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子春马上向刘泽表示,自己有办法去长安把兵权讨回来,并向刘泽要了一笔活动费和黑白两匹良马。就这样田子春带上了7岁大的儿子奉郎一齐上路,到了长安之后,他们在旅店住下。他打听到吕后最信得过的心腹是张石庆,便在他身上打主意。
田子春知道张石庆每天上朝的时候必定会经过这家旅店门前,于是,就故意把白马拴在店门口。张石庆见了之后,对这匹良马赞不绝口。到了第二天早晨,田子春又将黑马拴出来,张石庆看见后,更加欣羡不已。经过打听之后才知道这里有个卖马的住客。
田子春又在暗里跟踪,见衙门前有所大宅,门上写着:“此房出租。”通过打探,了解到这个大宅是张石庆的,便灵机一动,计上心来上,上前问门公:“这房子要多少钱出租?”
那门公向他看一眼,反问道:“这是张大人的房子,不是什么人都能租的。你是什么人?”
“我是街上那个卖马的,你回报张大人就知道了。”
果然,田子春很快就被唤了进去,张石庆见了田子春就问:“你那两匹马卖不卖,要多少钱?”
田子春恭敬地对他说:“我那两匹马是一对良驹,特地从齐鲁赶来的,如果大人喜欢的话,哪敢说卖,送给大人便是了。反正我卖马的目的,不过是想卖点钱去求点事情做,光耀一下罢了!”
张石庆听说后,对他非常有好感,就问:“你贵姓!”
“敝姓田。”
“那更好,恰好和敝眷同姓。既然你要做官,就索性做我的小舅子吧,好不好?”
田子春巴不得这样,马上拱手拜见姐夫,再叫儿子过来叩见姑丈姑母。然后,便搬入衙门居住,和张石庆俨然成了一家人。
田子春是一个善于逢迎的人,每天都和张石庆高谈阔论,很是得“姐夫”欢喜。有一天,在闲谈之间,张石庆谈起吕后的事,田子春乘机说:“如果姐夫能向太后奏请封吕氏三人为王的话,她一定很喜欢,将来姐夫可升做上大夫呢!”
第二天入朝,张石庆奏请封三吕为王,太后果然大喜,除分别封吕起、吕禄、吕平为王外,又封张石庆为丞相,并赏赐了很多帛金。
张石庆喜不自胜地回来,告诉了田子春。田子春马上假装非常后悔,说:“我真该死,不应酒后胡言,坏了太后的大事。您想,刘氏还有三个王在外,如此一来,自然不喜欢啦,万一起疑心,造起反来,事情不是糟了吗?”
张石庆本来就是一个没有什么主意的人,听他这么一说,也跟着非常着急,连忙问:“那怎么好呢?”
“现在惟有想办法也给姓刘的一点好处,缓解一下。”接着,田子春说出了办法。
当晚,张石庆入宫见太后,奏说:“外间已传开了,说关外三王刘泽、刘号、刘长,知封三吕为王,心中不服,想造反了。”
太后问:“有什么方法可以制止他们呢?”
“可不可以这样?”张石庆说,“将三王中的有官者赐赏,无官者付给兵权,他们有了甜头就不会造反了!”
