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中国历史上的奸与诈
21607400000021

第21章 借力而行,绝不孤军奋战(1)

47实力不强就不要逞勇逞强

实力不强,无法与对手正面抗衡的时候,就不要逞勇逞强。这时,最重要的是能开动脑筋,尽快想出办法,看能不能借助外力消灭对手,从而保全自己。当然,要想借力杀敌没有善变的口才和巧妙周旋的技巧是不行的。这就需要一些诈术。

在中国历史上,有一个善于借刀杀敌的阴谋家。他有着极好的口才,并且热衷于“帮助别人”。他就是子贡。

在春秋末期,齐简公派国书为大将,兴兵伐鲁。鲁国是孔子的祖国,一听到这个消息,孔子大为震惊,于是,就派出能言善辩的子贡出使齐国,阻止齐军的行动。

子贡到了齐国之后,先去求见了齐国权臣的陈恒。当时陈恒的权大势大,正蓄谋篡位,急着铲除异己。

陈恒见子贡来,便问:“你是来为鲁国做说客的吧?”

镇静自若的子贡说:“不,我是为齐国而来的。鲁国是一个很难打下的国家,相国您为什么要兴兵讨伐它呢?”

陈恒奇怪地说:“小小的一个鲁国有什么难打的?”

子贡说:“鲁国城小易攻,且君弱臣庸,士兵又没有战斗力,所以说不好打;而吴国城高池广,兵甲精利,又有良将守护,所以好打。”

陈恒听了,勃然大怒:“你说的是什么话,简直是语无伦次,难易颠倒!”

子贡请陈恒屏退左右,才对他说:“我听说,忧患在外,就攻打弱国;忧患在内,就攻打强国。我看相国您和国内的诸位大臣无法共事。如果是把鲁国攻下来,那就是别的大臣的功劳,与你没有什么关系,那么其他大臣的势力就会膨胀,而您可就危险了,如果是大臣们被困于与强国的战争中,你在国内岂不是可以得势吗?”

陈恒听后,随即转怒为喜,高兴地说:“不错,是这个道理,只是军队已经出发,若是转而攻吴,别人会起疑心的。这可怎么办?”

子贡说:“这好办,我去见吴王,让他救鲁而伐齐,这样,齐国攻吴,不就师出有名了吗?”

陈恒听了子贡的话,让齐军暂时按兵不动,而子贡则跑到吴国游说。

子贡赶到吴国,对吴王夫差说:“齐军就要讨伐鲁国了,接下来便是与鲁国关系很好的吴国了。大王您为何不出兵救鲁伐齐呢?以两国的兵力,您一定能打败齐国,继而又收复鲁国,那吴国的声势岂不会超过晋国吗?”

吴王夫差说:“是,齐国确实可恶。他们以前说是要向吴国称臣,可是什么礼品都没送来,我正想讨伐他们。只是现在越王勾践正在加紧练兵,我怕他会趁虚而入。我想先伐越,再伐齐。”

子贡说:“这样是不可以的。越弱而齐强,讨伐越国的意义小,而纵容齐国的忧患大。您要是先讨伐越国的话,那可是不勇不智的行为。大王您不要担心越国。我去游说越王,让他同你一起出兵。”

夫差也高兴地同意了他的建议。

子贡离开吴国,又去了越国,越王勾践十分恭敬地接见了他,问他有何指教。子贡说:“我今天去拜见了吴王,劝说他救鲁伐齐,可吴王却怀疑越国会算计他,想先讨伐越国。如果不想算计别人,却让别人起疑心,这是愚蠢的表现;而如果想算计别人,却又不让别人起疑心,这才是聪明的表现。”

越王一惊,问:“先生,那我该怎么办呢?”

