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李自成(精补本)
21000700000026

第26章 挺进西安(5)

八月中旬,孙传庭抵达洛阳。先期入城的牛成虎、奉调先至的陈永福及当地士绅都出城迎接。昨日率火车营在洛阳西边的新安与孙传庭会合的白广恩也随着进城。大家簇拥着他一起往行辕缓辔而行。孙传庭已多年未到洛阳。当经过福王宫遗址,看到这里依然一片废墟,处处露出两年前焚烧的痕迹时,孙传庭叹道:

“流贼就是流贼;除了抢劫、烧杀,还能做什么!”

他又回头望望白广恩等几员大将,说:“所以我们一定要抓军纪,否则岂不同流贼一样了?”

其实他完全清楚,官军现在军纪之坏甚于“流贼”。尤其是白广恩,据保定巡抚、真定巡按的联名题本称,其部属今春在广平一带烧杀淫掠,已到了无时无地不在肆虐的地步;五月抵陕受自己节制后,稍有收敛,但在战争的紧要关头,这支队伍能否令行禁止,仍很难说。由于手中将才匮乏,他不得已才将火车营交给白广恩,但他仍会随时给后者一些警示。

“是,是。”白广恩在孙传庭面前总是十分恭敬。

抵达行辕不久,孙传庭顾不得休息,就把牛成虎和杨承祖召来汇报军情。他先对前队将士表示嘉勉,特别赞扬杨承祖、黄龙的表现,接着问道:

“进入陕州以来,你们遇到的似非贼军主力;究竟是什么人马,能够看出来么?”

牛成虎望了杨承祖一眼:“你说吧!”

“那是马世耀的贼军。”自从投降以来,杨承祖就改口称义军为“贼军”,出口非常顺溜,“虽然他们没有打出马贼旗号,但许多人我们都认识,所以流贼要瞒过我们根本是妄想!”

孙传庭知道马世耀只是一员偏将,对方的主力没有出现,这就必须高度警惕。他正在沉思,杨承祖又说道:

“不过刘芳亮的几万贼军已经到了汝州附近。”

“唔?是吗?”孙传庭知道刘芳亮是一员大将。

“他已经派人去同刘芳亮手下一个将领联络,那人大约很快就会投诚到大人麾下来。”牛成虎指着杨承祖以兴奋的口气插话。

随即杨承祖禀报了事情经过。他谈到以前与李养纯的交往,知道此人向来对“闯贼”不满,因此获知他随刘芳亮前来汝州后,自己立刻派亲信前往联络,对方当即表示愿意投诚,目前正在商量细节,以便加以接应。由于消息来得突然,未及事先请示;又因事关机密,不放心派别人传报,所以直到今天才向孙传庭当面禀报。

这是一个意外的好消息,也使孙传庭对杨承祖更加看重。他从来对偏裨将领直呼表字而不称“将军”,现在他特地改口称道:

“杨将军,你投诚过来后,表现非常出色忠勇。召降李养纯这件事也办得很好很及时。牛将军已几次为你请功。等这次剿贼成功后,我会立即上奏朝廷,实授你为副将,以后还会升任总兵。现在我们正需要掌握流贼的动向,所以你一定要稳妥地把李养纯接应过来,要帮他挡住流贼的追击。安排他的人马驻下后,你就带他来见我。”

牛成虎、杨承祖辞出后,孙传庭独自在房里踱来踱去。自从进入河南,一路奏捷的同时,他也不断从一些北京传来的消息、从若干友人的信函、从与几位幕僚的交谈中听到另一种声音。他听说兵部尚书冯元飙和侍郎张凤翔仍然对他的出关忧心忡忡,担心他一旦失败,大事将从此不可为。他曾先后接到金毓峒和一位叫张鼎延的进士的手书,都劝他抵达洛阳后,不要轻易再向东南进兵,而“宜修复洛阳,进战退守,计出万全”。一些幕僚也建议他加固洛阳城墙,并抚辑流亡,重开屯田,经略中原,作长期“御贼”、“剿贼”的准备。孙传庭明白这是一步好棋,知道只要自己重兵驻洛,义军决不敢轻易渡河去进攻北京。也正因为此,他对现在探得的有关“流贼”在荥阳、汜水一带作渡河状的消息不屑一顾,认为那是“流贼”的狡计,意在分散自己的兵力。但守洛阳这步棋实际上很难走出,因为崇祯希望的是一鼓荡平“流贼”,对任何持重的建议都听不进去,自己又不可能像左良玉那样拥兵自重、自行其是。左思右想,孙传庭决定等见了李养纯、进一步弄清“流贼”的动向后再作定夺。

