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太平天国努力克服因内部动乱而造成的政治、军事危机时,它所面对的敌人却变得强大了。1861年北京政变后,西太后控制了清政府,她不惜出卖国家主权以换取侵略者的支持,在“借师助剿”的口号下,与外国侵略者实行军事合作,共同镇压太平天国革命。外国侵略者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通过《北京条约》从清政府手中攫取了中国的大量权益。现在侵略者已完全确信,扶植清政府,帮其镇压农民起义,是完全符合殖民主义利益的。
1861年8月,“洋枪队”改组,以欧美人为军官,中国人为士兵,这样兵源扩大了,这支军队很快扩充到2000余人,并配备了当时最新式的西洋火器。英国驻华侵略军司令何伯正式检阅了这支中外合作的反动武装。在改组洋枪队几个月后,英法侵略军也从天津调往上海组成了一支1700余人的外国干涉军,由何伯与法国海军上将卜罗德指挥。
清政府也相应加强了在上海和浙江战场的力量,1861年11月任命曾国藩节制苏、皖、浙、赣四省军队,又命左宗棠援浙江,李鸿章援上海。1861年9月,李秀成从武汉东退,率大军又进入浙江,12月底攻克杭州,次年1月初,太平军第二次进军上海。何伯率英法军,华尔率洋枪队,配以新式炮船,对高桥太平军阵地进行猛烈轰击,随即发起疯狂的冲锋。结果太平军在敌人优势火力攻击下退出高桥。此后2月至4月间,太平军和外国侵略者又进行了几次激烈的战斗,太平军损失严重,向上海的进军受到挫折。清朝封建官吏、豪绅欣喜若狂,把洋枪队誉为“常胜军”,扩充到4000余人,昼夜训练。
5月6日,英、法、俄侵略军及华尔洋枪队攻击青浦。12日晨,青浦城被攻破,守城的太平军全部惨遭杀害。同时,外国干涉军还侵占了太平军驻守的嘉定、奉贤等地,并大肆抢掠屠杀。
李秀成得知前线失利,便率领万余精骑,从苏州火速增援太仓,目的是击溃围攻太仓的敌人。于是,使太平军转败为胜的战役——太仓之役,在5月中旬爆发了。经过两天激战,敌军全线崩溃,摧毁清军30余座营盘。与此相呼应,太平军又在奉贤南桥战役中击毙了法国干涉军司令、海军上将卜罗德,太平军乘胜追击,再次攻克嘉定、清浦、南翔等要地,并活捉常胜军副统领法尔斯德,大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大灭了侵略者的威风。在太平军的一连串沉重打击下,侵略者不可一世的样子不见了,龟缩在上海不敢出战。
李秀成虽然在上海周围取得了一些胜利,但湘军对天京的围困却愈来愈紧。洪秀全一日三次派人到松江告急,命李秀成火速回师援救天京。1862年6月,李秀成遵命撤围回天京,在上海的清军和侵略军得到喘息之后,立即进行反扑。太平军留守部队在慕王谭绍光的领导下,击退了敌人的进攻,并一度迫近上海近郊。
在浙江宁波战场,当1861年太平军向宁波进军时,英国公使卜鲁士即写信给何伯,要求英军协助清军防守宁波。英国海军“遭遇号”舰长亲自帮助宁绍台道张景渠制订具体的防守计划,法国驻中国的陆海军军官出也亲到宁波活动。但他们的布署尚未完成,太平军已迅速迫近城郊,干涉者只好在太平军规定的时间内撤出了宁波城。1862年5月,英、法侵略者又提出无理要求,要太平军撤出宁波城,在遭到拒绝后,就出动军舰6艘、陆战队400余人,和清军一道进攻宁波。太平军坚决予以还击,给侵略者造成重大伤亡,击毙了法国舰队司令耿尼和英国舰长。在大量杀伤敌人之后,太平军撤出宁波。
侵略者在遭到重创后深感太平军不好惹,亲自出马并不能占多大便宜,便仿上海洋枪队成例,组织了“绿头勇”(中英混合军)、“常捷军”(中法混合军)。这样,中外反动派又在浙江战场上组成了联合武装体系,即外国干涉军、清军、中外混合的洋枪队。
由于李秀成率太平军主力回援天京,江、浙地区防御力量减弱,侵略者和清军加紧从西侧进攻苏州、杭州。守城的太平军毫不畏惧地抗击围攻。英国驻宁波领事夏福礼普公使向鲁斯报告说:“太平军将领宣称他们丝毫不怕我们,并且在准备和我们打一仗,以决雌雄。”
1862年9月,在慈溪战役中太平军击毙了恶贯满盈的华尔。接任“常胜军”统领的是美国人白齐文。1863年3月,改由英国军官戈登为统领。英侵华军司令士迪佛立与李鸿章就“常胜军”有关事宜订立了“协议十六条款”,规定该军的调遣、作战、人选等重大问题,均须取得英、法两国同意。这样,英、法侵略者就牢牢控制了“常胜军”。英籍军官大批参加这支混合军。戈登是个穷凶极恶的家伙,他与李鸿章淮军联合,对太平军发动反扑,从1863年5月起,陆续攻陷太仓、昆山、吴江,继而进犯苏州。戈登参加过英、法侵略军进攻北京和抢劫焚毁圆明园的暴行,在江苏带领“常胜军”与太平军作战时,腿部被打伤。这个身带枪伤的殖民主义分子,后来跑到非洲苏丹,在镇压当地人民起义时被打死。清政府赏赐他的“黄马褂”,至今还保留在苏丹博物馆,成为殖民者罪行的见证。
