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爱国主义教育丛书-中国古代爱国名人3
21417400000012

第12章 志坚业精光耀华夏(3)

杜甫的青年时期,经济状况较好。20岁后曾先后在吴、越、齐、赵一带漫游,和李白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时值开元盛世,10年壮游使杜甫接触到了祖国的壮丽河山和丰富的文化遗产,使其诗歌带着浓厚的浪漫主义倾向,一首《望岳》流露了诗人的雄心壮志以及对祖国河山的无限热爱。

35岁以后,诗人困居长安10年,才使他逐渐深入人民生活,走上了现实主义创作的道路。怀济世宏愿,天宝五年(746年)杜甫到长安谋职,10年之久无结果。这期间,唐玄宗纵情声色、穷兵黜武,官吏贪污骄横,人民受到的剥削和侵扰日益严重,安史之乱正在酝酿之中。杜甫的生活逐渐困窘起来,不得不过着“朝扣富儿门,幕随肥马尘”的屈辱生活。仕途失意使他认识到政治的黑暗,深入生活使他体味到人民的痛苦,从而写出了《兵车行》、《丽人行》、《赴奉先咏怀》、《前出塞》、《后出塞》等优秀的现实主义作品。

天宝十四年(755年)安史之乱爆发,诗人历尽艰险,遭受种种磨难,尝到了国破家亡的辛酸。后来他冒着生命危险逃出长安,穿过双方对峙的战场,奔赴凤翔,“麻鞋见天子,衣袖露两肘”,拜见了唐肃宗,被任命为左拾遗。不久,因上疏营救房琅触怒肃宗,从此屡遭贬斥。乾元二年(759年)春,杜甫由华州往河南旧居探亲,归途中深切体味了人民蒙受战乱的痛苦,目睹了残酷兵役下人民的悲惨遭遇。这期间他写出了《哀王孙》、《悲陈陶》、《春望》、《羌村》、《北征》以及“三吏”、“三别”等具有高度人民性和爱国精神的篇章,这些诗无论是思想上还是艺术上都达到了现实主义的高峰。

乾元二年(759年)秋天,杜甫弃官携全家由华州经秦州、同谷,漂泊至尚未遭兵燹的成都,在成都西郊浣花溪畔盖了一座草堂。5年后,杜甫被推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人称“杜工部”),过了几年比较安定的生活。永泰元年(765年),推荐杜甫的严武去世后,杜甫不得不同家人乘舟东下,“漂泊西南”,在云安羁留半年后到夔州住了近两年。大历三年(768年),杜甫起程想北归洛阳,没有成行,在湖北、湖南一带辗转漂泊。大历五年(770年)冬,贫困交迫的诗人死在茫茫湘水上的一条破船中,终年59岁。灵柩开始停在岳阳,诗人身后萧条,43年后,遗体才得以归葬偃师。从759年到770年11年间,贫困中的杜甫竟写了1千多首诗,他创造性地赋予七言律诗以重大的政治和社会内容,《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遭田父泥饮》、《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都是这时期的代表作品。

杜甫的诗歌具有高度的人民性,无论生活何等艰难,前途怎样险恶,他总是“穷年优黎元,叹息肠内热”(《赵奉先咏怀》),“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岁暮》),真正做到了以后范仲淹所说的:“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诗人所留下的1,400余首诗篇,字字句句渗透着爱国爱民的赤诚。

