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中国历史上的奸与诈
21607400000009

第9章 嬉笑怒骂之间暗藏诡诈(4)

曹咎带领士兵冲出城门,渡过汜水,高声呼喊着冲向汉营。殊不知,这正中了汉军的计谋。曹咎的士兵刚渡过一半,汉军强兵压境,迎头痛击,在水上把曹咎打得溃不成军。

曹咎和长史司马欣被逼到汜水上拔剑自杀。成皋顿成一座空城,被刘邦大军所破。

面对不同的被激对象,有时简单地否定、贬低收效甚微,还需要“激中有导”,用明确的或诱导性的语言,把对方的热情激发起来。大家可能觉得用智激别人上当很正常,丈夫激夫人,可能就算是新鲜事了!但刘备智激夫人,不仅喝退了追兵,且使夫人不被其兄孙权摆布,从此死心塌地跟随自己。

刘备与夫人孙尚香以江边祭祖为名,骗得吴国太同意,慌忙离开南徐。

刚奔到柴桑界首,不料周瑜也恐刘备逃走,早派徐盛、丁奉在此拦住去路。

赵云忙将孔明给的第三个锦囊拆开,献与刘备。刘备看了,急来车前泣告孙夫人说:“昔日吴侯与周瑜同谋,将夫人招嫁刘备,实非为夫人计,乃欲幽困刘备而夺荆州耳。夺了荆州,必将杀备。昨闻吴侯将欲加害,故托荆州有难,以图归计。幸得夫人不弃,同至于此。今吴侯又令人车后追赶,周瑜又使人于前截住,非夫人莫解此祸。”

夫人知了实情怎不发火,她大怒说:“吾兄既不以我为亲骨肉,我有何面目相见乎!今日之危,我当自解。”于是叱从人推车直出,卷起车帘,亲喝徐盛、丁奉说:“你二人欲造反吗?”二人慌忙下马,声喏于车前说:“安敢造反。为奉周都督将令,屯兵在此专候刘备。”

夫人说已奉母亲、哥哥之命回荆州去,并大骂周瑜,喝令推车前进。徐盛、丁奉自思:“我等是下人,安敢与夫人违拗?”又见赵云十分怒气,只得把军喝住,放条大路教过去。

夫人已同意出奔,有追兵请她出面喝退便了,为何孔明教刘备用智激之?

夫人虽同意出奔,但她与刘备处境不同:她终究是吴侯之妹,大不了就回去,没有什么了不起;而刘备如回东吴,即使有国太帮助,没有性命之忧,但从此被软禁,永无出头之日。不仅是为退兵,也为了使夫人死心塌地跟随刘备,这就有必要说明真相,用词激之。

夫人嫁刘备,是美女配英雄,当然一见情投意合,但夫人为何嫁刘备,个中原由,夫人一直蒙在鼓中,不知是哥哥用她做政治上交易的香饵,还认为这是哥哥对妹妹的关怀呢。刘备一说明真相,哥哥既不以她为骨肉,她又有何面目与之相见,这样可使她更坚决站在刘备一边,喝退追兵的火气更猛,徐盛、丁奉等更不敢违拗。

说白了,“激将法”实际上是一种诈,因此,在运用“激将法”时,一定要注意区分对象,根据性格特征因人施法,犹如对症下药,方能于病有益。否则,只会白费唇舌、枉费心机。一般说来,被激者必须是直心肠,受不了语言的进逼和众人的舆论压力的人。处事老练的人,一般不要去激他,因为很难成功,而且对他们用此法,有时会弄巧成拙。

在运用“激将法”时,还要看准时机。出言过早,时机不熟,易使人泄气;出言过迟,又成了“马后炮”。除注意把握时机外,还要注意分寸,说一些不痛不痒的话,就会犹如隔靴搔痒;但言语过于尖刻,也会使人反感。因此,运用“激将法”要灵活。

19运用智慧,虽死犹活

人没有什么也不能没有智慧,因为智慧可以衍生出很多东西,比如,计谋、策略、手段等等。可以说,只要灵活地运用智慧,很多难题都会迎刃而解。下面两个故事就充分说明了智慧的重要性。

故事发生在战国时代的齐国。

苏秦是当时威震天下的著名人物。在战国时代,秦、齐、楚、燕、赵、韩、魏等七国称雄,而以秦国实力最强。洛阳学者苏秦曾到秦以外的六国去游说,倡议他们联合抗秦,于是六国共同封他为宰相。他在燕国住了较长一段时期,出了很多好的计谋,很受燕王的重用。后来到了齐国,齐王也很信任他。齐国的许多大夫和苏秦争宠,最后竟派人去刺杀他。

在一个初夏夜晚,苏秦正在书房里读书。忽然,从窗口闪进一个黑影,还没等苏秦叫出声来,一个蒙面人就已跃到眼前,扬起利剑直刺胸膛。苏秦惨叫一声“救命啊--”就跌倒在椅子上。顿时,苏秦的卫士从四面围了上来,刺客来不及补上一剑,慌忙返身跃出窗口。

苏秦遇刺,立即惊动了齐王。他闻报后,当即去看望苏秦。

齐王见苏秦身负重伤,痛恨交加地说:“我一定要捉到刺客,为先生报仇!”