太后认为张石庆说的非常有道理,立即叫陈平入宫,商议这件事。陈平在表面上对吕后非常忠心,但是实际上他却一直在盘算着如何铲除吕氏,心想一定是齐鲁那边有人打进来要替刘泽夺取兵权了,心里非常高兴。
当太后问他,刘氏三王中谁没有兵权的时候,陈平答:“只有山东刘泽久在赋闲,无职无兵权。”
“好,叫刘泽入朝。”太后当即就派了使者到齐鲁,告诉刘泽,刘泽大喜,即刻起程上长安。太后便把兵印给张石庆转交与刘泽,给了他二十万军马。
第二天一大早,刘泽往兵部交割兵马,率领二十万大军驻扎郊外。田子春看到事情已经成功,天还没有亮就和儿子奉郎骑着带来的两匹黑白马,借口去打猎,带领着五十个随从赶到刘泽营中,随后拔寨起程回山东去了。
没有过多久,刘泽就凭借着这二十万军马在山东造反了。
由于吕后被假话所蒙蔽,从而中了田子春的“借尸还魂”的计谋,这才为刘氏家族东山再起创造了条件。
51偷梁换柱:硬起黑心肠蒙蔽作假
奸诈之人善于干偷梁换柱的勾当,因为他们往往能硬起黑心肠说假话。他们说假话蒙得神不知鬼不觉,蒙得当事人也信以为真。历史上所载的“狸猫换太子”的故事,就是这方面的杰作。
北宋真宗大中祥符三年,皇帝赵恒已经50岁了。多年来有一个问题一直困扰着他,那就是子嗣问题,这个时候终于有了一丝希望:李妃怀孕了。在李妃之前,真宗的后妃曾经先后生过5个男孩,但是也都先后夭折了。此时的真宗正处于忧心如焚,处于无人继承皇位的难堪之中。
李妃本来是刘皇后在做妃子时的一个侍女,庄重寡言,后来被真宗看中,成为后宫嫔妃之一。当心狠手辣的刘皇后知道李妃怀孕的消息之后就坐卧不宁,她想:万一李妃生下一个男孩,被立为太子,将来母以子贵,侍婢升皇后,自己就会被打入冷宫。她越想越害怕,于是,想出一个以谎话造假的方法,也装模作样地在肚皮上塞了一个枕头,谎称自己也怀了身孕,来蒙蔽真宗。真宗知道双喜临门自然万分高兴。
然后,刘皇后又买通了一班内侍,让他们密切监视李妃的情况。李妃临盆,生下一个男孩的时候,刘皇后迅速命人捧一只剥了皮的猫进去,把孩子换了出来,交给刘皇后。这时,刘皇后乘机说自己生了男孩。
可想而知,生出怪物的李妃会有什么样的下场。而刘皇后则把李妃的孩子一直当作亲生骨肉,直到立为太子,最后登基当了皇帝,也就是后来的宋仁宗。由于这件事做得滴水不漏,刘皇后的宝座才得以保住。
在历史上,还有一位黑心肠的蒙蔽作假高手,那就是赵高。
在秦始皇巡狩天下,行到沙丘地方的时候,忽然复发了旧病,面对这种情况,群医束手无术。秦始皇自知死期将近,便悄悄对丞相李斯说:“我的病是不会好了,你辅助我这么多年,事无大小,都是你代劳,我很相信你对我的一片忠心。可惜我寿命短,不能与你长享荣华富贵。我死了之后,你可扶助太子扶苏为皇帝,太子为人聪明能干,仁民爱物,足能继承父业。你能用辅佐我的心辅佐他登位,我死也瞑目了!”
随后,他又召集次子胡亥和赵高等一般人来,并当众把玉玺遗诏交给李斯,对大家说:“我把后事交给丞相去做,以后的大小事情,你们要听丞相的话,不得生二心。太子扶苏是个能干的孩子,唉!可惜我当时一时冲动,将他调到北方去跟随大将蒙恬。我已经嘱托丞相扶他即位了,你们要体谅我的苦心,竭忠拥护他。还有,现在国事虽然粗定了,但地方上残余势力还没有彻底铲除,随时都有死灰复燃的可能。我死了之后,千万不要把消息传出去,以免引起混乱。等灵柩回到京城咸阳后,才可把丧事公开,扶太子登基,这样就可以防止一切祸乱了!”
然而,宦官赵高怕太子一旦登基,会对自己有所不利,便对李斯威逼利诱,软硬兼施,最后说动了李斯站到了自己这边,同自己一同实施一个巨大的“偷梁换柱”的“谎言”。
赵高见李斯已被自己说服,便欢天喜地地去见胡亥,开口就说:“公子知道目前有一个大问题马上要解决吗?我已和丞相交换意见,不如把遗诏改为让公子为帝,共享富贵,不知公子意下如何?”
胡亥是一个毫无主见的人,听赵高这样说,他表示:“我是没有意见的,你认为怎样好便怎样去办好了。”
于是,赵高和李斯私自篡改了遗诏,并且另外伪造一道圣旨,派人传交给太子扶苏,要他自尽。扶苏根本不知父亲的死讯,读罢诏书,泪流满面地说:“君要臣死,不敢不死!父要子亡,不敢不亡。今日君父要我死,我不能不自尽了,还是服药酒吧,免得身首异处!”
见到这种情景,蒙恬连忙阻止说:“皇上派我率领三十万大军驻守边疆,又叫太子来监督,责任重大,信任有加,既然信了,却又要我们去死,是很没有道理的,其中必定有诈,不如回京去问个明白,如果属实了,那时再死不迟!”
