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中国历史上的奸与诈
21607400000031

第31章 欲擒故纵,巧妙设局(3)

接到母亲的密信后,太叔就派儿子滑到卫国借兵,而自己则率领两城的士兵,扬幡出城。公子吕先派人进城作内应,见太叔起兵,便在城楼上放了一把火。公子吕看见火光,立刻杀过来。城中之人便开门放进公子吕,于是不费大力便得了京城。进城后公子吕立即出榜安民,尽数庄公仁孝、太叔背义之事,当时满城都说太叔的不是。

出兵不到两天,太叔就听说京城失守,于是赶忙带兵回城,想要夺回京城。可是手下士兵有人接了城中家信,纷纷耳语:“庄公太厚道,而太叔太不仁义了。”如此一来,士兵便一哄而散,走了大半。

而正在这个时候,庄公的大军也赶到了。被迫无奈之下,太叔只能逃向他的封地共城,闭城自守。但是,一个小小的共城,哪里能够承受两军的夹击,很快就被攻破了,太叔听说庄公就要来了,叹道:“武姜害了我,我还有什么脸面见我的兄长啊!”于是,自杀身亡。

庄公到了之后,抚着段的尸体哭道;“你为什么这么傻啊!”然后把武姜谋反的书信找了出来,派人送去给武姜看,命人把她安排在偏远的颍地。这个时候,武姜也自知羞愧,觉得没有脸面再见庄公,便离宫而去了。

77让对方自己领悟

有些人非常不讲道理,对于这种不进盐酱的人,是不是就没有办法说服他们与你合作了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只要能把握分寸,摸清底细,思路再开阔一点,头脑再灵活一点,说话时语气再柔和一点,就一定能把这种人扳回头。正话反说就是一种有效的办法。

春秋时期,齐景公很喜欢打猎,并且让人养了很多老鹰和猎犬。

有一次,负责养老鹰的人在饲养老鹰的时候不小心让老鹰跑了一只。齐景公大怒,要把这个人杀掉。相国晏子听说之后连忙说:“这个人有三条大罪,不能轻饶了他。让我先数说他的罪状再杀吧?”

于是,晏子就当着齐景公的面,一边指着这个人,一边扳着手指数说道:“你替大王养鸟,却让鸟逃了,这是第一条大罪;你使大王为了一只鸟的缘故而要杀人,这是第二条大罪;杀了你,让天下诸侯都知道我们大王重鸟轻士,这是你的第三大罪。三条大罪,不杀不行!大王,我说完了,请杀死他吧!”

听着听着,齐景公听出了晏子话中的话,停了半晌,才慢吞吞地说:“不要杀了,我已听懂你的话了。”

晏子列举的三大罪状,实际上就是说给齐景公听的,这三大罪状,暗示了如果因此而杀人会给齐国带来不好的影响。晏子就这样直话悠着说,让齐景公明白了若杀了养鸟人弊大于利的道理。

这种正话反说的事例有很多。下面这个故事发生在五代时期后唐的开国皇帝庄宗李存勖身上。

一次,李存勖突然来了打猎的兴致,于是就纵马奔驰。等到了中牟县,老百姓田地的庄稼被他践踏了一大片。中牟县令为民请命,挡马劝阻。庄宗大怒,要将县令斩首示众,随行的大臣当中没有一个人敢进谏言。

过了一会儿,有一个叫敬新磨的伶人从背后转到庄宗马前,押着将被砍头的县令,愤怒地指责说:“你身为一个县官,难道还不知道我们的天子喜欢打猎吗?你为什么纵使老百姓在田地里种庄稼来交纳国家的赋税呢?你为什么不让你们县的老百姓饿着肚子而空着地,好让天子来此驰骋打猎取乐呢?你罪该万死!”

当他怒斥过县令之后,他还请求对中牟县令立即行刑。

看到眼前的一切,庄宗明白了敬新磨的意思,然后哈哈一笑,就免了中牟县令的罪,让其回府了。

敬新磨这种指桑骂槐,指东说西,正话反说的行为,不仅保全了庄宗的面子,而且还让他明白了这一切完全是自己的过失。当然,更为重要的是,这样一来,把一个刚正廉洁、冒死为民请命的县令的命也保住了。

78抓住对方的要害,反客为主

在对方迫使自己陷于某种被动境地之后,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迫使对方沿着自己给他铺设的道路走回去,而没有一点反击的余地。这一招的特点是,娄子是对方捅的,再用同一方法给对方捅回去,让对方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还有苦说不出。也就是说,要抓住对方的要害,反客为主。用这种方法,不但可以避免尴尬的处境,在某些关键时候还可以保住自己的身家性命。

战国时候,燕王悬赏一百两银子要杀一个叫张丑的人,张丑得到消息之后,便立即想要寻机逃走。可是,张丑还没有逃出边境,就被燕国一个官吏抓住了。

张丑便对官吏说:“你知道燕王为什么要杀我吗?”

