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爱国主义教育丛书:太平天国
21418700000013

第13章 前仆后继

安庆失守后8个月,湘军主力曾国荃部的陆军,彭玉麟部的水师,顺江东下,先后占领东、西梁山、和州、巢县,于1862年5月底逼进天京。陆军驻扎雨花台,水师停泊护城河。这样,历时两年零50天的天京保卫战就此开始,这是太平天国与清王朝之间生死存亡的大决战。

湘军水陆主力直逼天京城下,其进军速度之快,出乎曾国藩预料,更使洪秀全感到突然。6月8日,洪秀全命天京守军约2万人出战,被曾国荃击败退回城内。初战失利,洪秀全焦躁不安,一日三下诏,命正在松江与侵略军激战的李秀成率大军回援天京,并派专使至苏州坐催,面责李秀成有独立称王之意。洪秀全与李秀成的矛盾完全表面化了。本来,洪秀全深深担心李秀成权力过大,难于驾驭,就在1862年一年内,先后分封李秀成部下陈坤书、童容海、谭绍光等10余人为王。这种作法虽然达到了分割李秀成指挥权的目的,但此例一开,封王之滥一发而不可收,到1864年竟封王2000多个,这与天国初期6王相比,差别何等悬殊。

李秀成于1862年6月在苏州召开军事会议,议定大军暂不回援,但从苏州调运大量军火粮食,并抽调一部分军队支援天京,增强天京防御能力。但当李秀成感到洪秀全怀疑自己别有他志时,便于八月初在苏州召开第二次军事会议,议定兵分三路,回援天京。杨辅清进攻皖南宁国,陈坤书等进攻长江南岸重镇金柱关。这两路的主要任务是阻止曾国荃的援兵。李秀成亲率主力进攻天京城下的曾军营垒。大战开始后,侍王李世贤又率部从浙江来天京会合。一时天京城下太平军云集,号称60万,实数达20万。

李秀成指挥太平军包围雨花台,对东西两路敌人发动全线攻势,将队伍分成两部分,不分昼夜,轮番猛攻。或挖地道,用炸药爆破敌垒;或捆草填壕,奋勇冲锋。战斗异常激烈,双方伤亡惨重。曾国荃也负了伤。但是,湘军战斗力比绿营、八旗兵顽强得多,太平军虽作战英勇,而敌人也拼命顽抗,有时甚至反冲锋,战斗形成激烈的相持状态。

敌人之所以能顽抗到底,一个主要原因是有长江水师的支援,粮饷、军械、援兵源源不断,而太平军不但粮食供应困难,而且时至初冬,尚无寒衣,长期坚持大兵团攻坚战有实际困难。李秀成不得不在11月中旬停止对曾国荃营的进攻,下令撤兵,退入天京城内。洪秀全谴责他作战不力,革除了他的爵位。

破围战失败后,洪秀全命令李秀成率太平军执行“进北攻南”的新计划,就是再次采用1860年破江南大营的策略,令李秀成渡江北攻,进军安徽、湖北,会合西北太平军陈得才部,把战火引向敌人后方,威胁华中重镇武昌,切断湘军补给线,迫使长江下游和天京外围的敌军回师救援,这就会给太平军造成歼敌的机会。

1862年12月初,李秀成派林绍璋、洪春元等率一部分兵力渡江去皖北,他本人于次年2月底集中约30万兵力渡江北上。由于当时沿途各地已被敌人破坏得一片荒凉,粮食供应困难,加上处处受到阻截,队伍遭到严重损失。陈得才率领的西征太平军被清军阻挡在武汉以北的黄安(今红安)、麻城一带,没有达到会师的目的。而这时湘军窥破太平军战略,更死死咬住天京,加紧围攻。李秀成到达天长后,因天京形势紧急,洪秀全又命令他速回天京。“进北攻南”战略又失败了,反而损失了十几万人。李秀成率疲惫之师,于6月返回天京。

