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子?治兵》中说:“用兵之害,犹豫最大;三军之灾,生于狐疑。”莎士比亚也说过:“多余的考虑是叛徒,它让我们的经营因为害怕而失去了赢的机会。”可见,缺乏主见,缺少判断能力,不能及时地制定正确决策,对一个统帅或是领导人物来说,无疑是最致命的弱点。
《史记?春申君列传》中就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战国时期,楚国令尹春申君黄歇任职期间,有人劝他及早除掉一个实力派人物李园。但是黄歇却优柔寡断、犹豫不决,迟迟没有接受劝告,后来终于被李园派来的刺客杀死。这就是“当断不断,反受其乱”的道理。遇事“当断不断”,犹豫不决,就会贻误时机,进而“反受其乱”。
此外,在作出一个决定时,下属都会用目光注视着自己的上级,如果此时你优柔寡断,一再错失良机,从此也不会有人尊敬或跟随你这样的没有魄力缺乏能力的领导。楚汉之争时,范增等谋士极力劝说项羽在鸿门宴上杀掉刘邦,扫清自己的称帝之路,项羽却妇人之仁、优柔寡断,迟迟下不了手,最后竟放刘邦逃了回去。范增也由此看出项羽并非成大事之人,今后必然被刘邦抢去天下,因而失望至极。在后来刘邦施反间计致使项羽怀疑范增时,范增便毫不犹豫地愤然离去。其他将领也逐个灰心,纷纷背叛项羽,投靠刘邦。项羽的优柔寡断,使手下将领对他的能力失去了信心。
有人说,遇事犹豫不决的人,像海上飘忽不定的一叶孤舟,没有目的地飘荡,永远达不到胜利的彼岸。因此,人们把优柔寡断视为败事之途,而把果断坚决视为成功之道。果断,就是处事决断不犹豫。《尚书》中说;“惟克果断,乃罔后艰。”意思是说,只有果断从事,才能没有以后的困难。对一个领导干部来说,无论是讲话、办事,都要做到干脆利落,不能犹豫不决,拖泥带水,这样才能使上级和下属看到自己内在的才能、魄力,才能维护自己的威信,维持自己掌权者的形象。不能做到果断坚决,往往就会给他人造成懦弱无能的感觉,也不会得到上级和下属的信任,那么在下属的心中也就不会有什么威信可言。
当机立断,立即行动
在领导决策过程中,每作出一项选择,都与机会、风险、利害和压力等问题相联系,所以决策者必须要有当机立断的魄力与胆略,任何优柔寡断、患得患失、举棋不定都是必须避免的。在这里,决断力就是一种意志力,优秀的领导者,在面临两难选择时,能够力排众议,具有非凡的决断能力,旗帜鲜明地下定决心,把握有利时机,促使决策成功。这种决断能力,不仅需要有敢冒风险的精神,而且更需要有对事业高度负责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及良好的心理素质。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决策往往是在二定的时间和地点内进行,错过一定的时间和地点,最佳方案可能成为最差方案。认准了的就决定,就大胆决策,这是领导力强的表现。有些领导在工作中遇到难题,碰上新情况,不论是否可以解决,总是左顾右盼犹豫不决,往往贻误时机。针对这种情况,领导要做到:既要敢于决策,又要善于决策。
列宁在十月革命中表现出了卓越的当机立断的魄力。在十月革命前夕,苏共党内关于起义的时间问题达不成一致,有一部分同志,不同意在1917年11月24日当晚起义,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列宁在24日晚写了《给中央委员的信》,信中他大声痰呼当机立断举行起义,他说:
“我写这几行字是在24日晚上,情况已经万分危急,非常清楚,现在拖延起义真的等于死亡。”
“科尔尼洛夫分子展开的资产阶级进攻,维尔霍夫斯基的撤职,都说明不能等待了。无论如何必须在今天晚上,今天夜里逮捕政府人员,解除士官生等等的武器(如果他们抵抗,就消灭他们)。”
“不能等待了!等待就会丧失一切!”
“历史不会饶恕那些拖延时刻的革命者,他们本来在今天可以获得胜利,而且一定能在今天胜利,却要拖到明天去,冒着丧失许多,丧失一切的危险。”
正是由于列宁同志的当机立断的魄力,于当晚举行了起义,才获得了胜利。如果没有列宁同志的当机立断而拖延起义,机会就会失去,起义后可能就会失败。当机立断的决策魄力是领导必备的能力。
从某种意义上讲,领导过程是由一系列决策或决断活动所组成的,决断的正确与否关系到领导活动的成败。当机会或危机来临时,如果不敢决断、不善决断,或决断不当,就会给组织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敢于决断、善于决断是作为领导者的必要条件。
美国总统林肯上任后不久,有一次将6个幕僚召集在一起开会。林肯提出了一项重要法案,而幕僚们的看法并不统一,于是7个人便热烈地争论起来。林肯在仔细听取其他6个人的念见后,仍感到自己是正确的。在最后决断的时候,6个幕僚一致反对林肯的意见,但林肯仍固执己见,他说:虽然只有我一个人赞成但我仍要宣布,这个法案通过了。
表面上看,林肯这种忽视多数人意见的做法似乎过于独断专行。其实,林肯已经仔细地了解了其他6个人的看法并经过深思熟虑,认定自己的方案最为合理。而其他6个人持反对意见,只是一个条件反射,有的人甚至是人云亦云,根本就没有认真考虑过这个方案。既然如此,自然应该力排众议,坚持己见。因为,所谓讨论,无非就是从各种不同的意见中选择出一个最合理的。既然自己是对的,那还有什么犹豫的呢?
