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认为“青年人比老年人强,百分之七十以上的发明创造都是他们干的,而中老年的发明创造只占百分之三十。这种三七开的比例,为什么如此,值得大家深深地想一想。结论就是因为他们贫贱低微,精力旺盛,迷信较少,顾虑少,天不怕、地不怕,敢想敢说敢干。如果党再对他们加以鼓励,不怕失败,不泼冷水,承界主要是他们的,那就会有很多的发明创造。”因此,“现在必须提拔青年干部。赤壁之战、群英会,诸葛亮才二十七岁,孙权也是二十七岁,孙策起事时,只有十七入岁,周瑜死时不过三十六岁,那时也不过三十岁左右,曹操五十三岁。可见青年人打败了老年人。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赶旧人。”(《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第10-12页)
毛泽东以史为鉴,在使用干部上,反对论资排辈,强调真才实学,大胆起用在斗争中涌现出来的优秀年轻干部。在民主革命时期,他就重用过许多比周瑜当都督时还年轻的干部,如20多岁的吴亮平任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同样20多岁的艾思奇任中央文委秘书长,使这些马克思主义的翻译家、哲学家充分展示了他们的才华。
讲资历,害人不浅。古往今来,资历这把软刀子不知错杀了多少有用之才。任人只看资历,只看过去的业绩,依特权论资排辈,在我国古代几乎代代相传。时至今日,许多领导者在选人的时候,也不自觉地戴上“有色眼镜”,以资历来评选人才,使有识之士不被任用。这说明,有些领导者在选才观念上,还残存着封建士大夫的色彩。
一个组织如果任人唯资历,必然会僵化和凝固,必然会失去朝气蓬勃的生命力。
以貌取人要不得
孔予有许许多多弟子,其中有一个名叫宰予的,能说会道,利,善辩。他开始给孔子的印象不错,但后来渐渐地露出了真相:既无仁德又十分懒惰;大白天不读书听讲,躺在床上睡大觉。为此,孔子骂他是“朽木不可雕”。
孔于的另一个弟子,叫澹台灭明,字子羽,是鲁国人,比孔子小39岁,子羽的体态和相貌很丑陋,想要事奉孔子。孔子开始认为他资质低下,不会成才。但他从师学习后,回去就致力于修身实践,处事光明正大,不走邪路;不是为了公事,从不去会见公卿大夫。后来,子羽游历到长江,跟随他的弟子有三百人,声誉很高,各诸侯国都传诵他的名字。
孔子听说了这件事,感慨地说:我只凭言辞判断人品质能力的好坏结果对宰予的判断就错了;我只凭相貌判断人品质能力的好坏,结果对于羽的判断又错了。”
领导选拔人才时,往往会更加注意那些相貌堂堂、气宇轩昂的人,对于相貌平平甚至丑陋的人则置之不理,或一带而过。殊不知,如此做法使许多领导与优秀的人才失之交臂,令领导后悔不迭,遗恨终生。
有一则寓言:一只山羊初见一只斑豹,随即就喜欢上斑豹满身漂亮的斑纹。山羊喜爱至极,禁不住上前抚摸,不承想,斑豹对这送上门来的猎物毫不客气,凶猛而残忍地将山羊吞食于腹。山羊临终前悲叹道,我真愚蠢,我原以为美丽的东西都是善良可爱的,其实不然。
晋代学者葛洪在《抱朴子?外篇》中深有感触地说:看一个人的外表是无法识察其本质的,凭一个人的相貌是不可衡量其能力的。有的人其貌不扬,甚至丑陋,但却是千古奇才;有的人虽堂堂仪表,却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草包。倘以貌取人,就会造成取者非才或才者非取的后果。