扶苏说:“君父的命令既然下达了,决不可以违反,若再去奏请,岂不加重我的罪行?”说完之后,就饮毒自尽了。
就这样,扶苏死了,胡亥继承了帝位,也就是秦二世,到最后,国家大权都落在了李斯和赵高的手中。隔了没有多久,赵高就制造了一个借口,把蒙恬杀了,还株连九族,随后又找机会除掉了李斯,自己独揽了大权。
赵高确实是一个使奸用诈的奸诈高手。他所偷来的“梁”只不过是一个需要他加以利用的傀儡而已。为了实现自身的目的,他不择手段,以此“梁”换成了彼“梁”,而且换得干净、彻底。
52巧借他人之力,缓解自身的燃眉之急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在任何时候,都应当学会巧借他人之力,缓解自身的燃眉之急。这是一个人能尽快达到目的的硬道理。
李渊在西进关中的时候,除了正面的隋军外,还存在着左侧东都洛阳附近李密的威胁,但是,在面对双面威胁的时候,他还是找到了一条神秘的借人之道!
李密是西魏大柱国之一李弼的后裔,袭爵蒲山公,但是却长期受到隋朝廷的排挤。曾经因为参与杨玄感起兵被捕,逃脱之后,投奔翟让领导的瓦岗军。在扩大起义军武装,出谋划策连败隋军,击毙隋将张须陀等方面,李密做出了贡献,名望提高了,野心也随之暴露出来了。不久之后,他谋害了瓦岗军的农民领袖翟让,窃取了义军的领导权,掌握了全部军队。
这个时候的瓦岗军,已经发展到了几十万人的势力,“并齐济间渔猎之手,善用长枪”,而且已获取了隋王朝大批的良马,装备精良,同时又据有了洛阳周围的几个大粮仓,粮饷充足,成为中原地区乃至全国实力最强、影响最大的一支力量。
和李渊比起来,李密也有着贵族的身份,虽然他的政治地位不如李渊,但是这个时候的实力却大大超过了李渊,并且也有西入关中、夺取全国最高封建统治政权的欲望。所以,当李渊进军关中的时候,对李密的威胁有所顾忌是必然的。为此,李渊在进军途中就致书李密,要求联合。李密自恃兵强势盛,便以欲为盟主的身份,派人给李渊送去复信,书信中说:“与兄派流虽异,根系本同。自惟虚薄,为四海英雄共推盟主。所望左提右挈,戮力同心,执子婴于咸阳,殪商辛于牧野,岂不盛哉!”并要求李渊亲率步骑数千到河内,面议并缔结盟约。
在信中李密以盟主自居,力图在政治上先声夺人,居于优势地位,他的这个意思,李渊岂能识别不出?但是,由于当时的形势所迫,不允许他与李密一论高低。李渊知道,当务之急是设法把李密稳住,使其牵制东部隋军,这对他抢先占据关中,稳固自己的地位,促使国中政治形势发生深刻的变化,都是非常有利的。
所以,当收到李密的书信之后,李渊只不过是笑了笑,然后说:“密妄自矜大,非折简可致。吾方有事关中,若遽绝之,仡是更生一敌,不如卑辞推奖以骄其志,使为我塞成皋之道,缀东部之兵,我得专意西征。俟关中平定,据险养威,徐观鹬蚌之势以收渔人之功,未为晚也。”
出于这种策略,李渊便毫不犹豫地决定暂时承认李密为盟主。为骄李密之志,故意“卑辞推奖”,令记室温大雅给李密复信说:“渊虽庸劣,幸承余绪,出为八使,入典六屯,颠而不扶,通贤所责。所以大会义兵,和亲北狄,共匡天下,志在尊隋。天生烝民,必有司牧,当今为牧,非子而谁?老夫年逾知命,愿不及此。欣戴大弟,攀鳞附翼,唯弟早膺图箓,以宁兆民!宗盟之长,属籍见容,复封于唐,斯荣足矣。殪商辛于牧野,所不忍言;执子婴于咸阳,未敢闻命。汾晋左右,尚须安辑;盟津之会,未暇卜期。谨此致覆!”
