也没有任何意义,他只能缠着绷带留在家里,枯燥的学习落下那一个月的课程。

淘气的孩子总是让父母有很多的操心,比如学业、比如心理、比如成长、再比如——安全。

孩子的安全问题,时刻维系着父母的情感,而淘气的孩子更是如此,因为他们总是一刻不停地投入那些你想象不到的活动中去,可能发生着一些你难以预知的状况。特别是0~10岁的孩子,他们对于事物的判断还没有形成理性的体系,可能只是凭着一时的兴奋、一时的好奇或是小伙伴的一句怂恿,就呼啦一下投入到某项活动中,从不预想后果,从不考虑责任,而对于这个阶段的孩子来说,又总是那么兴奋,那么好奇,因此,父母对孩子的担心,特别是安全的担心,就不再是空穴来风,因为理性的父母知道,危机和成长一左一右地伴随着自己的孩子。

前些天在网上看到这样一则报道,家住湖南的5岁男孩儿小轩,去工地玩耍时脚底不知被什么东西绊了一下,于是就摔倒了,在倒下的瞬间,地上一根约5厘米长的铁丝直直插入小轩的左眼,孩子的哭叫声惊动了在不远处干活的爸爸,等爸爸赶来的时候,看见儿子正倒在地上拼命地哭喊着:“爸爸,我疼!”鲜血从孩子的左眼中汩汩流出。孩子被及时送到医院,但眼角膜破裂、眼球变形的现实纠结着全家人的心,孩子的眼睛能不能保住成了目前最主要的问题,原本调皮活泼的小轩也因这场突如其来的变故变得越来越沉默寡言。

这并不是孩子意外伤害的个例。据调查,我国有世界上最多的眼外伤者,数量大约是500万,其中大部分是儿童和青壮年。在住院病人中,眼外伤占同期住院病人的20%,因眼外伤致盲者列在首位。孩子是现实中的弱势群体,缺乏保护自己的意识,也缺乏保护自己的能力和手段,动作经验少,因此,从小就教给孩子一些必要的安全防范知识、培养孩子的安全意识,培养孩子谨慎的品格,也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至关重要的一课。

生活中可能出现的不安全因素很多,可能玩耍时会摔伤、煤气会泄漏、会遇到不法分子抢劫、会遇到拐骗、打雷时闪电会击中房屋、用电时会引起火灾等等,因此父母就要在生活中反复提醒孩子可能出现的不安全,给孩子讲述预防方法,以及告诉孩子一旦意外发生,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进行自救。在不断的安全知识灌输中,让安全防范意识在孩子心中安营扎寨。

另外,给孩子创造相对安全的生长环境也是父母朋友们必须注意的。父母不可能拥有阻止孩子淘气的魔力,同样,父母们也不可能把孩子像小兽那样锁在家里,这样的管教方式并不适合孩子身心的发展;父母更不可能让孩子对所有事情都谨慎小心,这并不能保证孩子不再出伤害或者被伤害的事故,而且会束缚了孩子的手脚。父母能做的,就是尽量给孩子设置安全的生活和玩耍环境,将家里可能对孩子造成伤害的可能性扼杀在摇篮里。比如可以给较尖锐的桌角上加个圆形的防护装置,以避免孩子摔倒后磕伤;给孩子势力范围内的电源插座加上一个保护性的插头盖;告诉孩子哪些电器是他可以用的,比如电视,而哪些又是他不可以用的,比如微波炉等等。

但规范孩子生活环境的做法又不能完全保护孩子的安全,因为父母并不能将孩子的所有活动控制在自己的视线范围之内,孩子手中还有玩具,孩子之间还有互相接触和磨擦,因此,父母对孩子更为有效的保护措施,就是对孩子的接触行为进行规范,引导孩子明确哪些行为是接触中可以或者必须有的,比如和小伙伴玩耍时友好的拍打、伤害后的道歉;比如在没有安全隐患的地方玩耍、不到没有保护措施的水域去玩等等。而有些行为是在接触活动中不能出现的,比如对小伙伴的恶作剧、有意的伤害;比如在路口踢足球、爬到树上捉知了等。虽然孩子在游戏时能够根据同伴的反应分辨自己行为是否恰当,但成人的某些引导,能帮助孩子更清晰地了解行为边界。

在现实生活中,父母不可能时刻看护孩子的行为,我们没有那么大的能力也不会有那么多的精力,因而,只有充分发挥孩子的主动性,培养孩子的谨慎意识,才是让孩子规范行为的良方。企图通过“谆谆教诲”来提高孩子的谨慎意识是一条计策,但对于每天淘得无暇听懂你说什么的孩子来说,也许,那并不是良方。那么,父母就要利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细节对孩子的谨慎意识进行潜移默化的培养。比如说可以利用孩子和伙伴之间的一些接触行为督导孩子对自己的行为更加谨慎,或者有意识地让孩子进行一些需要动用谨慎意识的活动从而让孩子习惯于谨慎。比如说在孩子不小心对其他伙伴造成伤害的时候,父母就不要把所有的责任自己一肩扛下,可以选择恰当的时机和合适的场合,让孩子参与到对伙伴的道歉甚至疗伤过程中,这样就可以让孩子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省,从而谨慎自己的行为;比如说父母在平时可以让孩子帮自己把从超市买的鸡蛋提回家,或者让孩子帮自己把装满水的杯子递过来,如果成功了,就要对孩子的成功进行赞扬或褒奖,让孩子在体验谨慎的同时也开始适应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