杜甫的个人命运同祖国的命运始终紧密联系在一起,他热切地注视着时局的发展变化,其诗涉及国家生活中的军事、外交、内政各方面。读杜诗,如同欣赏一段段渗透了爱国激情的历史。如《春望》写下了国家危难时诗人的悲愤:“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新婚别》中不仅写战争给百姓带来的灾难,同时写了新娘子鼓励丈夫杀敌报国:“勿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杜甫支持平息安史之乱、阻止外族入侵的正义战争,歌颂广大人民不惜自我牺牲、保家卫国的精神,可见杜甫由反战到主战态度的转变完全是由国家人民利益出发的。他痛述侵略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一旦大乱初定,诗人便欣喜若狂,如《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热爱国家也使杜甫极端憎恨祸国殃民的各种贪官污吏、权臣军阀。他一生经历了唐玄宗、肃宗、代宗三朝,正是唐帝国由兴盛转入衰颓时代,目睹了统治阶级的荒淫无耻和百姓的颠沛流离,愤恨之中写下《兵车行》、《丽人行》、“三史”、“三别”等许多揭露黑暗的作品。《丽人行》中,杜甫用极深刻的讽刺口吻描写杨国忠兄妹的奢侈荒淫,表达出他对权贵的憎恶。《兵车行》则是他对向外侵略、加重人民负担的封建王朝的抗议。在《赴奉先咏怀》这首不朽的长诗中,他用鲜明的对比“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有力地揭露了不平等的社会现实。高度的爱国精神,是杜甫现实主义诗歌的一大特色。

人民,是杜甫诗歌中一个永恒的主题。杜诗不仅广泛反映了人民痛苦,如“三吏”、“三别”、《征夫》、《兵车行》、《岁晏行》等等;而且替百姓提出了自己的要求和愿望:“安得壮士挽天河,净洗甲兵常不用”(《洗兵马》)、“安得务农息战斗,普天无吏横索钱”(《昼梦》)。他赞美劳动人民勤劳勇敢,如《负薪行》、《最能行》、《遭田父泥饮》等。住在成都草堂,茅屋被吹破又遭大雨时,他写下《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从自己的痛苦联想到天下没有茅屋住的贫苦人民,表现了他深厚的人道主义思想,他写道:“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杜甫已经不再是推己及人,而是更高一层,“宁苦身以利人”,这是一种何等伟大的自我牺牲精神,古来有多少人能真正达到这种境界!

杜甫诗歌同样具有很高的艺术性,是内容与形式高度统一的典范。现实主义特色在他的叙事诗中得以充分体现。杜甫继承了中国少数传统叙事诗的优点,并加以创新和发展。抒情诗也有他自己的特点,多用五、七言近体,叙事诗则多用五、七言古体。杜诗的风格多种多样,但历来为人们公认也是杜甫自道的风格是“沉郁顿挫”。杜甫晚年,艺术创作的责任感进一步加强,要“语不惊人死不休”,同时大量运用民间俗语,诗句平淡、自然、亲切感人,杜甫始终严格要求自己,力求每篇都“毫发无遗憾”。

杜甫作为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直接开导了中唐的新乐府运动。他一生念念不忘疮痍满目的祖国和水深火热中的人民,这种忧国忧民的精神也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爱国文人,如陆游、辛弃疾、顾炎武等。杜甫诗歌中也曾表现出一些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但他以创作实践替文人的诗开辟了接近人民诗歌的宽广的道路,是文学发展的正确方向。

中国整部科学史中最卓越的人物

——沈括

沈括,字存中,杭州钱塘县(今杭州市)人。生于1031年,卒于1095年,是我国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科学家。他在许多科技领域都有杰出的成就,在世界上享有盛誉。元朝人所修的《宋史·沈括传》称赞沈括“博学善文、于天文、方志、律历、音乐、医药、卜算无所不通,皆有所论著”。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称沈括是“中国整部科学史中最卓越的人物”,并将他的著作《梦溪笔谈》称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日本数学家三上义夫说:“沈括这样的人物,在全世界数学史上找不到,唯有中国出了这样一个,我把沈括称做中国数学家的模范人物或理想人物,是很恰当的。”

沈括出于一个封建官吏家庭。他的父亲历任通判、知州、转运使等地方官,后官至太常寺少卿分司南京(今河南商丘)。沈括青少年时代,跟随父亲到过许多地方,了解风物民情,这对他的思想和学识有一定的影响。沈括的母亲许氏知书达理,在母亲的指导下,沈括14岁就读完了家中的藏书。

