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中国历史上的奸与诈
21607400000007

第7章 嬉笑怒骂之间暗藏诡诈(2)

孙权说:“这是不是曹操故意说的大话呢?我想他不可能有这么多兵力吧。”

诸葛亮说:“我看还不止这些。曹操的兖州亲兵有二十多万,在中原新招的又有三四十万,他灭了袁绍又得降兵五六十万,现在又得荆州兵二三十万。据此估计,大约不止一百五十万以上。我方才说一百万,是怕吓着江东诸文武啊!”

鲁肃听了诸葛亮这番话,吓得脸都变了色,直向诸葛亮暗使眼色,可诸葛亮却只装作没看见。

只听孙权又问:“请问先生,据你所知,曹操部下有多少战将?”

诸葛亮回答说:“善谋之士加上善战之将足有一两千人。”

孙权沉思片刻,心情沉重地问:“据先生观之,曹操平定荆楚之后还有别的企图吗?”

诸葛亮心想,我知道你关心的就是这个。我若不说曹兵势大。你岂能如此担心?曹操若进攻江夏,你也只能隔岸观火了。于是诸葛亮借机说道:“曹操如果仅是为了平定江夏,岂用动此干戈?另外他沿江下寨,准备战船。其下江东之意不是显而易见的吗?”

孙权问:“如果曹操有侵我江东之意,我与他战与不战?请先生为我拿个主意。”

诸葛亮暗笑,心想:你战与不战是你们江东的事,我怎能拿主意?你既然问,我不妨激一激你。

诸葛亮说:“我有一句话,只是不知道将军愿不愿意听。”

孙权认真地说:“我愿意听一听先生的高见。”

诸葛亮一本正经地说:“当初宇内大乱,将军起兵于江东,刘备收众于汉南,想与曹操争天下。曹操芟除大难,汉地基本平定。如今又得了荆州,威震四海。在这种态势下,蜀汉纵有英雄与之争衡,也没有其用武之地。我主遁逃于江夏,便是此因。将军宜量力决断。如果您觉得能与曹操抗衡,那就下决心与其宣战。如不能取胜,不如早依谋士之论,按兵束甲投降曹操,也不失封侯之时,若临事无断,那为祸可不小啊!”

孙权问:“先生说的极有道理。刘豫州为什么不降曹?”

诸葛亮心想,我只说他不可临事无断,降与不降由他选择。他既问我刘备为何不降,我可要借颂扬我主之机来讥讽、刺激他了。于是慨然道:“我主刘备是什么人物?他是帝室之胄,英才盖世,众人仰慕的英雄。当初,田横守义而不受辱,真乃齐之壮士也。我主大业不成乃天意,怎能屈身甘居人下呢?”

孙权一听,觉得诸葛亮这话有些不对味。心想,你主刘备是英雄,宁死不辱降于曹,可你却劝我降曹,这不明明是在羞辱我吗?刚要发作,但回头一想,人家诸葛亮也没说非劝我降不可,降与不降由我来定,只是劝我临事不可无断。况且又是鲁肃请来的客人,只好忍住怒气,一甩袖子离座入了后堂。

诸葛亮见孙权一甩袖子而离去,知道是因为他受不了羞辱,心想:由此可见,孙权的确是个性格刚烈的人,他现在已经知道投降曹操是件羞辱的事,看来他是不会降曹了。

事实上,果然如诸葛亮所料。

14巧妙地激起对方的羞耻之心

用妙语巧激对方是谋略中常用的言策。在军事中,对下,在统御策中体现为“激将之法”;对上,在言谏策中可用来以语激主;在外事、社交言事活动中均可广而用之,且激法各异。

诸葛亮出使东吴,意欲联合东吴共同破曹,他首先说服了孙权,之后又要说服江东的主要决策人物周瑜。

这天,鲁肃引诸葛亮来到周瑜府上。周瑜出中门把诸葛亮迎入。三人刚坐下来,鲁肃便迫不及待地问周瑜:“如今曹操驱军虎视江东,我们是战是和,主公就专候你的主意了。不知贤弟是如何考虑的。”

周瑜暗想:诸葛亮来我江东,一定是要借我江东之力破曹以自救的,可现在却以江东客人的身份与我谈话,这鲁肃是怎么搞的!凭我江东实力及长江天险,拒曹操是没有问题的,不与刘备合作也与我无损。他刘备若向江东求救,也该明言才是。待我逼诸葛亮说出他来此的实情。于是回答鲁肃说:“曹操以汉天子的名义南下,其出师有名,拒之则不顺。况且曹军势大,更不能妄动兵戈。战则必败,降则易安。我已打定主意,明日见了主公,马上便遣使去江北议降。”说罢,用眼角瞟了一下诸葛亮。

诸葛亮未动声色,鲁肃却忍不住叫道:“江东基业,已历三世。怎能轻易送给他人?伯符(孙策)临终将外事全部托付与你,现在上下都仰仗将军保全国家,怎能从众懦夫之见呢?”

