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爱国主义教育丛书-中国古代爱国名人3
21417400000013

第13章 志坚业精光耀华夏(4)

最能体现夫汉卿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痛恨反动统治者,同情人民的苦难,歌颂人民群众反抗民族压迫、阶级剥削的斗争精神的,是他的散曲和剧本。关汉卿也曾有过一段漫游生活。漫游中,他饱览了祖国南北风物名胜,开阔了眼界胸怀。北国冬雪中的村野景色,使他留连忘返,江南春天的山光水色更令他陶醉。他深情赞美:“澄澄水如蓝,灼灼花如绣”。在扬州,他惊叹风物的繁盛,写出名句:“千里扬州风物妍,出落着神仙”。在《单刀会》里,借关羽之口,抒发了他面对奔腾浩荡的长江感发的豪万情怀:“长江,今经几战场!却正是后浪催前浪。/大江东去浪千叠”、“水涌山叠,年少周郎何处也?”寥寥数语,把长江的气势同内心的激荡融合,充满了对祖国历史的回顾和对现实的感慨,洋溢着积极昂扬的精神。杭州,这座闻名遐迩的古城,更引得他盛赞不已。专门写了散套《南吕一枝花·杭州景》,其中有“普天下锦绣乡,寰海内风流地”,“百十里街衢整齐,万余家楼阁参差”,“纵有丹青下不得笔”的句子。该散套成为至今最真切、最具体地描绘南宋故都繁盛风貌的历史资料。

关汉卿一生创作杂剧多达60余种,现存18种,其中以妇女为主角的占12种之多,充分反映了他对妇女问题的关注。妇女问题往往是社会问题的一面镜子,透过它可以深刻地反映社会弊端。《窦娥冤》、《救风尘》是代表作。窦娥3岁丧母,7岁卖给蔡婆家做童养媳。长大后,结婚不到两年,丈夫又死去,婆媳二人相依为命。蔡婆讨债遇险,被恶汉张驴儿父子救起,张氏父子借此威胁婆媳相嫁,窦娥执意不肯,张驴儿便想趁蔡婆卧病时毒死蔡婆,强占窦娥,不料张驴儿父亲误食药汤身死。张便陷害蔡氏婆媳二人,且买通官府。在严刑下,窦娥为救护婆婆,屈打成招,被判死刑。在法场上,窦娥责天怨地,痛斥官吏的不公,骂骂黑暗的社会现实。临刑前发下3桩“无头愿”,以示自己的清白,果然三桩誓愿俱都应验。3年后,已中举的父亲来审案卷,窦娥的鬼魂向父亲诉说了冤情。终得昭雪。剧中,桃杌太守是贪残暴虐的元统治者的代表,张驴儿则是社会上那些依恃官府,横行无忌的“泼发凶顽者”的典型。窦娥苦难的一生,也是千万善良贫苦的人民不幸命运的缩影。关汉卿在这些人物身上寄寓了审美理想,而全剧始终贯穿着一个反判的主题。

《救风尘》以处于社会最低层的妓女为主角,写侠妓赵盼儿设计救出同伴宋引章的始末。在关汉卿笔下,她们虽然失去了人身自由,沦为达官贵人的玩物,但她们并不自甘堕落。她们有感情,有理想,有过正常人生活的强烈要求;她们有胆识,有正义感,有魅力,机智勇敢。尽管内心深处潜藏着深得的痛苦和悲哀,仍坚贞不屈,顽强抗争,争取做人的权利。在她们身上,同样反映出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

