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调查研究卷(下)
21664800000013

第13章 武威地区人民支援、营救西路军的事迹

武威地区人民支援、营救西路军的事迹

原中共武威地委党史资料征集研究委员会办公室

1936年11月红西路军征战河西时,武威地区各界人民群众,耳闻目睹红军将士为穷人打天下而英勇奋战、流血牺牲的正义之举,深受感动,纷纷采用各种办法,积极支援,努力营救伤病流散人员,涌现出了许多感人事迹。

积极支援,不畏艰险。1936年11月,红军进入古浪县境内,人生地疏,行军十分困难,干城、横梁山、定宁、土门等地的农民李映海、杨宝成等30多人,积极为红军带路。大靖、民权的群众还帮助红军运送伤病员和物资,给红军的行军打仗提供了极大的帮助。古浪县城四家做小生意的人,在古浪激战的日子里,为红军烤烙大饼1000多斤。有的商人见红军还穿着单衣、麻鞋,就支援衣服、鞋子,有的支援布匹,为红军做衣服、做鞋子,帮助红军克服困难。有的群众还拿出被子和毛毡为红军御寒。

红军进驻武威西四十里堡之后,当地农民王昌岳等人,轮流给红军磨面,一些妇女主动给红军战士缝补衣服,历正平等一批青年农民给红军运送弹药,支援红军作战。柏树乡农民周文玉夫妇把家中的小麦磨成面粉送给过路的红军吃,他为红军磨面三天,用去小麦近千斤,红军西进时,又送了七袋面粉。

不顾安危,掩护红军脱险。1937年春,红军在高台、临泽作战失利,大批指战员分散东返,途径武威时,许多农民不顾个人安危,设法掩护红军脱险。红军战士王殿成流散到古浪横梁山,被当地农民吴伯元掩护下来,又帮他做了一副货担,让他以小生意为生,躲过了敌人的追杀。红军女战士杨清香,在土门和部队失去联系,流落在荒郊野外,被当地农民郭满川救回家,换了衣服,送到偏僻的沙窝里藏起来,每天送吃送喝,后又帮助她与暖泉乡农民结了婚,在当地定居下来。

当时,国民党军警和保甲人员对流散红军追捕很严,发现后就抓起来,送武威交马家军关押。许多红军为躲避国民党残害,就到古浪县昌灵山庙躲避。该庙道人夏道,先后收留红军失散人员张生财、白文英等许多人,供吃供穿,养伤治病,伤病治好后,又资助他们东返,寻找组织。敌人知道这些情况后,将夏道人抓去严刑拷打,但他毫不后悔,放回后仍救助许多红军摆脱了困难和危险。红军秋宗山、王存善和部队失散后,来到土门堡,桥家寺道人聂礼先以慈悲为怀,将二人收留,换上道袍,躲过了敌人的搜捕。几年之后,他才送王秋二人云游他乡去了。

舍生忘死,营救红军伤病员。红军撤离古浪横梁山时,留下了一批伤病员,藏在附近的窑洞里。当地群众得知后,不顾生命危险,偷偷地给这些伤病员送吃送喝,送医送药,十多名红军伤病员,就是在当地群众的保护救助下,才保住性命。其中最为感人的是蔡长德、邓兰英两位老大娘。

就在马家军陆续经过的时候,蔡长德老大娘听到房后有人呻吟,走去一看,见一个身负重伤的小红军倒在地上。蔡大娘想,如果不很快把他隐蔽起来,就有被马家军发现杀害的危险。于是她和家里的人,将小红军抬到房后的窑洞里,伺候养伤。两天后又来了四个伤员,其中两名伤势很重,蔡长德老人就让他们五个人挤在一个窑洞里,把家里的十来张羊皮全拿出来,一部分铺在下面,一部分盖在伤员的身上,为他们御寒。自此以后,她天天端饭、送水,热心关照。因当时马家军搜得很紧,不便请医买药,两名重伤员伤势恶化,不久去世;两名伤轻点的,数月后伤愈东归,找部队去了;小伤员半年后伤也好了,执意要去找部队,蔡长德老人为他准备了行李、盘缠,送他上路。小战士连声叫着“妈妈”,含泪离开了蔡大娘家。1958年,蔡长德老人受到了中共张掖地委的表彰。

