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4年,农历甲午年,中国近代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这年,发生了中日甲午战争。古老的东方泱泱大国,竟败在东邻小邦日本手下。接踵而来的《马关条约》,割地赔款,丧权辱国,更使举国为之震惊。同正直的中国人一样,蔡元培也震惊了。他悲愤交加,心如刀割,转而激昂奋起,与其他忧国爱土之士一齐,联名上书清政府,反对议和,力主抵抗。他感到,《马关条约》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奇耻大辱。“聚铁铸错,一至于此,可为痛哭流涕长太息者也。”中国的失败,不平等条约的签字,深深刺痛了这位爱国学子之心。两年后,德国人又占领了胶州湾。他感到,要想挽救国家,已经不能依靠那个给予他功名然而却腐败无能的清政府,必须向西方先进国家学习救国救民的道理。于是,他开始从故纸堆中走出来,从熟读勤写、孜孜研求的经史子集古典著作中走出来,转而以极大的热情,去阅读西方的新式书籍。这种阅读,几乎是没有选择的。举凡史地政教,声光化电;自然人文,数学物理,无不恣意披阅,以满足自己救国救民、寻求知识的强烈欲望。一些先进的中国启蒙人物,如郑观应、马建忠、梁启超的著作,不但阅读,还特别给以评注。他还自修日文,在翰林院内钻研那些被封建顽固派骂为“奇技淫巧”、“左道旁门”的西方科学知识。此情此景,正像他北京寓所书房中悬挂的十个大字所说:“都无做官意,惟有读书声。”
几年后,蔡元培已经具有相当的科学与民主思想。到1898年(农历戊戌年)前后,改革派领袖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发动波及全国的戊戌维新运动,思想已经发生变化的蔡元培深表赞同。本来,他与大才子梁启超具有己丑(1889年)同年的关系,对豪气纵横、敢于“冲决一切网罗”的谭嗣同更是格外佩服。但那时梁启超与谭嗣同在社会上知名度很高,他不愿让人家说自己“攀龙附凤”,便没有前去结交。但是,在思想感情上,他与维新党人却是相通的。所以,当“戊戌六君子”血洒菜市口的噩耗传来,他再也没有心思在北京当官了,断然于同年秋天离开北京南归。这种举动,使同乡人怀疑他是康梁同党,他也丝毫不作辩解。
回到家乡,恰好绍兴成立了一所中西学堂,他便被推荐为这所学堂的监督(校长)。当时,他身材短小,文质彬彬,儒雅风流,时常与朋友喝酒聊天,分析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他觉得,康梁变法所以失败,就在于没有预先培养革新人才,致使以少数人夺取政权,排斥顽旧,不能不归于失败。所以,他接受监督这一职务,就是想利用学校储备革新人才,以满足国家的需要。
本来,学校里只有英、法两门外语课,他上任后,又新增加了一门日语,并且和几位志同道合的老师一起,提倡民权、女权,讲授进化论。这样一来,便把学校中的旧派保守人物惹怒了。特别不能让旧派人物容忍的是,1900年6月,他的夫人不幸病逝,人们都很关心这位年轻翰林的婚事,帮忙介绍对象的人踏破门槛。而他居然公开征婚,并提出五项非常“苛刻”的原则:第一,女子必须不缠足;第二,必须识字;第三,男人不许纳妾;第四,丈夫死后,女人可以改嫁;第五,夫妇如果感情不相合,可以离婚。这在当时那个封建时代,简直就是吓人。结果,给他介绍对象的媒人纷纷沮丧而去。经过一年选择,他终于得到了意中人。结婚那天,蔡元培还变革婚礼习俗,不搞闹房,只请一般好朋友来家演讲男女平权、男女平等。有一位客人当场说:假如你的夫人比你学问高,那你就应该把夫人当做老师,以对待老师的礼节对待夫人。蔡元培笑着回答:学问总是有大有小,但从人格上看,却无所谓大小,而是平等的。