在关汉卿的剧作中,还有以三国故事为题材,意在反抗异族统治的作品。他借助塑造的历史英雄人物,热情歌颂了在压迫面前慷慨悲壮、义不受辱的战斗精神。代表作是《单刀会》。剧中描写东吴鲁肃为索取蜀汉占据的荆州,约驻守荆州的关羽过江赴宴,设下圈套,希图囚禁关羽,达到逼索荆州的目的。关羽明知有诈,但毫不畏惧,充分相信自己,毅然单刀赴会。在宴会上,关羽对鲁肃索要荆州的要求严辞拒绝。在危机时刻,一手拉起鲁肃,一手提着青龙偃月刀,从容走向江边,东吴伏兵不敢轻动,关羽安全渡江而回。在船上,关羽对着波涛万顷的江水,豪情勃发,慷慨高歌,使人们看到一个顶天立地、坚持“汉家节”的英雄形象。在当时元政权的民族压迫下,全剧矛盾所向是清楚的。关羽那种保卫汉家基业,坚持“汉家节”的精神品质,虽然是一种正统思想,却敢会自然地唤起人民的民族气节和民族感情。

总之,关汉卿的名字,已彪炳青史。清初大思想家黄宗羲曾说:“从来豪杰之精神,不能无所寓”,王实甫、关汉卿的作品,“皆其一生精神之所寓也”。关汉卿以他的剧作、他的人格,赢得了中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的爱戴。世界和平理事会曾将他作为1958年纪念的世界文化名人之一,这确实是中国人的骄傲。

中国的“第谷”

——郭守敬

郭守敬,字若思,顺德路刑台县(今河北省刑台县)人。生于1231年,卒于1316年,是我国元代杰出的科学家。因其父亲早年去世,郭守敬从小随祖父长大。其祖父郭荣学识渊博,通晓五经、数学、天文、水利等多种学科。他因受祖父的熏陶,从小学习就很刻苦,并且很留心观察周围的自然现象。祖父为了使他得到深造,曾让他跟随自己的老朋友刘秉忠学习。刘秉忠深通天文、算数、地理、音律等各方面知识,当时他正在今河北武安县紫金山与朋友张习谦等人一起研究学术,郭守敬和唐县的少年王恂等跟着知识渊博的大师们学习,很快在天文、算数、历法等方面有了很大的长进。

郭守敬从小胸有大志,专心致于学习,遇事善于思索,学习勤于实践。在他十五、六负时得到了一份“璇玑图”,被古人用仪器观测日明星辰的景象吸引住了。他认真阅读了“璇玑图”,又亲自动手用竹蔑制了一台竹浑天仪,还自己动手修了一个安放浑天仪的土台,在台上用竹浑天仪直接观测天空中星星的位置。还有一次,他得了一幅古代计时仪器“莲花漏”的图样,莲花漏的原理和构造的当时是比较复杂的,成人不风实物也不容易搞清它的原理。可是郭守敬得到这幅图后,象着了魔似地日夜琢磨,终于弄懂了它的原理,并能清清楚楚地把原理表述给别人。

郭守敬的经历和科学研究同他幼年时期紫金山的师友有密切的关系。他30岁时,其师长张文谦兼任了大名府和彰德路(今河北大名地区西部至河南安阳地区东部)的宣抚使,郭守敬应邀做张文谦的助手。在这些地区亲眼见到了灾害频繁、农村凋敝的情景,了解到战争破坏和赋役压迫下北方人民的苦难,感到恢复农业生产的根本的问题之一是兴修水利。于是他认真地察看了这一地区河流水渠的分布情况,仔细对地势地形进行实地考察,并且酝酿了一整套治理的规划设想。中统三年(1262年),当张文谦引荐他见到元世祖忽必烈时,他向忽必烈提出了治理这一地区的6项建议,忽必烈称赞“象他这样的人,才是真能办事的人,而不是摆样子吃闲饭的”。忽必烈很器重他,任命他为提举诸路河渠。次年,又升任他为佩带银符的副河渠使。