十四岁的小红军许明杰,在横梁山战斗中脖子上被马家军砍了两刀,伤势很重,邓兰英老人发现后,便把他扶到家里,吃饱饭后,就赶快给他洗净伤口,再敷上麝香治疗。在治病的同时,她又给小红军做了棉衣、棉裤,买了一顶棉帽。经过精心治疗、养护,小战士的伤势逐渐好转。在为小战士治病和养护期间,邓大娘和小战士的感情日渐加深,就认小战士为干儿子。后来国民党政府和当地的保甲人员搜查,为防不测,邓大娘老两口就把许明杰送到煤窑上,装成哑巴躲避。保长听到风声,将邓兰英的丈夫刘玉抓去严刑拷打,逼刘交出小红军,刘玉不承认收留红军的事,保长又给他上了“拔断筋”等酷刑,刘玉还是不承认。邓兰英无奈,把养活全家的三亩水地佃当给人,弄了些钱送去,才把丈夫赎回来。过了三四年,保长又把刘玉抓去关押起来,邓大娘又请人送了麝香等物,才放了回来。由于刘玉家多次遭受敲诈勒索,变卖了家产,生活陷于十分困难的境地。这时,许明杰已经长到20岁,他再也不忍心让邓大娘家遭受国民党反动派的残酷迫害,决心离开邓大娘的家。邓兰英只得忍着悲痛,为许明杰准备了行李和盘费,含泪相送。临行时,许明杰拉着邓兰英夫妇的手,爹一声、妈一声的叫个不停,哭着上了路。许明杰回到四川老家后,忘不了邓大娘的救命之恩,多次来信向邓妈妈道谢,并请干爹干妈到他四川老家做客。

红三十军医院护士张月英,在武威大河驿被敌人骑兵砍成重伤。她苏醒后,挣扎着爬到清水乡菖蒲村,被当地农民救起,交给独身老人杨五奶奶养护。杨奶奶为她洗伤换药,熬汤做饭,精心养护,她的伤终于治好,就去给人家当佣人。从此定居菖蒲村,解放后成了家。

红九军传令兵佘文玉在张掖战斗中腿部负伤,后讨饭来到武威四坝乡九墩村,被一位姓王的石匠营救,为他治好了伤。不久又被当地农民赵开义收留,多次躲过保甲长的搜查。赵开义救助他两年,又帮他置办起货郎担,落户在当地谋生。

红西路军的悲壮之举,也感动了一些开明人士,他们出于同情、怜悯之心,对一些红军伤病、流散人员进行了救助。古浪县干城乡大滩村甲长张克昌,保长将抓来的六名红军流散人员,让他暂时看管,准备送武威交给马家军处置。张克昌不忍心让红军遭到残害,就把这些红军全部放走了。负伤掉队的红军战士张克成,藏在武威县河东乡达家寨一座古庙里,当地开明地主赵五爷闻讯后,便接到家中医治养护。为了防备马家军搜查,赵五爷又利用亲戚关系,说通了国民党的区长孙延山,把张克成转移到了区长的家中隐蔽。由此,使张克成逃过了马匪兵的搜捕和迫害。

据不完全统计,武威地区人民群众通过各种方式,营救西路军数百人,有名有姓的就有200余人,有些红军流散人员被群众招了女婿,有的收为义子、徒弟,有的把姑娘嫁给他们,帮他们安家落了户。

在收留、掩护营救伤病、流散红军人员中,很多群众承担了风险,一些人遭受敌人的酷刑迫害,有的还献出了生命。这种高风亮节和牺牲精神,将同红西路军将士的光辉业绩永留世上,一同载入革命史册。

录自原中共武威地委党史办1991年编印的《血沃凉州》,由王德生、谢建瑛执笔。