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爱国主义教育丛书-中国古代爱国名人4
21416400000001

第1章 刚正不阿铁面无私(1)

中国封建时代,仕宦中多阿谀逢迎、徇私舞弊之辈,然确有刚正不阿、铁面无私,为国为民不卑躬屈节、不惧怕权贵、敢犯“龙颜”、敢伸张正义的人,诸如包拯、海瑞等,经历代口碑流传,形成倍受推崇的“清官”形象。

铁骨铮铮的“强项令”

——董宣

董宣,字少平,生年不详,陈留(今开封)人。东汉光武帝时,董宣由司徒侯霸推荐当了官,先后任北海相、江夏大字、洛阳令等职。任职期间,他不畏权势、惩治恶霸、打击豪强,京师为之震动,号为“卧虎”。据说当时董宣治下的洛阳城已无人击鼓鸣冤了。由于他执法如山,敢于严厉打击罪犯,不讲情面,不徇私情,被《后汉书》归入酷吏,实为冤枉。其实,董宣一生清正廉洁,排在清官、循吏之列,应是当之无愧的。

惩恶除凶,生死度外

公孙丹是北海王国有名望的世族大家,朝中有人,州郡有势。董宣到任北海相后,因不明底细,误用公孙丹为五官椽(郡中武官)。一次,公孙丹家中造房子,请了一名卜卦的算命先生预测吉凶。哪知算命先生胡说八道并煞有其事地说:“以情理推来,住这所房子是要死人的。”没想到这一句胡言乱语却诱发了公孙丹的歹念:既要死人,何不找个“替死鬼”呢!于是,这个恶霸公然指使他的儿子杀死过路人,并把尸体放在新屋之内,以求消灾避祸。消息报到董宣那儿,他为之震怒,立即派人查清了事情的来龙去脉,断然决定收捕公孙丹父子,枭首示众,以平民愤,乡里的百姓无不称快。

事情并不就此了结,公孙丹的一些宗族亲党一向横行乡里,无法无天惯了,他们置国法于不顾,居然纠集了30多人,手持刀枪棍棒气势汹汹地闯入衙门,大闹公堂。董宣考虑到当时地方上治安很差,公孙丹曾跟随王莽做过坏事,怕余党因此与海盗勾结起来作乱,下令把闹公堂的一伙人统统抓起来投入狱中,后来又命助手水丘岑把他们一起处决。

马蜂窝捅了,董宣为民除了一害。青州刺史以董宣滥杀无辜的罪名上奏朝廷,并收审了水丘岑。光武帝刘秀闻奏,也不辨青红皂白,令廷尉处置董宣,把他打入死牢。狱中董宣早晚读书吟诗毫无忧色,因为他觉得自己秉公执法为国除奸、为民除害,问心无愧、死无足惜。临刑前,他的部下准备了酒菜与他饯别,董宣严辞拒绝,他说:“董宣生平未曾食人之食,况死乎!”说罢,毅然登车而去。刑场上9人同刑,一个个依次杀头。轮到董宣时,光武帝的使者恰恰赶到,传令特赦了他,但仍被投入监狱。董宣向使者详细地报告了案情的始末,并力争水丘岑无罪,因为属于必须执行他的命令去办事。武帝传令青州刺史释放了水丘岑。

安江夏,不动一兵一卒

不久,因江夏郡爆发了夏喜领导的农民起义,声势十分浩大,光武帝任命董宣为江夏太守,前往“靖乱”。董宣知道夏喜这支队伍都是为生活所逼的饥民,对他们不必大动干戈,于是采取了以声势夺人、驱而不杀的策略。在董宣将要抵达江夏边境时,便派人四处张贴檄文,明白地宣告:“朝廷因为本太守善于擒拿奸贼,所以叫我担任此职,现在我已带兵驻扎边境,你们看到檄文后好好考虑自己的生路吧!”夏喜等听到消息之后,畏董宣声名,他的队伍降的降、散的散,董宣终于未动一兵一卒、未杀一人,顺利地平息了“夏喜之乱”。

斗皇亲,一身正气不低头

董宣担任江夏太守时间不长,因蔑视担任都尉要职的外戚而遭暗算,再次丢官了。后来因光武帝为首都的治安大伤脑筋,想起了董宣,召他来京都任洛阳令。

这洛阳确非等闲之地,皇亲国戚比比皆是,豪强刁徒屡屡生事,社会秩序不安定。县令职低位微,要搞好首都治安,谈何容易。但董宣也不是一般的人物,北海“捅漏子”,几乎身首异处,全然不退一步着想,棱角依然,不信邪、不怕死,偏要跟那恃强凌弱、无视国法的歹徒斗一斗。