由于类似的举动,所以旧派人物恨他,便去告状;他的顶头上司拿皇帝“正人心”的“上谕”来压他,让他恭敬书写下来,挂在家中的大堂里,每天反省。他不服,一气之下,干脆辞职不再干什么“监督”了,任期只有一年左右。
通过上面的事情,可以看出来,蔡元培已经变了一个人。他已经不是先前那个一心一意在科举道路上攀登的蔡元培了,而是转变成为开时代风气的先进人物了。这种变化,主要得益于时代的激荡,同时,也与蔡元培卓尔不群的胆识相关。在男尊女卑等封建礼教统治人们思想的旧时代、旧环境下,蔡元培敢于提倡男女平权,并且能够以身作则,需要有非凡的胆识,这是值得人们赞誉的。
辞职后,蔡元培在1901年秋又得到南洋公学特班总教习的职务。所谓南洋公学,就是上海交通大学的前身,1896年由大官僚盛宣怀开办于上海的徐家汇。这所学校为中国培养了最早的一批科技人才,所以在教育史上非常有名。蔡元培上任后,便教学生阅读翻译日文书,尽一切机会培养学生的爱国心。例如,他尽给学生出这样的作文题目:“试列举春秋战国时爱国事实而加以评论”、“论刑逼招供之非理”、“论监禁与流放两刑用意之异同”等等,通过学生的作文,让学生们了解,中国人一向具有爱国的好传统,应该尊重人民的权利。他还通过给学生日记与作文写评语的方式,向学生们灌输民权思想。每天早晨5点来钟,他必起床,步行十几里,到马相伯先生那里学习拉丁文。有时去得太早,马老先生便要他8点以后再来,他便按时再来。中国近现代史上的许多著名人物,如邵力子、谢无量、李叔同、黄炎培等,都是蔡元培这时期教过的学生。
第二年4月,蔡元培又与叶浩吾、蒋观云等近代有名的人物一起,在上海发起成立了中国教育会和爱国女学、爱国学社,并被推举为会长、总理。教育会“表面办理教育,暗中鼓吹革命”,是近代中国最早出现的革命团体之一,发展会员达到100多人,蔡元培的革命活动也由此开始。但是,没有钱办不成事。为筹措经费,他前往南京筹款。当他来到码头,正准备上船时,忽然得知:大儿子在家中病死了。听到这个不幸的消息,作为父亲的蔡元培心如刀割。然而,他没有回家,义无反顾地毅然登船,向着古城南京驶去。3天后,借得6千元而归。
有了钱,蔡元培与师生们便轰轰烈烈地干开了。他们开办了科学仪器馆、镜今书局、《中国白话报》、军事讲习会、同川学堂、女子俱乐部等,还在常熟办了小学。对南洋公学退学的同学,便在爱国学社重新开课。但是,他们不是不问世事的书呆子,而是积极参加政治,把个人命运与国家前途紧紧连在一起。他们参加拒法运动、拒俄运动,大唱《爱国歌》,举行演讲会,进行军事训练。蔡元培剪掉辫子,脱掉长袍,换上操练衣,与学生们一起进行军训。他们还把《苏报》变成机关报,发表文章,宏扬爱国主义精神。同时,与人合作出版《俄事警闻》(后改名为《警钟日报》),号召革命。蔡元培在上面发表政治小说《新年梦》,痛骂清朝统治者“厚脸皮”,是“糊涂东西”,提出要推翻封建专制统治,驱逐帝国主义势力,收复被侵占的国土,造就一个强大的新中国。
在革命活动中,蔡元培总是吃苦在前,勤勤恳恳,不怕艰难。办《警钟日报》的时候,他不仅早已剪掉辫子,而且也不再穿旧式的长袍马褂,而是改穿新式的德国装(即中山装),外套一件蓝色棉大衣。天气非常寒冷,编辑室既大又空,没有火炉。他右手冻疮溃裂,肿得像个大馒头,只好在右手上套一个半截露指的手套,左手放在大衣口袋,一边发抖,一边写作。每天晚上,他必须赶写两篇论文,一篇文言的,一篇白话的。而且,编辑所的伙食、印刷、开支、发行等繁琐事情,他都要管。到过年的时候,所里一分钱没有,蔡元培只好向人借了一串珠子,让同事拿到典当铺子去抵押,结果典当铺的老板说那珠子是假的,只能当一元钱,因此年也就只好不过了。但最让蔡元培着急的还是报纸的销路。为扩大销路,他让一位同乡的工人背一面旗子,上面写着爱国标语,或画上爱国漫画,手里敲着一面小锣,带着报纸到街上叫卖,每天居然能够多卖出一二百份,蔡元培非常高兴,用绍兴话夸奖这位工人说:“真弗错气”(真不简单的意思)。但没有多久,就有人来干涉,不能再继续叫卖了。
