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爱国主义教育丛书:刘铭传
21410700000004

第4章 养精蓄锐

1871年10月至1884年6月中法战争之前的13年,是刘铭传丢官赋闲时期。

随清廷剿杀捻军以后,刘铭传请求回乡休养3个月。但没想到他这一回乡,竟在家里闲了13年。由于长期不受清廷启用,刘铭传感到受到冷落,从而也坚定了他退处隐居之心。但19世纪70年代祖国边疆危机四伏。列强的入侵,打破了刘铭传恬淡悠闲的生活美梦。这一时期,世界资本主义开始了夺取殖民地的大高潮,分割世界领土的斗争达到了极其尖锐的程度。在这个大潮中,富饶的中国和它的周围邻国,是外国侵略者争逐掠夺的主要目标。中国的属国琉球群岛首先被日本占领。接着日美两国勾结,于1874年派兵三千侵入祖国的宝岛台湾。1876年,日本强迫朝鲜订立了不平等的《江华条约》。与俄国一起,觊觎着中国东北地区。1871年,沙皇俄国出兵占据中国新疆伊犁等9城,中俄关系紧张。1875年,英国殖民者侵略缅甸,北上侵略中国云南边境,制造了“马嘉理事件”,并于次年强迫中国与它签订了不平等的《中英烟台条约》。法国也在70年代猖狂向越南北部进攻,妄图吞并全越南,进而侵占中国西南边疆。显然,资本主义列强的侵略魔爪,已从四面八方向中国伸来。中国边疆告急!而腐朽的清王朝这时却陶醉在平定农民起义后出现的较为稳定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统治秩序中。

面对如此严峻的现实,赋闲在家的刘铭传坐卧不安。自退处以来,他曾买了许多西方书籍和报刊中的中译本仔细阅读。因此,他虽足不出户,也能知晓天下大事。边疆告急的消息,触发了他炽热的热爱祖国的感情。每逢酒酣耳热之际,他就叹息国家的危难,心情十分郁闷。这期间,刘铭传为了排忧解闷,经常游历江南,结交文人名士,洋务里手。如陈宝琛、徐润、薛福成等人,他们都是些具有改良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与这些名人的交游,使刘铭传的思想大为开阔,西方思想的熏陶、洋务里手的经验,使刘铭传以往的淡泊处世态度改变。他开始思索国家立于富强之列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