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之水天上来,东流入海不复回。伟大的祖国历史悠久,在那漫长的历史岁月里,曾因阶级矛盾尖锐而多次爆发过农民起义,曾因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利而祸生肘腋,曾因民族冲突而连年战乱不已,也曾因外强犯边而数度狼烟。几千年的历史,正如那滔滔黄河之水一样,几多急流旋涡,却仍一往直前。这急流旋涡,蕴含着历史的进步与蜘躇,民族的奋起与灾难。也因此而陶冶了人们的爱国情怀。“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就是这一历史的结晶。
威振强邻国之长城
——檀道济
檀道济是南朝刘宋政权的大将。由于他守卫疆土,多立战功,被后人称之为“国之长城”。
檀道济是高平金乡(今山东金乡)人。生年不详,死于436年。出身寒门,自幼离家,流落江东,从戎20余年。初为刘裕部将,以战功显著,历任武陵内史、中书侍郎、冠军将军等职。后为刘氏宗室所忌,被杀。
416年刘裕灭桓氏后,要想取消东晋司马氏皇帝的称号,必须树立自己的威望。为此,他率领大将檀道济等,进行了大规模的北伐,沿途收复了许昌、洛阳等重镇,后攻破长安,俘虏了姚泓,后秦灭亡。在此战争中,檀道济骁勇善战,指挥若定,身先士卒,勇冠三军,立下了赫赫战功。
420年,刘裕建立了宋政权,即皇帝位,大封功臣宗室。檀道济也增位进爵,拜征南大将军,领兖州刺史。
宋武帝刘裕戎马倥偬,几无宁日,年近50尚无子嗣。至东晋义熙二年,始生太子,视若掌上明珠。由于娇生惯养,深居宫闱,自幼喜好淫乐,多狎匿接近小人。帝屡教不改,忽然想起檀道济来。心想,檀道济正在北方守卫疆土,不知把太子送到那里锻炼锻炼,以后好承大位。特颁诏受命檀道济为太子太傅。
檀道济带领太子义符,从建康来到彭城。太子忽然心血来潮说:“老师,听说你的老家在金乡,距这里不远,何不带我前去看看。”檀道济想,带他去倒是光宗耀祖的机会,但家乡人民由于连年兵荒战乱,田园荒芜,粮食歉收。太子若去,还得劳民丧财,连累家乡的黎民百姓。不让他去,又不好推托,最后还是答应去,到时,临机应变,绕道而行罢了。
檀道济一行,离了彭城,沿途北上。走了两天,来到旧城,太子问:“老师,快到家了吗?”“还远着哩!”檀道济答道。继续前行,到了任城,太子又问:“老师,这可距家不远了吧!”
“殿下,已过50里地了。”檀道济回答。原来檀道济的家在金乡城东北40里的檀庄,距济宁整整50里,实际上已经过来多时。太子有些愠怒,责问道:“为什么走过而不停呢?”
檀道济诚惶诚恐地回道:“启禀殿下,故乡偏僻,地势低洼,杂草丛生,又不平静,难以驻跸,臣唯恐殿下出什么差错呀!”未几,太子在外受不了军旅的艰苦生活,又回到了京城。
422年,武帝病笃,同授徐羡之、傅亮、谢晦、檀道济为顾命大臣。先皇驾崩,太子义符即位为少帝,旧习不改,终日嬉戏,不理朝政之事。群臣屡谏不听,徐羡之等人每欲废之,但是,顾命大臣之一的檀道济拥有重兵在外,如不与其共同举事,恐有不测。为此,他们特遣使至兖州,征檀道济入朝。徐羡之等把他邀至府中,告之以废立之事。檀道济说:“太子嬉戏应该废之,不知应立何人?”徐羡之答道:“宣都王义隆素有威望可立也!”檀道济同意,于是废少帝。
424年,迎宣都王入承大统,是为文帝。文帝即位后的第三年二月,突然下诏追查徐、傅、谢专权弑杀之罪。徐羡之闻汛自缢,傅亮缚住被诛。谢晦为荆州刺史,正在任上,闻徐、傅被杀,乃集精兵3万,抗表犯上。帝欲讨之,从广陵召来檀道济说:“弑逆之事,卿未预谋,不要害怕,今命你西伐,不知能克否?”檀道济说:“谢晦虽老练干达,谋略有余,但军事经验不足。臣勇忠心,又奉王命,此去定能胜也!”皇帝大悦,乃亲统大军数万,以檀道济为前锋,溯江而上。谢晦闻讯不禁失色,仓猝应战。檀道济站立船头,厉声说道:“今所诛者一人,与尔等无关。”西军素服檀道济威望,闻其言,皆无斗志,纷纷不战自溃。谢晦只领心腹数人,乘小船连夜逃归江陵,携其弟谢遁北走,被追兵捉住,打入囚车内,送往建康,同斩于市。论平贼功檀道济第一,进为司空,封永修公。
