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爱国主义教育丛书-中国古代爱国名人1
21419600000009

第9章 身先士卒惜将爱兵

数千年的中华民族历史,战事频繁。频繁的战争、动荡的时势造就了无数英雄豪杰,以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著称于世。他们的成功有各方面的原因,但能否身先士卒、惜将爱兵对战争的胜负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浴血奋战以死报国

——杨业

“杨家将”的故事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它是根据北宋名将杨业祖孙三代的抗辽事迹演渲染而成的。通过评话、戏曲、小说等各种艺术形式流传。

杨业,又名继业。生年不详。卒于986年。杨家世为麟州(今陕西神木)地方势力首领,其父杨信是北汉麟州刺史,杨业的弟弟杨重勋继父执掌麟州兵权。杨业初名重贵,青年时到太原为后汉河东节度使刘崇部将,遂为太原人。刘崇割据自立时为北汉将领,任建雄郡(今山西太原北)驻泊兵马都部署。代州北40里有一断崖绝壁,山间只有一条羊肠小道可通行。人称雁门关,是兵家必争的天险。太宗太平兴国五年(980年),契丹兵10万犯雁门,杨业率轻骑深入敌后,与宋军主力夹击之,大获全胜。由于他威名远扬,屡败契丹兵,致使契丹兵望见杨业旌旗即胆寒,不敢与之对阵即引兵退去。

杨业虽是将军,但并不居高自傲。在军旅中生活十分简朴,并不以代北苦寒为意。甚至露以坐治军事时也不设火,食宿操练与士兵同甘共苦,关系密切,因此,深得士卒爱戴、乐于从命。

太宗雍熙三年(986年),宋军大举北伐,由曹彬统帅。兵分三路,杨业以副职和渊美共率西路军出雁门,连克朔、应、云、寰等州(今山西境内)。由于东路军在涿州(今河北涿县)战败,使西路军孤军深入,奉诏撤退,掩护四州之民内迁。杨业虽率长胜之师,自己也武艺高强,但并不自傲轻敌、盲目蛮干,而是有勇有谋,审时度势,既对国家负责,又对士兵负责。但有时,事情并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比如,当时契丹主力攻寰州,杨业决定出兵应州,分散敌人兵力,是为敌盛时保四州之民计。但潘、王不听,一定要杨业出兵雁门北川,进扑马邑。杨业认为,此举必败无疑,但潘美、王侁以是否“有他志”相胁,强令杨业出兵。杨业表示:我杨业并不是怕死,而是时势对宋军十分不利,如果冒然进攻,就会白白死伤大量士兵而不能成功。“今诸君责业以不死,当为诸公先”,“将立寸功以报国恩”。潘美、王侁固执地坚持自己的错误主张,杨业既为下属,在重申了自己的主张后,不得不从命出战。此时,杨业的心情异常沉重,但他考虑的不是个人安危。个人生死、成败、得失不重要,重要的是江山社稷、战局态势、人民的安全、士卒的性命。因此在预感到战事十分不利的情况下,杨业积极动脑筋想办法,力求把仗打好一点,损失越小越好。所以,出战前,杨业向潘、王请求设伏兵于陈家谷口(朔县南)以为救援。杨业孤军深入,浴血奋战,直杀得天昏地暗,日月无光。杨业负伤10余处,士卒也个个奋不顾身,英勇杀敌,斩杀敌军无数,但宋军也伤亡惨重。后来仅存百余人,又兼潘美未听杨业的主张,不设伏兵,见势不好,伦促撤走,致使杨业等人面临绝境。杨业告诉部卒,你们家中各有老小,日夜盼归,不要与我死在这里了,立即突围出去吧,也好给宋军报个信。但部卒们都不肯离去,哭着说:“杨将军,这些年来,您这么关心我们,与我们同吃同住同操练,情同手足;您武艺高强,打仗时奋勇当先,令我们感动、敬佩,作为您的下属,我们非常骄傲。”杨业摆摆手说:“大家快不要说了,令我惭愧,我对不起大宋,对不起死难的将士!我不能眼看着你们再和我一起死掉了,快走吧!”士兵们哭着说,过去将军领我们打了许多胜仗,谁也难保次次都打赢,而且这次不怪您呢。时下敌军重重包围,您又身负重伤,我们无论如何也不会走的,咱们生死在一起!于是,杨业带着百十来个人又与敌人拼死搏斗。后来,士卒们都战死了,杨业的儿子杨延玉也战死了。他矢尽援绝、重伤被俘、绝食身亡。这位60岁的将军,用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爱国义的壮歌。