周瑜一本正经地说:“江东六郡生灵无限,若罹兵举之祸,民众一定归怨于我。我也是为江东百姓着想啊?”

鲁肃说:“差矣,以将军之才,长江之险,曹操未必能得逞。”两个人一真一假地争论着。诸葛亮在旁只顾品茶,不时发出几声哂笑。

周瑜一见诸葛亮一言不发,暗想,我说假话是用来诱诸葛亮的,可他却那么沉得住气。不如我撩拨他几句。遂避开鲁肃话头,问诸葛亮说:“先生为什么一言不发,只顾冷笑?”

诸葛亮心想,我是笑你真会做戏!放下茶盅回答道:“我不是笑你,是笑子敬不识时务。”

鲁肃认真地问:“先生怎说我不识时务?”

诸葛亮说:“公瑾要降曹操,其理然也。”

周瑜怕鲁肃再从中抢话,马上说:“孔明乃识时务之人,一定与我同心。”

诸葛亮心想,周瑜这是要封我说话之口啊,我若答应他降曹,下步如何与他商议破曹之事?但既然他这么说,我不如以反语激他。于是顺着话茬说:“曹操极会用兵,天下谁人可与他相比?当初,吕布、袁术、袁绍、刘表虽敢与他相争,但终不是他的对手。我看天下再无与曹操抗衡之人了!”

周瑜听完后,心里明白:别想用这样的话来激我,我周瑜怎么会上你的当?于是周瑜也不言语,让诸葛亮继续说。

诸葛亮见周瑜不动声色,接着说:“我主刘豫州不识时务,强与曹操抗衡,结果孤身栖于江夏,存亡难定。将军决定降曹,一可以保妻子,二可以全富贵。至于国家归谁,可由天定。这有什么可惜的呢?”这句话本是刺激周瑜的,可周瑜却仍不作声。

鲁肃在侧听罢却生气地说:“你这不是让吾主屈膝受辱于国贼吗?”

诸葛亮见周瑜不答腔,心想,方才你激我,我不作声。现在我激你,你又不言,看来我不得不出手了。于是诸葛亮不理会鲁肃的话,接着说:“我有条妙计,可以使江东体体面面地与曹操讲和。一不用劳军士担酒牵羊;二不必纳土献印;三不烦主公和将军亲自渡江去讲和。只需一位使者送两个人乘扁舟过江就可以了。曹操如果得此二人,他那百万大军可不战自退矣。”

半天未语的周瑜终于忍不住地问:“先生所指何人?”

诸葛亮见周瑜终于说话了,便卖关子说:“江东送去这么两个人,简直如同大木落一叶,太仓减一粟。而曹操得到后却如获至宝,必满意而去。”

周瑜和鲁肃都有兴趣地问:“先生到底说的是哪两个人?”

诸葛亮说:“我在隆中时,听说曹操在漳河造了一个铜雀台,这座台阁十分壮丽,曹操本是个好色之人,他要广选天下美女在这里。他听说江东乔公两个女儿,长女叫大乔,次女叫小乔,这两个人都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堪称江南美女之首。曹操曾发誓‘我第一个愿望是扫平四海成就帝业。第二个愿望是要取江东二乔,纳于铜雀台中以度晚年。’如今他引百万之众虎视江东,实际只是为取此二女啊!将军为什么不去寻找那位乔公,用千金买下此二女,遣人送给曹操呢?这是范蠡献西施之计也。”

周瑜问道:“你说曹操要取此二女,有什么凭证?”

诸葛亮说:“曹操的幼子曹植下笔成文,遵曹操之意,曾作了一赋,名曰《铜雀台赋》。赋中之意专门说他合为天子,并誓娶二乔。将军难道没有耳闻?”

周瑜说:“此赋从未听过,先生还记得其中之词吗?”

诸葛亮说:“我喜欢他的文华之美,所以常记诵之。”

周瑜说:“请先生背诵一遍如何?”

