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暑期社会实践初到南浔镇的时候,同行几人的住宿条件都很不好,两人一台电扇,没有蚊帐,没有纱窗,没有家中所能享受到的种种舒适。若是开了窗,就被蚊子咬,有个女生的小腿都被咬肿了。便只好关窗,但室内又热得如蒸笼一般,刚开始的那几天大家都相当于是在半睡半醒的状态中勉强过夜。后来当地镇政府给挂职学生们装了个二手空调,解决了他们生活上的后顾之忧。这群生活在温室里的大学生才一天天地慢慢习惯起来,日常工作才渐渐地走上既定的轨道。
聊到挂职过程中遇到的阻力和压力时,朱凯这样回答:“现在整个社会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比如说我们学校的挂职基地,无论是湖州还是绍兴等地区,当地的组织部门都会主动负责牵头,再加上团市委负责配合,对我们是非常重视的。当各就各位下到乡里之后,我们在感受到责任重大的同时,也会遇到很多困难。比如相互间的沟通理解问题。我们设置了农民信箱,很多村民还不是很理解。在发放宣传环保传单的时候,因为听多了外面诸如行骗、敲诈之类的行为,当地人都不敢要,这使得我们的工作一度陷入了僵局。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和磨合,双方之间形成一种相互信任的关系。队员们都觉得在村民中开展各类文体活动、便民活动对自己的锻炼很大,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重要的是以心换心,真诚终究还是打通一切阻碍的法宝。”
实践团的成员来自大江南北,所以最突出的依然是语言问题和生活习惯问题。“浙江的方言很难懂,农民也不太听得懂我们说的话,我们要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彼此之间的磨合,最后才能够达到沟通和交流的目的。还有一些住宿上的障碍。说实话,挂职实践团的成员们大都是来自城市,他们对农村生活的理解还停留在一个很浅表的程度上。再加上当地的情况确实也比较艰苦,有人跟着农户挤在一个房间里,有人因为没有蚊帐腿被蚊子咬肿了,还有人一天要走3个多小时的路。我们下去基层、下去农村,其实最终的目的是受教育、长才干和作贡献。受教育是第一位的,我们会升华在基层得到的体会和思考,并融入实践行动中,培养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最终,为社会作出贡献。”
与第一次下基层挂职锻炼的同学们相比,已经有过一年挂职经验的朱凯在2008年暑期的社会实践中显然比其他人表现得更坦然,在突发事件面前也更加沉着。“心态一定要沉下去。”这是挂职锻炼期间朱凯一直铭记于心的一句话。这不仅是竺可桢老校长“以理智为依归”的深刻教导与现实结合的真实体验,也是挂职实践团成员们的普遍感受。农村情况复杂,而大学生能力有限,如何克服走马观花、浮光掠影的表面形式,真正做到深入农村、了解农民?这是挂职期间师生们热烈讨论的话题。朱凯说:“在这个过程里,我从与他人的交往中学到了很多东西。比如说,我学会了协调,在很多部门之间跑,沟通各个部门各个单位;我学会了吃苦,克服农村生活和工作中的各种困难;我也学会了理解和宽容,团队中总有不如意的事情发生,但是全团是一个整体,大家在一起,学会了相互理解、相互包容。”
“身在一个团队中,就要学会宽容和相互之间的包容,某个同学的吃苦性稍微差一点,那就给予他更多的宽容和鼓励。同时这种宽容还体现在做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对社会的宽容和理解上面。我想通过社会实践去认识社会,通过社会实践去宽容和理解这个社会的复杂性。”两年的火红暑假,朱凯都奉献给了火红的社会实践。两年的生日,朱凯都在父母朋友的祝福短信中、在如往常一样忙碌的工作状态下匆匆度过。从处理纷繁复杂的挂职事务到解决工作中的各种阻碍,从疏通大家的畏难情绪到昂扬整支实践队伍的工作热情和斗志,这个腼腆的大男孩从种种历练中走来,从无悔的青春中走来。
第三节社会实践中的有效服务
社会实践不仅给予大学生认识社会的切实机会,同时也为大学生服务社会搭建了有效的平台。这既体现了实践主体认识社会、服务社会、增长才干的需要,又体现了社会各界对大学生成长的关注,给了大学生一个服务社会的平台,使大学生在和谐社会的建设中贡献出自己应有的一份力量,能用自己所学为当地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扎实有效的服务。
