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号豫才,生于浙江绍兴城内一个没落的士大夫家庭里。6岁进家塾,跟从远房祖父玉田读《鉴略》(一本简要的中国历史)。12岁到“三味书屋”从寿镜吾先生就读,直到17岁。
13岁时,祖父因科场案入狱,继而父亲病死,家境由小康坠入困顿。为了寻找新的生活,鲁迅于1898年5月离家考入南京水师学堂,次年转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矿务铁路学堂。在南京4年中,他从维新变法中接触了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和近代自然科学知识。1901年12月,鲁迅从矿路学堂毕业,怀着“救国救民”的信念赴日本留学。次年1月入东京弘文学院补习日语,并参加了孙中山在东京领导的一些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活动,毅然剪掉象征种族压迫的长辫子,并自题小照,发出了“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誓言,决意做一个民族志士。1904年春,从仙台回到东京和友人许寿裳等提倡文艺运动,筹办文艺杂志《新生》,未能成功。1909年夏,鲁迅从日本回国,先后在杭州、绍兴教书。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出于强烈的反封建愿望,他在故乡绍兴积极参加宣传活动,并根据生活实感,写了短篇小说《怀归》。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使鲁迅看到了“新世纪的曙光”和人民革命的希望。从1918年起,鲁迅参加《新青年》的编辑工作。同年5月,发表了第一篇用“鲁迅”作笔名、用白话写成的新小说《狂人日记》。自此,鲁迅“一发而不可收”,发表了《孔乙己》、《药》、《阿Q正传》、《明天》、《故乡》、《祝福》等小说,从各方面广泛而深刻地揭露批判了封建社会制度和伦理道德思想,写出了辛亥革命到五四前后的社会历史特点,体现了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时代精神,为中国现代文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五四前后,鲁迅写了许多杂文,以“匕首和投枪”的有力的战斗形式,猛烈地抨击封建主义、军阀统治、封建伦理观念及其代表人物。从五四到1926年前后,写作出版的作品集有:《呐喊》、《彷徨》、《热风》、《坟》、《华盖集》、《华盖集续编》、《野草》和《朝花夕拾》等。
1925年“女师大风潮”中,鲁迅积极声援进步学生,次年发生“三·一八惨案”,鲁迅与帝国主义、反动军阀政府誓不两立,遭到了反动政府的通缉。1926年8月,鲁迅南下任厦门大学文科教授。1927年1月到广州任中山大学文科主任兼教务主任,期间,鲁迅一直和华磊等共产党员保持密切联系。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鲁迅因营救爱国学生无效,愤然辞去中山大学的职务。1927年10月起,鲁迅定居上海,从事文艺创作,并十分重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翻译和介绍工作。1930年,“左联”在上海成立,鲁迅是积极的筹备者和领导人。自此,他主要从事左翼文艺运动,发展无产阶级文学,并与国民党的反革命文化“围剿”进行斗争。1931年殷夫、柔石等5位左联青年作家被反动派杀害,鲁迅主编纪念专刊《前哨》,先后发表了揭露反动派血腥罪行和痛哀革命烈士的战斗檄文《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和前驱者的血》、《为了忘却的纪念》等。针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阴谋和国民党的卖国行径,鲁迅还写了《天上地下》、《中国人民的生命图》、《文章与题目》等文章进行了有力的揭露和抨击,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日救亡运动。
鲁迅最后10年间,以特别旺盛的创作精力进行写作,出版了《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花边文学》、《准风月谈》、《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末编》等杂文集;历史小说《故事新编》;书信集《两地书》以及《集外集》等。他的著作已被译成50多种文字,为世界人民所传颂。
鲁迅为人民为革命鞠躬尽瘁,积劳成疾,但谢绝到国外就医,坚持在中国战斗到最后一息。1936年10月19日,病逝于上海,终年56岁。
毛泽东同志在《新民主主义论》中,给鲁迅很高的评价:“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人,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鲁迅一生的业绩永垂青史、光照人间。他的一生和中华民族、和祖国紧紧相连。他的许多动人佳话不知扣动了多少人的心弦。
跨东瀛、寻真理、弃医就文
1902年3月, 鲁迅在矿务铁路学堂毕业了。他的成绩优良:一等第三名。然而,他却感到不安。
1900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1901年签订了“辛丑条约”;与此同时,顽固派则对内实行高压政策,宣告了温和的改良主义者的彻底失败。作为关心民族存亡和人民命运的爱国志士,鲁迅感到愤慨和忧虑。他清醒地认识到:一个古老落后的国家,腐庸政府面对侵略者软弱无能,屈膝卖国,面对人民则置生死于不顾,致使民族衰败,国家危机,民众荼炭,而帝国主义侵略者的贪欲却永无止境,在他们的不断掠夺下,广大民众的生活一天比一天更加贫困了。
一个严重的“国民性”问题,摆在鲁迅面前,他决定到外国去寻找救国救民的真理。
1902年,鲁迅东渡日本留学。
1904年,鲁迅从弘文学院毕业,以“医学救国”为动机,进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在选择学医这一专业时,开始他认为“新的医学对于日本的维新有很大的助力”;学得一身好医术可以“救治”像他“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战争时候便去当军医,一面又促进了国人对于维新的信仰。”可是鲁迅这个爱国爱民的善良愿望很快就破灭了。
一次,细菌课演试已经结束,还有一些剩余时间,教师利用它来放映时事幻灯片。就在这次放映的记录日俄战争的幻灯片上,鲁迅看到一个中国人给沙皇俄军做侦探,正被日本砍头示众,而一群体格强壮的中国人正围着“来赏鉴这示众的盛举”。看到这里,鲁迅的心狂跳起来,羞辱、痛苦、哀怜、愤怒,一齐涌上心头。他走出教室,回到宿舍,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一系列的问号浮现在脑际:究竟应该怎样来救治?用维新运动来改良,走日本之路,清政府改良派的尝试不是失败了吗?靠医学能医治国民思想的麻木和愚弱吗?那幻灯片镜头中跪着被砍头的和站着围观的中国人,何尝瘦弱?他恍然大悟:
“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官,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
“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
“善于改变精神的”是什么呢?“文艺!”最需要的是提倡文艺运动!于是,鲁迅毅然决定:弃医就文。1906年7月鲁迅便从仙台回到东京。两年后回到祖国,直至1936年10月19日病逝于上海。期间,这位“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以他“空前的民族英雄”的崇高精神和卓绝的实践,成为第一个从被压迫的中国人民中间站起来的作家。他色彩鲜明地把自己从事的革命文学事业和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密切地结合起来,用文学作武器,为祖国和人民的独立自由而斗争!
挥利毫、刺暴虐、真的猛士
鲁迅以他手中的笔作武器,对旧社会的一切黑暗势力进行不懈的斗争。出击——所向披靡!揭露——体无完肤!他的文章象埋藏在人间地狱中的炸弹,对黑暗社会的崩溃和反动派的灭亡构成了极大威胁,对黑暗的揭露,正是对光明的呼唤。鲁迅的文章,唤醒着麻木愚弱的国民,振奋着觉悟了的民众的心。鲁迅救国救民的思想、精神之火,在他的战斗文章中燃烧着,象星星之火,在广大读者中形成鼓舞人心的燎原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