为政清廉治边有方

——种世衡

公元10世纪的北宋,即有与契丹的战事,又要应付西夏的骚扰,可谓战事频仍。西夏都兴庆府(今宁夏银川东南),最盛时辖22州,包括今宁夏、陕北、甘肃西北部、青海东北部和内蒙一部分地区。与宋、辽、金多次发生战争,各地人民倍受损害。北来政权对西夏乱边颇伤脑筋,不得不派能臣强将镇边,种世衡就是其中功业卓著的一个。

种世衡,字仲平,洛阳(今属河南)人。生于985年,卒于1045年。他为政廉洁,克尽职守、体恤民情,关心部属,颇有政声。

种世衡27岁(1012年)任将作监主簿,并曾当过县令。在凤州(今陕西凤县)任通判时有人向他行贿,但他一向秉公办事、不徇私情,故尔拒不收受。这样的“清官”反倒被权臣诬告,身陷囹圄。值得庆幸的是,后来冤屈得到昭雪。

仁宗康定元年(1040年)种世衡任鄜州(今陕西富县)判官,范仲淹以龙图阁直学士经略陕西,负责解决西夏乱边的问题。当时,朝臣多主张大军征讨,而范仲淹认为陕西战备不足、风沙之域难于作战、取胜,主张以“招抚”、防御为主,富边固边。种世衡根据历来西夏兵侵扰的区域、路线,提出在延安东北故宽州废垒筑城,加强延安的防务,保护河东河西粮道。范仲淹嘉其言,陈请朝议后命由种世衡督办筑城事宜。

筑城工作实施过程中遇到了重重困难,首先是西夏的骚扰,必须安排防御;再就是水源问题不好解决。种世衡令择地凿井,一直挖到15丈深,凿开数重岩石,终于见到水。众人皆欢喜雀跃,一鼓作气,挖了这样的深井数口。种世衡组织力量、抓紧时间抢修城池,终于大功告竣,赐名为青涧城(在今陕西),种世衡被授以内殿承制,镇守该城。

过去,帝王朝臣向来囿于夷夏之辨,卑视万方。边外少数民族不被放在眼里。但种世衡、范仲淹在镇守边关时,不以大方天朝人自居,对羌人等少数民族优礼相待,故尔西夏人犯边时就遭到当地少数民族的反对甚至反击。他还把流亡的、归顺的人们安置下来,发展农业生产,发展商贸经济,即使人民安居乐业,又供战守所用。种世衡在职数年,屯田安民,积谷通商,善待下属,关心士卒的衣、食、住、行、伤疾等等,深得士卒的拥护。在任期间既不要朝廷增兵添将,也不催拨粮草。而能使治域内安然无事,可谓政绩卓然。

在“招抚”方面,种世衡也取得了一些大的成绩,比如,他在任鄜延路驻泊兵马都监和知环州期间,曾和鄜延路经略使庆籍使西夏人元昊一度臣服于大宋。另外,治域蕃部牛家族头人奴讹向来倔强,不谒郡守。但听说种世衡来到时,特迎于郊。种世衡告知他,次日来帐中慰问其部。没想到第二天大雪3尺,种世衡不顾部下阻拦,守信如时前往,大出奴讹所料,众皆拜服。羌族势力最强的慕思部也归附大宋。致使西夏轻易不敢多事。

庆历四年,59岁的种世衡奉命筑细腰城(今甘肃环县西),他抱病履职,功成而卒。

在北宋真宗、仁宗(997-2063)年间,种世衡地位并不显赫,但是他为政清廉、治边有方,尤其是他体恤民情,关心部属,甚至使一子专视士卒疾病,为之调服汤药饮食。这对于一个封建官吏而言,确实难能可贵。难怪赢得人们称道。其三子皆有将才,关中称为“三种”。