在领导实践中,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新的意见和想法一经提出,必定会有反对者。其中有对新意见不甚了解的人,也有为反对而反对的人。一片反对声中,领导者犹如鹤立鸡群,限于孤立之境。这种时候,领导者不要害怕孤立,要拿出作决断的本领来。对于不了解的人,要怀着热忱,耐心地向他说明道理,使反对者变成赞成者。对于为反对而反对的人,任你怎么说,恐怕他们也不会接受,那么,就干脆不要寄希望于他的赞同。只要真理在握,就应坚决地贯彻下去。
沉着应对,化险为夷
2001年9月11日11点45分,在美国遭受恐怖袭击后仅3个小时,美联储副主席弗格森发布公开声明:美联储照常运转,随时准备满足人们对流动资金的需求。9月12日和13日,美联储一下子兑换掉900亿美元的现金,而在平时,美联储每天只发放1亿美元的现金来保证整个金融系统的运转,并且不把外币兑成美元现金。
这种紧急处置,使美国金融体系在“9.11”这种史无前例的大恐慌中运行良好,对稳定美国和世界经济,稳定社会,稳定人心,起了巨大的作用。
成功的领导者,往往具备超前意识,能对危机作出预测。有人说:“干部、干部,先干一步。”的确,一名优秀的领导干部,要时刻保持头脑清醒,把事情想在前头,把工作干在前头,在任何时候都要具备“先行一步”的思想观念,做到未雨绸缪。坐以待毙无异于懦弱放弃。领导者要能够带领组织预测到即将来临的暴风雨,经受住考验。
能使危机化险为夷凭的是大智慧,不是脑筋急转弯,耍小聪明。朱德与周恩来、贺龙、叶挺和刘伯承等一起,领导了南昌起义。随后,朱德根据前委指示,率领南昌起义军的先头部队南下。在南征途中,攻会昌,守三河坝,完成了掩护主力部队进军潮汕的任务。当得知起义军主力部队在潮汕地区失败后,自己所部又处在极端险恶之际,朱德以俄国革命成功为例,向全体将士说明中国革命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和最终将取得成功的道理,作出隐蔽北上、穿山西进、直奔湘南的正确决策,并适时进行了天心圩整顿、大余整编、上堡整训,使部队的状况明显改善。作为南昌起义领导人,朱德凭借丰富的政治军事经验,使起义军化险为夷,转危为安,有了立足之地。
危机面前,领导者必须沉着应对,科学决策,敢于承担责任,不可麻痹、松懈、侥幸。如果听任下属行动,不能及时决策,最容易延误时机,失去威信。例如,在抗洪救灾中,领导者们亲临灾情严重的前线,部署指挥抗洪抢险工作,是抗洪的排头兵。由于领导者决策果断,指挥得当,部署周密,行动迅速,控制了险情发展,并及时安全、有序地转移群众,把灾害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领导者和干部就应该在困难和危险面前挺身而出,率先垂范,坚持战斗在最前线。
在实际生活中,常会出现一些始料不及的紧急或危急情况,要求领导干部迅速作出决断并立即予以实施。在这种情况下,领导干部要能够沉着冷静,临危不惧,审时度势,当机立断,不失时机地迅速采取行动,即使需要冒一定风险也决不迟疑。
历史上,许多杰出政治领袖都有一套化险为夷的本事,使他们遇乱不慌,镇定自若,趋利避害。1558年,年仅25岁的伊丽莎白登基成为伊丽莎白一世女王,她从其前任手中接过已经濒临崩溃边缘的英格兰。她凭借其卓越的领导能力,终于带领英格兰成为欧洲最富强的大国,为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打下了坚实的墓础。2002年的俄罗斯几度遭遇危机,但是普京以其冷静、果断的处理方式,每每化险为夷,使他成为俄罗斯支持率最高的领导人。
危机面前,领导者一定要临危不惧,理智思考,稳定大局,使目标更加顺利地实现;使你的下级对你更加敬重,树立自己的威信;危机面前,领导者一定要泰然自若,稳定自己的情绪、稳定局势。同时,又要安定人心,给他人一种信念、一种力量,最后解除危难。否则,只会导致自乱阵脚,不战而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