社会实践在社会服务中的有效性,既体现了大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利用社会资源进行自我成才教育的有效性,也是社会从大学生这个“高智”群体获得智力支持的一种需要。高等学校是为社会培养专门人才和提供科研成果的地方,高校具有科技优势,大学生拥有专业知识。高校在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时应突出专业特点和自身优势,倡导学生充分发挥专业特长,切实为地方作贡献、办实事,开展大学生科技服务、文化服务、卫生服务等活动。通过社会实践,大学生可以为当地提供一些专业上的决策参考和咨询,帮助解决一些生产和管理中亟须解决的技术难题;举办各类技术、管理知识培训班,提高干部、工人、农民的技术水平和业务素质;普及环保知识,促进生态环境的优化,等等。大学生用勤奋和汗水为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的同时也提高了自身的综合素质。
只有双向服务,以学校资源与社会之间的合作共赢,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以社会实践搭建起桥梁,也成为校地合作模式的大势所趋,一方面符合“在服务中求发展”的理念,另一方面也为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立足校地合作,激发互补优势,也能走出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新路。以浙江大学与湖州市的合作经验为例,学校团委和湖州团市委相继在湖州18个中心镇建立了首批浙江大学湖州新农村青年人才培育示范点,在“共建示范点”开展了一系列青年挂职服务、青年创业竞赛、青年人才培训、青年文化交流等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这种“共建示范点”不仅成为大学生与农村青年共同拓宽视野、锤炼素质、提升文明、创业创新的新阵地,也成为大学生与农村青年携手服务当地经济社会文化全面发展的新平台。
参考阅读9
浙江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志愿服务西部贫困地区教育发展
浙江大学积极落实共青团中央、教育部联合组织实施的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全国示范项目,1999年成立研究生支教团后,每年选派7~12名具备保送研究生资格、有奉献精神、身心健康的应届本科毕业生,以志愿服务的方式到四川昭觉、贵州湄潭等中西部贫困地区中学开展为期一年的支教工作,至今共选派了10批80名志愿者。支教团成员在保质保量完成当地教学工作的同时,充分发挥志愿者的桥梁作用、宣传作用和引导作用,通过捐资助学、助教等活动,努力促进西部贫困地区的教育发展。
——发挥志愿者的桥梁作用,让孩子走进教室,夯实教育基础。浙江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把“让孩子走进教室”作为支教工作的重要环节来抓。
从第四届支教团开始,通过东西部之间的结对捐助活动,帮助彝乡的孩子顺利完成学业。第四届研究生支教团宋冰晨、王维松等队员,利用自身的专业知识,建立了“浙江大学支教团”网站,通过网络媒体寻找热心人士的帮助。2006年底,支教团成功组织了“百人圆梦大行动”接力计划,联系浙江多家媒体进行宣传,通过“一对一”的资助方式,为支教地160余位品学兼优而家庭经济困难孩子解决了一至五年不等的学习生活费用。据统计,参与此次活动的浙江热心市民近千人,募集资金总额逾十万元。在总结前几届支教团资助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支教团突破志愿者身份的限制,将寻找资助人变成寻找“特殊的志愿者”,为更多的人参与志愿服务提供了平台。
——发挥志愿者的宣传作用,让学生迈出大山,拓展教育模式。支教团成员积极拓展教育模式,联系东部热心公益事业的企业,组织开展了“爱在浙滨”系列活动,筹集资金帮助部分学生实现“迈出大山”的梦想,走向更广阔的世界。2006年4月,接受“百人圆梦大行动”资助的两名彝族小学生,跟随支教团从四川省昭觉县来到杭州,参加为期三天的主题活动,得到了众多热心市民的帮助。同时通过媒体招募社会志愿者,吸引更多热心教育事业的人士走进大山,给学生讲述山外的见闻。在活动结束后的交流座谈会上,许多当地学生表达了“好好学习、走出大山、建设家乡”的强烈愿望。
——发挥志愿者的引导作用,让老师追求事业,鼓励教育创新。浙江大学研究生支教团通过交流和培训,大力支持西部贫困地区一线教师的教学和研究,鼓励教育创新。近年来,支教团在支教地已开办计算机、英语、普通话等各类教师培训班数十场,受益教师达千余人。为进一步激励当地广大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热爱教育事业,2007年,由浙江大学吴晓波教授出资赞助,设立了“浙江大学支教团教师奖教金”,每期金额为5000元,奖励四川省昭觉县5名为教育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教师。
(原载《教育部简报(增刊)》2008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