子贡说:“吴王骄傲,而又信任一些奸臣。您最好送上一些重礼,再派一支军队同吴王一起伐齐。如果吴王战而不胜,则会削弱力量;如果战而取胜,必然会有称霸诸侯之心,将会出兵伐晋;这样,越国就有机可乘了。”

越王对他万分感激,马上派出了三千士兵,去支援吴国。吴王特别高兴,便立即决定出兵攻打齐国。

接着,子贡又马不停蹄地向北,来到了晋国,谒见了晋定公,对他说:“我听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现在吴国正在和齐国打仗。吴、鲁联军一定会战胜齐国。战胜后一定会和晋国争霸,大王您最好厉兵秣马,作好应战准备。”子贡这么劝说晋国,主要是怕吴国胜利之后,会要挟鲁国,这样一来,鲁国的危机仍然不能得到解决。

公元前484年,吴王夫差亲自挂帅,率十万精兵及三千越兵去攻打齐国,鲁国也立即派兵助战。齐军中了吴军诱敌之计,陷于重围,齐师大败,主帅国书及几员大将都死于敌军之手。齐国只得请罪求和。夫差大获全胜之后,骄狂自傲,立即移师攻打晋国。晋国因早有准备,很快就把吴军击退了。

在这整个事件当中,子贡把齐、吴、越、晋四国之间的矛盾利用的淋漓尽致,他到处去煽风点火,并且巧妙的周旋,借着吴国的力量击败了齐国;又借着晋国之力,灭了吴国的威风。到最后,鲁国虽然有些小损失,但是却从危难中得到了解脱。

48不要被奸邪之人所利用

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表面上是在主动帮助你,而实际上,其真正意图则是要借助你达到自己的目的。因为以后他们可以利用你“报恩”的心理,从你身上捞取更多的好处。

春秋时期,曾经有一个人三次出任中山国的相国,他就是司马喜。当时,中山王有两个最受宠爱的妃子,一个叫阴姬,一个叫江姬,她们之间明争暗斗,都想做王后。这样的情形被司马喜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于是就想趁机敲诈她们一笔,同时又能取得她们的宠幸。最后,终于让他想出了一个好办法。

-天,司马喜对阴姬的父亲说:“想要做王后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果能争到王后的位子,自然会拥有无上的权威,既有钱又尊贵,又能受到老百姓的爱戴;但是万一失败了,那可就十分危险了,说不定连性命也保不住了。所以,不争则已,要争就一定要争到手。假如您想成功的话,你可以和我商量商量,说不上我能帮上什么忙。”

阴姬的父亲也是一只老狐狸,一听此言,便立刻领会到司马喜的意图,立即向司马喜跪下叩头,说:“如果事情能够成功的话,-定会重重感谢你的。”

于是,司马喜立刻上书中山王说:“臣有一个可使赵国衰弱,我国强盛的办法。”

看到了司马喜写的建议之后中山王很高兴,立刻召见他,并问:“我非常愿意听听你的这个建议,这个建议具体是什么样的呢?”

司马喜说:“臣要亲自去赵国一趟,名为访问,实际是观察赵国的山川险阻和风土人情,了解人民生活情况和君臣德行,回来后做过比较才知道,现在不能先说出来。”

于是,中山王就派他去赵国访问。司马喜见过赵武灵王,把公事交待完毕之后,说:“听说贵国是出产能歌善舞的美女的地方,但臣到了赵国以后,观察了一下人民的风俗、言谈、相貌,却总是看不到漂亮的美女。老实说,我也到过很多地方,见识过许多美女,但总觉得没人能比得上中山王的阴姬那么漂亮的美女。不知道的人,还以为她是天仙下凡了。她绝对是一个绝代佳人,她的美丽简直无法用语言来表达,人人都说她应做帝王的后妃,而不是仅仅为一个诸侯的宠妾。”

赵武灵王听了这番话之后,怦然心动,高兴地说:“我准备把这美人搞到手,您看,该怎么办呢?”

这个时候,司马喜故意把话题一转,说:“臣不过是随便说说而已,至于大王想把她弄到手,这就不是臣所敢发表意见的了。不过,阴姬虽然只是妃子身份,却是君王所最宠爱的。希望大王不要把这件事说出去。否则我会有杀身之祸的。”

司马喜告别了赵武灵王,回到了本国,向中山王禀报说:“赵王根本就不是一个什么好人,他不重道德,不知仁义,只谈战争,只好女色。还有,臣还听说赵武灵王在暗中活动,想把大王的爱妾阴姬弄过去。”

中山王一听,勃然大怒道:“混蛋,这简直是岂有此理!”