出身低微不自卑

——狄青

宋时为防士兵开小差,在他们面上刺字,称为“面涅”。当时,出了一个刺有“面涅”的士兵,因功屡屡升迁,官至掌管全国军事的枢密使,他就是大将狄青。

狄青,字汉臣,汾州西河(今山西汾阳)人。生于1008年,卒于1057年。出身行武,早年是京城禁军的一个普通士兵,脸上刺有士兵标记的“面涅”。他善骑射,力壮胆大,被选拨为小军官。仁宗宝元(1038—1039)年间,宋、夏关系紧张,禁军外派戍边,狄青亦在其列,被派到陕西保安。保安宋军屡败于西夏,士卒一听说与西夏打仗就害怕。守将卢守□为此事很发愁。狄青了解了这一情况,主动要求担任先锋。对他这种不怯敌、不怕死,主动请战的精神,卢守□非常高兴,于是就拨他一支人马前去与西夏交战。为了鼓舞士气,消除士兵对敌人的畏惧心理,狄青带头冲入敌阵,左右挑杀、勇不可挡,宋兵为之振奋,呐喊着冲向前去,斩杀敌军,西夏军在保安还从未见到如此勇武的兵将,未经历这种场面,顿时惊慌失措,阵脚大敌,纷纷败退。结果狄青旗开得胜。兵将皆大欢喜,卢守□一方面褒奖狄青等,一方面派人上奏朝廷。闻此报,仁宗皇帝十分高兴,为卢、狄二人加官进职。狄青升了4级,另外,还要他进京面君,因战事未成行。后来,在安远(今甘肃通谓)之战中,狄青身负重伤,闻西夏犯边,马上飞马迎敌。就这样,狄青参加了大小25次战斗,8次中箭,但都得胜而归,令西夏兵闻其名不寒而栗,不敢与之对阵。狄青还在边境要冲修城建堡,以固防安民。由于这些出色的成绩,狄青为经略使韩琦、范仲淹所器重。范仲淹还劝他读书广识,授以《左氏春秋》。尔后,他便勉力学习,孰谙名家兵法,加之战功卓著,官职频升,历秦州(今甘肃天水)刺使,泾原路(今甘肃平凉)副都总管、经略招讨副使,步、马副都指挥使。因在京任职,仁宗觉得大将脸上有士兵标记(“面涅”)有损体面,就让狄青敷上药物把脸上的符号除掉。而狄青却不在意,反而认为,士兵们看见皇帝不以出身低微而相轻,而是论功行赏,选贤任能,就会积极上进,更为国效力。所以脸上的字有利于鼓舞士气,调动积极性。仁宗听了,更加赞赏他。狄青就是这样,不以士兵为耻,不居功自傲,而是与士卒同甘共苦,功劳赏赐亦与部卒分享,正部伍、明赏罚,故尔指挥作战得心应手,常操胜券。

皇□五年(1053年)狄青升为枢密使同平章事,掌握全国军事,地位显赫,引起一些人的非议,认为士卒出身的人不应该提拔到这么高的位置上,这种事情在宋朝历史上还从来未有过。后来,狄青终于被排挤去职。

狄青由一个士卒升为朝廷显贵要人,完全是由于他个人的胆略才干,由于他的勇敢不怕死,由于他的身先士卒,与部属同甘共苦的品质,由于他对祖国的一片忠心。

在封建官场中,这样的人能得到重用,有施展才能、报效祖国的机会是很不容易的,而他受到排挤则是必然的,这类排挤现象在旧时代也是屡见不鲜的。但仕途坎坷,命运多舛,谗言陷辞都抹煞不了英雄的精神和业绩。