其实以貌取人,这一现象可以用心理学上的“晕轮效应”来解释。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最早是美国着名心理学家桑代克于20世纪20年代提出的,是指人们的认知和判断往往只从某个或某些特征出发,而泛化到其他一系列尚不知道的特征。也就是说:一个人如果被感觉某一点是好的,他就会被一种积极肯定的光环笼罩,并得到各种良好的评价;如果一个人被感觉某一点是坏的,他就会被一种消极否定的光环笼罩,并得到各种不好的评价。
古时候,夏桀、商纣魁梧英俊,有天下出众的身材;他们的体魄敏捷强壮,足可对抗上百人。但是他们人死了、国家亡了,成为天下最可耻的人,后世说到坏人,就一定会拿他们作例证。这并不是容貌造成的祸患。三国时,孙权号称是善识人才的明君,但却曾“相马失于瘦,遂遗千里足”。周瑜死后,鲁肃向孙权力荐庞统。孙权听后先是大喜,但见面后却心中不悦。因为庞统生得农眉掀鼻、黑面短髯、形容古怪,加之庞统不推崇孙权一向器重的周瑜,孙权便错误地认为庞统只不过是一介狂士,没有什么大用。
于是,鲁肃提醒孙权,庞统在赤壁大战时曾献连环计,立下奇功,以期说服孙权。而孙权却固执己见,最终把庞统从江南逼走。
鲁肃见事已至此,转而把庞统推荐给刘备,谁知,爱才心切的刘备,也犯了同样的错误。他见庞统相貌丑陋,心中也不高兴,只让他当了个小小的县令。有匡世之才的庞统,只因长相不俊竟然几次遭到冷落,报国无门,不得重用。后来,还是张飞了解了他的真才后极力举荐,刘备才委其以副军师的职务。
现代的领导者,要真正识别人才,就要进行全方位的审察,看其是否具有相当的能力,是否有发展前途。如果不注重一个人的学识、智慧、能力等方面的培养与使用,不注重其专长的发挥,仅凭一个人的相貌来判断其能力的大小,甚至由此来决定人才的取舍,必将导致人才被埋没,领导的事业也会受损失。
不求完人,但用其长
春秋时候,于思向卫国国君推荐苟变,他说:“以苟变的才能,统帅五百辆战车的军队不成问题。”
卫侯说:“我知道他是个将才,但是苟变做官吏的时候,有次征税吃了老百姓两个鸡蛋,所以我不用他。”
子思说:“英明的人选才任官,就好比木匠选用木材,一取其所长,弃其所短。所以一根可以合抱的优质木材,有了几尺朽烂之处,高明的木匠是不会扔掉的。现在国君您处在战乱纷争的时代,正是需要收罗英武人才的时候,您却因为两个鸡蛋放弃了一员大将。您这话可不能让邻国知道啊!”
卫侯两次拜谢说:“我接受您的指教。”
每个人都有缺点,不能因为一些小缺点就放弃一个人才。值得注意的是,一些有大才能的人,往往缺点也很明显;而看起来很完美的人,往往天赋一般。所以,用人之道,在于取其所长,弃其所短,不要苛求细枝末节,而是看他大的方面。英雄不问出处。更重要的是,人都是在不断发展的,他现在有些缺点,以后经过磨炼,可以不断进步,改正缺点。大海之所以博大,是因为它不择细流。用人也是一样。
在明代16位皇帝中,永乐皇帝朱棣是仅次于朱元璋的最有作为的皇帝。朱棣当皇帝20年,摸索出了“君子与小人”的一套用人经验。有一次,他和内阁辅臣聊天时谈到用人,对现任的六部大臣逐一评价,说了一句:“某某是君子中的君子,某某是小人中的小人。”这两个人当时一个是吏部尚书、一个是户部尚书。用“君子中的君子”理所当然,为什么“小人中的小人”还能得到重用呢?