湖阳公主是洛阳城内著名的头面人物,她是当今皇上的大姐,十分骄横。因得帝宠,家中单豢养的家奴就数以百计,其中一个苍头依仗权势,横行街市,甚至白日杀人。地方官不敢得罪公主,无可奈何,只好任罪犯逍遥法外,成为悬案。董宣任职后,决心置个人生死于度外,再次捅一捅马蜂窝。一天,他得知凶手随公主乘车外出,便带领人马守候在夏门亭。当湖阳公主的车队经过时,董宣大喝一声,拦在车前,明晃晃的佩刀划地有声,严词数说公主纵奴为暴的过失。苍头见形势不妙,慌忙下车谢罪。董宣想,犯人得来不易,岂容逃脱法网,于是当机立断,佩刀一挥,把苍头劈为两段。

湖阳公主一向肆无忌惮,哪里经受了这个“冤枉气”,她不检点自己的行为,反回车到宫里向光武帝哭哭啼啼告了董宣一状。光武帝偏听姐姐一面之词,恨董宣丝毫不讲情面,下令召董宣进宫,欲施重刑,以乱棍打死,为姐姐出气。董宣叩头道:“愿陛下允许我说一句话,然后处死。”光武帝应允了他。董宣不慌不忙地说:“陛下以圣德中兴,如果允许公主纵奴杀人,今后拿什么治理天下呢!臣请不必用刑,让我自杀吧!”说罢,便用头撞柱,顿时血流满面惨不忍睹。这时,光武帝也知道董宣理直、自己理亏了,于是叫太监拉住董宣,不让他再撞。为了照顾姐姐的面子,光武帝叫董宣给湖阳公主叩头谢罪,准备就此了却。哪知董宣以为自己无罪,硬不答应。皇帝下令太监强行按着他的头谢罪,董宣两手死死撑着地面,始终不肯低头。恼怒的湖阳公主对光武帝说:“文叔(帝名)当老百姓时,藏匿亡命之徒是常事,官吏衙役也不敢到门上来搜查。现在你当上皇帝了,以你的威势难道治不了一个小小的县令吗!”此时,光武帝也醒悟了,他笑着向公主解释道:“皇帝就是同老百姓不一样啊!”说完,便令人将“强项令”带出,接着又下诏嘉奖董宣依法办事,赐钱30万。董宣把赏赐统统分给属下的官吏。他敢斗皇亲国戚的硬脖子精神在京城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以后又几度搏击豪强,人称“卧虎”,坏蛋敛迹,洛阳一片升平景象。

董宣当洛阳令5年,至74岁病死任上。光武帝派使者去吊唁,只见布被覆盖着遗体,妻儿相对而泣,家中仅有数斛大麦和一辆破车子。光武帝知道后也不禁伤感,他叹惜道:“董宣的廉洁,到他死后才晓得啊!”

是的,董宣为官一生清廉,一心报国,秉公执法,威恩并举,全不顾及个人的安危,这在污浊的封建王朝、确实是难能可贵的。

忧国忧民勇斗戚宦

——李膺

李膺109~169年在世,是东汉时期反对外戚宦官专权的著名官僚,出身于名门望族,是地主阶级的知识分子。

东汉和帝以后,外戚、宦官专权,使东汉王朝面临崩溃的边缘。从汉和帝起,东汉的皇帝大都是幼年即位,这些皇帝年纪小,不能管理国家大事,只好由皇帝的母亲皇太后临朝执政,皇太后相信娘家人,于是大权就落到了娘家人手里。这种情况历史上称为外戚专权。皇帝长大了,不甘心自己无权,就依靠自己亲近的宦官,来收拾这些当权的外戚。这一来,又出来了宦官专权的局面。就这样,东汉后期,不断出现外戚、宦官争权夺利的斗争。

在深重的社会危机面前,一些官僚、士大夫对东汉政权的前途担忧,他们反对外戚、宦官专权,要求改革政治,维护东汉王朝摇摇欲坠的统治,李膺就是桓帝后期反对宦官集团斗争中的著名领袖。