诸葛亮说:“可以。”接着便把词赋从头到尾诵读了一遍。其中把原赋中“连二桥于东西兮,若长空之螮”改为“揽二乔于东南兮,乐朝夕之与共”。

周瑜听罢词赋,离座指着北面曹操所居的方向气急地骂道:“曹贼无耻之极,欺吾太甚了!”

诸葛亮劝道:“当初单于屡侵疆界,汉天子还许以公主和亲呢,将军为什么要可惜民间这两个女子呢?”

鲁肃说:“先生有所不知,大乔乃孙伯符的主妇,小乔乃公瑾之妻也。”

诸葛亮故作惊恐地说:“亮实在不知,失口冒犯,请将军恕罪。”

周瑜气哼哼地说:“我一定与曹贼誓不两立!”

诸葛亮在侧激他说:“这可是国家大事啊!将军宜三思而行,不可因一时之怒来确定军国大计。”

周瑜此刻才说实话道:“我受伯符之托,怎有屈身降曹之理?方才我所说的话,乃与子敬戏语,望诸葛先生助我一臂之力,共破曹贼。”

可以说,周瑜是个聪明人,刚开始他知道诸葛亮的意图,也能沉住气。但诸葛亮更聪明,他首先用民族自尊心来激周瑜,后又无中生有,用人人都有的羞耻之心来激他。最终,周瑜还是上了诸葛亮的当。就这样,诸葛亮为联合东吴共破曹操铺平了道路。

15瞒天过海,骗过对手的“法眼”

要想骗过对手,首先得骗过自己人,甚至是自己。如果连自己人都瞒住了,那还怕骗不了对手吗?而且自己人受了瞒骗,就不会有人泄漏自己的底细,更适合“演戏”。

春秋初年,齐襄公有两个儿子:长子纠,次子小白。当时,管仲辅佐公子纠,而鲍叔牙则辅佐小白。后来,齐襄公昏庸无道,不听小白忠言,小白被迫逃到离齐国很近的一个小国莒国。而公孙无知阴谋篡位后,公子纠也被迫出逃,逃到了他的母亲的老家--鲁国。但公孙无知十分不得民心,登基一个多月,便被大夫雍廪设计杀死了。因公子纠是长子,是法定继承人,雍廪便派人去鲁国请公子纠回国做国君。

鲁庄公一听,十分高兴,便想派兵护送公子纠回国即位。但鲁国大夫施伯却说:“齐、鲁两国实力相当,齐国无君,对鲁国而言是一件好事,先不要动,静观其变。”但在公子纠的百般恳请下,鲁庄公终于发兵了。

这时,管仲对公子纠说:“公子小白在莒国,莒国离齐比鲁国离齐近,如果他先到的话,可能王位就被他夺走了。不如先让我骑着快马去阻止他。”

公子纠说:“好,你要多少人马?”

管仲说:“三十人马就可以了。”

而在莒国的小白听说齐国国乱无君,便同鲍叔牙商议,借了些兵力,急速地往回赶,企图先下手为强。

管仲快马加鞭,昼夜奔驰,终于赶上了小白的队伍,他看见小白端坐在车中,便向前鞠躬说:“公子近来可好?不知道您现在要赶往哪里?”

小白说:“我将回国参加父亲的葬礼。”管仲说:“公子纠是长子,回国奔丧也得分清长幼,您最好是先等一会,在这休息一下,不要太辛苦。”

鲍叔牙怒喝道:“管仲,你走开。你管得着公子的事吗?不要多说。”

管仲见小白的手下个个怒目圆睁,大有马上动手的趋势,他生怕寡不敌众,便假装往后退。突然,他弯弓搭箭,瞄准小白,一箭射去。只听小白大叫一声,口吐鲜血,倒在车上。

鲍叔牙大叫不好,急忙来抢救,手下之人也一下哭了起来,管仲趁机带着手下快马加鞭地跑了,心里暗自高兴,心想:“还是公子纠有福气,该做国君。”回来报告公子纠后,大家也都放心了,于是一路上饮酒设宴,大肆庆祝,慢慢地向齐国进发。

其实,这一箭只射中了小白的带钩。小白知道管仲是个神箭手,生怕他见没射中,又射一箭,于是情急之下,咬破舌尖,假装吐血而倒,连鲍叔牙都被骗过去了。

鲍叔牙知道情况后,说:“管仲虽然走了,但说不定还会来,咱们必须得快一点。”于是,他们便抄小路,快马加鞭地赶到了齐国都城临淄。

鲍叔牙进城后,向齐国的大夫们游说,大赞小白是如何的贤明有德。但是众位大夫心存疑问说:“公子纠马上就要到了,这该怎么对付?”