1863年初,镇守常熟的太平军将领骆国忠叛变,向敌人献城。于是,苏州就成为敌人的重点进攻目标了。
苏州太平军在慕王潭绍光的领导下,尽力固守苏州的外围据点,同时在苏州修建坚固的城防工事。在外围据点的争夺中,“常胜军”头子戈登不得不承认太平军“打得很好,他们坚持抵抗到最后”。在保卫苏州城的战斗中,潭绍光英勇善战,指挥守军多次打退敌人的猛攻。敌人损失惨重,苏州依然在太平军手中。
然而,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守将纳王郜永宽等8个将领却对太平天国前途失去信心,准备叛变投敌,献出苏州城。1863年12月4日,谭绍光通知纳王郜永宽、康王汪安钧等人到慕王府开会。会议中,身藏匕首的汪安钧霍然拨刀而起,慕王惊愕,问他想干什么。汪安钧冲到慕王面前,往他颈上猛刺一刀,慕王倒下了。第二天,叛徒们将谭绍光首级送到清营,献城迎接清军,使敌人轻易得到苏州城。
李鸿章并不怜惜太平军叛徒,12月6日,他在军营大摆宴席,招待8个降将,席间将他们当场斩首。接着李鸿章又下令大规模屠杀8降将的部下,二、三万无辜的太平军被屠杀,城内居民被赶出苏州,商铺民财被抢掠一空。
苏州丢失后,太平天国在东线只有常州、湖州、嘉兴、杭州等据点,而常州是其中枢要道,李秀成派护王陈坤书率太平军精锐据守。1864年2月,李鸿章请来戈登“常胜军”“助剿”。戈登出谋划策,先取宜兴、溧阳“切断太平军北援常州之路”,使常州孤立无援。戈登率“常胜军”攻陷溧阳、宜兴后,于4月中旬会同10多万清军向常州发动进攻,连毁太平军城外营垒20多座。“清军曾经三度在常州城下被击溃,虽然其中两次是在外国炮兵分遣队和教练军(即常胜军)的帮助下攻城,但守军英勇抵抗,仍旧屡次解除了常州之围”。
相持到4月24日,李鸿章和戈登联合发起总攻,用火炮轰开城墙。太平军冒着炮火,殊死堵截,斩杀甚多,敌人被迫退却。第二天,“常胜军”又组织新的攻势,炮火更猛,“戈登军全线呐喊,清军鼓噪应和,两处冲锋部队迅速冲了上去。英军分遣队第三联队发动了突袭,英军第六十七联队温斯丹莱率旗手执军旗冲上缺口,其他军官们率士兵聚到他们的周围与守军白刃肉搏。在这紧急的时刻,护王身先士卒,作殊死之战。这个勇敢的首领重新鼓起士气,他率领着全部没有负伤的兵士奋战,攻城军开始废弱下来,终于被迫退回。此时,攻城军停止了进攻,抬回伤亡将士,其中包括27个欧洲军官,400个英军分遣队士兵和1500名左右的清军”。5月11日常州失守,护王陈坤书指挥巷战到最后,“敌人把他击倒在地,可是在他倒下去之前,许多敌人已死在他那柄大刀之下,他仍旧与自己的命运相抗。”5月30日《中国邮报》报道说:“(敌军)十个兵士捆住了他(护王)的手,他才被擒。他被押到抚台面前时,拒绝投降,拒绝对抚台表示任何恭顺,他说:‘嗯!要是没有教练军(常胜军)的帮助,抚台的全部军队也不能从他手中攻下这座城市’。”
常州战役是天国后期一次规模宏大、杀死杀伤侵略者甚多的保卫战,显示了太平军在洋枪洋炮洋鬼子面前决不屈服的民族英雄气概。
在浙江战场,太平军在绍兴打死“常捷军”头子勒伯勒东后,1863年3月退出绍兴,集结在杭州。10月,闽浙总督左宗棠湘军1万多人与“常捷军”1500人,联合进攻杭州。1863年底,“常捷军”头子德克碑用炸炮攻打凤山门,城塌3丈,太平军以肉搏战挡住“常捷军”冲击。这次战斗杀死杀伤洋鬼子几百人。杭州太平军坚守孤城半年,粮草弹药耗尽,军心涣散。叛徒比王钱贵仁带1000多人投降清军。1864年3月31日,杭州失守。汪海洋率一部分守城太平军出杭州武林门,退守德清。1864年上半年,浙江战场已经瓦解,太平军除一部分坚守湖州,大部分退入江西境内。清政府以提督衔赏德克碑,表彰他屠杀中国人民的“战功”。
外国侵略者和清朝统治者联合一起绞杀太平天国运动,说明中外反动派是一丘之貉,说明外国侵略者是中国腐朽落后势力的帮凶,是追求幸福自由进步的中国人民的死敌。而太平军将士与外国侵略者的浴血搏斗,揭开了近代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的辉煌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