苏秦喘着气说:“大王,请您不要乱杀人,要抓到真正的刺客呀!”

“你看清刺客的特征吗?”

“他是蒙面的,看不清,只知道他身材很高大。”

“光凭这一点怎么通缉刺客呢?”齐王很焦急。

苏秦说,“臣有一计……”如此这般地说完,就与世长辞了。

再说齐王回到宫中,一些平时与苏秦争宠的大夫纷纷来到他面前,看他对苏秦之死抱什么态度。齐王却恨恨地说:“我方才明白,苏秦是燕国派来颠覆我国的奸细。现在要将他五马分尸,方解心头之恨!”

齐王当即命令把苏秦的头和四肢分别拴在五辆马车上。一声令下,五辆马车向五个方向奔跑,顿时,苏秦的尸体分为五个部分。

齐王刚要回宫,只见观看分尸的人群中挤出一个人来,自称是杀死奸细苏秦的刺客。齐王见他身材高大,就说:“你把行刺的过程说说看。假如真是你杀的,寡人将重重赏你。”

那人叙说了一遍,跟齐王了解到的现场情况一致。齐王知道那人确是刺客,立即命令拿下刺客,说:“寡人若不照苏秦先生临终献的计谋行事,你这亡命之徒怎会自投罗网啊!”

刺客知道自己上当了,拔出剑来要刺杀齐王,可被周围的卫士们一跃而上剁成了肉酱。

诸葛亮死后退敌的故事与此很相似。

诸葛亮拼了老命北伐中原,六出祁山,终因用脑过度,熬夜过多而积劳成疾,在第六次出祁山的时候病死在五丈原。

临死之际,诸葛亮预料他死后司马懿必定乘机,驱军追赶蜀军,为了保障蜀军撤退中不受任何损失,他特意在病榻前嘱咐杨仪道:“我死之后,不可挂孝开丧。我军可叫后面的营寨先撤,一营一营慢慢撤退。如果司马懿来追,你们可以布成阵势,擂鼓迎战,并将先时所雕的我的木偶像,置放在小车上,推出军前,让大小将士分列两旁。司马懿见了一定大为惊疑,慌忙撤兵。”

诸葛亮死后,蜀军遵照他的遗嘱有秩序地缓缓撤退。魏国将领夏侯霸到五丈原查看,不见一人,急忙回报司马懿:“蜀兵已经撤退了。”

司马懿跺脚道:“我们还将信将疑什么,真是笨蛋!孔明真的已经死了!快快追杀!”便率领儿子司马师、司马昭及大军杀奔五丈原来,摇旗呐喊冲入蜀寨时,果然没有人影。司马懿对儿子说:“你们去后面催赶军队,我率部一马当先追杀。”司马懿追到山脚下,望见蜀兵不远,便奋力追赶。

忽然山后一声炮响,喊杀声大起,只见蜀兵杀出,树影中飘出军旗,上面写着一行大字:“汉丞相武乡侯诸葛亮。”司马懿大惊失色。睁眼细看,只见蜀军几十个将领拥出一辆四轮车,车上端坐着戴着纶帽、摇着鹅毛扇的孔明。司马懿大惊,叫道:“诸葛亮还没有死!我军中了他的埋伏了!”急令全军撤退。

突然,背后姜维率军大叫一声:“你们中了我家丞相的妙计了,司马老儿,今天我看你还往哪里逃,拿命来!”魏军一听,顿时慌了阵脚,丢盔弃甲,各自逃命,自相践踏,死伤无数。

司马懿奔走了五十里,背后两员魏将赶上,扯住他的马嚼铁安慰道:“都督不要慌张。”

司马懿摸摸头颅:“我的头还在吗?”

两个将领说:“都督不要怕,蜀军去远了。”

司马懿喘息了半晌,神色才安静下来,率部慢慢退回本寨。

过了两天,乡民相互传告道:“蜀兵退入山谷后,哀声震天,军中扬起了白旗。孔明果然死了,只留姜维率一千名将士兵断后。前天车上的孔明是个木偶人啊。”

司马懿听了长叹一声道:“我能测料诸葛亮生前的计谋,不能测料他死后的安排。他真是天下奇才,我不及啊。”于是“死诸葛吓退活司马”的谚语就此流传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