从1862年6月到1863年6月,在1年的时间里,太平军以解救天京之围为中心任务,进行了顽强战斗,但不论是破围战,还是“进北攻南”之战,都未能成功,而且消耗了大量有生力量。从此以后,太平军就无力再组织大规模的进攻,不得不转入凭借城防工事的消极防御了。相反地,清军却取得了战略上的主动权,由原来的坚守顽抗转为疯狂的进攻。

1863年11月,清军已攻陷天京外围和长江以北所有城镇、要塞,外援断绝,天京已肯定守不住。李秀成向洪秀全建议:撤出天京,迁都武汉、江西,据上游以号令天下,进可以直捣北京,退可以入川黔粤西。然而,由于太平天国连遭挫折,洪秀全产生焦躁执拗心理,不愿战略退却,固执地要和敌人拼消耗。他严厉斥责李秀成,自欺欺人地宣称皇上帝会来帮助自己,他说:“朕奉上帝圣旨,天兄耶酥圣旨,下凡作天下万国独一真主,何惧之有!不用尔奏,政事不用尔理,尔欲出外去,欲在京,任由于尔。朕铁桶江山,尔不扶有人扶。尔说无兵,朕之天兵多过于水,何惧曾妖乎!”这些梦话般的言语,表明洪秀全已深深陷入宗教迷信的泥潭。

1864年2月28日,天京城外制高点天堡城陷落,清军架设大炮百余尊,对天京城内日夜轰击,又以炮火为掩护,在城墙下挖掘地道,准备用火药炸城。天京城破就在眼前,洪秀全精神上受到沉重打击,加上因缺粮而带头吃“甜露”(即野草),身染重病,他拒绝食药医治,1864年6月3日病逝。他儿子洪天贵福即位,称幼天王。

6月18日,李秀成从太平门突围没有成功。7月19日,清军从地道用火药炸塌城垣20余丈,冲入城内,太平军与敌人展开逐屋争夺战,数千守军壮烈战死。

清军破城后,见男人和老幼就杀,见妇女就掳,见财物就抢,全城一片火海,燃烧达七八昼夜之久。曾国荃和其他湘军将领分得大批赃物而成巨富,仅曾国荃就回湖南置田百顷。

洪天贵福和李秀成在城破时突围而出,不幸失散,先后被清军俘获遇害,洪仁玕也在江西被俘遇害。

天京的陷落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但是太平军余部仍活跃在大江南北,坚持战斗达四年之久。

侍王李世贤率太平军从江西转入福建南部,攻克漳州和龙岩。另一部太平军也自江西到达汀州。他们在闽南建立了一个坚持半年的根据地,并大破福建的清水军和陆军。在中外反动派的围攻下,突围的一部分太平军转入了广东,到1866年全部牺牲。

原由西北回援天京的一支太平军、捻军联合部队,在天京陷落后,一致接受太平天国遵王赖文光的领导。赖文光按太平军的兵制和纪律整编了捻军。1865年5月,新捻军在山东曹县设下埋伏,歼灭以凶悍著称的僧格林沁所率骑兵。1866年10月,捻军在河南分为东西两支队伍,一直战斗到1868年8月,新捻军是太平天国运动的后继者,显示了太平天国的巨大影响。

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说明,农民阶级由于其小生产者的局限性,缺乏远大的政治眼光,提不出正确可行的行动纲领和政治路线,不能够长期保持严密的组织纪律。太平天国一些领导人随着权力威望的提高,滋长了骄傲自满、享乐腐化思想,导致脱离群众,高高在上,争权夺利,自相残杀,演出了一幕可叹的历史悲剧。

但太平天国运动以暴风骤雨之势,极其沉重地打击了腐朽落后的封建势力,对于外国侵略者也进行了英勇的抗击,同时担负起了反封建和反帝的重任,成为中国近代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第一次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