特别令人钦佩的是,蔡元培还参加了谋杀清朝官吏的暗杀团,租房子,造炸弹,饮鸡血,发誓言,搞暗杀。本来,暗杀并不是进行革命的正当手段,不宜提倡。但是,它表现了蔡元培当时大无畏的好汉精神。为制造暗杀工具,他找来懂化学的朋友,还弄来一只猫进行试验。开始,他们造出一种液体毒药,给猫服下,只几滴便毒死。但蔡元培觉得,液体毒药使用起来不方便,也容易被人发现,必须改进为固体的毒药粉末。于是,他向日本邮购了一批药物学、生药学、法医学方面的书,从头进行研究。随后,就进入对炸药的研制与试验。制造炸药的工作庄严而神秘。在秘密工厂,供奉着中华民族祖先黄帝的牌位,志士们写好誓言,书于纸上,人手一纸,签上自己的名字,神情严肃。有人宰掉一只鸡,将鸡血洒在纸上,又滴在酒碗中,人们跪下宣誓,尔后将鸡血酒一饮而下。仪式过后,人们将宣誓纸条揣入怀中,制造炸药的工作便正式开始了。
清政府非常害怕,两次开列逮捕名单,蔡元培的名字都排在第一位。但由于爱国学社设在租界里,租界当局尽管连续六次传讯蔡元培,他每次也都留下住处地址,清政府想抓他的目的还是没有达到。
1903年夏,清政府逮捕章太炎和邹容,查封《苏报》,制造了轰动一时的“《苏报》案”。蔡元培不顾个人安危,每月都到监狱去探望邹容和章太炎。邹容在监狱病死以后,蔡元培又积极参加办理丧事,举行追悼大会,并在墓地建立邹容纪念塔。他还迎接章太炎出狱,并送章先生上船去日本。
那时,有个叫沈荩的爱国志士,在北京得到消息,清政府同沙俄相勾结,准备让沙俄独占中国的东三省,当即在日本报纸上发表文章,将这一阴谋披露出来。留学生们听说此事,立刻组织了拒俄义勇队,上海的爱国学社也召开拒俄大会。清朝廷又害怕又恼怒,便把沈荩逮捕,用竹鞭子抽打,达4个小时之久。沈荩全身血肉横飞,惨不忍睹,但并没有被打死。最后,刽子手用绳索勒沈荩的脖子,才把他勒死。消息传出,上海的革命志士异常悲愤,在愚园举行追悼会,蔡元培当众演说,痛骂清朝廷政治暴虐,蔑视人权,听众全都感动得流下了眼泪。
1904年11月,暗杀团在上海扩大改组为反清的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光复会,他被推举为会长。入会仪式上,蔡元培佩带金牌徽章,中间用篆文刻一个“复”字,举手宣誓:“光复汉族,还我河山,以身许国,功成身退。”光复会成立后,继续从事暗杀和暴动,成为清末最著名的革命团体之一,为辛亥革命的成功作出了卓越贡献。1905年8月,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蔡元培经何海樵介绍,在上海加入这一革命组织,并被孙中山委任为同盟会上海分会会长。此后,蔡元培便在上海设立了同盟会的秘密机关,为辛亥革命建立了坚固基础。
在革命洪流中,蔡元培日益成熟,留下一串串传奇式的英雄故事。他不但对清王朝再不抱任何幻想,而且极力要推翻这个封建王朝。他所从事的各种社会活动,都是从反封建的革命需要出发的,与当时整个革命的发展形势相一致,成为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他自己曾经回忆说:“自组织爱国学社,我已离开公学为学社教员。那时候同任教员吴稚晖、章太炎诸君,都喜言革命,并在张园开演说会,凡是来会演说的人,都是讲排满革命的。我在南洋公学时,所评改之日记及月课,本已倾向于民权女权的提倡,及到学社,受热烈环境的影响,遂以公言革命无所忌。”又说:“自36岁(1902年)以后,我已决意参加革命工作。觉得革命自有两途:一是暴动,一是暗杀。在爱国学社中竭力助成军事训练,算是下暴动的种子。又以暗杀于女子更为相宜,于爱国女学,预备下暗杀的种子。”正因为他的这种革命气概,人们称赞他,佩服他,说他是“翰林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