至元元年(1264年),蒙古族人唆脱颜被派往西夏(今甘肃、宁夏和内蒙西部一带)视察,郭守敬随行。这一地区原是黄河流域富庶之地,素有“塞外江南”之称,可郭守敬去视察时,这里已是一片残破景象。土地荒芜、渠道淤浅、闸坎倾废,人民纷纷外逃。见到这种情景,郭守敬马上着手进行有关水利的勘测和规划。提出“因旧谋新,更立牐(闸)堰”的正确方针,西夏河渠疏浚修复工程顺利完成后,很快显出了效益,使这一地区的农业生产得到了恢复。以后,郭守敬被提升为掌管全国河渠、堤防、桥渠等项事宜的高级官员——都水少监。后又亲自勘察和规划了多处水利工程,“河、渠、泊、堰”不下百余所。至元八年(1271听),升任为都水监。至元十二年(1275年),他以海平面为标准,比较大都(今北京)和汴渠(今开封)地形的高低,成为“海拔”概念的始创。

1271年,忽必烈建国号为“大元”。这时,他已经统一了中国北方,认识到了编订新历的重要,于1276年设立了编订新历的专门机构——太史院,由当时的昭文馆大学士张文谦总管。郭守敬也参加了这项工作,他提出治历的指导思想。认为“历之本在于测验,而测验之器莫先仪表”。主张以实际的观测为基础,事先要做好适用的仪表的准备。太史院集中了一批天文学家,在郭守敬等人的领导下开始了大规模的历法研究、仪表制作和天文测量的工作。郭守敬对旧的天文仪器亲自逐一检查,并开动脑筋与工匠配合,研制出新的天文仪器20余种,其中许多仪器在当时是居于世界先进水平的。例如,郭守敬发明的“简仪”,是改造宋朝的“浑仪”制造而成。简仪构造简易,使用方便,精密度也大大提高。这样的精度,3百年后丹麦天文学家第谷发明的仪器才能与之媲美。郭守敬还改进了我国古代测量日影长短变化的工具——“圭表”,减少了测量的误差。他还利用小孔成像的原理,创制了“景符”,使虚影变清,使测量的精密度得到了提高。清朝初年,西方的传教士汤若望来到中国时,看到郭守敬创造的天文仪器,表示非常钦佩。他尊称郭守敬是“中国的第谷”。

在改造和创制天文仪器的基础上,郭守敬又建议成立“司天台”,并在全国各地设立26个观测点,开始了大规模的天文观测。这次观测有极大收获,特别是对于恒星的测量,精度比宋代提高了约一倍。此外还测量了前人未命名的恒星1千余颗,使记录的星数从传统的1464颗,增加到2500颗。这个数字,比1百年后西欧文艺复兴以前观测的星数1022颗多出一倍半,显示了我国古代恒星位置的测量水平是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的。

在大量观测的基础上,经过郭守敬、王洵等天文学家的努力,1280年新历告成,命令为《授时历》。《授时历》吸取了我国古代各种历法的精华,运用了宋朝以来数学发展的新成就,并加以创新,成为当时最优秀的历法。它的所有数据几乎全是历史上最先进的。它采用的太阳回归年长度为365.2425日。这数值比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实际时间只差26秒。现今通用的公历比《授时历》晚3百余年颁行,采用的也是同一数据。《授时历》从1281年始在全国实行,直到明末,使用时间长达363年,成为我国历史上使用最长的一部历法。

新历制成后,郭守敬又把注意力转到开凿大都至通州的运河工程上。在劳动群众配合下,仅用了一年半的时间就完成了,这段运河就是著名的“通惠河”。从此,古代沟通南北的大动脉京杭大运河就全部完工了。这一成就不仅便利了南粮北运,解决了当时大都的水源问题,而且对后来北京的建设也有深远的影响。

郭守敬是一个在天文、历法、数学、水利等方面都有杰出在就的著名科学家,也是一个在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史和世界科学技术发展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的科学家。为了彰示他的成就,1970年,国际天文学会决定将月球背后134°W、8°N位置上的环形山命名为“郭守敬”;1978年,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正式公布将该台1964年发现的、国际小行星编号为2012号的小行星(2012.1964TE<sub>2</sub>)以“郭守敬”的名字命名。