第二天,李养纯在杨承祖的策应下,顺利地带着两千人马叛逃过来。安顿下来后,两人就来见孙传庭。一路上杨承祖关照了他不少话,李养纯都一一称是,表示明白。进入行辕大堂,孙传庭坐在中间,没有起身。李养纯随杨承祖磕了头,孙传庭才亲切地招呼他们坐下。

“你们一路辛苦了。你是怎么想着要来投诚的?”孙传庭收起平时威重的面容,含笑问道。

李养纯一向听说督师大人很威严,所以进入行辕就有点忐忑,这时见孙传庭态度和蔼,不觉胆大起来,粗声答道:

“大人,末将在闯营,简直就是王八送葬,鳖(憋)死啦。早几年就想到杨哥那边去快活,逮不着机会,只好窝在闯营中,一直是风箱板做锅盖,受罢凉气受热气,真他妈的……”

见李养纯说起粗话来,坐在身边的杨承祖赶紧把他的衣襟扯动一下。李养纯没有觉察,继续说道:

“再说,他闯王用人也得讲个先来后到吧。大伙儿都说,那李振声是个屁都不会放的木头人,值不了屌毛灰,凭什么给他那么大的官做,还称他‘大哥’?末将虽然不识字,好歹也姓李,也是米脂人,混了这么多年,才混个都尉……”

杨承祖又把他的脚踩一下。李养纯回头看杨一眼,才意识到自己的话扯远了,改口道:

“这都是说的闯营不公不平的事。末将今天来投诚,最主要的是,末将已经知道,造反是大逆不道、天诛地灭的事。末将要改邪归正,报效朝廷。从此在大人麾下,大人指东,末将决不往西;大人指西,末将决不往东。”

李养纯给孙传庭的印象不如杨承祖好,但他也马上看出,此人是真来投诚,并非诈降,至于以后的表现一时还看不出来。他点点头对李养纯表示肯定,很快转入另一个话题:

“刘芳亮有多少人马?”

“三万。”

“他后面还有多少人马?”

“这我不清楚。他没有对末将说。”

“闯贼的兵力部署你一点都不知道?”

“大军离开,哦不,贼军离开襄阳时,田见秀的人马留在那里。离开邓州时,袁宗第的人马留在那里。经过裕州时,谷英又被留下来。其余贼军都到了襄城。这是大伙儿都知道的事。至于到襄城后再怎么部署,那是几个头头商量的事,末将不知道,不敢乱说。”

听说袁宗第驻在邓州,孙传庭明白,冯师孔那支偏师不可能去抄敌人后路了。要紧的是,这支偏师要在商洛到武关一带布防,不要让袁宗第经此路直捣西安。他想待会儿应当马上给冯师孔一信,予以提醒。因见李养纯讲不出更多的作战部署,孙传庭又换了一个话题:

“你觉得贼军士气如何?我军进入豫境后,一路没有遇到像样的抵抗。只有马世耀的一点人马,也不堪一击。你说这是贼军的诱敌之计么?”

李养纯听了这个问题,忽然想起杨承祖向他介绍的孙传庭的脾性,说孙爱听恭维话,特别爱听别人对其以往功绩的赞美,于是答道:

“马世耀卖的什么葫芦,末将说不准。但要说到士气,贼营中人对别的官军都不放在眼里,惟独一听大人的名字,个个都胆战心惊,都说孙大人当年曾生擒高闯王,又曾在潼关南原把李闯王打得只剩十八个人死里逃生。所以我想,那马世耀算个什么东西!见了大人的军队,自然会吓得屁滚尿流!”