这正是朱棣用人高明的地方:“君子中的君子”做吏部尚书,不会结党营私,把自己的门生、亲戚和朋友全部安排到重要岗位上,而是以国家利益为重,为国家、朝廷选拔人才;“小人中的小人”做户部尚书,能为了把财税收起来不择手段。朱棣每年的军费开支非常大,正常的财政收入根本应付不了,除了常规的赋税,每年还必须要有大量的额外收入来支撑军费。所以他必须找一个会给他搞钱的“小人”。
名将吴起在离开鲁国后,听说魏文侯很贤明,想去投奔他。文侯问大臣李克说:“吴起为人如何?”李克说:“吴起贪荣名而好色,但是,他用兵司马田穰苴也不能超过他。”这样魏文侯就任命他为将军,率军攻打秦国,连克5座城邑。
19世纪美国南北战争时,林肯总统任命尤利西斯?格兰特将军为陆军总司令,当时有人跟他说,格兰特嗜酒贪杯,难当大任,林肯却说:“假如我知道他喜欢什么酒,我倒该送他几桶,让大伙儿共享。”林肯不是不知道酗酒可能误事,但他更清楚在北方军诸多将领中,只有格兰特能够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后来的事实也验证了格兰特将军临危受命,正是南北战争的转折点。这正说明了林肯的用人策略,在求其人之所长,而不在求其人之“完美”。
一个人的能力必有不能胜任的地方,一个人的才能必有不足的地方;人无完人,任何人都不可能十全十美。既然如此,那么对人才就不能求全责备。在人才的选任上,如果求全责备,其结果往往是,只看到了外表,无法认识实质,难以选出有真才实学之人。
古今中外,凡是想开拓事业、建功立业的领导者,都注意到了这一点。譬如,齐桓公准备任用宁戚,有人提出异议,认为:“宁戚是卫国人,应该先派人调查一下,如果确实是贤者,再任命其担任官职也不迟。”齐桓公不同意这个观点,他说:“问之,恐其有小恶,以其小恶,忘人之大美,此人主所以失天下之士也。且人固难全,权用其长者。”
诸葛亮用人,堪称严格而全面,但他从不以“完人”作标准。他说:“洗不必江河,要之却垢;马不必骐骥,要之疾足;贤不必圣人,要之智通。”
“人难求全责备”在康熙身上也得到充分体现。康熙用“方圆互用、体有殊规”的道理,说明人都有功过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是可以利用的,也能够做到“使功不如使过”。康熙三十四年(1696年),被革职的于成龙因官复原职,又被任命为河道总督。靳辅修理河工多年,曾被工部奏参,九卿议罪,“人皆云河道坏于靳辅放水,淹没民田”;而康熙却认为“其人亦非平常,必能成功”。果然,靳辅治理河务劳绩昭然。
施琅原本是明朝武将,他精通水战、胆识超群。降清后,康熙十分器重他,提拔他做水军统帅,对台湾的收复立过战功。后来,施琅因骄傲引起了朝中大臣的不满。康熙认为,施琅身为武将,平日很少学习,如今又立大功,恃功骄傲,这是可以理解的。此后,他对施琅几次提出批评,有时甚至很严厉,但并没有影响他对施琅的信任和使用。
领导者对人才的求全责备,不仅不能知人,而且会伤害人才。南宋作家戴复古在《寄兴》诗中写道:“黄金无足色,白璧有微瑕,求人不求备。”的确,任何人才都不可能十全十美。“你想雇用一个人的‘手’,而他总是整个人’连手带脚一起来的。”一个人不可能只有优点而没有缺点,缺点总是会随着人的优点一起来到领导的身边。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任何人有其长处,也必有其短处。人之长处固然值得发扬,而从人之短处中挖掘出长处,由善用人之长发展到善用人之短,这才是用人艺术的精华之所在。
看人多看长处,挑剔不如欣赏
挑剔不如欣赏,多看人的长处,不论是他人还是自己,长处就会越来越多;多加欣赏,不论是他人还是自己,值得欣赏的地方也就会越来越多。
陈赓部下有一名通讯科长,非常狂妄,爱骂人,但业务在全兵团出类拔萃。陈赓对他很信任,允许他自由出入自己的作战指挥室。陈赓在情报工作上神通广大,其奥秘就是他手下有这样一些奇人。