攻敌有勇守城有方

——郭登

郭登,字元登,生年不详,卒于1468年。是明朝有名的靖边大将,多有战功,官至总兵。

惠帝(朱允炆)朝内乱平定后,大明迎来了国内安定的30余年。郑和下西洋,交趾省(越南北部)设立,朱棣5次亲征北蛮,长城和运河的建设均在这期间完成。但朱棣朝后不久,大明即进入宦官当权的腐败挨打时期,瓦刺人甚至把大明皇帝都俘获了。所谓战乱出英豪,郭登就是这个朝代中比较活跃的一个人物。

明代称西部蒙古各部为瓦刺。他们最初分布于叶尼塞河上游,从事狩猎生活,后归附成吉思汗,分为4万户。元末南迁至匝盆河流哉和准噶尔盆地,经营牧业并有部分农业。瓦刺势力逐渐强大时,明朝曾采取过安抚和征讨的办法。例如,曾封瓦刺首领马哈木为“顺宁王”,朱棣帝1414年亲征时也曾大败马哈木。但瓦刺对中原的威胁未能彻底解决,至明英宗朝(1435—1449)瓦刺首领也先一度统一蒙古各部,并于1449年向大明发起攻击,沿边城堡相继陷落。宦官王振力主英宗朱祁镇亲征,结果在土木堡(今河北怀来东)被俘,朝野哗然。

当时,郭登任都督佥事,充参将,佐总兵官刘安镇守大同。由于大同军士多战死,英宗皇帝被俘,所以壁垒萧条、城门昼闭、人心惶惶,满目戚然。在军心民心散乱低沉的当口,郭登并没有灰心丧气,他想,而今国难当头,民心浮动,迫切需要有人挺身而出,组织民众,鼓舞士气,才能扭转局面。他一方面亲自追悼死难烈士,慰问死者亲属,关怀伤残病疾者,给他们以照顾、温暖,甚至亲自为伤员裹伤敷药。另一方面积极组织领导城池壁垒的整修工作,督造兵器车辆,召募民壮参军守城。

由于他的努力,大同城的气氛活跃起来,人人摩拳擦掌,一片繁忙景象。为了鼓舞士气,郭登还到处鼓动、演说。他表示要与军民同生死,与大同城共存亡。大家听了无不为之感动,决心死守城池,报效祖国。

为了拿下大同城,瓦刺军费尽了心机,他们多次把英宗皇帝挟至城下,要郭登开城门“迎驾”,郭登严加拒绝。

土木堡之变后,京城一片混乱,英宗朱祁镇的弟弟、亲王朱祁钰当机立断,自己坐上皇帝的宝座,刷新政治、整治军队,任命于谦为兵部尚书,晋郭登为都督同知、充副总兵。后又升任总兵,代替原大同总兵刘安的职务。

1450年(明景帝景泰元年)瓦刺军向大同发起猛烈攻势,郭登面对强敌,毫无惧色,为了表示自己的报国之志并鼓舞士气,郭登身先士卒,呐喊着率先冲向敌阵,部众为之振奋,群起而攻之,瓦刺军大败,落荒而逃。郭登率众穷追40余里。在大同西北的栲栳山,郭登又率800骑兵破瓦刺援军数千骑,斩首200余级,夺回了被掠男女数百口,获得了土木堡之变后的一次重大胜利。

郭登真可谓有勇有谋,进攻时,他一马当先,如入无人之境;守城时,他又别出高招,创造了一种活动堑壕,表面上看来好似平地一般,但在土木覆盖下,却有“搅地龙”、“飞天网”等新式器械。敌军被诱入围,机关一动,顷刻间全部落网,投降被俘,顽抗的被杀。另外他还利用炮石火器防守城池,攻城的瓦刺军费尽心机、伤亡惨重,不但奈何不得郭登,反而被他出击追杀。大小数十战,连连取胜,“为一时战功第一”。瓦刺军锐气顿减,元气大伤,进攻京城时又被于谦击败,不得不改变主意,于1451年跟大明和解,接受了巨额赎金,把英宗朱祁镇送还。

1457年,代宗朱祁钰病危,朱祁镇再坐金銮殿,朱祁钰一惊而逝。郭登1468年辞世时,已是英宗的儿子朱见深在位的成化朝了。

(周腾田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