虽然李养纯的话说得粗鲁,而且一听就知道他故意避开了去年的冢头战役不谈,但孙传庭还是颇为得意,说道:

“那都是过去的事了。现在我们要全力打好眼下这一仗。你来了很好。只要一心为皇上、为朝廷出力,我会为你记功的。你们先下去吧。”

11

几天后,孙传庭得到探报,说是刘芳亮抵达汝州后,正在整顿人马,准备前来洛阳迎战。孙传庭在召集众将开会之前,先独自在房里凝神思索。他认为凭着大军入豫以来的气势,凭着火车营的威力,要击败刘芳亮不会很困难。让他犹豫的是,战胜刘芳亮后是乘胜追击,还是暂时守住洛阳不动。前一种战法有利于迅速扩大战果,但有风险;后一种战法比较稳妥,但会给敌人以喘息之机。正在反复权衡,一名亲兵进来禀报,说从襄阳来了一个商贩,有急事要见他。

“襄阳来的商贩?让他进来!”孙传庭觉得非常奇怪。

商贩进入大堂,跪下磕头。站起来后,还没有等孙传庭问话,他就从怀中掏出一个蜡丸,用指甲剖开后取出一信,双手递上,一面说:

“小人不是商贩。小人是邱公子的管家,奉公子之命特来呈递密书。”

“邱公子?哪个邱公子?”孙传庭边接信边问道。

“邱之陶,就是礼部邱侍郎的公子。”

“哦,邱瑜的儿子。他不是从贼以后又受了伪职么?”

“那都是假的。大人看了信就都明白了。”

孙传庭开始读信。最初他眉头深锁,读到后来逐渐舒展,读完时竟露出了笑容。邱之陶在信中说,“流贼”破宜城时,杀害了他高龄的祖父。为了报此血泪深仇,也为了报效朝廷,他忍辱负重,在“贼”中潜伏下来。现在获知官军出关,是他报仇雪耻的时机到了。因为受了“流贼”兵政府的“伪职”,负责协守襄阳,所以他可以配合官军行动。“督师与之战,吾当诡言左兵大至,以摇贼心。彼必返顾。督师随其后,我从中起,贼可擒也。”孙传庭将这段话又读一遍后,刚才还在犹豫的问题忽然有了答案。打败刘芳亮后要不要紧追不舍?当然要追!先追到汝州再说!

“从襄阳过来,到处都有流贼的逻卒。你一路没有遇到麻烦么?”他向来人关切地问道。

“小的是绕道武关,从西边过来的。原想在陕州参见大人,没想到官军进兵如此神速,小人马不停蹄,竟然直追到洛阳才赶上大人。”

“流贼逃得太快,我们也不好耽误。”孙传庭笑道,“兵贵神速。你一路很辛苦,但你还得马不停蹄赶回去。我马上就给你家公子回信。给你另外换匹马,你稍事休息后就上路。”

说罢,孙传庭就去隔壁书房亲笔写了一封回书,也用蜡丸封好,出来交给送书人,又再三嘱咐他一路小心,随即让一名亲兵带他下去休息。

然后他命中军通知大将们前来议事。在将领们来到之前,几位亲信幕僚先走了进来。一位主张固守洛阳的幕僚问道:

“大人以为金稚鹤、张慎之的策略可取么?”稚鹤、慎之是金毓峒和张鼎延的字。

孙传庭摇了摇头:“他们的策略万不可行。未出关前,已经有人说我们‘玩寇縻饷’。如今朝廷正命山西平阳等府县为我协解米豆,以供军需。倘若我再不主动进剿,岂不正好授人以柄?再说,士兵的亲属、祖坟都在三秦,让他们固守关中,犹有可说。如今他们抛离故土,随我东征,却要他们在洛阳修城枯守,这士气能否一直保持,就很难说了。”

“大人拟在刘芳亮安营扎寨之前,就挥师出击,一举击溃贼军么?”另一位幕僚问道。

孙传庭又摇了摇头。本来他的确想过,要趁刘芳亮立足未稳之际,出其不意给以痛击,但现在既然接到邱之陶密书,他就想稍事拖延,以便让邱的管家有时间赶回去送复信。如果邱的计谋能顺利施行,俟“贼”中内乱时再发起猛攻,则胜利就较有把握了。不过为了保密,关于这一层想法他没有向幕僚们透露。