司马喜见状心中暗自窃喜,但是在表面上还是装出十分同情的样子,又火上加油地对中山王说:“大王,冷静点,赵国目前比我国强盛,拼武力肯定是拼不过他们的。如果赵王要来索要阴姬,那必定要给,不给吧,国家就要灭亡;假如大王要给他的话,那一定会被天下的诸侯们所取笑的,笑大王竟然如此懦弱,居然连自己的爱妾都要送给别人。”

无可奈何的中山王说:“送也不是,不送也不是,那该怎么办呢?”

司马喜这才把自己的心里话抖了出来,说:“照臣看来,只有一个办法行得通,那就是大王您马上立阴姬为王后,斩断赵王的非分之想。因为在这世上,只有向别人要姬妾的,没有谁敢要别国王后作妻子的,即便是提出这样的要求,那也不会受到别国的同情,反而会群起而攻之,讨伐这种无道之人。”

听闻此言,中山王顿时转怒为喜,称赞说:“爱卿这个办法不错,就照你说的去做!”于是,中山王马上就把阴姬册封为了王后。

就这样,在司马喜的周转之下,阴姬没有费丝毫力气就做上了王后,而赵武灵王也果然没有再提要阴姬的事。理所当然的,司马喜成为了王后的大恩人,有了这样一个好靠山,也讨得了中山王的欢心。从此,在朝廷中再没有什么人敢向他的权力提出挑战,因此,他获得的地位金钱就更是不用说了。

49既奸又诈:把祸患转移给别人

奸诈之人想要陷害别人,往往能够做到“欲嫁之罪,何患无计”。“移尸嫁祸”就是他们常用的手法,其目的是转移祸患于别人。

说起唐朝的武则天,她本来是唐太宗的一个“才人”。当太宗驾崩之后,她又成为了高宗的昭仪,很受宠幸。但是,她是一个既有着雄才大略而又野心勃勃的女人,自然不会满足于只做昭仪。她的目的是皇后宝座,只要获得了皇后的宝座,就获得了可以施展抱负的权力。于是,她就处心积虑地施展各种功夫,首先她笼络宫人为耳目,专门刺探皇后的情况,然后再添油加醋地在高宗面前告状,让高宗逐渐对皇后冷淡下来。

当她取得了高宗的绝对信任之后,便进一步地对皇后进行诬蔑,皇后的势力和地位是根深蒂固的,不出大问题不容易废的,这一点她非常清楚。由于找不到废后的绝对条件,她便想用毒计陷害皇后。而这个时候,皇后还被蒙在鼓里,她还以为武则天只是一个善良而听话的妹妹。

那个时候,武则天生了一个女儿,乖巧伶俐,非常招高宗的疼爱。有一天,皇后找武则天聊天,见女孩很可爱,逗她玩了一阵才走。武则天乘机狠心地将自己的亲生女儿活活地扼死,放在床上,盖上被子,好似熟睡一样,然后,自己却溜到花园去看花。

当高宗回宫后,武则天笑嘻嘻地从花园里回来,一问之下,只有皇后刚来过。接下来是什么样的一幕,大家可想而知。高宗大怒,认为皇后心狠手辣,为了与武则天争宠竟扼死她的爱女!并发出“这样的女人怎能母仪天下!”的感慨,从此,便产生了废皇后的念头。

没有过多久,高宗生病。武则天又派人潜入东宫去,在墙角里埋下一个草人,在上面写着高宗的生辰八字。然后又故意叫人向高宗告密,说皇后日夜在念符咒,要咒死高宗。高宗令人去掘出草人,证据确凿,皇后想分辩也不行了,最后被打入冷宫。

武则天这个人不但善于说假话,更善于让别人把她的假话信以为真,并且让她的假话成为直指对手心脏的一把利刃。

张居正是明朝宰相,也算中国历史上的一位大政治家。为了要夺权,他也频频使用移尸嫁祸的手法,造假护假,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明神宗即位的时候,只不过16岁,大太监冯保,居中用事。而此时内阁大学士高拱独握大权。大学士张居正明白,如果想要扳倒高拱夺取政权,非得借着冯保的力量不可,于是就在暗中与冯保交好,和他称兄道弟。一次,神宗早朝,刚走出宫,突然有一无须男子疾趋而来,左右见后,立即上前把他抓住,从他的身上搜出了一把利刀,显然有行刺企图。

神宗马上让冯保审问,此人供说来自南方戚继光的营里。冯保一听吓了一大跳,当即停止审问,马上去找张居正,商量如何处置这件事。张居正却答非所问地说:“高拱总想把你逐出宫外,你难不想除掉他吗?此番正好可以乘机把高拱除了,这样你才可以高枕无忧。何况戚继光正握着南北军权,不能轻易把他扳掉,何不好好利用这个机会?”