1054年,沈括23岁以父荫袭为沐阳(今江苏沐阳)主薄(办理文书等事务),忠于职守,兢兢业业。他主持“疏筑百渠九堰”,整治沐水,使70万亩土地得到灌溉。1061年,在宣州任宁国县令,修复了规模更大的“万春圩”,开辟出旱涝保收的良田1,270顷。1063年考中进士,出任扬州司理参军。任中得到上司转运使张□的常识,保举他入京(开封)当编修,这使他有机会广泛阅读皇家图书馆的丰富藏书。在此期间,他对数学、天文、历法等方面作了深入研究,并取得了一定成绩。因此又被提升为太史令兼任司天监。主持编修《奉元历》。他还提出了根据实测来修历的正确主张。

1069年,宋神宗为了缓和阶级矛盾和改变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下令推行王安石的新政。沈括的思想和王安石有很多共同之处,参与了变法活动。并接受了当时的一项重点水利工程——疏浚汴河的艰巨工作。那时候,北宋都城开封仰赖汴河漕运。可是汴河泥沙淤积、年久失修、河床升高,影响了漕运和京都人民的生活。他对汴水进行了细致的勘测,不仅测出从开封到泗州入淮河口的汴水河道长度,而且用“分层筑堰”的方法精确地测出了开封到泗州汴水沿岸的地势差为19丈4尺8寸4分。

11世纪中叶,辽国统治者乘北宋被西夏所困,向宋提出领土要求,边界纠纷不断发生。1074年宋神宗决定派沈括来办理这桩棘手的交涉。当时辽的态度很强硬,人们都担心沈括此行有生命危险。神宗问沈括:“辽人的心理是难以捉摸的,万一中途生变,危及使者安全,不知你将何以自处?”沈括毫不犹豫地答道:“臣只有一死来回答!”表明了他为维护民族尊严誓死不屈的决心。沈括入辽,13天里谈判6次,双方展开激烈交锋。沈括据理力争、针锋相对,结果是辽方大失所望,沈括凯旋而归。

还朝不久,沈括提任三司使,管理全国财政,推行财政制度改革。王安石罢相后,沈括也因诬告被罢三司使职。1080年又被起用,出知延州(陕西延),做鄜延路安抚使,统帅陕西大军,与西夏交战,屡立战功,受到宋廷嘉奖。1082年,西夏大军攻陷永乐城,沈括当时力保绥德,不能前往救援,因此而遭贬。

沈括从1076年起,奉命编修《天下州县图》。经过12年不懈的努力,《天下州县图》终于编成。这是一套大型地图集,其中有北宋全国大地图一幅,高1丈2尺,宽1丈。全图共20幅,绘制精细,内容丰富。《天下州县图》在我国地图绘制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此后,沈括迁居润州(今江苏镇江市),在那里度过了他的晚年,他在那里购置田园,建起一座美丽的花园,取名梦溪园。他将自己平生的见闻读录加以整理,编成《梦溪笔谈》。这部书虽称“笔谈”,实际却是一部内容丰富的极有学术价值的学术著作,它包括天文、历法、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地质、医学、文学、史学、考古、音乐、艺术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包括了沈括毕生研究科学的结晶,反映了11世纪我国科学技术上达到的水平和取得的巨大成果,它在世界科学史上也有很高的地位。

从《梦溪笔谈》里,可以了解沈括在许多科学领域的杰出贡献。在天文历法方面,他是世界上第一个提出太阳历和农历相结合的人。他创制的《十二气历》是一部彻底的阳历,用于农业生产比现行的公历合理;在地质学方面也是他最早提出了关于水流侵蚀、冲击作用的理论,在数学方面,他首创了隙积术和会圆术;在物理学方面,他是地磁偏角的最早发现者;在医学方面,他提出的“五难”在今天仍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沈括也是世界上最早认识石油的。他到延州时曾见到过当时被称为“脂水”的石油,并取来烧烟制墨,他断言:“此物后必大行于世”,“石油”之名,就是沈括首先使用的。