在信中,李渊一方面把李密大大吹捧了一番,称他为当今天下救世主;一方面自称年老力衰,将来若能得封于唐,就已经很满足了。借此把自己的政治欲望掩盖了起来,然后又以安揖汾晋地区为借口,把自己抢先进入关中的意图隐藏了起来,并婉言谢绝去河内郡会盟。这样一封假情假意,并且弦外有音的信,却使“密得书甚喜,以示将佐曰:‘唐公见推,天下不足定矣!’自是信使往来不绝”。
自此,李密就把兵力集中到对付隋军和王世充的军事力量上去了,对李渊进军关中的事情完全不闻不问。就这样,李渊在策略上取得了巨大的胜利。这样一来,不仅为李渊父子进入关中和其后经营关中及四川等地区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而且,当山东群雄与隋军逐鹿中原的时候,李渊父子也得以稳居关中,毫无顾忌地把西北地区的割据武装扫荡一空,并且也镇压了农民起义军,同时还积蓄了力量,注视着关东鹬蚌相争的势态,以便在适当的时机坐收渔人之利。
53把侮辱变成荣耀寻求转机
很多人受了污辱却能够隐忍不发,这固然已是很难得的,但更难得的是能把污辱变成荣耀。这是诈术中的一种高明的手段。
春秋初期的时候,虽然周王室已日渐衰退,诸侯纷起。但是周王的威信仍存在,就连各个诸侯之间的战争也要经过周王的批准,这叫师出有名。
在郑庄公的领导下,郑国率先强大起来。郑国与宋国结仇已久,郑庄公想讨伐宋国,便问大夫祭足该怎么办。
祭足说:“宋国国大位尊,深得周天子的宠信,不能够随便出兵讨伐,大王您早就该去朝觐天子,只因变故太多没有成行。现在,你最好先去朝见天子,然后假称得到天子的命令,联合齐、鲁两国,共同出兵伐宋。这样就不会师出无名,而且能够稳操胜券。”
郑庄公一听,大喜,说:“爱卿的计策可谓是极为周全。”便亲自带着祭足去周都朝觐周王。
因为郑庄公曾经派兵抢走周都城附近的麦子,周王心中对郑国极为讨厌,看见郑庄公来了,便对他说:“爱卿国家的收成如何?”
郑庄公说:“托天子的福,收成还不错!”
周王说:“今年我们的麦子收成也不错。去年你从我这儿割去的麦子就留着自己吃吧!”
郑庄公见周王出言不善,当下就没有再说什么,辞退而去了。周王也没有对他设宴款待,也没有馈赠什么礼品,却命人送了十车米给他,并且对他说:“留给你备荒用吧!”
郑庄公非常后悔此行,便责怪祭足说:“你劝我来朝见,却被周王如此怠慢,还出言不逊,这十车米,我是接受还是不接受呢?”
祭足说:“诸侯之所以敬重郑国,就因为郑国长期服侍周天子。周王的赏赐,不论多少、好坏,那也总算是皇恩啊!大王您要是不要的话,就表明与周天子不和。郑国若不和周搞好关系,那诸侯就会对您另眼相看了。”
正说着,周王来造访,并且以个人名义送了两车彩缎,在言语之间也极为恭敬,过了很久才走。
郑庄公问祭足:“周王这次来是什么意思呢?”
祭足说:“周王有两个儿子,周王特别喜欢小儿子,将来可能会出现夺位之事。所以周王现在赶快来讨好我们,将来可以让我们做外援。而且大王您现在接受他的彩缎,正好可以派上用场。”
郑庄公说:“有什么用途?”
祭足说:“您这次朝见周王的具体情况没有别的国家知道。现在您将这批彩缎盖在那十辆米车上。离开都城的时候,就说是周王赏赐的,然后向众人宣布:“宋王好久都不去朝贡天子,大王您奉天子之命,率领大军去讨伐宋国。这样,你就可以以此来号召别的国家跟您一起行事,如果他们不同意,那就是违抗天子的命令。这种干系重大的事情,诸侯一定会听从的。宋国即便再大,恐怕也抵挡不住你所率领的奉王命的军队。”
郑庄公听完,拍着祭足的肩膀对他说:“你真是一个聪明的人,我就按你的话行事。”
郑庄公出了周朝的地盘之后,就在路上宣扬“天子的命令”,并且广泛地把宋王的不敬天子之罪传播开来,听到的人没有不信以为真的。
就这样,郑庄公假托王命,联合了齐、鲁两国的力量,最终把宋国打败了,势力也变得更加强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