“东方医学巨典”的完成者

——李时珍

李时珍,字东璧,号濒湖山人,别号可观。生于1518年,卒于1593年。是我国明代卓越的医学家,也是当时世界上伟大的科学巨匠之一。因著有《本草纲目》而垂芳青史,流誉五州。

李时珍出身于湖广蕲州(今湖北省蕲春县)的一个世医之家。祖父即善操医术,父亲李言闻,是当地一位有着丰富实际经验和药物学知识的著名医生。李时珍受家庭影响,耳濡目染,从小便对医学产生浓厚兴趣。但在旧时代,医生的社会地位十分低下,乡村医生更是屡遭官僚乡绅富商等的轻侮。李言闻屡试不第,又痛感为流俗所轻之苦,便把仕进的希望,寄托在李时珍身上。力督李时珍读经书,习八股。由于李时珍天生聪慧,加上勤奋好学,14岁(1531年)便考中秀才。此后,李时珍越来越受医学,厌倦读经书、习八股。因此三次参加科举考试,都名落孙山。尤其是在最后一次赴武昌考试后,积劳成疾,幸亏得到他父亲的一剂黄芩汤才使他转危为安。这件事使李时珍切身体会到医中奥妙,成为他弃儒从医的契机。更重要的是他感到自己不能再在这条路上虚掷生命了,于是终于下定了摒弃仕途、从事医学的决心。

1542年,李时珍开始随父行医。由于李时珍用心钻研前人的医学著作,又注意在医疗实践中学习并检难书本上的知识,因此,他的医术提高得很快。

1545年前后,蕲州一带发生水灾,瘟疫流行。他悲于悯人、救死扶伤,对病家总是有求必应,不计报酬。医术也有了长足的进步。

1551年,李时珍由于治好了富顺王朱厚焜儿子的病,被聘做楚王府的奉祀,掌管官府里的“良医行”。后来,又因他治愈了楚王朱英燈的世子(楚王王位继承人)的暴厥症,又被推荐到太医院做事。到太医院后,他本想为祖国医学作点贡献,但这美好的理想不仅得不到支持,反而受到人们的非议和毁谤。不久称病辞职回乡。

李时珍在行医过程中,结合着治病读了大量的药物书籍,发现了不少药书对药物性能的记载有错误。还耳闻目睹了很多因误用药物而发生的死亡事故。他受到了极大的震动,决心要写一部新的药书,纠正古书中的错误,同时把新发现的药物和科学的医药知识写进去。

为了做到这些,他阅读了大量的古代医药著作,对药材进行了全面的比较、选择和鉴别。他前后共读了800多种医药学方面的书籍。并不满足于书本上的知识,带着弟子出外考察,走过全国10多个省,深入穷乡僻壤、荒山野畔。白天采集标本,晚上加以分类,整理笔记。对每一种药用植的名称、产地、栽培、育苗及形态、气味、功效、保管等方面,都研究得非常细致全面。有时为了验证一种药物的功能,李时珍冒着生命危险,亲自品尝。

有一次,他为了弄清蔓陀萝的麻醉程度,就亲自服下了这种药。过了一会儿,他就感到精神恍惚,失去了知觉。他的弟子们吓坏了,急忙给他灌下了具有解毒作用的绿豆甘草汤。过了很长时间,李时珍才渐渐苏醒过来。他很高兴,马上拿笔记下了自己的感受。

李时珍在研究药物的同时,还注意收集“单方”、“验方”及民间秘方、土方。他有意接触很多人,只要能对他的研究有帮助的人,他都虚心求教。很多人听说他要编辑一部新的医学著作,都主动热情地把自己所知道的告诉他,有人甚至无私地把祖传秘方也交给了他。

李时珍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为《本草纲目》的编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历时27年,终于在1578年,年逾花甲的李时珍完成了《本草纲目》的初稿。又经过10余年的修改,先后三易其稿,才将这部空前的药物学著作最后定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