不一会儿将领们来到大堂。孙传庭按其一贯的作风,果断、明快地对战事作了新的部署。第二天战火就在洛阳南门外点燃了。

12

从在洛阳城外击败刘芳亮,到一路迎战各股“贼军”,官军依然所向无敌。十多天后,孙传庭到了汝州。因为“流贼”是弃城而逃,所以官军未经激战就进入了这座以汝瓷名闻遐迩的古城。当天恰逢重阳节,一位幕僚见督师大人心情愉悦,便建议他出北门去城东北的风穴山登高。孙传庭正想稍事休整,以便对未来战事作一番新的运筹,当下便换了一身便服,在几位幕僚和一群亲兵的簇拥下骑马出城。

一路上孙传庭时而独自回想过去十来天的战事,时而轻松地与幕僚们交谈几句。十多天前,就在刘芳亮兵抵洛阳前夕,孙传庭把火车营摆在了洛阳南门外。他没有下令主动出击,而是以逸待劳,等着刘芳亮来进攻。只要义军进入火炮射程之内,火车营立刻众炮齐鸣。刘芳亮吃过几次亏、死伤一批人后,不得不从来路后撤。这时孙传庭一声令下,官军前队立刻从火车营后冲出。冲在最前面的是杨承祖、黄龙的数千骑兵。刘芳亮的人马曾试图返身抵抗,但挡不住官军的凌厉攻势,终于大败溃逃……重新回顾这一仗时,一位幕僚以赞叹的语气说:

“原来我以为大人会趁流贼扎营之际,突发奇兵,打它个措手不及。现在才明白,大人的部署不惟稳妥,且更合于古人的战法。《左传》有云:‘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大人于流贼‘三而竭’时方始出手,故能大获全胜。”

孙传庭的部署本来另有时间方面的考虑,不过对于幕僚以《左传》中曹刿论战作比,他认为也很有道理,轻蔑地说:

“嗨,刘芳亮比马世耀也强不了多少!”

打败刘芳亮后,官军从龙门经白沙、大安、庙下诸镇一路追击过来。其间曾有郝摇旗以及贺、刘、蔺等率领的“贼军”出来拦截,但都不敌官军,陆续败退。将到汝州城下时,李自成、刘宗敏也率军出现在战场上,与牛成虎的前队混战起来,一度杀得难分胜负。但当高杰的中军赶到后,“贼军”就明显不支,很快败退。战后清扫战场,发现了“贼军”果毅将军谢君友的尸体,还捡得了一面绣着“新顺王”三字的大旗,显然是李自成仓促中丢弃的坐纛。

谈到这一连串令人振奋的战果,幕僚们看到,督师大人脸上又出现了多年前指挥潼关南原大战时那种自负又自信的神情。

风穴山中有一座白云寺,俗称风穴寺。方丈听说孙传庭驾到,赶紧出来迎接。他领着众人游览了中佛殿、毗庐殿,观赏了悬于钟楼的巨型铁钟和建于唐开元年间的七祖塔,一路走一路解说。他说该寺始建于后魏,原名香积寺,隋朝改名千峰寺,唐朝扩建后方改名白云寺。一位幕僚插话问道:

“西安附近有座香积寺,经王右丞题咏后,九百年来已是无人不知。怎么宝刹也会称为香积寺?”

方丈未及回答,孙传庭先笑道:“佛经谓天竺有众香之国,佛名香积,故以‘香积’名寺,甚可理解。只是此寺建于后魏,而右丞所咏‘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者,据我所知,乃建于唐中宗神龙年间,为净土宗弟子为祭祀其二世祖善导法师而修建。所以你刚才的问题应当倒过来问:汝州城外早就有了香积寺,怎么西安附近又冒出一座香积寺来?”

众人听了都不禁大笑,方丈尤其高兴,一再称颂孙传庭:“大人真是渊博!渊博!”

又一位幕僚见孙传庭兴致很高,便提出既是重阳登高,又值“剿贼”大捷,何妨在此题诗一首,以为纪念?方丈一听,也竭力恳求孙传庭惠赐佳作,并吩咐随行的小和尚赶快去禅堂备好笔墨纸砚。但孙传庭婉言谢绝了题诗的请求。

“不瞒诸位,虽是出来登高遣兴,我心里却一直想着要回去上疏报捷,以早解圣上宵旰之忧。一心不可二用。”说着,孙传庭转向几个平时爱作诗的幕僚,“你们几位都是捷才,你们给寺里留些墨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