冯保听完大喜,回来就叫亲信去办。这名亲信就去对疑犯说:“下次审问的时候,你只一口咬定是高拱派你来行刺的,便可赦你无罪,还会升你做锦衣卫,赏赐千金。如果不这样说,必会把你打死。”就这样,这名刺客在威逼利诱之下,答应照办。当这名刺客真的照他们的意思招供之后,在张居正的授意之下,被判了个斩立决,灭了口。

这个案件的结果自然对高拱非常不利,在这种情况之下,高拱也不敢对自己的权位有所贪恋了,只好把相位让出,告老还乡,而朝政大权,就独自落在张居正手里了。

张居正的高明之处在于,制造出一些假话把对手整倒,然后再杀人灭口,让知道详情的人不能再开口说话,这样一来,假话就说得圆满了。

50借尸还魂,以便东山再起

相传八仙中有一位铁拐李,他本名叫李玄,是一个翩翩少年,因醉心为仙,于是就拜太上老君为师,学得了一套长生不老术。有一天,他嘱咐徒弟说:“我的魂魄要离开躯壳,跟随师父魂游太虚去,你好好守住,不要离开半步,守到第七天,如果到那个时候我的魂还未返的话,那是我已成仙去了,才可将肉体焚化!”说完就静坐神游而去。

徒弟守着他的尸体,加意防护,生怕有一点闪失。可是到了第六天,忽然徒弟的家人匆匆到来,促他回家,说他的母亲病得很重,危在旦夕,一定要他赶回家,见母亲最后一面。徒弟听后,大哭起来,说:“母亲危急,师魂未还,如我回去,谁守师尸?不回家,母难瞑目。”来的人就劝他说,师徒之义怎及母子之情?况且人已经死了六天,脏腑都会腐烂,哪里还有还魂的道理?徒弟一听也有道理,于是大家一起,把李玄的尸骸焚化了。

第七天,李玄的魂归来了,但是却没有尸首可投,变成了一个无主孤魂,日夜到处游荡。忽然看见路边有一具乞丐的尸体,他猛然想起太上老君临别时说过的话:“辟谷不辞谷,车劝路亦熟,欲得旧形骸,正逢新面目。”便长叹一声:“罢了,既然劫数难逃,大限已定,也不能相强了。慌不择路,魂正无依,不如将错就错吧。”于是就附乞丐尸而起,变成了一蓬头垢面,露肚跛脚,要靠拐杖走路的人。

这就是“借尸还魂”的由来。借尸实际上就是造假。当自己在面临困境的时候,有很多人就是通过这一招来使自己东山再起的。

自从刘邦称帝之后,就先后用计谋诛杀了功臣英布、彭越、陈辅等异姓王,并且把自己的儿子分封为王,在他临危时还召集列侯群臣于病榻前宣誓:“此后非姓刘的不得封王,非有功的不得封侯,如违此约,天下共击之。”

然后,等到刘邦驾崩之后,大权却落到了皇后吕雉的手中。吕后一旦大权在握,就想把刘邦的遗臣以及各刘姓王杀尽,把刘家天下变为吕家天下。于是,诸王逐渐被她杀害,没有遭毒手的也都被削了兵权。

齐王刘泽眼见着各个兄弟都纷纷被吕后迫害,禁不住在院子里仰面大哭起来。忽然背后有人说:“大王!有什么事让你这般悲伤?”

刘泽回头一看,原来是田子春,便对他说:“为什么不伤心?我虽被封王,却一点权力也没有。先前父王给我的二十万兵,现在又被吕后追了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