“不知道!”官吏回答道。

“因为有人向燕王告了密,说我有许多财宝,但我并没有什么金银财宝,燕王偏偏不信我。我被你捉到了,你会有什么好处呢?”

“燕王悬赏一百两捉你,这就是我的好处。”

“你肯定拿不到银子!如果你把我交给燕王,我肯定会对燕王说,是你独吞了我所有的财宝。燕王听到后一定会暴跳如雷,到时候你就等着陪我死吧!”张丑边说边笑。

听到这里,官吏越发心慌,越想越害怕,最后只得把张丑放了。

张丑之所以能够死里逃生,全靠了他的反客为主,强行把对方也牵了进去。多数人都有欺软怕硬的性格,只要懂得利用对方的这种心理,就可以一招致敌。

楚汉相争的时候,韩信率兵东进,攻打项羽,一路势如破竹,破三秦,灭魏赵,又打败齐军。这时,蒯彻劝告韩信,要记取越国大夫文种和范蠡的历史教训,不要过于相信刘邦。他还分析了韩信所处的形势,是处于中间地位,帮汉汉胜,帮楚楚胜。倒不如哪一方也不帮,先跟他们三分天下,以后看准机会,再图大业。

韩信听后,觉得他的话也有道理,但是又认为自己为汉王立下很大功劳,汉王不会亏待自己,没有接受他的意见。蒯彻见韩信不听自己的话,怕这些话传到刘邦那里招来灾祸,就装疯逃走了。

刘邦称帝之后,吕后和萧何设计诱捕了韩信,将他杀死。临死前,韩信后悔莫及地说:“悔不该当初没听蒯彻的话,今天反倒受妇人小儿们的欺诈!”刘邦知道这事后,马上派人去把蒯彻抓来。刘邦问蒯彻是否鼓动韩信叛汉自立,蒯彻承认得很痛快:“对,我的确这样做过。可惜他当时不听我的计策,最后落得个身首异处的下场。如果他用了我的计策,皇上哪能杀掉他呢?”

听了蒯彻的话,刘邦气得发抖,立刻下令把蒯彻烹死,蒯彻连声高呼:“冤枉。”刘邦问:“你教唆韩信谋反,有什么冤枉?”蒯彻回答说:“当初秦朝实行暴政,天下的英雄都起来反对。这就好像秦朝丢了一只鹿,天下英雄都抢着捕捉,谁跑得快,本事大,谁就能逮住它。那时候,天下的人并不知道陛下能当皇帝,都是各为其主。我也是一样,只知道韩信,不知道陛下。这能责怪我吗?况且,天下想当皇帝的人很多,只是力量不足罢了。难道陛下能把他们都烹死吗?如果只是因为我过去忠于自己的主人,就被杀死,天下的人会怎样看待陛下呢?”刘邦认为他说得有道理,于是就把他的死罪赦免了。

在表面上,蒯彻的意思是说,在刘邦当皇帝之前,忠于自己的旧主人是无可非议的。而其中的潜台词则是,如果新主人一旦取代旧主人之后,也可以从自己那里得到同样的忠诚,这正是刘邦在当皇帝之后要求臣民做到的。蒯彻的这番表白,正是运用了反客为主的技巧。

春秋时期,有一位名叫沮卫的使者,也曾经使用反客为主这一招,救了自己的命。

有一年,楚国攻打吴国,吴国势单力弱,吴王派沮卫给楚军送一份厚礼,顺便了解一点军情。谁知楚兵抓住了沮卫,把他绑得紧紧的,说要杀了他,用他的血祭战鼓。

面对死神,沮卫不慌不忙,面无惧色。楚将惊奇地问他:“你出发前占卜过吗?”“占卜过。”沮卫回答道。楚将洋洋得意地问道:“吉凶如何?”“大吉。”沮卫回答。

楚将大笑着说:“如今就要杀掉你了,还有什么大吉!”沮卫回答:“吴王派我来,目的就是要试探你们的态度。如果你们对我以礼相待,那么,吴国就会放松戒备;如果你们杀了我,还拿我的血祭战鼓,吴国一定会百倍警惕。这对吴国不正是件天大的好事吗?”

“然而你自己完蛋啦,这怎么能说是大吉呢?”楚将追问道。沮卫回答:“我占卜是问国家前途,并非为我个人。如果杀了我就能保全整个国家,那我死而无憾,只是对你们却没有任何好处?要是人死了仍有灵魂,那么,我肯定要附在你们的鼓上,在战斗最激烈的时候显灵,让你们的战鼓发不出响声,使你们一败涂地!”

沮卫这番反客为主的话发生了作用,楚将思考再三,总感到杀沮卫祭鼓有害无利,只得长叹一声说:“算了,把他放了吧。”

沮卫先是听取对方的话,然后抓住了中心,再接着就是反客为主,切中切割,给对方造成一种有力的威慑,让对方放弃了自己原来的想法。也就是说沮卫正是以语言的力量保全了自己的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