皇帝委次第彭城王义康以侍中,掌管国事,生杀大权在握,自决自断,势倾朝野。自谓兄弟至亲,不复存在君臣之别。领军将军刘湛与檀道济不睦,投降彭城王后,屡进谗言说:“檀道济屡立战功,威名甚重,左右心腹颇多,诸子又有才气,主上若崩,如何钳制于他?不如先除,以绝后患。”义康信之,乃言于帝,逐下诏命檀道济还朝。
当时,檀道济正在北方抗击魏人的入侵,前后达30余战,所向皆捷。抵至历城,忽然接到圣旨回朝,再加粮草接济不上,准备退回原地。魏人探知宋军乏粮,合兵围之。宋将皆惊,面目失色,而檀道济却谈笑风生,泰然处之。入夜,他命士兵唱筹量砂,把所余之米覆盖于上,高声呼唱:“一斗、二斗、三斗、……。”魏人窥见,惊呼道:“其粮甚丰,堆积如山,岂敢轻易冒进耶””黎明,檀道济命军士饱餐一顿,皆披铠甲,乘隙突围,锐不可挡。魏人畏惧,不敢迎战,檀道济军缓缓而退,不伤一兵一卒。
接诏回京,临行,其妻向氏问道:“朝庭无事相召,不知吉凶如何?”檀道济说:“吾率师抵御外寇,保卫边境,今又全军完整而还,不负国家,何患不测呢?你不要担心。”来到建康,帝卧病召见,慰勉鼓励,让他立即回去,镇守边陲。道济诺诺,方出宫来,帝忽然昏迷不省人事。刘湛乘机对义康说:“檀道济既然来了,不可放虎归山。”即假以皇帝命,下诏逮捕了檀道济,并捏造事实说他在外遣散金银,收买人心,招诱无赖之徒,图谋不轨,立即交付廷尉待审。檀道济一听,勃然大怒,裂眦目张,声如洪钟,摘下头盔掼于地下说:“奸佞挡道,听信谗言,陷害大将,自毁万里长城也!”言讫而死。并诛者其子11人,又杀檀道济心腹将领参军薛彤、高进之等人。
魏人闻檀道济被害,大喜谓无所惧了。
檀道济的卓越成绩,被载入史册。后人作诗赞曰:桓桓大将,矫矫虎臣,战无不克,威振强邻,金汤万里,为国长城。
唐金戈干城
——李光弼
李光弼,营州柳城(今辽宁朝阳南)人,契丹族。生于708年,卒于764年。少时喜欢骑马射箭,性格严毅沉稳,有勇有谋。从小立志要象飞将军李广那样驰骋疆场保家卫国。年轻时曾担任左卫亲府左郎将。天宝初年,累迁官为左清道率兼安北都护,补河西王忠嗣府兵马使,充赤水军使。王忠嗣见李光弼性格稳重,才知过人,对他的喜爱超过了旧部。常对部下说:“以后能代替我掌管兵权的一定是李光弼。”不久,李光弼升任云麾将军,朔方(治所在宁夏灵武西南)节度使副军使等职。
天宝十四年(755年)十一月,安禄山起兵范阳,率叛军一路进攻洛阳、长安。由于唐王朝长期忽视战备,军队不加训练,对突然的叛乱抵挡不住,又鉴于安禄山统辖着平卢、范阳、河东三镇,所以南进十分顺利。京都震动,大将郭子仪向皇帝举荐李光弼,玄宗下诏任李光弼代理御使大夫,持节河东节度副大使,知节度事兼云中太守。李光弼率军5千东救常山(今河北正定)等十余郡。叛军将领安思义率军投降,李光弼深谙用人之道,没有杀安思义而把他留在军中,以便了解叛军的情况。适逢叛军将领史思明带兵进攻饶阳(今河北中部),李光弼部下纷纷建议出击叛军,给史思明以迎头痛击。李光弼采纳了安思义的建议:叛军初至,势气强盛,敌众我寡不可与之交锋,应以逸待劳等叛军丧失锐气再与之战。于是,李光弼静观敌变等待后援,不久郭子仪带兵前来增援。李光弼与郭子仪联合攻击史思明,在九门西(河北藁城县西北)大败史思明,赢得了平定“安史之乱”的第一次重大胜利。
肃宗即位(756年),诏授李光弼为户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节度如故。命李光弼入主太原,当时主兵太原的是侍御使崔众。崔众平常狂傲不羁,寻常官吏根本看不到眼里,见面后冷言冷语,趾高气扬。崔众看到李光弼只带领5千兵来太原,他接待时非常傲慢,只拱手作揖而不跪拜,并且拒绝交出兵权。李光弼为严明军纪把崔众逮住关进监狱,准备施以斩刑。恰在这时使者手持诏书来到太原,诏任崔众为御使中丞。李光弼当众宣布:“崔众有罪,现关在狱中,将要处斩,如果使者宣读诏书任崔众为御使中丞,也立即处斩。”语言斩钉截铁,使者不敢宣读诏书,李光弼下令把崔众斩首示众,威震三军。