外戚宦官广树党羽,到处安插亲信,“兄弟姻戚,皆案州临郡”,而且放肆地搜刮百姓、虐害士民,被形容为“与盗贼无异”。这就引起了李膺为代表的一些地主阶级的知识分子、官僚士大夫们的极大不满,就形成了与宦官之间的矛盾和斗争。

李膺在早期同宦官集团的斗争中与杜密名闻一时,有“李杜”之称。李膺在任河南尹时,隶属于河南尹的宛陵县的大姓羊之君有罪,李膺向皇上呈奏章揭发其罪,羊之君行贿宦官。结果不仅没被治罪,李膺反自座罪下狱。

后来(166年)李膺担任了司隶校尉(负责纠察京师百官及附近各郡官吏)。有人告发大宦官张让的弟弟、野王县令(今河南北阳县)张朔贪污勒索、凶残无道,甚至虐杀孕妇。李膺要查办张朔。张朔知道李膺的厉害,就躲到张让家里的活动柱子里。李膺亲自带领部下到张让家里搜查,“破柱取朔”,把张朔抓去。

张让连忙派人去说情,没想到张朔的脑袋早给砍下来了。张让气得直咬牙,马上到桓帝那儿去告状,可张朔已供认了自己的罪过,皇帝也知道张朔确实有罪,也就不好再难为李膺。

宦官对李膺又恨又怕,不敢走出宫门。皇帝感到奇怪,问其原因,宦官们叩头并哭诉说:“怕李校尉。”这样一来,李膺同宦官结下了更大仇恨。而李膺的名声却越来越大了,一些士大夫们都希望能得到李膺的接见,士大夫们如能得到李膺的接见,被认为是莫大的荣誉,被称之为“登龙门”。

太学生和郡国生徒,也被卷进了这场反对宦官的斗争。当时在都城洛阳的太学,有太学生3万人,是反对宦官斗争的主要阵地,其中以郭泰、贾彪为首,利用太学,讨论朝政、抨击宦官,造成强大的舆论声势,这种风气当时被称之为“清议”。李膺敢于不避权贵,裁治不法,很受“清议”的推重。在太学诸生中,流传说:“天下楷模李元礼,不畏强暴陈仲举,天下俊秀王叔茂。”李元礼就是李膺。可见他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公元166年,有一个和宦官来往密切的方士叫张成,吹牛说他善测风向吉凶并预言说日内就要大赦。实际上他是从宦官侯览那里得到消息。别人不信,他就跟人家打赌,更纵容他的儿子去杀人。李膺马上派人把他的儿子逮捕起来。

第二天,大赦的诏书果然下来了,张成得意地说:“你们看我是不是未卜先知?诏书下来了,不怕司隶校尉不把我儿子放出来。”这话传到李膺耳朵里,李膺十分恼怒。他说:‘张成预先知道大赦,故意纵子杀人,绝不能赦。”就把张成的儿子砍了头。张成恨得咬牙切齿,要宦官侯览、张让给他报仇。侯览出了一个鬼点子,叫张成的弟子牢修向桓帝告状,诬告李膺等人。“膺等养太学游士、交结诸郡生徒,更相驱驰,共为部党,诽讪朝廷,疑乱风俗。”(《资治通鉴》卷五十五)还附上一份所谓“党人”名单,把跟他们作对的人全开在上面。

汉桓帝本来就讨厌那些动不动批评朝政的读书人,因此,接到牢修的控告后,就通告各郡国,逮捕“党人”,罗列罪名,布告天下。当时就把李膺等200多人下了监狱,其中包括一些太学生。

被捕的“党人”在监狱里,宦官对他们进行残酷的折磨,他们的头颈、手、脚都被上了刑具,叫做“三木”,然后被蒙上头一个接一个地拷打,就这样关了一年多。

第二年,有一个颖川人贾彪,自告奋勇到洛阳替党人伸冤。汉桓帝皇后的父亲窦武和尚书霍□也都要求释放党人。同时,李膺在狱中采取以攻为守的办法,也故意招了一些宦官的子弟,说他们也是党人。宦官也害怕了,就对桓帝说:“现在天时不正常,应当大赦天下。”桓帝就下令把两百多名党人放了,但是不允许他们留在京城里,并通报各地“禁锢”他们终身,就是永远不许他们做官。这也就是历史上所讲的“党锢之祸”。

