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中国式领导智慧
20377500000010

第10章 有作为,有胆识,直挂云帆济沧海(3)

华西大队在苦干的同时还巧干,1968年偷偷地办了一个小五金厂,白天有领导和外人检查参观,厂子就关门息声,人下大田;检查参观的人一走,大家又回来加班加点。

1972年,全大队200多户社员都住进了新盖的瓦房,由此迈出了共同致富的第一步。华西大队还建成了当时连大部分县城都没有的5层大楼,用来办托儿所、中小学,被华西人自豪地称为“教育大楼”。

1978年,华西的工业产值已达到69万元,银行存款100万元,人均分配220元。当时的中国,平均每个生产大队的集体积累不到1万元,农民人均收入是134元。

显而易见,不论在什么样的历史条件下,多一些吴仁宝这样的领导,中国的建设事业都会取得更大的成就。

部队的许多干部都是在一线战斗中提拔起来的,火线入党、火线提干是常有的事。这是因为他们在关键时刻敢于挺身而出。

胡修道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集团军吾0参谋长。1931.年生,四川省金堂县人。1951年6月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1953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2年11月,在上甘岭战役中,他和班长及另一名新战士负责坚守597.9高地3号阵地。5日拂晓,敌军在飞机、火炮掩护下向阵地发起进攻。他们在班长指挥下英勇还击,连续作战3小时,打退敌人10余次进攻。后来班长调去支援9号阵地,他和新战士继续坚守,又连续打退敌人10余次进攻。当发现lO号阵地危急时,他抱起爆破筒,带领战友主动支援,冒着敌人机枪火力封锁,抢先登上制高点,将已冲上阵地的敌人击退。

经过一天激战,共打退敌军40余次进攻,歼敌280余人,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迹。1953年1月1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为他记特等功,授予“一级英雄”称号。

在一些重要的关头,工作上也会碰到棘手的难题,如果在此关键时刻,其他人都束手无策,你却挺身而出,使问题迎刃而解,那么,不仅你的同事会佩服你,你的领导也会高看你一眼。

关键时刻的难题最能考验人,所以必须具备冲上去的勇气。有的下属确实有才能,但害怕困难,或者采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明哲保身态度,因而不敢在紧要关头站出来,自己的才能也不会被人发现。培根先生曾说过一段与此关联的话:“如果问:在政治中最重要的才能是什么?那么回答是:第一,大胆;第二,大胆;第三,还是大胆。”同样,如果要问:在关键时刻获得领导赏识的东西是什么?那么回答是:第一,勇气;第二,勇气;第三,还是勇气。

危难当头、紧要关口,需要有人挺身而出,勇于担当。“智谋出于急难,巧计生于临危。”大危难孕育着大作为,大挫折磨砺着大机智,大困难蕴涵着大机遇。担当危难,是一种睿智和本领,是一种清醒和坚定,是-种宽广胸怀和至高境界。“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是担当危难的生动写照,“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是对担当危难的真情赞美。勇于担当危难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无论是外寇入侵之时,还是内忧丛生之秋,这种品质和精神历经磨砺而不衰。虎门销烟、抗日救亡是对民族危难的担当,抗洪抢险、抗击“非典”是对人民生命财产危难的担当。在维护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时挺身而出、勇于牺牲,在应对突发事件时处变不惊、见义勇为,这都是担当。

领导要担当大事难事,发挥出中流砥柱的作用,就要有把握时势的睿智,善于着眼全局、顺势作为,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克难奋进、逆势自强;就要有舍我其谁的气魄,善于敢于承担,有强烈的角色意识、出位意识和开拓意识,敢于竞争,敢于行动,要有自强不息的品格,自强不息,能耐得住寂寞,战胜逆境,增智增力;要有脚踏实地的风范,努力办好小事,勤勉办好实事,尽力办好难事。总之,无论是在顺境中,还是在逆境里,不论是苦差事,还是棘手事,领导干部都要敢于担当,尽到自己应尽的义务。

在危机时期挺身入局

领导者要有挺身入局的政治理念。有人说,是“9·11”成就了纽约前市长鲁道夫·朱利安尼。

的确,当世界贸易中心双塔倒塌时,朱利安尼第一时间赶了过来,直接或间接地下达了数百道命令,他亲自指挥在场的数百名人员进行救援活动,抢救遭摧毁的公共设施,并且前往医院慰问受伤者和罹难者的家属。他说:“我必须露面,我是纽约市市长,如果我没有出现,将对这个城市更加不利。”

在那段时间里,他频繁地出现在全国性媒体的电视画面和广播上,提供各种重要的信息给全国民众。举例而言,他号召大众进行遍及全市的反恐行动,澄清了纽约市并没有遭遇生物或化学武器攻击的迹象,他还说:“明天的纽约就将屹立于此,我们将要重建,而且我们也会变得比之前更坚强……我希望纽约市民们为全国的人民作出榜样,也为全世界的人们作出榜样,告诉他们,恐怖主义不会阻止我们的。”