李光弼治军有方,军纪严明。他每次作战,都身先士卒。作战时随身携带一把短刀暗藏于靴子中,部下不明白其中原因,李光弼解释说:“战、危事,吾位三公,不可辱于贼,万一有不捷,当自刎以谢天子。”(《新唐书·李光弼传》)因此士卒感奋,有报死之心,作战时士兵争先杀敌。
至德二年(757年),史思明带领10万人围攻太原。当时李光弼的精锐士兵都已调赴朔方,只有老弱病残的士兵不足1万人驻守太原,形势非常危急。他的部将有的建议凭借城墙坚守待援,有的主张出城与敌人决战。李光弼针对敌情指出:城墙环绕40里,全面守卫兵力分散,如同坐以待毙。出城决战敌众我寡,难以取胜。于是李光弼采用诈降的办法迷惑敌人,使敌人放松警惕,不加攻城。史思明不知是计单等受降,李光弼趁机派出精壮骑兵突袭史思明后路,又派出敢死之士从正面冲击敌阵进行肉搏战。这样前后夹击,史思明首尾不能相顾,自相践踏死者不计其数。李光弼率军进攻斩获7万人,大败史思明于太原,因功进封为郑国公。
肃宗乾元二年(759年),李光弼与九节度合国安庆绪于相州(今河北成安、广平),由于观军容使鱼朝恩贻误军机,合围没能成功。再加上其他将领怕死,退出战场,李光弼虽率军力战,由于寡不敌众,败退河阳(今河南孟县西)。在撤退时其他将领纵兵剽掠,百姓怨声载道。只有李光弼率领的军队纪律严明,秋毫无犯,不掠而回太原,百姓箪食壶浆来迎接李光弼及其部下。皇帝也视他为中流砥柱。肃宗为了表彰李光弼,升他为天下兵马使副元帅。
李光弼不但军纪严明,而且指挥有方,善出奇兵。上元元年(760年)李光弼率军进攻怀州(今河南沁阳)。史思明带兵前来救援,李光弼不与交锋,率军北上追击叛军。只留牙将雍希颢留守兵营,临行嘱咐雍希颢:史思明的部将李日越、高晖有万夫不挡之勇,史思明一定会让他们来袭击兵营,他们来时要坚守不战。如果他们投降要妥善地安置。雍希颢等将领私下议论说李光弼语无伦次,贼将怎么会不战而降呢?第二天侦探来报说贼将李日越投书率部来降。雍希颢心中纳闷,果如其然。只好以礼相待,派人飞报李光弼。李光弼为李日越上表请求封赏,下诏封李日越兼右金吾大将军。高晖听说此事也派人投书请降。李光弼又收降了高晖。这样李光弼不费一兵一卒收服史思明的两员大将,削弱了他的势力。将士们问李光弼怎会知道李日越和高晖会来投降呢?李光弼解释道:用兵之道在于知已知彼,史思明刚打了败仗,恨不得立即找我决战以消前耻,我不与他交锋,“他……命将来袭,必许以死,希颢无名,(胜)不足以为功,日越惧死,不降何待?高晖才出日越之右,降者见遇,贰者得不思奋乎”《新唐书·李光弼传》)。众人方才醒悟李光弼用兵之奇,称李将军真神人也。李光弼善于用兵,出奇制胜。在763年,史思明被史朝义杀死后,史朝义带兵进攻申(今河南中部、信阳)、光(今河南潢川)等州。当时李光弼正在病中,监军使见李光弼不能出战,只给以少量的兵力让李光弼守卫扬州(江苏扬州)。李光弼面对强敌,浩气冲天,不愿自保,但求杀敌卫国。对监军使说:“朝廷以安危寄我,贼安知吾众寡?若出不意,当自溃。”(《新唐书·李光弼传》)于是带兵日夜兼程,驰赴徐州。史朝义和部将听说李光弼带兵前来增援,军心动摇,不战而逃。李光弼带兵追杀斩首数千级,打败了史朝义,解了申、光等州之围。不久史朝义兵败自杀,八年的“安史之乱”至此平息。在平定“安史之乱”中,李光弼功绩卓著,与郭子仪齐名,合称“郭李”。
肃宗宝应元年(762年)李光弼出镇徐州(江苏徐州)。因平叛有功进封临淮王。代宗即位(763年)下诏任李光弼为东都(今洛阳)留守。李光弼因为害怕谗言乃上表归还徐州。第二年(764年)病逝于徐州,时年57岁。代宗遣使吊恤。追赠太保。
赤心报国立志抗金
——王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