李膺等虽然遭到镇压,但是他们获得了社会上广泛的同情,他们回到乡里,受到乡里士大夫们的隆重欢迎。

公元167年,汉桓帝死后,灵帝即位。灵帝12岁时,由窦太后临朝,外戚窦武为大将军,掌握政权。窦武和太傅陈蕃合作,起用李膺等被禁锢的党人。李膺同其他一些党人被招到朝廷,“共参政事”。窦武和陈蕃打算消灭宦官的势力。不料事机泄漏,宦官曹节、王甫发动政变,窦武兵败自杀,陈蕃被害,李膺被削职为民。

宦官得势以后,决计再找机会、陷害党人。有个名士张俭,曾经告发过宦官侯览,侯览非常恼火。公元169年,侯览就唆使人反过来告发张俭,说他和同乡20多人结成一党,诽谤朝廷,企图谋反。那时候,有人得到要逮捕党人的消息,慌忙告诉李膺,催他逃跑。李膺坦然地说:“事不辞难,罪不逃刑,臣之节也。我一逃,反倒害了别人,再说,我已经60岁了,死活由他去!”于是,李膺就自己进了监狱,被害死了。

李膺以国计为重、顽强不屈反对宦官的精神,是很值得称赞的。

浪子回头金不换

——周处

周处,西晋时阳羡(今江苏省宜兴县)人,字子隐,生于240年,死于299年。他是三国时期孙吴的将领周鲂的儿子。长得个子高大,体力超过常人。长大成人以后,体魄更加健壮,武艺出众。他喜欢骑马驰驱,爱好在田野里打猎。由于周鲂很早就过世了,周处从小没有管束,成天在外面游荡,不肯读书;而且脾气强悍,常在外面惹事生非,与人斗殴。动不动就拔拳打人,甚至动刀使枪。不注意品性的修养和陶冶,一味地纵情放狂横行乡里欺侮他人。因此家乡的人都很害怕他,把他看成一大祸害。

当时阳羡邻近的南山有吊晴白额猛虎,经常出来伤害百姓和家畜,当地的猎户也治服不了他;村旁河里长桥下,有一条大蛟(一种鳄鱼),常常跃出水面,吞食船上的旅客、渔民,出没无常。当地的人们把周处和南山白额虎、长桥大蛟联系起来称为“三害”,而这“三害”之中,最使老百姓感到头痛的还是周处。

一次周处看见几位父老聚在一起,人人唉声叹气,个个面带愁容。周处觉得奇怪,问父老们:“今年风调雨顺,庄稼丰收,为什么大家还是愁眉苦脸、唉声叹气呢?”

父老们没好气地回答:“三害没除掉怎么高兴得起来呀!”周处不懂这话的意思,又问:“什么叫三害?我怎么不明白呀?”

父老们说:“南山上的白额猛虎,长桥下凶恶的蛟龙,加上你周处,不是三害吗?”

周处听了,红着脸想到:原来乡间百姓都把他当作虎、蛟一般的大害了,没想到自己竟凶恶到这般地步,心中不免大吃一惊。要在平日,他准会火冒三丈,跟父老们干起来。可他眼下冷静下来,决心改过自新。诚恳对父老们说:“既然大家都为三害苦恼,我一定除掉它们。”

周处说了就干,果然带了弓箭,手持利剑,跑到南山找白额猛虎去了。没费太大的功夫,就杀死了那只白额虎,把它拉了回来。乡亲们纷纷称赞周处的勇敢。

周处又跑到长桥之下,跳进河中,跟蛟龙展开搏斗,恶龙可比猛虎难对付得多,它一会儿浮上水面,想要咬人,或者猛甩尾巴、击水呛人;一会儿又潜入水中,伺机反扑过来。幸亏周处水性极好、武艺又精,在水中沉浮进退,躲闪腾挪,一瞅准机会,就拿利剑向蛟龙猛刺过去。蛟龙挨了几刀,不敢再逞凶,就潜入水逃跑。周处紧追不放,蛟龙游行了30里,周处也追赶了30里。三天三夜过去了,周处还没有回来,大家议论纷纷,认为这下周处和蛟龙一定两败俱伤,都死在河底了,都当作大喜事、奔走相告。

没想到了第4天,周处竟安然无恙地拖着蛟龙的尸体上岸来了。原来,大蛟受伤以后,被周处一路追击,最后流血过多,动弹不得,终于被周处杀死了。

周处爬上岸来,看见人们在互相应贺,他这才明白:乡亲们憎恨自己到了何种程度。他很苦恼,怀着沉重的心情,决定去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寻访名士陆机、陆云,请求他们指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