最终,在朱利安尼坚强、理智的带领下,纽约市民走过了这场前所未有的灾难。“9·1I”灾难处理事件可以说是朱利安尼生涯中最闪亮的一刻,他临危不乱的领导能力获得了各方的赞美。从那之后,“美国市长”这一称号便一直伴随朱利安尼。

戴高乐也是一面旗帜--拯救法兰西的旗帜。1940年6月,德军侵占巴黎,刚刚晋升为法国国防部次长的戴高乐即出走英国。6月18日,他向法国国内发表广播演说,号召人民继续抗战。“6·18”讲话改变了法国历史的进程,它使已经亡国的法国人民看到了一颗希望之星在闪烁。人们热血沸腾,奔走相告。此后,戴高乐克服重重困难,以自己的形象鼓舞法国人民的斗志,不使他们丧失信心。他还先后组织和领导了法兰西民族委员会和法兰西民族解放委员会,以抗击希特勒德国的入侵。戴高乐的形象也因此深深地印在法国人民的心上。法国解放后,他也就顺理成章地出任临时政府首脑。

在危机时期挺身入局,并且借助危急时刻一举成名的例子还有很多,最厉害的一位应该算是南朝宋武帝刘裕。当时刘裕还在北府兵的队伍里做普通军官,恰好赶上孙恩起兵,朝廷调卫将军谢琰和前将军刘牢之前往征讨,刘裕也以刘牢之参军的身份随同出征。刚一到战场,他就奉了刘牢之的命令带几十个人去刺探敌情,没想到迎面遇上一支几千人的队伍,他知道已经来不及撤退,于是干脆挥着长刀冲进敌阵一通厮杀。没多久,和他一起的人就死伤殆尽,他也摔到了河岸下面。敌军冲到岸边,他又挥舞着手里的长刀,仰面向上奋力砍倒好几个敌人,重新又跳上岸来,大吼着继续向敌人砍去。跟随孙恩起兵的这些人都是宗教徒,对于怪力乱神的事情极为迷信,现在看到刘裕勇猛的样子,几乎以为他是个砍不死的天神,于是纷纷恐慌起来,转身落荒而逃,一时间兵败如山倒,刘裕又追上去继续砍杀,一个人追着几千人跑,壮观的情景可想而知。

刘牢之的儿子刘敬宜看到刘裕长时间不回来,就带人上前线去找,没想到看见刘裕一个人正在和几千人纠缠,也大吃了一惊,从此拿刘裕当战神看待,刘裕也一战成名。这是他生命中的第一次成功亮相,从此英勇无敌的声名远播,也赢得了上司刘牢之的重视。

他还曾经坚守力量薄弱的小城海盐,面对着频繁来攻的军队,’率领数百人组成的敢死队,脱了盔甲,手持短兵器一路大喊着冲出城来,敌人全都被他们的气势镇住,丢盔弃甲四散奔逃,连大帅姚盛都丢了性命。而且刘裕除了勇武之外还很有头脑,所以在后来的几次绝地反击中,他也没有落过下风,反而把自己的劣势全部转变成优势,打了一个又一个胜仗,树立了自己不可战胜的战神地位,赢得了人们普遍的崇拜。

2006年年底,时任中共深圳市委书记的李鸿忠在一次会议上大引古训,激励同人。他说:“为官避事平生耻。”他为此强调了20个“任”字:任劳者任怨,任职者任责,任谋者任作,任事者任议,任为者任过,任绩者任累,任誉者任妒,任得者任失,任人者任难,任仁者任勇。

平日里,大家扎堆在一块儿,你不服我,我也不服你,谁都没有太出类拔萃的表现。但是,危机就是转机,当危机降临的时候,大家张皇失措,谁能横刀立马、指挥若定,那领导者的地位就自然地形成了。只有把握这样的机会,才能实现“超常规,跳跃式”的发展。

一个领导者是否能够做到顾全大局,无疑是由多方面的因素所决定的。这不仅需要领导者具有勇于献身的可贵精神,绝不能“趋福避祸”、明哲保身,而且最重要的是,领导者必须具备“大智大勇”的非凡修为。

恪尽职守,大事难事看担当

四川宜宾流杯池公园有一石刻,上面有这样一段话:“大事难事看担当,顺境逆境看襟度,临喜临怒看涵养,群行群止看识见。有作为者定有不凡。”这四“看”讲的是在人生的各种关口,最能看出一个人的品性、胸怀、修养和境界。遇“大事难事”,能不能“担当”,集中体现了当事人人格力量的强弱和道德境界的高低。对担负着领导责任的领导干部来说,更是如此。

何谓“担当”?按词典的解释,担当就是“接受并负起责任”。在现实生活中,担当与人们关于责任、良心、价值、奉献、牺牲、勇气和才干等方面的思考联系在一起,从而被赋予丰富的内涵。它既代表着“在其位、谋其政”的履职尽责,也体现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海阔胸怀;它既代表着“知其难为而为之”的执着理想,也体现着“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无畏勇气。

古往今来,担当价值千金,担当任重千钧。深刻认识和把握担当问题,做一个勇于担当、有所担当的人,对于个人和社会都具有非同一般的意义。

“我有一个信念,就是处事不避难,勇于担当,奋勇向前。”这是温家宝总理曾经两次在全国“两会”记者招待会上发出的心声。温总理倡导的“事不避难,勇于担当”,就是告诫所有领导干部:为官就得敢于负责,勇于担当,越是困难越向前。