陈赓部下还有一个工兵连长,是从国民党军队里俘虏过来的,此人发明的飞雷解决了淮海战役中火力不足的问题,国民党称“没良心炮”,如今还陈列在军事博物馆里。这个人有喝酒和抽烟的嗜好,离了这两样就没法工作。陈赓就提供他酒和烟,虽然他只是个连长,却也给他配备马夫和警卫员。
陈赓堂堂大将,却有如幽默大王,一有机会就开玩笑。而且是上与领袖、领导,下与部属、小鬼开玩笑,甚至对外国朋友也开玩笑。
1950年7月,陈赓以中国共产党中央代表身份,赴越南协助越南人民进行抗法战争。越南党政军民对陈赓为首的代表团一路盛情款待,并指派了三位青年妇女带着两车水果随行。陈赓把这种招待称作“五小时,一小宴,十小时一大宴,上马香蕉,下马柠檬,饭后咖啡,睡前菠萝”;把三位妇女分别叫做“柠檬小姐”、“菠萝姑娘”、“咖啡大嫂”、逗得越南朋友一个个喜笑颜开。在丛林中,胡志明热情欢迎陈赓一行的到来,井愉快地赋中文诗两句:
“乱石山中高士卧,茂密林里关人来。”陈赓表情丰富并配以手势说:“不妥,不妥,我这模样哪能称美人?”笑声大起。胡志明手掠银须,说:“改两字,‘乱石山中高士卧,茂密林里英雄来’。”
这种欢乐的气氛,真是称得上“同志加兄弟”。
陈赓出身大地主,曾经救过蒋介石,曾被国民党逮捕又被国民党释放,因搞过多年情报工作,有很多事情说不清而且也不能说,再加上他“吊儿郎当”,如果用某些人的标准来衡量,他连加入中国共产党都不合格。但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等中共高层领导对陈赓都很喜爱,就连偏爱严肃的刘少奇也在一次会议上说:“你们不要以为陈赓是个吊儿郎当的人,他往往在最关键的时刻总是站在正确方面的。”
在这种高度信任和欣赏下,陈赓这个情报天才、警卫天才、军事天才、外交天才、组织天才、领导天才在众多方面为中国革命和中国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
中国人常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陈赓的“吊儿郎当”是“过”吗?不是!那是智慧,是活力,是凝聚力。例如,哈军工的第一代专家教授,都是从英国、美国、德国、意大利、日本这些地方回来的,时人称之为“八国联军”。他们的思想观念、生活习惯、个人情趣与当时的共产党干部大不一样,如果不是陈赓这种开明、友善、幽默的天才领导者,能够让这支“八国联军”心情舒畅地安心工作吗?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人是需要有人欣赏的,相互欣赏,相互友爱,相互团结,相互激励,国家、民族、地区、组织、个人也就会越来越有活力。相互挑剔,相互埋怨,相互仇恨,一切都会僵化,一切都会窒息,一切都会毁灭。
清代思想家魏源说过:“不知人长中之短,不知人短中之长,则不可以用人。”领导者要知人善用,“知人”不仅要知人之长,而且要知人之短。只有全面客观地了解一个人,才能根据一个人的个性特点,准确地使用一个人。扬长避短,用人所长,这一点很好理解,也容易做到。而要做到短中见长,善用人短,却并不那么容易。
有一个故事,说清朝有位将军叫杨时斋,他认为军营中没有无用之人。聋子,安排在左右当侍者,可避免泄露重要军事机密;哑巴,派他传递密信,一旦被敌人抓住,除了搜去密信之外,再也问不出更多的东西;瘸子,命令他去守护炮台,坚守阵地,他很难弃阵而逃;瞎子,听觉特别好,命他战前伏在阵地窃听敌军的动静,担任侦察任务。
杨时斋的用人之道虽然有点夸张,但却诠释了这样一个道理:任何人的短处之中肯定蕴藏着可用的长处。
唐朝大臣韩幌有一次在家中接待一位前来求职的年轻人,此君在韩面前表现得不善言谈,不懂世故,脾气古怪。介绍人在边上很是着急,认为毫无录用希望,不料韩幌却留下了这位年轻人。因为韩幌从这位年轻人不通人情世故的短处之中,看到了他铁面无私、刚直不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