《梦溪笔谈》还使我们知道了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指南针和活字印刷的国家,更可贵的是这部书还闪烁着劳动人民智慧的光辉,布衣毕升,河工高超、平民卫朴、木工喻浩,以及掌握“团钢”、“灌钢”技术的河北锻钢工人,从沙石泉水中采集石油的鄜延人民等的光辉业绩,都得到了颂扬。这些,对中国科学技术史的研究都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梦溪笔谈》在介绍科技发展的同时,对北宋的社会现实有所暴露,对国家兴亡表示了关心,所以这也是一部有变革思想的爱国的科学家撰作的一部学术著作,是中国科技发展史上一部不朽的杰作。

沈括是我国古代文化史上一颗醒目的科学巨星,他的爱国精神以及顽强刻苦、勇于探索的钻研精神,实事求是的态度,在今天仍有深刻的教育意义。

杂剧抒胸臆梨园领风骚

——关汉卿

关汉卿,号已斋叟,元代大都(今北京)人,确切生卒年已不可考,约1220—1300年在世。一生没做官。

关汉卿生活的时代,民族矛盾极为尖锐。中国北部的蒙古贵族,先后灭掉了金和南宋政权,统一了中国,建立起元政权。元统治者为了维护其在全国的统治,实行了残酷的民族压迫。将全国人民分为四等: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和南人。对汉族一般知识分子采取压抑政策,几乎80年间就开过一次科举考试,而录取后授官,不同等级的人也官位不同,仍是一等等降低。当时有“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医、六工、七猎、八民、九儒、十丐”之说。知识分子在社会中的地位是极为低下的。

关汉卿的父祖辈可能是以行医为业,这样的家庭在当时是比较受重视的,可以免交一些捐税,子孙即使不再行医也可袭为医户。关汉卿是否行过医,已不可知,但从他的杂剧中推知他精通医学(见《拜月亭》第二折)。关汉卿没有以行医为业却投身杂剧艺术事业,用自己手中的笔,猛烈抨击社会种种不合理现象,为人伸张正义,表现出一个爱国者的凛然正气和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同时,关汉卿的选择,也体现了一个正直有骨气的知识分子省察时政、关心人民疾苦的高尚品质。他也把自己比喻成“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以示绝不向统治者屈服的决心。

杂剧是一种高度综合的艺术,创作和演出都必须具备多方面的才能学识。元人陶宗仪在《南付辍耕录》中说关流卿是“高才风流人”,《析津志》说他“生而倜傥,博学能文,滑稽多智,蕴藉风流,为一时之冠”,概括出一个戏剧家学识渊博、文才横溢、举止萧洒、幽默滑稽、富于情感的生活态度和精神风貌。关汉卿对当时流行民间的各种技艺也很精通,他在散套《南吕一枝花·不伏老》中很自岁地写道:

分茶钺竹,打马藏阄,通五音六律滑熟。

我也会围棋,会蹴□,会打围,会插科,会歌舞,会吹弹,会咽作,会吟诗,会双陆。

精通这些技艺,表明他与市民阶层有着广泛的联系,熟悉下层民众生活。据记载,他与当时戏剧界的王和卿、杨显之、梁退之、费君祥等都有很深的交往,有的还是忘年交。而且,关汉卿与当时名妹朱簾秀还有密切往来。他曾作过一首《南吕一枝花》赠朱,赞叹她的容貌和风姿,对其优美的舞台形象和娴熟的演出技巧也由衷赞赏。关汉卿后一南游扬州,仍没忘旧交情,为两人的重逢欣然命笔。在当时,涉身勾栏瓦舍与娼优为伍,为一般文人不睬,更为封建士大夫所不屑。关汉卿不顾这些,甚至亲自登台,与社会地位低下的艺人一道演出,表现了他献身戏剧的坚强决心。他曾写道:“便是落了我牙,歪了我口,瘸了我腿,折了我手”还照样“向烟花路儿上走”。关汉卿成为玉京书会的才人领袖,成为“编修师首”、“杂剧班头”,表明他在杂剧界的崇高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