“文革”之后,邓小平同志大刀阔斧地拨乱反正,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思想路线,在全党号召要全面准确地评价毛泽东思想,在把握大是大非的理论和路线问题上体现了非凡的勇气和魄力。不仅如此,他还打破常规,大胆提拔起用优秀年轻干部,培养接班人,有力地维护了政局的稳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又果断地实行对内改革、对外开放之路,敢于在沿海14个城市试验“特区”,敢于提出“一国两制”等重大战略思想。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安徽风阳小岗村的18户农民率先提出了“大包干”、“包产到户”的设想,这一新生事物,从一开始就遭到来自各方的非议,但小平同志坚定地支持这种“试验”,最终在全国推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闯出了农村改革发展的新路子。所有这些果敢的行为,无不表现了小平同志敢于担当的精神。

诺曼底登陆前夕,盟军司令艾森豪威尔曾写了一份新闻稿,他写道:“我们在瑟堡一阿弗尔地区登陆时未能找到令人满意的据点,我已下令撤回部队。我是依据我得到的最佳情报作出发动进攻的决定的。空军和海军部队表现出了英勇无畏和忠于职守的精神。如果这次登陆行动因为失败而受到任何指责的话,那都由我一人承当。”这是外国式的担当。

敢于担当,是领导干部一项极为重要的领导素质,是领导干部激发斗志、凝心聚力,团结带领部属干事创业的基本条件。

职务就意味着责任,权力就意味着压力。有职务没有责任,有权力没有压力的好事应该找不到。而且领导干部的职位越高、权力越大,肩上的责任就越重。充满热情地干好本职工作,认真负责地处理好每件事情,不论在哪个地方、哪个部门的工作都于得有声有色,应该成为领导干部追求的目标和快乐。领导干部应当对党组织负责、对人民负责、对事业负责、对自己负责、对家庭负责,特别是对自己的工作要恪尽职守,敢于担当,在岗一日,尽责一天。

人生一世,没有人能逃脱这样那样的责任,不管是对工作、对家庭,还是对社会。拖延,不放过盲点和死角,问题不上交、矛盾不乱推、困难不下转,不做老好人,更不能拿上级领导当“挡箭牌”,积极主动地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在组织实施决策中,按照分工切实履行好个人的职责,宏观在胸,微观在握,通过抓根本、抓主要矛盾,促进全局工作。在谋划好全局工作的同时,带头抓棘手问题的解决,带头抓具体事情的处理,不搞大而化之,不搞层层批示,不当甩手掌柜,千斤重担大家挑,齐心协力排难求进;同时,要勇敢地支撑起一片天地,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善于为部属承担责任,善于做部属的坚强后盾,让部属大胆工作、放手工作,以开拓进取的姿态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反观现实社会,有一些领导干部,遇“大事难事”,不敢担当、不愿担当。有好处可得时趋之若鹜,要承担责任时则唯恐避之不及。面对各种责任,有的人认为自己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无法担当;也有的人认为自己职权有限、能力有限,无力担当;有的人则认为讲责任太沉重,担责任太劳累,不愿担当;还有的人干脆说:“天塌下来有高个子顶。”自己无须担当。在日常工作中,人浮于事、推诿扯皮的现象常常出现;在危难和考验面前,逃避退缩、冷漠无情者也不乏其人。缺乏担当精神的人就像是被抽空了血液、拆散了骨架,空有躯壳,难以立身于天地。杜甫在《奉送严公如朝十韵》中说:“公若登台辅,临危莫爱身。”挑担子、负责任不正是各级领导干部的应有之义?“当官遇事不担当,不如回家挑箩筐。”特别是面临“大事难事”时,领导干部更要挺身而出,如此,才会有威望、有感召力和凝聚力。

关键时刻要大显身手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大地突然出现一阵剧烈的颤抖。从惊愕中清醒过来的郫县人防办党组书记、主任任朝霞第一反应是:地震发生了并且后果一定相当严重。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他紧急召开党组会,并启动了应急预案。第一时间,他指挥人员在通信几乎中断的情况下,一对一、多渠道集合了全县人防专业队。截止到5月31日,在整整20天的抗震救灾中,他带领人防办干部职工、人防专业队员和应急民兵们一起按时完成了抗震救灾指挥部分配的一个又一个任务。救出幸存者13人,挖出遇难者尸体数具,协助疏散安置群众上千人。“5·12”汶川地震发生以后,任朝霞主任每天都在抗震救灾第一线,由于忙碌劳累和生活无规律,他胆囊发炎,全靠吃药控制,就这样,他也没有离开过一线。在他身先士卒的带领下,郫县人防有效地完成了抗震救灾指挥部交给的工作和任务,得到了国家、省、市以及县委、县政府、人武部领导的充分肯定。

在紧要关头大显身手,替上级分忧解难,不仅可以表现自己的才华,赢得上级的垂青,拉近彼此间的距离,而且还能给上级留下深刻而持久的好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