鲍叔牙说:“齐国连死两个国君,不是贤者不能稳定大局,而且虽然是迎接公子纠继位,却是小白先回来,这是天意!而且鲁国收留过公子纠,那当然希望他能回报,咱们齐国哪能受得了鲁国的要求呢?”

最后,众人终于拥戴小白为齐国国君,这就是齐桓公。

管仲又带军队护送公子纠返齐,但被齐国的军队打败。后来,管仲也成了阶下囚。

齐桓公即位之后,论功行赏,准备任命鲍叔牙当齐国宰相。岂知鲍叔牙却偏偏提出:“我虽然对您是忠心耿耿的,但只是一个庸臣,不会有大的作为。您要想把齐国治理好,就必须任用管仲来当宰相。”

齐桓公问:“是他阻挡我回来当国君,在交战时又射中了我的带钩,几乎置我于死地。他是我的仇人,我怎么能用他做宰相呢?”

鲍叔牙说:“当时两军对峙,他忠于其主。他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射。换了我,也会为您去射公子纠的。”

齐桓公开始还在犹豫,但在鲍叔牙的再三劝说下,终于不再计较一箭之仇。用当时崇尚的大礼,去狱中迎接出管仲,并拜他为宰相,最终成就了一番霸业,成为诸侯中的第一个霸主。

16运用智谋诈死诱敌

小动物常常借助诈死来逃生,这只是一种求生的本能。两军对垒与小动物狭路相逢有极大的相似之处,只不过具有高智商的人类运用诈死之策靠的是智谋。

赤壁大战后,周瑜率军乘胜前进,长驱北上,意欲夺取南郡。曹操早就预料到周瑜会这样,所以,他在离开南郡之前,给守将曹仁留下一条密计,反复叮嘱他只有在危急时方可拆阅,只要按此计行事,就可以保住南郡。

果然,周瑜率大军向曹仁进攻,首先攻占了与南郡构成犄角之势的彝陵,使南郡成为一座孤城。形势已十分危急,曹仁便拆开曹操的密信阅读,心中大喜,传令全军五更造饭用餐。天亮,兵分三路由三座城门出走,城上遍插旌旗,虚张声势。

周瑜远远看见曹兵撤出城外,便登上高处将台观察。只见城墙垛上插着旌旗,并无士兵守护,又见他们军士个个束缚包裹。心里暗想:曹仁定是准备弃城撤退,便走下将台号令进军,让军队分列左右两翼。如前军得胜,只顾向前追杀,只等吹响收兵的号角,方许退回。命令程普统率后军,周瑜自己亲率主力夺城。

两军对阵,战鼓一响,曹洪出马向周瑜挑战,周瑜派韩当出马,与曹洪交锋,打了30个回合,曹洪败走。曹仁自出接战,周泰纵马相迎,打了十个回合,曹仁败走,阵势错乱。周瑜指挥两翼军队杀出,曹军大败。周瑜率军追到南郡城下,曹军都不进城。往西北方向退走。韩当、周泰率部尽力追赶。周瑜见城门大开,城上又无人,便令士兵们抢城。数十骑兵长驱直入,周瑜纵马加鞭跟进。

曹将陈矫在敌楼上,看见周瑜亲自进城,暗暗喝彩道:“丞相真是妙计如神啊!”一声梆子响,两边弓弩齐发,箭如雨下,争先进城的周瑜士兵都跌入陷坑内了。周瑜急忙勒住马缰准备返回时,却被一支弩箭射中左胸肋骨,翻身落马。曹将牛金趁势从城里杀出,来捉周瑜,徐盛、丁奉二将拼命去救。城中曹仁伏兵突出,东吴兵自相践踏,跌入堑沟的不计其数。程普慌忙收兵,曹仁、曹洪兵分两路杀回,吴兵大败。徐盛、丁奉二将救得周瑜到营寨,叫军医用铁钳拔出箭头,将金疮药敷掩伤口,周瑜痛不可当,茶饭不思。

周瑜好不容易在乱军中被部将救回营寨养伤,曹仁却乘胜率军在周瑜寨前摆出阵势日夜叫骂挑战。

一天,曹仁又在寨前讨敌骂战,周瑜虽然伤未痊愈,但他还是不顾众人劝阻,爬下床来,披挂上马,率数百骑兵冲出寨外,迎战曹军。

曹仁立马于门旗下,挥舞马鞭大骂:“周瑜,你这小子,这回一定是死了,现在你再也不敢小看我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